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是什么意思:之三:反思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理论缺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13:45

之三:从逻辑角度看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缺陷:重变轻不变       唐大川

 

摘要:全面解说不仅没有解说基本观点,而且颠倒了基本观点,绝对运动性成了主论点。忽视绝对不变性,既有思想史、认识论根源,也有方法上混淆层次的失误。绝对不变性,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哲学范畴。不变性和可变性,都是物质的最本质属性,偏重任何一方都是错误的。确立绝对不变性思想,是弥补重变轻不变理论缺陷的根本出路。分立联系与可变不变都是物质世界的最本质属性和总特征。

关键词:变;不变;误读;辩证法传统;绝对不变性 

辩证法的批判的和革命的本质论,其特征是重变轻不变。而变的原因,是由于联系引起的。于是,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它的辩证法,就有了重联系、重变或重发展的总特征。肖前、李秀林、汪永祥先生主编的、作为高校哲学专业教科书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指出:“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11正是这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造成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两大理论缺陷:一是重联系轻分立,二是重变轻不变。本文拟就重变轻不变的理论缺陷及其弥补进行探讨。

一、重变轻不变的表现

辩证唯物主义通常用运动、变化、发展等概念一起来表述自己的发展观。为简洁、精当起见,笔者以“变”或“可变”这一概念来表述运动、变化、发展等概念的含义,以“不变”作为变或可变的对立范畴。辩证唯物主义基本上是以变体作为研究对象的。一切皆变,变是绝对的,是辩证法本质的另一种表述,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当然,辩证唯物主义,无论在创始人那里,还是在后人那里,都承认物质不灭、质-能守恒等自然科学理论,承认物质的绝对不变性。例如,恩格斯说:“我们还是确信:物质在它的一切变化中永远是同一的,它的任何一个属性都永远不会丧失”。[2]又例如列宁的“客观实在”、肖前先生等概括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没有人否认物质的绝对不变性。然而,奇怪的是这只限于物质观和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在唯物论的运动观、时空观,更遑论辩证法,就不再有人坚持物质的绝对不变性观点,而是坚持物质的绝对可变性观点或绝对运动性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所蕴涵的物质的绝对不变性和相对可变性的思想,未经深入论述就束之高阁。全面解说不仅没有解说基本观点,而且颠倒了基本观点,绝对不变性颠倒为相对静止性,相对可变性颠倒为绝对运动性。绝对不变性和相对可变性这一支撑辩证唯物主义体系大厦的基本观点,在全面解说中消失的无影无踪,而绝对运动性倒成了主论点。首先看唯物论。在运动观,认为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在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其次看辩证法。在定义,认为“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3)在总论,认为联系和发展是世界的总特征。在本质论,认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4)在三大规律,讲事物运动的源泉、质量互变的过程、自己发展自己的完整过程。在范畴,对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可能和现实、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以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来概括。再次看哲学世界图景。在哲学世界图景,也完全是一幅变的画面。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5)在唯物论的运动观、时空观,在辩证法,在哲学世界图景,绝对不变性踪影全无,而可变性却随处可见。但这个可变性已不是相对可变性,而是绝对可变性!物质的绝对不变性和相对可变性,在物质观得到了解说,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也可看到它的身影,但在其余更广泛的部分,却踪影难觅、声息全无。

二、重变轻不变的原因

辩证唯物主义为什么如此看重可变性呢?为什么提出基本观点旋即又将其颠倒、抛弃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思想史根源。思想史上的根源是辩证法传统,这是辩证唯物主义重变轻不变的最重要的原因。首先看西方思想史。翻开哲学史,在方法论,我们可以发现有两大思想传统,一是形而上学传统;一是辩证法传统。两大思想传统互相争论,直至今日。辩证法的传统是什么?是一切皆变,变是绝对的。这种传统是从对赫拉克利特辩证法的片面解读开始的,到黑格尔形成辨证的否定观,到马克思形成辩证法的本质论,即批判的和革命的本质观。赫拉克利特是辩证法的主要创始人。笔者认为,哲学有史以来,误读了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思想,忽视了或丢掉了赫拉克利特的“绝对不变性”思想。赫拉克利特思想中的绝对不变性表现在他的一句名言上,这就是“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6)这个“一定的分寸”,就是尺度,就是逻各斯,就是规律。叶秀山先生指出:“此时的'度’还不是纯形式'逻辑推理’,还是在'自然生长’过程中'尺度’”,(7)就是物质的不变性。而尺度、逻各斯、规律是永恒的,不管怎样变,都有个框框或规律在那里限制、规范着变,万变不离其宗。赫拉克利特还说过:“这道……万古长存”;(8)“一个人怎能躲过那永远不灭的东西呢”?(9)从这些言论看,赫拉克利特是承认物质具有绝对不变性观点的。之所以忽视赫拉克利特的绝对不变性思想,可能与对赫拉克利特的另两句名言的误读有关,这就是:“一切皆流,万物常新”,和“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10)从赫拉克利特这两句话能够得出变是绝对的观点吗?回答是否定的。这两句话如果用在本体、存在、本质这一层次上是错误的。在这一物质的最高层次上,怎么能说一切皆变呢?难道客观实在变吗?难道物质的本质变吗?难道物质的总量变吗?这两句话不可用在本体上,赫拉克利特既然认为存在“永恒不灭的东西”、物质的变化有“一定的分寸”,他的“一切皆流,万物常新”就不可能是指本体,而是指变体。否则,违背逻辑。所以,后人将“一切皆流,万物常新”解释为“流变本体”论[11],解释为变、或运动是绝对的,是一种误读。

其次看中国思想史。我们理解的《周易》,我们理解的以《周易》为源头的中国传统文化,如西方辩证法传统如出一辙。中国思想史也像西方对赫拉克利特的误读那样,误读了《周易》。《周易》有“三易”之说,即变易、简易、不易。不易指的是物质变化这一规律的不变性,也就是物质的绝对不变性,与赫拉克利特的“一定的分寸”是一个意思。蔡尚思先生指出:“《易》有变易与不易两种相反的意义,古来说《易》者都认为易就是变易或主要是变易。其实正相反:易是不易中的变易,而不是变易中的不易。董仲舒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最合《易》的意义,也最合孔子答子张问十世的意义”。 [12]《周易》的绝对不变性思想,与赫拉克利特的“一定的分寸”一样,也遭遇了后人的误读。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思想史的一大憾事!几乎所有研究《周易》的学者都认为《周易》是以变为研究对象的,除蔡尚思先生外。诚如朱伯崑先生所说:“《系辞》说:'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宜,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这是以变为《周易》一书的根本宗旨”。[13]向世陵先生说:“'变’是中国辩证思维哲学最根本的理论支柱。不了解'变’,就不可能真正把握好中国哲学”。[14]中国传统文化以变为宗旨的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思想不谋而合,这也是五四运动时期在多种外国思潮中,中国共产党惟独接受马克思主义并一直坚持到今天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认识论根源。人类的认识,是从现象层次入手,然后进到本质层次,对本质的认识是从浅层次的本质进到深层次的本质,最后达到对物质最深层次的本质——本体的认识。这是认识的普遍规律。这种认识的特性,往往容易停留在现象或浅层次的本质而不再深入下去。辩证唯物主义就犯了这样的错误,停留于现象,或停留于浅层次的本质。恩格斯描述并赞同的古希腊哲学世界图景就是明证。在这幅图景中,描述的纯粹是现象,是变体。局限于现象的层次,势必只探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而置客观实在性或物质的不变性于不顾。在哲学上犯这种感性直观的错误,似乎难以理解!这可能还有科学史的原因。17-19世纪,在自然科学的支持下,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观点,成为哲学界的主流观点。弗兰西斯· 培根提出运动是物质的第一个特性,而且是最重要的特性。这一看法也得到马克思的赞同。马克思说:“在物质的固有的特性中,运动是第一个特性而且是最重要的特性,这里所说的运动不仅是机械的和数学的运动,而且主要是物质的动力、生命力、张力”。[15]近代自然科学得出运动是绝对的观点并无不当,因为它是研究变体的,研究现象的,运动相对于静止而言是绝对的。但在哲学论域尤其在哲学本体论坚持这一观点未免欠妥,哲学应当探寻现象背后的最深层次的原因、最深层次的本质。

(三)方法失误。辨证唯物主义为什么不将运动与客观实在性或物质的不变性作为正相反对的一对范畴,而将运动与静止作为一对范畴呢?其原因除认识上的原因之外,在方法上是混淆了层次,误把变体作本体。客观实在与运动是一层关系,运动与静止是又一层关系。前者属于本体层次,后者属于变体层次。变体是科学的研究对象,本体及其与变体的关系,才是哲学研究的对象。辩证唯物主义把变体作为本体对待了。局限于现象层次、变体层次,势必只研究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而将二者作为一对范畴。现象和本质,变体和本体,一个都不能少。哲学史上似乎没有人将运动(包括变化、发展)与客观实在或物质的不变性作为一对范畴提出来。如果将二者作为一对范畴,就不会得出运动是绝对的这种错误判断,就不会仅仅得出运动是物质的最本质属性或第一个特性,而将绝对不变性弃之不顾。

三、物质绝对不变性的含义及其意义

物质的绝对不变性表现在许多方面,物理学已发现质-能守恒等十多种守恒律,《方法大辞典》“对称性与守恒律”条列举了10多种守恒律与对称性的对应。该条指出:“物理世界中存在着一个惊人的事实,即一种守恒律与一种对称性一一相应。例如,空间平移不变性导致线动量守恒,空间转动不变性导致角动量守恒,时间平移不变性导致能量守恒等等”。[16]欧文·拉兹洛在《系统哲学引论》对自然系统的不变性作了有益的探讨。他说:“自然系统的不变性质是一些普遍的约束,并且在组织的特定(等级)层次上,它们实际上成为可观测的。因此,它们在与微观等级体系的各个层次相应的多种变换中变得显而易见。如果这是一种有意义的合理假说,那么我们的任务是巨大的,但并不是做不到的:这就是把组织化实体明显行为的共同性假定为自然系统的不变性质的集合。这些创造性的假定不变性,既不像迄今已经得到充分理解的物理定律,也不像生物学或其它任何专门探究的定律,它们是跨越各种学科边界的自然组织的一般规律,适用于微观等级体系每一层次上的各种有机实体”。 [17]除质-能守恒律之外,其他物理学的多种守恒律与拉兹洛所探讨的“自然系统的不变性质”,是否可以认为是物质的绝对不变性?笔者对自然科学一知半解,不敢妄论,希望专家发表高见!

笔者认为,物质的绝对不变性有三种含义:一是物质本质和总量不变的永恒性,或客观实在不变的永恒性,即通常所讲的物质不灭;二是物质具体形态、结构和特性可变的永恒性,即通常所讲的运动不灭。永恒的变,即变是绝对不变的;三是物质最一般规律的永恒性,例如物理学上的质-能守恒和转化定律、哲学上的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笔者总结的分立联系规律、可变不变规律或分质量变总质量不变规律、绝对肯定相对否定规律等。

在这里,我们不妨重新温习一下绝对与相对的哲学定义,以有助于我们理解到底不变性是绝对的,还是可变性是绝对的。请看《大辞海·哲学卷》“相对绝对”条:“相对指有条件的、暂时的、有限的、特殊的;绝对指无条件的、永恒的、无限的、普遍的”。之所以说不变是绝对的,是因为物质的本质和总量的不变是无条件的、永恒的、无限的、普遍的;之所以说变是相对的,是因为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和特性的变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有限的、特殊的;是因为变中有不变,不管怎样变,物质本质不变,总量不变,万变不离其宗,物质还是那个物质。可能有人会说,变是无条件的,不管什么条件下,变是不变的,运动不灭嘛。这样看问题是错误的。运动不灭不错,但具体事物的变,是有条件的,而不是无条件的。具体事物之所以这样变,而不是那样变,取决于其所面对的条件。肖前先生等指出:“条件这一范畴,是指同某一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因此,任何事物都是有条件的。每一具体事物,总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产生,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展,又在一定条件下趋于灭亡”。[18]正因为变是有条件的,所以说变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不变犹如弥勒佛,变犹如孙悟空,尽管孙悟空会七十二变,但终究跳不出弥勒佛的手心。这个比喻虽然并不恰当,但颇能说明问题。

我们切莫轻视绝对不变性思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它都具有重要意义。绝对不变性思想在理论上的意义,一是实现唯物论与辩证法的自洽对接。确立物质具有绝对不变性的思想,就淡化了辩证法的批判的和革命的本质论,运动性或可变性就由绝对回归为相对,从基本观点到全面解说就建立了一座畅通无阻的逻辑之桥,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结合就是自洽的、有机的、统一的。二是为形而上学的合理性提供本体论根据。形而上学之所以一再受到辩证法的非难和攻击,就是因为形而上学承认世界上有绝对不变的“东西”。确立物质具有绝对不变性的思想,就为形而上学的合理性提供了本体论的根据。三是深化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所谓世界统一于物质,实际上是统一于物质的绝对不变性。绝对不变性思想在实践上的意义,是为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哲学根据。确立物质具有绝对不变性的思想,就意味着在通常情况下,对立是相对的,统一是绝对的;就意味着在通常情况下,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来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尤其对弱势群体的过激行为不宜采取激化矛盾的方法来处理,不宜使用“不明真相”之类的贬低群众智商的字眼,应多做疏导工作,多做化解工作,多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否则只会激起群众更大的抵触和不满,而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初衷相悖。

四、变与不变的性质、关系与地位

(一)变与不变都是物质的最本质属性

辩证唯物主义在物质观坚持物质的绝对不变性观点,是正确的。但是,仅仅把物质的绝对不变性看作是物质的最本质属性,或把客观实在性看作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则是片面的。物质的最本质属性是变和不变,是两重而不是一重。哲人毛泽东说得好:“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191矛盾法则是宇宙的根本法则。在任一层次上,只讲物质的一重属性,不是矛盾观点,不是“两点论”。同时,辩证唯物主义在运动观坚持运动或变是绝对的观点,也是片面的。它不适当地夸大了变或运动的地位。现代物理学认为,绝对运动无法描述,描述运动必须在一定的参考系内才是可行的。辩证唯物主义在描述运动时,在讲它的绝对性时,都是在一定的参考系内,或者说,都是相对于另一物来描述某一物的,从这种描述中无论如何也得不出运动是绝对的结论来。凡相对于另一物的,就一定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这是起码的逻辑常识。只有在变体的层次上相对于静止而言,运动才可以说是绝对的。但这是另一个层次、低一个层次,是变体层次,而不是本体层次。辩证唯物主义并没有作划分层次的说明,教科书的章节结构告诉我们,它是在本体论或唯物论讨论变与不变问题的,是在本体层次上说“一切皆变、变是绝对的”。辩证唯物主义在物质观强调客观实在是唯一特性,是绝对的,而在运动观又强调运动或变是物质的第一个特性,是绝对的,这不仅自相矛盾,而且片面,任一方都片面。这两种片面性从反面告诉我们,变同不变一样,都是物质的最本质属性。辩证唯物主义在物质观和运动观、辩证法上的尖锐对立以及由此造成的逻辑矛盾,恰恰是这一最本质属性的曲折反映。

变同不变一样,都是物质的最本质属性,都是物质世界的总特征,偏重于任何一方都是错误的。假如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那么变将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物质完全有可能既失去质的规定性,又失去量的规定性。一旦如此,物质就不再是物质了,世界将失去稳定的基础,我们对于什么在变都将一无所知。假如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那就很难解决从不变性向可变性的逻辑过渡问题,很难解释运动、变化、发展这一变的现象。

(二)变与不变的关系与地位

变与不变都是物质的最本质属性,都是物质世界的总特征,这一结论说明二者的关系是有机的统一。第一,变与不变互为存在的前提,双方互相制约、互相规定。不变规定变的性质只能是物质之间的转化,而不是物质的生灭。这是不变对变的规定。不变使世界具有了统一性、稳定性、确定性、绝对性。变则规定不变以大量动态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在具体事物的转化中保持物质自身质和量的稳定性。这是变对不变的规定。变使世界充满生气和活力,使世界具有多样性、流动性、暂时性、相对性。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没有纯粹的变,也没有纯粹的不变。物质的不变性并不表示无变化,而是指处在变化过程中,特别是观察角度变化过程中,对象的某些方面保持恒定,从而维持其自身同一性。以人们熟悉的能量来说,能量的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的转化,就是变;能量在转化中又是守恒的,就是不变。第二,变与不变不仅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规定,而且还互相转化。物质在无限转化中保持质和量的稳定性,以及永恒的变,即变是绝对不变的,这是变向不变的转化;不变以变为自己的显在形式,通过变表现自己,呈现自己,实现自己,这是不变向变的转化。

虽然变与不变都是物质的最本质属性,都是物质世界的总特征,但二者的地位并非等同。不变处于绝对地位,无论如何变,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物质的本质和总量都不会发生丝毫变化,所以说不变是绝对的;变处于相对地位,无论如何变,都只是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和特性的变化,而不是物质的本质和总量的变化,万变不离其宗;而且任何变化都是有条件的,都是相对于另一参照物的,所以说变是相对的。

五、分立联系与可变不变的关系

笔者提出分立联系和可变不变两对范畴,提出分立联系统一论和可变不变统一论,来弥补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逻辑缺陷和理论缺陷。那么,分立联系与可变不变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分立联系,侧重于物质或事物之间的关系考察,从关系角度揭示物质既多样又统一的最本质属性。可变不变,侧重于物质或事物的形态考察,从形态角度揭示物质既多样又统一的最本质属性和总特征。分立联系与可变不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的区别是由于考察角度不同而形成的。从关系角度看,物质或事物表现为既分立又联系。从形态角度看,物质或事物变动不居、永恒流动;但变中有不变,万变不离客观实在性,是既变又不变,变的是形态,不变的是客观实在。分立与联系的发生,就是可变与不变的开始;可变与不变的开始,就是分立与联系的发生。分立联系与可变不变一样,都是物质的最本质属性,都是物质世界的总特征。

 

根据“一切皆流,万物常新”,就得出运动或变是绝对的观点,是感性的错觉,这种“流变本体”论是非常肤浅的。凡坚持运动、变化、发展是绝对的观点,都是唯现象论者。唯现象论者只看到物质世界在现象上一切皆变,万物常新,无物常驻,却不见现象背后或现象之中的物质本质和物质总量是绝对不变的。反驳这种唯现象论的最有力的科学论据,是质-能守恒律,最有力的哲学论据,是物质不灭论,是客观实在论。辩证唯物主义把变或发展作为物质世界的又一个总特征是片面的。丢失物质的绝对不变性,很难真正将唯物论贯彻到底,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最大失误。辩证唯物主义在批判形而上学重不变轻可变错误的同时,走向另一个极端,把可变绝对化,从而造成重变轻不变的哲学特征。坚持绝对不变性的思想,是弥补辩证唯物主义体系重变轻不变理论缺陷的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1、18、肖前、李秀林、汪永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66,171.

2、3、5、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2,181,60,38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8.

6、8、9、10、北大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0,22,23,23.

7、叶秀山.永恒的活火[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216注释.

11、田辰山.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0.

12、蔡尚思主编.十家论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527-528.

13、朱伯崑.易学漫步[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7.71-72.

14、向世陵.中国哲学“变”学论纲[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6)

16、方法大辞典[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173.

17、欧文·拉兹洛.系统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47.

19、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91-1192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