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表反转 java:推行阳光党务 构建党内和谐——余庆县推行党务公开做法及成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12:47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余庆县委组织部    点击数: 1246    更新时间:2008-12-25
实施党务“阳光工程”,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建设党内民主,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近年来,余庆县顺应时势,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走出了一条党务公开的新路子,掀开了党务工作的神秘面纱。
一、做法
1、科学合法地确定公开内容,着力解决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在确定党务公开的内容时,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即:把党务公开工作与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相结合,与保持党的先进性,确保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相结合,与政务、村务、厂务公开相结合,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只要不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都要求尽量公开,切实增强党务工作的透明度。围绕四个结合,全县把六大项工作作为公开的重点内容,即:在全局和中心工作方面,突出公开党委的重大决策、决定、决议等。在思想建设方面,突出公开党组织中心组学习计划及落实情况,年度党建主体活动安排,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实施计划等。在组织建设方面,突出公开党委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情况,主要包括:党委民主生活会会前征集意见、会中批评与自我批评、会后整改及向群众反馈的情况,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及测评情况,谈话诫勉情况,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情况,领导班子及成员工作分工,基层联系点制度落实情况;干部选拔任用及人事制度改革情况;突出公开党委抓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等。在作风建设方面,突出公开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执行情况。主要包括:领导干部购建房、办理婚丧喜庆事宜、家属和子女从业等重大事项报告的情况;拒收上交礼品礼金情况;执行通信工具管理规定的情况;出国(境)和跨省考察情况;执行公车使用管理规定的情况等。在制度建设方面,突出公开党内制度规定的各项办事程序和工作要求,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制度等情况。各部门、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或群众认为有必要公开的党内其他事项。通过对公开内容的确定和经常化的公开,消除了党员群众对党组织的神秘感,拉近了党群的距离,增加了党的工作的亲和力、凝聚力。
2、采取与时俱进的公开手段,着力解决党员群众的参与权。为了使党务公开从“墙上”走下来,从“纸上”走出来,在党员心中“活”起来,除采取常规的公开栏、会议、电视报刊等公开手段外,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积极探索听证会、信访公开、群众点题、设立曝光台和创新台等新形式,以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公开方式,努力扩大党务公开的覆盖面,不断增强公开效果。比如,“信访举报六公开”制度就将一向被认为是不便公开的信访处理环节变为阳光作业。“信访举报六公开”:即,公开受理、公开承诺:主要是公开信访举报工作的法规制度、程序以及其他便利事项,使群众知情明理,依法有序进行信访活动。公开调查、公开取证:对比较复杂的疑难信访件,赋予信访人“参与权”,酌情吸收群众代表和当事人参与有关问题的调查取证。公开处理、公开回复:对涉及群体切身利益以及重大、复杂的信访问题,采取公开处理、当场回复,让信访人对处理结果充分发表意见,保证处理结果公正、公平、合理,大大提升了信访件的办理质量和效果。三年来,共处理和解决疑难信访件34件,保护干部56人,群众满意率大幅度提高。
3、大力畅通诉求表达渠道,着力解决党员群众的基本权。把维护党员群众的切实利益作为党务公开的切入点,先后建立了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干部下访接待制、案件审理助辨制、党员恢复权利和解除行政处分实行公示制等。如在对违纪人员受处分后的回访过程中,针对部分违纪人员提出的“对有关证据的认识不够、对党政纪条规不熟悉,不能表达自己对定性量纪的看法”、“审理工作不够公开”等意见,借鉴司法审判庭审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出台了《余庆县党政纪案件助辨审理制度》,规定在审理违纪案件时,允许当事人聘请熟知党政纪条规的有关人员按规定帮助其辩解。案件助辩审理制度增强了案件审理的透明度,充分保障了当事人行使法定权利,确保了定性量纪的公平性。在对受处分人员恢复党员权利、解除行政处分方面,推出了《受处分人员恢复党员权利、解除行政处分公示制度》,规定受党政纪处分人员所在党支部或单位在收到处分人员恢复党员权利或解除行政处分的申请后,要经五天公示,公示单位将收到的意见或建议、单位鉴定意见、受处分人员申请书一并报行使处分权的单位,由作出处分决定的党政机关(或组织)根据党政纪条规和群众评判权作出是否恢复党员权利或解除行政处分的决定,以求真正教育挽救违纪干部。
4、建立健全监督保障机制,着力解决党员群众的监督权。一是建立党务公开工作预公开制度。党委在决定或办理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事项和重要事项前要公开初步方案,在广泛征求和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建议后,进行必要的调整,并将调整后的方案及时公布。二是建立党务公开工作收集处理反馈制度。对党员、群众围绕党务公开内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派专人搜集整理,认真研究处理。三是建立党务公开工作监督小组制度。成立了党务公开工作监督小组,督促本级党组织按要求公开党务,检查、审核公开的内容,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四是建立党务公开工作聘请监督员制度。全县共聘请300余名思想觉悟高、参政议政能力强的同志为党务公开监督员,对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限等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时收集、反馈党员、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向党员、群众宣传党务公开的内容,促进党员、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的落实等。五是建立党务公开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党务公开工作各部门和单位的责任,对虚假公开的给予通报批评;对不按规定进行公开或虚假公开,造成群众上访,产生恶劣影响的,追究主要责任人责任。
二、成效
“蝴蝶效应”产生的是狂风暴雨,“阳光党务”的“阳光效应”则如和煦春风,它促进了党内民主和党内和谐,带动了人民民主,引领了社会和谐,对建设小康余庆、和谐余庆产生了强大的助推作用。
1、党内民主带动了人民民主。余庆以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为基础,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营造了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扩大了民主层面,进一步拓宽了民主渠道,适应了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在干部任用上,把考察工作深入到干部的社交圈、生活圈,运用“逆向测评法”、“分类测评法”,实现了从“画优点”到“勾不足”,从“一锅煮”到“量体裁衣”的转变,并注重征求居民区党组织及相邻群众意见,增强了干部考核考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县委在作出重大决策时,邀请相关专家、工作人员等到县委常委会旁听,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非公有经济人士列席县委全委会,而且定期通报县委工作情况,自觉接受监督,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在开展机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中,县委对收集到的37条意见建议,向全县股级以上干部逐条进行通报,并明确了整改措施。群众反应强烈的领导干部驾驶公车、酒席风、公路限速不合理等一批突出问题得以彻底解决。民主渠道的拓宽,进一步激发了党员群众的参与热情。在村支两委换届中实打实、动真格,全面推行“两推一选”和“海选”,选出了一批年富力强的能人;探索运用公推方式产生候选人,成功选出了余庆中学、白泥中学、松烟二中等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目前,党务、政务、村务、厂务公开面达100%,获得了全国村民自治先进县称号。
2、优良的党风引领了良好的政风民风。树立良好的政风和民风,关键在党风。正所谓“党风正则政风清,政风清则民风纯”。余庆县通过推行党务公开,实行“阳光”操作,将党的领导工作和党的自身建设方面宜于公开的所有事项全部置于党员群众的监督之下,形成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切实加强了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形成了优良党风。2006年,该县探索出台的廉政保证金制度,便是将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的一个重要举措。该制度自实施以来,目前尚无一名科级领导干部因违纪违法而被处分。党风的转变带动了干部作风的整体转变,干部作风的转变促进了农村面貌的深刻变化:“四在农家”创建点上一幢幢农村别墅如雨后春笋,平坦的公路不断向大山深处延伸,“走路不湿鞋,吃水不用抬,做饭不烧柴,村寨靓起来”已成为现实,“要像城里人一样生活”不再是农民可望不可及的梦想……一批急难问题不断得到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优良的党风、政风、民风也使县委的重大改革得以顺利平稳推进,发展中的难题得以不断破解:成功探索了人口计生“九大工作机制”、“1+2+3”移民帮扶制度、村官“海选”、农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等,成功取缔县城三轮车并投放出租车,顺利推进了殡葬改革。
3、党内和谐推动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党内和谐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证。余庆县推行党务公开,促进了党内的团结统一,增进了上下之间的信任和谐,在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时始终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的首位,抓群众最关心的事、抓大多数人受益的事、抓长远起作用的事、抓不超越余庆经济承受能力又力所能及的事,有效防止了少数人决策、凭经验决策、拍脑袋决策的现象,有力推动了和谐余庆的建设。一是促进了余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县有44个村、6个乡镇被省市分别授予为小康村、小康镇。2007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48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540元,财政总收入1.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亿元。二是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成功经验,社会和谐程度不断提升。近年来,余庆先后荣获全国“三五”、“四五”普法先进县称号,“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绿色小康县”等24项全国性殊荣。其中,两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残疾人事业3次获得全国性殊荣,计划生育工作先后6次获得全国性表彰。连续13年取得全市考核第一名。教育事业先后获得15项省市表彰。特别是余庆首创的“四在农家”被誉为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模式,其经验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上海浦东干部学院等作了介绍,黔北民居被海内外媒体称为贵州农村的乡村别墅。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农村“两户”养老保障制度,催生了国务院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机制。和谐、文明、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已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