金庸群侠传x松鼠选择:名老中医经验集-裘沛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30:03
  

名老中医经验集-裘沛然

时间:2010-07-30 18:05点击:364 次

 

  名老中医经验集卷三   裘沛然       疑难杂病专家裘沛然   王庆其整理   编者按:裘沛然,浙江慈溪人,生于1916年。1934年毕业于旧上海中医学院,1958年入上海中医学院执教。曾任国家科委中医组成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协常委兼医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暨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是全国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的导师之一。1979年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的特殊津贴,1993年荣获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颁发的“20世纪成就奖”。   裘氏长期从事中医教育和中医理论及临床的研究工作,广闻博学,在中医基础理论及历代各家学说方面颇多建树。他倡导“寒温一体论”,澄清了伤寒温病的异同问题。早年主持研制的“经络玻璃人”模型及脉象模型,曾分别荣获国家工业二、三等奖。   裘氏对内科疑难病的治疗积有宝贵的经验,其撰写的《疑难病证中医治法研究》一文曾获得中华全国中医学会颁发的一等奖。主持编写了《辞海》(中医学科)、《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卷、《大百科全书》传统医学卷、《中医历代各家学说》、《新编中国针灸学》等30部著作。主编《中国医学大成》三编,计950万字,对赵氏旧著作了大量删增。特别是其晚年的力作《壶天散墨》,以“抉择陈言,剖析疑似,俯仰古今,直道心源”而雄视当世,并有《剑风楼诗文钞》为世所称。   人说读书乐,我说有苦有乐,乐是从苦中得来的,小苦得小乐,大苦得大乐。未得其乐者,由于不肯吃苦;深得其乐者,乐而不知其苦。   ———裘沛然   裘沛然原名维龙,又名沛然,原藉浙江省慈溪县。1922~1927年就读于小学和国学专修馆,当时在国学馆任教的为江南著名学者施叔范先生。他童年时在施公处就学虽仅两年,然已初步奠定了古汉文的基本知识。1928~1930年,他在家自学经史百家之书,旁涉新文学和自然科学书籍,特别对化学饶有兴趣,学习颇为勤苦。其叔父裘汝根通晓针灸学,为广西名医罗哲初之高弟。裘氏在课读的同时,挤出一定时间从叔父学针灸,故对中医古籍及针灸临床亦粗晓其理。时值军阀混战,国是日非之际,他虽有匡时经世之志,而当时的时代思潮,革新者主张第三卷1把中国古文化扫地以尽,另一面则力图维护封建礼制,均与他的理想不合,乃锐志于医学。   1930~1934年入丁甘仁先生所创办的上海中医学院学习,并在名医丁济万诊所临床实习,又常请益于谢观、夏应堂、程门雪、秦伯未、章次公诸先生之门,深得上海诸名家的青睐。   1934~1958年悬壶于慈溪、宁波、上海,以行医自给。临诊之余,勤研中医学和历史、文学、哲学等。家中藏书数万卷,寝馈其中达20余年。1956年政府为贯彻中医政策,全国四所中医学院成立。1957年,广州中医学院慕名以高薪相邀,而上海市卫生局亦为他安排工作。裘氏服从组织的决定,1958年应聘进入上海中医学院担任教学工作,历任针灸、经络、内经、中医基本理论、各家学说诸教研室的主任。其时,学院草创伊始,无现成的教材,他就率领针灸教研室教师,并带头编写各种教材以应教学急需。并在短短的四年中主持编写出版了六种针灸书籍,推动了全国针灸学术的发展。他对教学重视启发式讲课、形象教学和现场教学。他领导教师一起创制了“针灸经络玻璃人”模型和脉象模型,先后获得国家工业二等奖和三等奖。他还创造性地制订了“三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训练项目,对中医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受到了卫生部的表彰。他讲理论常常联系实际,如教授针刺手法,要在临床亲自显示其操作方法来训练学生,以及在临床带学生实习,还多次带领学生下厂、下乡,既提高学生感性认识,又以全心全意为工农群众服务的精神灌输给学生。他从早到晚甚至在风雪交加之夜,奔走于泥泞道路到病家为危重病人治疗,这种身教重于言教的精神在学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裘氏1980年担任国家科委中医组成员,1981年任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经常参加卫生部召集的论证中医工作和探讨医学的各种会议,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例如有一次在广州召开的全国医学辨证法会议上,他作了“祖国医学的继承、渗透和发展”的长篇学术报告,提出中医发展有三条途径:首先是提高中医理论和临床水平;二是采用多学科发展中医学;三是中西医要求真正的结合。他的报告受到全国许多学者的赞扬,并为有关刊物转载发表。裘氏在1984年任上海中医学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并为院学术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的负责人之一。为学院的教学改革、学术研究、专业设置及对“中医法”的讨论等,召集院内外的著名专家共同研究,提出了很多可贵的意见。   他在1979年担任上海市政协委员,1983年任市政协常务委员,1988年兼任市政协“医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经常在市及兄弟省市的医药单位及教学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和考察工作,对振兴中医事业和其他卫生保健工作及教学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为政府献计献策。   自1958年以来,他所主持编写的著作达30余种,所撰论文计30余篇,其中一篇获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另一篇获全国十家期刊优秀论文二等奖。他的力作《壶天散墨》一书,以议论精辟,见解高超,文笔优美而见称当世,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裘氏是一位医生,也是一位学者,他以广博的文史和科学知识,被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同济大学聘为兼职教授。1993年他荣获英国国际传记中心颁发的“20世纪成就奖”。他虽已达八旬之年,仍深深感到自己知识浅薄,“名浮于实”而勤奋不倦地研究学问。裘氏能诗善文,在前年除夕之夜,曾感赋一绝:“学如测海深难识,理未穷源事可疑,诗到换年浑是梦,世犹多病愧称医”。这寥寥数语,体现了他一生好学不倦,老而弥笃追求真理的精神,诗中虽寓有一些“才华迟暮”之感,但他还是念念不忘病人的痛苦,而对世界人民的健康幸福寄以殷切的关怀和无限的希望。   第三卷2学术精华   一、倡导“伤寒温病一体论”汉代医学大家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开辨证论治之先河,为治疗外感热病树立圭臬。清代名医叶香岩创温病论,他以伤寒主六经,温病主卫气营血,是两门学问。自叶氏之说兴,中医界由此引起伤寒和温病两个学派长期的论争。裘氏于仲景、香岩之学,寝馈50年。他认为,伤寒和温病、六经和卫气营血是否是一回事,不要只听名词之不同,而要仔细分析两者所表现的具体证候的异同,必须从其临床具体表现的实质内容进行分析。   (一)伤寒为一切外感疾病的总称,赅括温病裘氏采用“循名责实”的治学方法对伤寒和温病的概念作了缜密的考证。   首先从《伤寒论》自序中可知,仲景曾慨叹自己宗族在建安十年中“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七”,说明他所指的伤寒,绝非仅指一般感受风寒的病症,其中包括了很多急性或烈性传染病,不然其死亡率何以竟有如此之高?再从有关文献记载来分析,《素问·热论》有“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之说。《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晋代葛洪《肘后方》载:“伤寒,时行,温疫,三名同一种耳。”唐孙思邈《千金方》引《小品》说:“伤寒雅士之辞,天行温疫是田舍间号。”宋代庞安常将天行、温病、时行寒疫、温疫、阴阳毒等多种外感疾病,归纳于“伤寒总病”范畴。张子和《儒门事亲》对伤寒概念说得最明确:“春之温病,夏之暑病,秋之疟及痢,冬之寒气及咳嗽,皆四时不正之气也,总名伤寒。”即使是温病学家王士雄也承认:“五气感人,古人皆谓之伤寒,故仲景著论皆以伤寒名之。”综上可见,伤寒为一切外感疾病的总称,近世所称之温病,包括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等,都早已赅括于伤寒范畴,其中各病的名称、病因病机及证治大法,亦早备于《伤寒论》中。裘氏认为,“伤寒与温病,后世医家在这方面积累了更多的实践经验,治疗方药日趋丰富,这是祖国医学发展的必然。”(二)六经与三焦不可分割叶香岩倡“仲景伤寒先分六经,河间温病,须究三焦”之说,继而吴鞠通亦说:“伤寒论六经,由表入里,由浅入深,须横看;本论论三焦,由上及下,亦由浅入深,须竖看。”以此作为划分伤寒与温病的理论依据。裘氏认为,且不说“河间温病,须究三焦”之论在刘氏著作中并无此说,且把完整的人体竟然分割成纵横两截,这是非常错误的。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生命的有机体,脏腑经络之间不可分割。六经是有经络脏腑实质的,如果不承认这一点,就无法解释《伤寒论》的诸多原文。六经和三焦也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在生理病理情况下是互相联系的。如以太阳病一经证候为例,太阳主一身之表而皮毛为肺之合,故太阳病可显现上焦症状;太阳病不解传阳第三卷3明,则出现中焦症状;太阳随经,瘀热水邪结于膀胱,可出现下焦症状。可见太阳一经已具三焦证候,其它诸经岂可脱离脏腑而为病?《医彻》也有“伤寒发热,归于三焦”之说,故六经病证足以赅括三焦。 ------分隔线----------------------------
  • 上一篇:名老中医经验集-欧阳锜
  • 下一篇:名老中医经验集-裘笑梅
  • 收藏
  • 挑错
  • 推荐
  • 打印
章意 的个人图书馆 地址:http://www.360doc.com/userhome/56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