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锯条有什么用:中国教育批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9:36:26
我曾经读过一本可以称为“建构主义学习论”的经典的书——《人是如何学习的》,书中一个“鱼就是鱼”的寓言故事,我以为很能说明“何谓建构主义”——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条鱼,他很想了解陆地上发生的事,却因为只能在水中呼吸而无法实现。他与一个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在小蝌蚪长成青蛙之后,便跳上了陆地。几周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鱼汇报它所看到的。青蛙描述了陆地上的各种东西:鸟、牛和人。问题是:当青蛙在描述时,鱼的脑海里会出现怎样的样子?“鱼就是鱼”书中画出了鱼根据青蛙对每一样东西的描述所作的图画表征:每一样东西都带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稍作调整——人被想象为用鱼尾巴走路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
——这个故事说明了在人们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建构新知识中,机遇和危险是并存的。(见该书第19页)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想到:为什么“对鱼而言,青蛙描述岸上的东西,它总离不开鱼的形状”呢?道理很简单:在鱼的脑子里,“初始概念”——或者说先在的知识结构——在起着作用。那么,进一步问: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让学生的学习真正有效,靠什么?不靠别的,而只能是建筑在对学生进行深入研究,了解他们的“初始概念”(即“现有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以便充分利用这种“结构”的有利一面,尽可能改变不利一面,从而更有效的实现学习的目的!

——如果这一理解没有大错,那么,在我看来,无论是“讲授式”还是“探究式”(顺便说一下:“建构式”的说法不科学),都需要掌握“建构主义”,都能够运用“建构主义”!——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能说“建构主义并不神秘、不难理解”!事实上,古今中外的教育思想宝库中,不乏“建构主义”的传统——尽管没有“建构主义”这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