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怎么炮制:之二:反思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理论缺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55:18
之二:从逻辑角度看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缺陷2/4:重联系轻分立

 

摘要:联系的定义是“两点论”,而操作却是“一点论”。这就使定义的二重性思想无法贯彻到底,造成重联系轻分立的理论缺陷。确立分立与联系平等的哲学地位,并将二者组成一对新范畴以代替原联系范畴,是弥补联系范畴缺陷的根本出路。分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哲学范畴。分立与联系共同构成物质世界的第一个总特征。

关键词:联系; 二重性;反义词;分立;个体;独立人格 

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逻辑矛盾源于逻辑断裂,逻辑断裂源于基本观点的颠倒,基本观点的颠倒源于辩证法本质论。辩证法的批判的和革命的本质,其特征是重变轻不变。而变的原因,是由于联系引起的。于是,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它的辩证法,就有了重联系、重变的总特征。肖前、李秀林、汪永祥先生主编的、作为高校哲学专业教科书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指出:“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11正是这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造成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两大理论缺陷:一是重联系轻分立,二是重变轻不变。本文拟就重联系轻分立的理论缺陷及其弥补进行探讨。

一、联系范畴的缺陷

联系范畴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恩格斯一再把辩证法规定为“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2]甚至有论者提出构建唯物辩证法的新形态——“联系论”。[3]构建联系观或联系论首先要弄清语义,做到定义规范,概念正确。其次要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其它重要观点保持一致,做到思想一贯,体系自恰。然而联系范畴的这一基础工作却没有做好。

(一)第一个缺陷:无法整体操作

联系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指称事物、现象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这是联系的哲学定义。所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指称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例如,数学中的正数与负数,化学中的化合与化分,生物学中的遗传与变异,社会学中的合作与斗争等。这两种不同的属性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就是事物、现象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很显然,联系指称事物的二重性,而不是事物的一重性。章韶华先生即持这种观点,他说:“对立、统一是两种联系。”[4]说联系指称事物的二重性,是符合联系的哲学定义的。这个定义在思想上与矛盾观点是一致的, 这种二重性思想是正确的。

定义虽然在思想上是正确的,然而却无法进行整体操作,举几个例子我们便可以发现这一缺陷:

例一:《新华文摘》2003年第7、8期“论点摘编”栏目里,分别有两篇文章的题目是:《儒家的孝道派与孝治派的联系和区别》;《主体际性问题与交往问题的联系和区别》。

例二:“归纳和演绎是统一认识过程的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种方法”。 (5)

例三:“辨证思维方法实质上是辨证思维基本规律的具体体现。当然二者之间既有相互联系一面,也有着相互差异一面”。 [6]

例四:《哲学大词典》关于“相互作用”的解释:“矛盾双方或事物、现象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斗争和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关系”。 [7]

例五:恩格斯说:“所有的两极对立,总是决定于相互对立的两极的相互作用;这两极的分离和对立,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之中,反过来说,它们的相互联系,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分离之中,它们的相互依存,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对立之中”。 [8]

以上五例在说到联系时,都用了一个与之相反的概念,例一用的是“区别”,例二用的是“对立”,例三用的是“差异”,例四用的是“斗争”,例五用的是“分离”。例一是最典型的用法,随处可见,俯拾即是。

联系既然指称事物的二重性,人们为什么还要给联系找一个反义词呢?

之所以增加反义词,原因在于哲学的联系与语义学的联系的含义不尽相同,哲学的联系的外延大于语义学的联系。《现代汉语词典》对联系的释义是:“彼此接上关系”。《辞海》对联系的释义是:“联络、结合相关的人或事物。”联系的语义,仅仅指称矛盾双方中的统一性,而不包含对立性。哲学定义的联系,其含义超出了语义学的规定范围,把联系的相反属性也包括进来, 定义项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的外延,犯了定义太宽的错误。哲学的联系=语义学的联系+反义词,这个等式再好不过地显示了哲学的联系犯了定义太宽的错误。在抽象的层次,在概念的层次,尽管可以说联系指称事物的二重性,但在操作层次,只要一说到“联系”这两个字,那就只剩下“一重性”了。不管怎样强调,还是要回到“一重性”,回到语义学的联系上来。任何一门学科的术语,其含义都应遵循语义学的规定。否则,必然产生操作上的困难而引起混乱。例如肖前先生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论述联系范畴时,有一段话就让人费解。肖前先生等说:“差别在本质上也是联系的一种方式,即以对立的方式发生的联系。一切事物都同其他事物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二者的辩证统一体现了联系的丰富性和普遍性”。[9]请注意笔者加粗的“区别”和“联系”,既然联系指称事物的二重性,已经包含了区别,再加上一个“区别”,岂不是画蛇添足?而且这一段话中的两个“联系”,其含义是不一样的,前一个是语义学的,后一个是哲学的。这样使用“联系”,难道不引起概念混乱吗?我们可以把这段话中“区别”与两个“联系”之间的关系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区别+联系=联系。这样的等式难道不荒谬吗?哲学的联系,犹如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虽然其思想正确,但这一思想用“联系”来命名则是不恰当的。这是联系范畴的第一个缺陷:无法整体操作。

(二)第二个缺陷:重联系轻分立

联系定义虽然无法整体操作,但符合语义学规定的那部分,是可以操作的。 然而这样以来,思想的完整性则受到破坏,“二重性”被肢解了,只有矛盾的统一性得到表述,这是违背矛盾观点的。矛盾观点认为:矛盾是有结构的。就一个矛盾来说,它是由对立的双方即两个对立的方面构成。没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就不能构成矛盾。联系定义符合矛盾观点,而操作却与矛盾观点相悖,定义所蕴涵的矛盾观点或二重性思想没有贯彻到底。行文至此,我们发现联系范畴从定义到操作的逻辑是混乱的。思想正确的哲学定义无法整体操作,怎么办?移花接木,用语义学的联系偷换哲学的联系。但这样做的结果又违背矛盾观点,于是再为语义学的联系增加反义词,以与矛盾观点保持一致。就这样,联系范畴以如此怪异的理路,通过偷换概念和增加反义词的方法,使定义的二重性思想看起来得以贯彻。

定义的二重性思想真的贯彻下去了吗?没有!仅仅为语义学的联系找一个反义词,而不承认语义学的联系与其反义词是一对矛盾,不承认二者的平等地位,不承认二者同是物质世界的最本质属性和总特征,这仍然是一重性思想。如果非要说成是二重性思想,那也是在非常弱的意义上承认的,这二重性畸轻畸重,并不平等。所以说,定义的二重性思想并没有真正得到贯彻。看重语义学的联系这一重性而忽视与其相反的另一重性,或者说看重统一性而轻视对立性,是联系范畴的第二个缺陷。这一缺陷是联系范畴的根本缺陷、致命缺陷。笔者将这一缺陷称之为重联系轻分立。

二、弥补缺陷的三个步骤

联系范畴虽然使用增加反义词的方法,但还是没有将完善的二重性思想落到实处,落得一个南辕北辙、似是而非的结局。理清联系范畴的理路,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了。换言之,弥补联系范畴的缺陷要分三步走:一要重新厘定联系的哲学定义,以使其符合语义学的规定;二要为联系找一个反义词,且这个反义词具有与联系平等的哲学地位,以使其符合矛盾观点;三要继续保留重新厘定以前的联系定义的理论内容,但要换一个名称,以使其名实相符。

重新厘定联系的哲学定义,使其在任何场合下都遵循语义学的规定,或者说,使其含义只是指称矛盾双方中的统一性。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给联系下定义:所谓联系,是指物质世界的集零为整、合多为一、克服分立的属性。或者说,所谓联系,是指事物、现象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吸引、相互连结、相互肯定的属性。其侧重点在于揭示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具体事物的统一性。重新厘定联系的哲学定义之后,就需要有另一个范畴来表述矛盾双方中的对立性,笔者认为“分立”最为恰当。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分立的语义是分而立之。“对立”、“差异”、“斗争”、“分离”,有分之义,但立意不足,“区别”也是重分轻立。分的基本含义是分开、分出、离、散等;立的基本含义是站、使竖立、直立等,二者合起来也就是分而立之的意思,表示与联系相反的属性。由此我们可以给出分立的哲学定义:所谓分立,是指物质世界的化整为零、分一为多、脱离联系的属性。或者说,所谓分立,是指事物、现象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相互否定的属性。其侧重点在于揭示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具体事物的独立性。通过各自定义的厘定,使分立与联系拥有平等的哲学地位,成为一对相反相成、对立互补的新范畴。

重新厘定联系的哲学定义,提出分立范畴,这只是弥补联系范畴缺陷的第一步和第二步,还有第三步工作要做,这就是对原联系定义的思想内容重新命名。也就是说,原联系定义的思想内容仍然保留,因为这个思想是正确的,但要换一个名称,以使其名实相符。这个名称由分立与联系共同担当最为恰当。惟有如此,方可保证联系范畴从定义到操作的逻辑自恰性。

三、轻视分立的原因

其实,人们并不否认物质世界的分立现象,这从联系的哲学定义和增加联系的反义词即可看出,所欠缺的是没有使分立上升为同联系一样的哲学地位而已。下面再看一下专家学者对分立现象的论述。韩树英先生等认为:“唯物辩证法肯定事物的普遍联系,并不否认事物的相对独立性。每一事物都同其他事物互相区别,都有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历史,这是它的独立性。”[10]李秀林先生等认为:“唯物辩证法所了解的联系,是相互区别的具体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普遍联系的观点并不否认而且恰恰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否认了事物之间的界限,就不能区别事物,就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事物在联系着。如果世界是一片浑沌状态,也就谈不上认识什么真正的普遍联系。”[11]后来李秀林先生等对上述观点作了提炼式的修改:“宇宙中的万物既作为个体事物存在,又作为普遍联系的事物而存在。”[12]这一修改提高了分立的地位。

人们承认具体事物是分立的,但却不去研究分立性,这是一个很怪异的现象。这也是联系范畴缺陷形成的关键所在。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熟视无睹具体事物的分立是明摆着的,自然而然的,感性认识即可直观把握。而联系不然,事物、现象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往往是间接的、曲折的、隐蔽的,只有理性认识才可把握,因而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才会下功夫去研究。熟视无睹,自然不会去探究分立现象背后的原因,不会再去问一个“为什么”。

二是自然科学对联系普遍性的发现和强调遮蔽了分立性。从19世纪初开始,自然科学由搜集材料发展到整理材料的阶段,用事实证明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它巨大进步,使“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指出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 [13] 20世纪诞生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新兴学科,进一步深化了对联系普遍性的研究。200年的科学进程,不断强化人们对联系普遍性的认识,从而使人们忽视了分立性。

三是矫枉过正。过分看重联系,必然导致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形而上学把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界限绝对化的观点同联系的观点是不相容的。但联系的观点没有肯定形而上学的合理性,而是走向另一个极端,只看重矛盾双方中的统一性,造成重联系轻分立的思想缺陷。

四是错把“联系”等同于“关系”。肖前先生等说:“就它们所反映的运动形式来说,这些关系或联系都是本质的”。[14]肖前先生等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第一版论述联系的定义时说:“联系或关系作为普遍的哲学范畴,包括一切事物、现象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15]这些例子,说明辩证唯物主义把联系与关系的含义搞混了。关系的语义,《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大辞海·哲学卷》的释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对象及其特性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依赖、互相比较的一种形式”。关系的语义学定义和哲学定义都指称事物的二重性,如果联系的含义也指称事物的二重性,当然可以等同。然而,联系的语义指称事物的一重性,所以,不该将“联系”与“关系”等同看待。

五是中国传统思想使然。这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思维方式层面的原因。美国学者田辰山先生指出:“国内外有许多现代学者都致力研究过中国与西方哲学传统的差异”,“他们著作中用来表述中国思想风格特点的术语很多,例如,'阴阳宇宙观’、'阴阳思维模式’、'辩证思维’或'互系思维’等等”。[16]这些术语,比我们理解的“对立统一”,更倾向于统一,更倾向于联系。与西方重个体、重分析、重分隔[17]的传统思想不同,中国传统思想是重整体、重综合,重联系,这一思想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看重联系而轻视分立也就不足为怪了。

四、分立范畴的意义

(一)分立是物质世界演化的动力

分立在物质世界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按照目前学界认可度最高的“大爆炸理论”,宇宙起源于“奇点”的大爆炸,从粒子到原子到分子再到天体;从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生物;从微生物到植物到动物再到人类;从物质的刺激反应性到植物和原生动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再到人类的意识、精神,世界从“无”到有,由简而繁,从低级到高级,是一幅生生不息、不断分叉、不断进化的演化图景。宇宙由“奇点”生出大千世界、万事万物,不正说明分立在物质世界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吗?退一步讲,即使宇宙不是由“奇点”开始,宇宙的膨胀,物质的演化,生命的进化,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分化、分裂、分工、分配等现象,也足以说明分立同联系一样,都是物质世界演化的动力,都是物质世界的最本质属性和总特征。

(二)分立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方法

物质世界的分立性在人类思想上已经烙下深深的印记,随着时间推移而沉淀为思维方式、认识方法、理论知识等。在这里通过个几个方面的事实予以说明。

1.形而上学思维方式。通常为人们所诟病的形而上学,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待世界,这一方式的缺陷早已为人们所发现。在我国,自上世纪60年代李达提出:抛弃反动的形而上学[18]以来,我们一直大张旗鼓地批判形而上学,但为什么我们总是不断地犯形而上学的错误?对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我们真的能做到弃而不用吗?辩证法的集大成者黑格尔最终走向形而上学,毛泽东这样的辩证法大师也犯形而上学的错误,这类不断重演的历史现象,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其实这类屡戒屡犯的现象并不难理解,其客观原因就在于客观世界的分立性,主观原因就在于这种分析的思维方式、方法,从客观到主观的中介原因,则是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的分而立之。感性认识中感觉的形成和理性认识中概念的形成、形式逻辑的三大基本规律——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等,都是形而上学思维的结果。与我国学界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一棍子打死的态度不同,恩格斯、列宁都认为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和小范围内是合理的、适用的。例如,恩格斯说:“对于日常应用,对于科学的小买卖,形而上学的范畴仍然是有效的。” [19]我们不要忘记,近代科学的诞生和发展正是得益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张绪文先生的《非此即彼和亦此亦彼》[20] 论文,对我们理解形而上学的合理性有一定帮助。

2.科学研究的分类方法。分类方法的客观依据就是研究对象的分立性。没有客观事物的分而立之,怎么会有学科的分门别类?所谓科学,即分科之学。其实,分类方法不仅在科学中使用,在社会管理、日常生活中也大量使用。

3.我们经常使用的抽象、分析方法,其客观依据也是物质世界的分立性。如果没有分立性,我们怎么能够抽象出事物的普遍性呢?怎么能够对事物的部分进行分解与析出呢?

4.对立统一规律中的“对立”,或者说“一分为二”,所揭示的正是物质世界的分立性。难道我们可以一方面大讲“一分为二”,另一方面却对分立性视而不见吗?

5.系统论中的“层次”、“结构”,所揭示的也是物质世界的分立性。如果没有分立性,我们怎么能够划分出层次和结构来?

6.实践首先是一个分解物质的过程。难道我们可以一边做着分解的工作,却一边否认分立性的存在?

实际上,把握分立性这一特征已成为人类认识物质世界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一个重要方法。分立性问题,其实只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

(三)回答物质为什么具有多样性的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联系观回答了世界为什么统一的问题,但没有回答世界为什么分为相对独立、无限多样的具体事物的问题。分立范畴的提出,则回答了这一问题。回答物质为什么具有多样性的问题,有助于加深对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理解。分立性正确揭示了一与多关系中“多”的原因。只有理解了物质的分立性,才能更好地理解物质的多样性;理解了物质的多样性,才能更好地理解物质的统一性。

(四)为个体的独立人格的确立提供哲学根据

现代化的主题是澄明个人的权利和义务,确立个体的独立人格。这一主题的合理性,就奠基于物质的分立性思想。承认物质的分立性,就必然要承认个人的分立性、独立性。人、社会是物质进化的一个分叉,个体的独立人格深深地植根于物质的分立性之中。中国个体的独立人格的缺失,市场经济之所以市场化不充分,民主政治之所以难以有效推进,公民社会的构建之所以步履艰难,深层的思想根源就是缺乏分立性思想。确立个体的独立人格,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题,是当代中国的历史使命。

五、分立与联系共同构成物质世界的第一个总特征

厘定了分立与联系的定义,明确了分立与联系都是物质世界的最本质属性和总特征,我们就不宜再用联系来描述物质世界的第一个总特征,而要用分立和联系一起来描述。只有这样,才与客观事实相符。事物、现象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不仅是联系的,而且也是分立的。正因为是分立的,所以才是联系的。没有分立何来联系?每当我们说到联系时,就已经暗含了分立的前提,我们怎么可以置分立与联系的这种逻辑关系于不顾,而只看重联系呢?分立与联系互为前提,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哲人毛泽东说得好:“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211只看重事物的一重性,不是辩证法,不是“两点论”。

分立与联系既然作为一对范畴,就有必要规定各自的哲学地位。在分立与联系这对矛盾中,分立处于相对的地位,联系处于绝对的地位。

整体世界通过分立化为具体事物,具体事物通过联系构成整体世界。分立性,是化整为零、分一为多、脱离联系的属性或倾向;联系性,是集零为整、合多为一、克服分立的属性或倾向。分立与联系,是物质世界的最本质属性,双方相反而相成,对立又互补,共同构成物质世界的第一个总特征。

 

综上所述,联系范畴在逻辑上不是自恰的,在思想上不是一贯的,其缺陷既源于定义太宽,又源于思想片面。因此,弥补联系范畴的缺陷,应遵循逻辑自恰性的原则,既要弄清语义,又要澄清思想。总之,提出分立范畴,确立分立与联系平等的哲学地位,并将二者组成一对新范畴以代替原联系范畴,以此构建解说物质世界的第一个总特征——既分立又联系的理论框架,或称之为分立联系观,是弥补重联系轻分立这一理论缺陷的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1、5、9、14、肖前、李秀林、汪永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66,470,169-170,205,.

2、8、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21,494,536.

3、傅德本.联系论[J].理论学刊,2004,(2).

4、章韶华.我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300.

6、章沛.辨证逻辑基础[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102.

10、韩树英.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93.

7、哲学大辞典·马克思主义哲学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673. 

11、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90.

12、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17.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1-242.

15、肖前、李秀林、汪永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35.

16、17、田辰山.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1,36.

18、李达主编.[唯物辩证法大纲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52.

20、张绪文.非此即彼和亦此亦彼——从恩格斯提出的一个命题说起[N].学习时报,2008-06-09(3)

21、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91-1192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