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感染艾滋病几率:中国教育现象批判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21:10:00
中国教育现象批判
作者:老操戈    文章来源:ywtd.cn    点击数: 272    更新时间:2006-11-4    
一、重点学校:非民主与平等的教育
民主与平等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而教育则承载着人类文明的传播。当教育的目的与实质有违于民主与平等,成为阻碍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桎棝,这种教育制度就该休矣!当教育有识之士振臂高呼取消重点学校教育制度时,欣闻上海市将取消重点学校的举措,广大的学生及家长不禁拍手称快。
重点学校制度是我国计划经济的特殊产物。穷国要办大教育,在经费不能兼顾整体教育的情况下,集中财力物力,办好部分学校,重点学校便应运而生,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它的存在是合理的,为教育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它是“应试教育”、“贵族教育”!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与义务教育、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已成为教育均衡发展的绊脚石!
重点学校制度导致教育资源的畸形聚集,其实是对财政收入的挥霍,是对老百姓血汗的盘剥。地方政府官员为追求升学率与所谓的政绩,加大对重点学校的硬件与师资投入,重点学校大修楼堂馆所:什么多功能讲演厅、多媒体教室、高档学生公寓……而更多的普通学校中,有些学校则全校找不出一块瓷砖。重点学校吃成“肥头大耳”,普通学校则“面黄肌瘦”!人为地制造教育的两极分化,好的更好,差的更差。某市区政府2000年投资七千万修建一重点学校新校,现实却给了他们一个血淋淋的教训:该市区同年年底却发生一普通小学校危房坍埸事故,所幸的是,只砸伤二十余名学生。
重点学校制度人为地制造教育资源、受教育机会的不民主与不平等。重点学校制度人为地将同类学校划分等级,重点学校教育资源垄断,造成教育硬件、师资、生源不均,普通学校便输在起跑线上,导致教育的恶性竞争。普通学校为了与重点学校竞争优质生源,便办 “重点班”,以此成为自己的卖点,吸引学生与家长。所以,重点学校制度极大地打击了普通学校师生的极积性,是对多数普通学校师生人格与自尊的严重伤害与践踏。试问有多少普通学校师生与家长能在别人问及自已或子女工作、学习的学校时,能昂首挺胸,面带骄傲与自豪?
重点学校是滋生教育腐败的温床,是教育的一颗毒瘤。重点学校把政府重点投入的资源优势,轻而易举变成招收“择校生”谋利的工具。在人们普遍的意识中:要找好工作,就要上重点大学,要上好大学就得上重点高中……乃至幼儿园也要上重点。因为家长们谁也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重点学校毕竟是少数,招收生数量也有限,重点学校的招生就成为了一种钱权交易和谋取福利的手段。某市重点学校校一个年级招收八个班,可只有两个班是计划内招生,其它则为“择校生”,每生少则一、两万,高则五、六万,只择校收入该校就达八百多万,这笔巨额经费用来干什么?所以才有某重点学校校长上任才三月,就风风光光地到国外去考察学习了一翻!也才有招生期间重点学校里领导的“条子”满天飞!也正因为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教师收入的巨大反差,教师削尖脑袋往重点学校挤,“没本事”挤进去的,便变着法子“挣”钱,搞有偿“家教”。某地不是曾出现教师课堂教学“留一手”,课后有偿“家教”补的现象吗?
如果我们的教育不瞄准每一个学校,不消除学校之间的差距,公民受教育的机会与权力将始终受到损害,何谈社会文明与进步?
让我们担心的是:上海在取消重点学校时,将代之以“实验性示范性”学校称谓,会不会是“换汤不换药”,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二、教育怪胎:“带薪就读”与“钱学生”
每到七至九月的招生考试季节,各初中学校便热闹非凡,学校校长和班主任有时要接待几批招生学校的说客或招生“串串”,招收优秀生源,劝说中考尖子报读自己学校。你减免学费,我便减免学费、书本费,他更甚,一切全免,每月还补发少则百十无,多则三、四百的生活费,于是便有了“带薪就读”生。为了挖到优秀生源,各学校费尽心机,纷纷使出自己的“绝活”,以各类手段在媒体大势渲染或大肆吹嘘自己的的中考或高考成绩在全市、全省排名第几。让人奇怪的是:有时不同学校会同时出现几个第一。仔细一打听,原来各校计算的方法不同。你算升学总人数,我便算重点上线,他算本科上线……你语文单科第一,我则有数学状元,他是优生率第一……当然是怎么算对自己有利便怎么算,搞得学生和家长们一头雾水。更可笑的是,某市一学校在电视上打出这样一条广告:热祝贺XX学校在市X诊考试600分以上XX人,全市前十名我校占X名。这样的宣传,无疑成为了一种噱头!更有甚者,为了抢到优秀生活,在中高考装点学校门面,有些学校在中高考前夕,不惜以重金诱惑,少则一、两万,多则五、六万从其它学校挖优秀学生,弄得一般学校的校长、毕业班班主任夜不成寐,食难甘味。
是这些学校真正富裕了,发了“善心”要扶持中国的教育,救济贫困生?如果我们这么想,就大错而特错了!那么,这些“带薪就读”生,巨额广告费谁来买单?学校不是傻子,当然“羊毛出在羊身上”。一方面是许重金诱惑优秀生源,花巨额广告费作宣传;另一方面则以“双语”教学、“实验班”、“火箭班”、“小班”教学等为幌子,大量招收“钱学生”(高价生),每生少则一、两万,多则七八万。“单”当然由“钱学生”们来买!
市场经济下的教育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本无可厚非。但当这种竞争在教育“产业化”的误导下,以“利”字当头时,这种竞争便沾上了浓重的“铜臭味”,变成没有规则的恶性竞争,严重扰乱了教育教学秩序,使我们的教育变了味。一网友在网上撰文一针见血指出其危害:“一是使不少学校不得不拿出人力、物力对付这种恶性竞争,以保护自己的利益;二是使一些学校不练内功走邪路,千方百计在不正当竞争上打主意,不利于教育水平的真正提高;三是误人子弟,一些学校恶性竞争得逞,造成了教学质量高的假象,蒙骗了一些不知情、不懂教育规律的家长和学生,使他们不惜花钱上所谓的好学校,影响了孩子的学业;四是导致资金、学生等教育资源畸型聚集,影响了一般学校教师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教育承载着人类知识和人文精神的传播,它是公益性事业。当我们把办学作为一个投资产业,当我们的学校和教师钻进了“钱”眼时,恐怕遭殃的就不仅仅是学生和学生家长了……
笔者想说: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请加强教育监督,规范教育竞争;家长,面对纷繁的教育宣传与招生广告,请睁开你的慧眼,捂紧你的“钱袋子”!
三、双语教学:不能成为民族文化传统与精神的异化和背叛
在改革开放,中国“入世”的大背景下,外语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越显重要。当有人提出“懂计算机、会驾驶和掌握一门外语”是适应未来生存发展的三大基本技能时,我们的基础教育便为了迎合人们从众的胃口,掀起“双语”教学的狂潮!放眼望去,一夜之间,全国各地雨后春笋般冒出诸多外国语学校、双语学校、国际学校……有的学校或开设“双语”教学实验班。这些学校(班)的共同特点是“双语”教学(大多以英汉教学为主),宣传与国外学校有长期合作关系,就读学生毕业可报读合作学校或公或私留学,以此为卖点,吸引不少家长不惜高价让子女就读。
学习和掌握外语的重要性,勿庸为疑!但凡事皆有度,超过了这个度,便成了坏事,害事!我们的教育从来就重视外语教学,基础教育从初中开始便开设了外语课程(城市从小学),高校也有外语学院,培养外语高级人才,难道还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入世”之需吗?如果不能,可以加大外语教学的课时量,也没必要搞什么“双语”教学!这样的“双语”教学又如何理解呢?是不是上语文课、数学课教师、学生要一句汉语一句外语?这样的课堂又是不是有违学科教学的性质与特点呢?如果不是以上形式的教学,仅是开设一门外语课程,增加课时量;或多学一两个版本的外语教材,便称“双语”教学,这样的“双语”教学又是不是“挂羊头卖狗肉”,欺世盗名呢?
现实的“双语”教学,其实是“乱收费”的一个幌子,一块遮羞布!不管是公立或是私立学校,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学生要进“双语”教学校(班),就得掏价格不菲的“择校”“择班”费,这笔费用便成了学校福利的主要来源。它已成了“教育腐败”的一种主要表现!
当我们的教育大兴“双语”教学的同时,我们看到的却是民族文化传统与精神的异化与背叛!现实生活中,汉民族传统的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七夕节等还有多少节日的气氛?相反,却引进了诸多的洋节,什么圣诞节、复活节、情人节、愚人节等等不一而足,热浪一浪高过一浪。笔者在某外国语学校宣传橱窗上见到这样一行文字:“学校每年最隆重的节日——圣诞节”。如果中国的土地上最“隆重”的节日不是国庆节,春节,我们还是汉民族吗?所以,有识之士便发出这样的呐喊: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
民族语言与文字是一个民族的象往,是一个民族的骄傲!可我们的文字与语言却正受到外国语言与文字的污染和侵略。不信?请上街头路尾看看形形色色的广告招牌,还有多少是我们的方块字和汉语拼音?又有多少人开口闭口不是“yes or no”?更有甚者,笔者竟然在网上看到“汉语是婴幼儿语言”这样的观点!笔者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但一个民族到了自己的语言与文字遭受异化与侵略,而我们的教育还无动于衷,甚至推波助澜时,难道我们的教育不值得反思?如果一个民族连自己的语言与文字都不能保护,这个民族在偌大的地球上,还能挺直自己的身躯吗?
爱国主义作家都德在小说《最后一课》中借老师韩麦尔先生之口在亡国时这样呐喊道:“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笔者不愿去评说哪个国家的语言最美,我想:有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的人,都会认为自己民族的语言最美。只是,我们应该感谢都德,他提醒我们:“双语”教学,不要弄丢了中国人钥匙!
这绝不是哗众取宠,绝不是危言耸听!
四、减负,谁来为教师减负?
当我们慨叹中小学生沉重的学业负担,呼吁为他们“减负”,让他们绽开阳光般的笑脸时,殊不知我们培育祖国花朵的辛勤园丁也正不堪负重,气喘吁吁!谁来为我们的教师减负?
广大的一线教师不堪工作压力重。尤其是中学教师。工作时间长:早上五、六点起床,带早操,守早自习披着星星;晚上九、十点归家,守晚自习,将学生带回寝室睡着戴着月亮。时不时还要值班守学生午餐。更不用说几个班每周的几十节课,要备课查资料,上课,全批全改作业与试卷,遇上月考期考统考,累得直不起腰。这还只是劳形之苦。更要承受劳心之苦:优生要巩固,中等生要提高,弱差后进生要转化,于是谈话、家访苦口婆心;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因为一不留神,教育教学质量上不去,中高考质量下滑,大小领导便小会批,大会点名,更有甚者还会被裁员下岗,遭末位淘汰。
不堪经济负担重。我们承认教师的待遇有所改善与提高,但与所有行业与部门比,其收入仍居中下水平,没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尽管中央再三强调不得拖欠教师工资,但仍有一些地方,半年十个月领不到救命糊口的薪水。年青教师工资低,中老年教师上有老,下有小,也经常捉襟见肘。进修学历一年两三千,教师常规培训一年几次,培训一次教材费、培训费几十上百;职称评定计算机、普通话要考级,论文要鉴定,答辩,最后还有三、四百的评审费。职称评下来少则五、六百,多则上千;还有各种摊派与硬性捐款:与教学无关的报刊要订,修桥铺路要摊派又几十上百不等,灾区、老少边穷地区、贫困学生要捐款又是几十上百不多,等等不一而足。教师一年的工资有几个几十几百甚至于上千。教师成了唐僧肉,谁都可以割一块下来。
不堪安全责任压力重。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学校乃育人之地,安全责任牵涉千家万户,关系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学校和教师从不敢懈怠。在传媒报道各地发生的一系列安全责任事故后,学校及教师们尤有视草绳如毒蛇之感,个个杯弓蛇影。于是,学生上学放学要接送,校门口的无证饮食摊点要驱赶,学生上下楼道、就餐就寝要守护,教育违纪学生要“润物细无声”,面对有些家长的不解与无理责难要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否则,一旦发生安全责任事故,轻则赔礼道歉书面检讨,扣发那点可怜的奖金,重则通报批评记过处分,下岗待业。笔者当地一乡镇中学,学生中午违纪翻墙外出游泳溺水而亡,学校本无过失,可最终调解下来得承担无过失赔偿高达近四万元的费用。安全责任就这样地令学校与教师不尴不尬。
下面是笔者在网上以“教师健康”为关键词搜索得到的一组枯燥数据:
到2030年,中年以上人口的死亡率将以每年4%的速度上升,死亡人数从500万增加到1700万,这其中的1/3是早亡的中年人,而这1/3中的绝大多数是教师等脑力劳动者。
杭州市教科所对市区30所学校的近2000名教师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有1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很大。其中男教师的压力大于女教师,毕业班的教师大于非毕业班教师。
在上海市科教党委、市教育工会的支持下,上海瑞美医疗保健中心历时3个月,对985名中小学和大专院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进行了健康体检,其中男性701名,女性284名,平均年龄48.9岁。结果提示:教师群体罹患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最高;其次为罹患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再次为罹患肿瘤的危险性;本次教师体检发现罹患肿瘤危险的教师人数为占25.5%;罹患心血管意外危险的人数47.6%;罹患脑血管意外危险的人数占48.9%。教师们的以下健康指标也不容乐观:脑供血不足的人数为482人,机体疲劳缺氧状态的人数为218人,高血脂的有214人,高血糖的有21人,高血压的为136人,患有脂肪肝的有214例,男性教师中患有前列腺肿大的有341例,女性教师中患有妇科疾病的有209例。相当多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有睡眠障碍的355人,疲劳状态的218人,检查结果显示有肺功能不足并影响肺部血液循环的人数有189例,有消化道功能不全的人数有805例,咽炎和鼻部过敏的人数有731例,有颈椎病的人数更高达616例。
教师乃教育的脊梁,可我们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却以本已脆弱的双肩承受着如此之重。如果有一天我们的脊梁不堪负重而轰然坍塌,我们的未来还有多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