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乔恩悼念乔任梁:新文化运动 维基百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5:37:31

此条目或章节需要扩充,请协助改善这篇条目。(2008年7月11日)
更进一步的信息可能会在讨论页或扩充请求中找到。请在扩充条目后将此模板移除。 《青年杂志》第一期,作为陈独秀在文坛活跃的象征同时,也昭示著中国自1840年以来即将再次降临的思想风暴。

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目录

[隐藏]
  • 1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 2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3 前期经过
  • 4 主要内容
  • 5 后期变化
    • 5.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6 历史评价
  • 7 影响
  • 8 参考
  • 9 相关条目
  • 10 参考资料

[编辑]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914年9月28日,袁世凯率领百官在孔庙祭孔。

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体制,以服侍帝王为己任的儒家集团也土崩瓦解。面临这一危机,以康有为、严复、陈焕章为首的一部分保守知识分子尽力保护国粹,并发送了一场请定孔教为国教的请愿活动。从清朝旧官僚摇身变为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也意欲称帝,他在文化方面实行的一个步骤,就是抬出“尊孔复古”的口号,为自己制造洪宪帝制的舆论、文化基础。由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不仅成功地推翻了君主专制,也将“民主”、“共和”这一思想深入人心。因此袁世凯此一举动遭到了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

封建社会时期,孔学是中国的正统思想。进入民国时期,北洋军阀政府仍然把孔学当宗教教条一样强迫人民去信奉。统治阶级及其帮闲者们的文章和教育,不论它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八股式、教条式的。这种情况严重地束缚了大众思想,压制了民族的生机和创造力。

由于孔子所提倡的是“封建时代之道德、礼教、生活、政治”,与“建设西洋式的新国家”的目标不相适应,所以,新文化的倡导者们认定,为了提倡民主和科学,给发展资本主义扫清思想障碍,必须对孔学进行批评。为此,他们大声疾呼:“儒教不革命、儒学不转轮,吾国遂无新思想、新学说,何以造新国民?悠悠万事,惟此为大已吁!”

新文化运动能够发生,一定程度上有赖于言论自由的大环境。从1912年民国建立,到中国国民党1927年开始训政,中国言论空前自由。1927年之后,国民党实行以党治国,党办教育的政策,中国言论自由受到许多限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大陆言论自由受到极大限制,直到近年改革开放,才开始逐步放松;而台湾在解除戒严后,逐步恢复了言论自由。

[编辑]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近代以来,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曾经历经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但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在实践中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碰壁。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更使人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苦闷和彷徨之中。

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以往少数先觉者的救国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是因为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中国国民的性质与行为的堕落,乃是“亡国灭种之病根”。因此,“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国民性。他们决心发动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以期廓清蒙昧、启发理智,使中国大众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即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

[编辑] 前期经过

主条目:新青年《新青年》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自第二卷改成《新青年(La Jeunesse)》,研究这段历史的人们也普遍以《新青年》作为该杂志的总称。1917年1月,爱国民主主义者、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并聘任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随之迁至北京。《新青年》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即所谓拥护“德先生”(指“民主”Democracy)和“赛先生”(指“科学”Science)。陈独秀宣告:“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为此,“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并在该刊物上大量发表抨击尊孔复古思想的文章。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这一时期中国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们也纷纷在该刊物上发表文章,如胡适、鲁迅、李大钊、周作人、吴虞等。这些撰稿人普遍接受了西方民主和科学的思想,使之成为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当时,《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编辑] 主要内容

在中国的教材中,以“四个反对”和“四个提倡”概括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1.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
  2.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
  3.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4.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也提出著名的八大主张:

一曰:需言之有物
二曰:不模仿古人
三曰:需讲求文法
四曰:不做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烂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首先,他们指出,孔学并不等于全部国学。“非孔学之小,实国学范围之大也”。其次,他们并没有否定孔学的历史作用。李大钊说“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哲,其说亦足以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再次,他们也没有把孔子说得一无是处。陈独秀就说过“孔学优点,仆未尝不服膺”这样的话。他们批判孔学,是为了指明它在根本上已经不适于现代生活,是为了反对孔学对人们的思想禁锢,是为了动摇孔学的绝对权威的地位,从而使人们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去进行独立思考,以求得“真实合理的信仰”。

新青年派还有其他一些主张,包括废除孔学、废除汉字等偏激的主张。这和人文理性学术派学衡、文化与科学派国风等的主张或结论形成对比。[1]

[编辑] 后期变化

1916年3月,“护国运动”粉碎了袁世凯的皇帝梦,新文化运动的直接产生因素,就这样被消除了。从此新文化运动开始逐渐淡去强烈的政治色彩,成为一般性的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左翼人士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怀疑,推动着推动着他们去探索挽救危亡的新的途径,为他们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合宜的土壤。

此时,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分成了两个潮流。一部分人(如李大钊、陈独秀等)继承了它的科学和民主精神,并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另一部分人(如胡适等)则沿着资产阶级的道路继续走下去了。

[编辑]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他们接受了马列主义,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认为共产主义才是能够令中国独立富强的方式,开始极力宣传十月革命,成为共产主义在中国被广泛了解的契机。[来源请求]社会主义开始在中国形成为一股有相当影响力的思想潮流。

李大钊从爱国的立场出发,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他于1918年7月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文,认定资本主义文明“当入盛极而衰之运”,“二十世纪初叶以后之文明,必将起绝大之变动”。在同年11月、12月发表的《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两文中,他指出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确信“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9月、11月,他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称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并且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阶级斗争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

[编辑] 历史评价

中国共产党认为新文化运动全方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解除了思想禁锢的知识分子们,开始投身更多的政治活动,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知识分子在此运动中所宣扬的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中国共产党统治的根基。

另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部分青年自由主义者和左翼激进文人之间的不稳定组合,主要成员都相信必需用现代西方文化替代中国传统文化,但彼此对西方文化和中国现实的理解大相迳庭,所以这个运动迅速分解并依照各种政治意识形态重新组合。中国现代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都可以在这个运动中找到源头。

还有一些人[来源请求]认为新文化运动是左右两派文人联合起来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运动。主要战场在蔡元培主持的北京大学内,主要对象是一批老古董国学教授,结果大获全胜,中国几千年来积累的真正国学从此逐渐走向灭亡,1946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全国明文取消国文,代之以语文。到今日,全国已没人会真正的古文朗诵了。1949年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推出了简体字。

在近代以来从西方思想崇拜出发试图打倒中国文化的动流中,太平天国起事、新文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运动是三个高潮。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还是对人们有反思的意义。

[编辑] 影响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2011年5月18日)
维基百科所有的内容都应该可供查证。
请协助添加来自可靠来源的引用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被提出异议而移除。

新文化运动本身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其推动民主和科学是有进步意义的。但从后来的中国历史来看,新文化运动是失败的,中国的专制极权仍然根深蒂固,从未根除。[2]

一些学者认为,由于新文化运动提倡打倒孔家店,全盘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导致了后来对国学的忽视,国学开始衰落。其实,西方在历史上也发生过不少中国热,相应地,中国发生了新文化运动等“西方热”在人类历史上看来实属正常。比起明清时期中国学仅仅局限于中国而言,中国学目前不仅在中国被广泛研究,也传入了世界各国,不少大学都开设有“中国学”的课程。另一方面,中国本土传统中的伦理纲常、忠孝观念、崇尚礼仪等观念消失殆尽。

有人认为,文言文是一种极不精确的语言,严重脱离日常使用,是不可能用来记录科学技术等高度逻辑、高度精确的事物的,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使科学技术更容易进入中国并被中国人所理解。另一方面,文言文凝聚着中国发展数千年的文学艺术,也浸透了传统文化,文言文的湮灭,对传统文化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此外,由于五四时期对新的西方事物和观念的大量引入,活剥生吞,因此出现了很多今日看来颇有趣的音译外词语:

  • 柏理玺天德:President,总统
  • 德谟克拉西:democracy,民主
  • 赛恩斯:science,科学
  • 安那其:anarchism,无政府主义
  • 康敏尼:communism,共产主义
  • 尖头鳗:gentlemen,绅士
  • 费厄泼赖:fair play,公平忍让
  • 蜜司脱:Mr.,先生
  • 爱斯不难读:Esperanto,世界语,1887年由波兰眼科医生柴门霍夫所创
  • 布尔什维克:Bolshevik(俄文)多数派
  • 奥伏赫变:Aufheben(德文),扬弃
  • 普罗列塔利亚特:proletariat,无产阶级
  • 意德沃罗基:ideology,意识形态
  • 小布尔乔亚:petite bourgeoisie(法文),小资产阶级
  • 印贴利更追亚:intelligentsia(俄文),知识分子
  • 生的门脱儿:sentimental,伤感情调
  • 生风尼:symphony,交响乐
  • 朔拿大:sonata,奏鸣曲
  • 烟士披里纯:inspiration,灵感
  • 商籁:sonnet,十四行诗
  • 英德耐雄纳尔:Internationale,无产阶级
  • 英特纳雄奈:International,国际
  • 德律风:Telephone,电话

这类过渡期词汇,今日大都被“奥伏赫变”了,不过也有些沿用至今:

  • “迷思”(myth)
  • “杯葛”(boycott)
  • “沙发”(sofa)
  • “咖啡”(coffee)

[编辑] 参考

  1. ^ 新青年派废除汉字的主张
    • 陈独秀:“强烈地主张废除汉字,中国文字,既难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
    • 蔡元培:“汉字既然不能不改革,尽可直接的改用拉丁字母了。”
    • 鲁迅:“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
    • 胡适:“必须先用白话文字来代替文言的文字,然后把白话的文字变成拼音的文字。” 中国人“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是“又蠢又懒的民族”,“一分像人,九分像鬼的不长进民族”。“象形文字的残根余孽能爬出中世纪的茅坑,多少算是救了汉字。” 
    • 钱玄同:“欲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文;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顽固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
    学衡、国风派等认同汉字的观点
    • 张其昀:“中国文字优美而合理,比较容易学习。”“文字之构想,需要简易明晰,中国文字实能兼顾此二方面。每一文字,有如一座庄严巍峨之建筑物;而予以连缀,则可运用无穷,盈天地间之事物, 均可包举而无遗。”
    • 秉志:“中国文字最适用于科学,以其既简且明,而又富于伸缩之性也。”
  2. ^ 柏杨《丑陋的中国人》等书籍中可以看出来。

[编辑] 相关条目

  • 五四运动
  • 学衡

[编辑] 参考资料

  •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
  • 袁伟时:新文化运动与“激进主义”
来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6%B0%E6%96%87%E5%8C%96%E8%BF%90%E5%8A%A8”7个分类: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历史 | 中国历史 | 文化运动 | 语言运动 | 中国政治 | 中国教育 | 中国改革4个隐藏分类: 自2008年7月扩充中的条目 | 自2009年8月有未列明来源语句的条目 | 有未列明来源语句的条目 | 自2011年5月缺少来源的条目
个人工具
  • 登录/创建账户
名称空间
  • 条目
  • 讨论

大陆简体

变换
  • 不转换
  • 简体
  • 繁體
  • 大陆简体
  • 港澳繁體
  • 马新简体
  • 台灣正體
查看
  • 阅读
  • 编辑
  • 查看历史
操作
    导航
    • 首页
    • 分類索引
    • 特色内容
    • 新闻动态
    • 最近更改
    • 随机条目
    帮助
    • 帮助
    • 社区专页
    • 方针与指引
    • 互助客栈
    • 询问处
    • 字词转换
    • IRC即时聊天
    • 联系我们
    • 关于维基百科
    • 资助维基百科
    工具
    • 链入页面
    • 链出更改
    • 上传文件
    • 特殊页面
    • 打印页面
    • 永久链接
    • 引用此文
    其他语言
    • Deutsch
    • English
    • 日本語
    • Norsk (bokm?l)?
    • Polski
    • 本页面最后修订于2011年5月23日 (星期一) 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