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真 甄子丹:正文显示页面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5:58:21
学习策略学科化张向葵/关文信

【专题名称】教育学
【专 题 号】G1
【复印期号】2000年12期
【原文出处】《中小学教师培训》(长春)2000年09期第35~37页
【作者简介】张向葵 关文信 东北师范大学教科院 松原教育学院


    随着当代认知心理学教学思想影响的日益扩大,学习策略越来越成为众多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一些中小学教师研究的热点。目前,对学习策略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学习策略的结构上,而对于如何将学习策略应用到学科教学中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近年来,我们结合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对学习策略的应用问题进行了集中的理论研究与实验。我们认为,学习策略学科化是学习策略应用研究的核心。
      一、学习策略必须学科化
    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它既可以是内隐的规则,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学习策略是对学习过程的规律性认识,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比如,识记策略是保持信息的有效方法。各科学习都需要对新信息的保持,因而也都要采用各种各样的识记策略,精加工策略就是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实现对新知识的深层理解。各科学习都有一个对新知识的理解问题,因而也都离不开精加工策略,只不过是表现形式各异而已。组织策略就是将新知识按其内在联系组织起来,以结构化的形式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各科学习都有新知识的储存问题,都必须采用恰当的组织策略。由此可见,学习策略对任何学科的学习都具有指导意义。我们掌握学习策略就是为了运用这些策略去更好地解决学科问题,完成各科学习任务。因此,就必须把学习策略与学科学习的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转化为具有学科特点的具体的学习策略。
    再从学习策略训练的实践来看,一般学习策略的学习只有与学科教学结合,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学习策略的教学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开设学习策略训练课。学习策略训练课内容不涉及具体的学科知识,通过单独开设学习策略训练课,训练学习策略的一般方法与技巧,如训练适合任何课程的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二是结合学科进行学习策略教学。这类学习策略训练结合特定的学科内容而编制,直接传授学科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如专门传授语文或数学学科学习方法与技巧的阅读理解策略和应用题解题策略等。
    实践证明,第二种方式是进行学习策略训练的最佳途径。其理由有以下几点:(1)学习策略的理论与技术来源于学科教学实践。 国外对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本世纪50年代初,布鲁纳、西蒙等人最初的兴趣在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活动。因此,关于学习策略的前期研究主要是探究学生自发使用的策略,以期证明不同的策略对各种概念的学习效果。 (2)学习策略训练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能够保持策略训练的渐进性和连续性。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学习策略训练,可以从学生年级、年龄特点和学习策略自身特点出发,制定完备的训练计划,包括年级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把训练任务逐步分解,层层细化,从而保证策略训练的渐进性和连续性。这是相对集中一段时间训练所无法达到的。(3)学习策略训练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有助于策略的迁移。 各学科之间尽管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毕竟还有相同之处。其中最主要的相同点在于认知规律是一样的。因此,在数学学科学到的策略,很容易就会迁移到化学学科。(4)学习策略应该是学科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 学习策略属于策略性知识,是知识中的一种。因此,在学科教学的认知目标中,理所当然地应该有策略性知识的内容。
    结合学科教学进行学习策略训练,实际上就是学习策略学科化,这是学习策略的本质所在。
      二、实现学习策略学科化原则与对策
      (一)学习策略学科化应遵循的原则
    1.分解性原则
    所谓分解性原则就是把完成一个学习任务的完整思维过程分解为几个阶段,然后再总结出每个阶段上的高效策略。例如,作文过程可以分为审题、构思、行文、修改4个阶段;解应用题可以分为理解题意、 分析问题、解答问题、总结思路4个阶段。在这些学习中, 每个阶段都有一些高效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把这些高效的学习策略总结出来,是实现学习策略学科化的关键。
    2.过程性原则
    所谓过程性原则就是要让学生有机会体验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同教师所呈现的学习策略加以比较,有意识地改进和优化自己的学习策略。研究表明,如果学生不能体验或意识不到自己原先策略的不足之处,就很难接受学习策略,那么学习策略的训练将是盲目的,不自觉的,效果也不会好。具体的办法是讲新策略之前,先让学生独立地完成某个学习任务,然后总结自己用的是什么方法,最后再由教师讲出新策略,切不可在学生没有自我体验之前教师就讲出新策略。要使学生有机会将新策略和“自己的方法”作比较,在比较中加深对新策略的认识。
    3.迁移性原则
    研究表明,策略性知识也会具有惰性,成为僵死的知识,所以,在学习策略教学中,必须“为迁移而教”。必须做到条件化、熟练化。在教给学习策略的同时,要向学生指明学习策略的使用条件,要注意不能把条件限得过死,要考虑策略性知识在尽可能广泛的条件中运用,要给学生提供一般策略在学科中运用的实例,并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将一般策略运用于各门学科之中,进而达到灵活熟练的程度。
      (二)学习策略学科化的基本对策
    1.把传授学习策略作为重要教学目标
    当代认知心理学按照知识表征方式和作用的不同,将知识分为三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良好的认知结构中应该包括这三类知识。策略性知识是构成一个人学习能力的关键。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接收新知识的能力,一个人没有足够的策略性知识就不能很好地吸纳新知识。因此,学习策略学习是重要教学目标。这是当代认知心理学教学观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小学教师必须树立起这个观念,在实际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中重视陈述性知识,忽略程序性知识,尤其是策略性知识的现象,有意识地把学习策略的学习作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认真落实。教师能否做到这一点,应该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把学习策略作为教学目标不仅是掌握一般学习策略,更主要的是把一般学习策略转化为各学科的具体的学习策略。如果我们仅仅是把一般学习策略教给了学生,那只完成了策略教学任务的一半,我们还必须下力气从各科特点出发,使一般学习策略具体化。
    2.掌握一般学习策略
    实现学习策略学科化,首先必须掌握一般学习策略。一般学习策略反映了学习的共性,具有普遍意义,它是从各种不同的具体学习中抽象出来的。掌握一般学习策略有两层含义:一是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各种学习策略的实质。从本质上弄清各种学习策略所要解决的任务;二是清楚在一个学习过程中,不同阶段应该选择不同的学习策略。人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信息进入大脑后,首先要译码、编码,这就需要有识记策略和精加工策略;信息获得后,需要储存到长时记忆中,这就需要有识记策略和组织策略。不掌握一般学习策略,信息加工就无法顺利进行。
    掌握一般学习策略必须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例如,我们在实验中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制定学习策略训练计划,一、二年级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识记策略训练,三、四年级主要对学生进行精加工策略训练,五年级主要对学生进行组织策略和元认知训练。各年级都按照教材内容和学习策略两条线来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课时教学计划。备课时既备教材内容,又备策略内容,努力寻找教学内容与策略内容之间的联系点,使它们有机结合,教学中注意用术语把学习策略抽象出来,以避免僵化在背景知识上。
    3.把一般学习策略转化为学科具体学习策略
    根据我们的实践,把一般学习策略转化为学科具体学习策略的步骤与方法如下:
    (1)对具体学科学习过程进行分解
    一个复杂的学习过程往往包含若干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任务,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策略。我们在实验中,按照分解性原则,将语文学科阅读理解的学习分为4个最基本阶段:划分段落、归纳段意、 总结中心思想、概括写作特点。这是把一般学习策略转化为学科具体学习策略的第一步。
    (2)搞清每个阶段学习的性质,确定学习策略
    对学习过程进行划分后,紧接着我们就要对每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及其性质进行分析,据此来确定每个阶段的一般学习策略。例如,划分段落属于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感知,应该采用精加工策略;归纳段意包括排除字词障碍、读懂每句话、搞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总结出段落的主要意思,应该采用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总结中心思想属于对各段内容的综合和概括,应采用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概括写作特点是对写作方法的分析,应采用精加工策略。
    (3)根据不同学习内容,找出一般学习策略的具体表现形式
    搞清了每个阶段的学习内容与一般学习策略后,就要寻找一般学习策略的具体表现形式。例如,词语理解属于对词语的精加工。但是光知道这些不行,还必须研究如何具体进行精加工。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对词语精加工的三种表现形式:一是查工具书策略;二是口语转换策略,即将抽象难解的词语转换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口语;三是语境联系策略,即把具体的词语放在上下文中去理解它的含义。再如,段意归纳精加工主要有两种具体表现形式:一是寻找中心句策略,有些段落常常含有概括段意的中心句,这样的中心句大多在句首,有的也在句尾。找到了中心句也就找到了这一段的段意。二是层意归纳策略,即将段中各层的大意归纳到一起,形成段意。
    4.把学科学习经验提升为学习策略
    一般学习策略最初都是来自个体的学习经验,因此,引导学生把自己和同学的学习经验总结提炼出来,上升为具体的学习策略是实现学习策略学科化的重要途径。例如,一位中学生学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后,结合具体诗句,从描写的景物、表达的意境、抒发的思想感情三个方面对两首诗词进行了比较。实际上这里就包含了诗歌比较阅读的图式,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学生解决了具体问题,而应该因势利导,将其中所包含的诗歌比较阅读策略概括出来,明确地指给学生。这样,学生就掌握了诗歌比较阅读的图式,就能独立地进行诗歌比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