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四个阶段:“文化批判”的批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22:02:27
“文化批判”的批判 

《社会科学报》曾发表了一篇题为《以学术方式实践批判精神新面向》的文章。尽管该文一开始就说明了“批判精神(如政治批判、社会批判、文明/文化批判等)是知识分子之所以成为知识分子的最显著、最核心的标识”,“批判意识是知识分子的特质和天性”,然而在作者看来,上述说法似乎已经成为过去时,“一方面就政治批判而言,当下中国政治的日见清明,对西方政治弊端的重新认识,打乱了知识分子政治批判的逻辑,另一方面,就社会批判而言,当下普通公民的强力舆论削弱了知识分子批判的必要”,因此,“‘文化研究’成为当代知识分子介入当下、介入社会,并实现当代知识分子批判意识的一个新面向”。

事情真的如作者说的那样吗?恐怕未必。首先说“政治批判”,且不说当下中国的政治是否真的“日见清明”,即使真的“日见清明”了,知识分子难道就可以放弃政治批判?知识分子的独立性恰恰是在与权力对立的基础上形成的,知识分子必须时刻对权力保持一种高度的敏感,随时随地地监督和制约权力的滥用。何况当下中国的政治还远未达到“清明”的地步,知识分子怎么能够轻言放弃自己的批判立场呢?再说“社会批判”,且不说中国当下是否已经形成了一个公民社会,即使广大民众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的公民意识,民间舆论也无法替代知识分子的社会批判呀!一方面,民众的舆论再强烈也大多是直观的和感性的,难以上升到理性的层面;另一方面,知识分子毕竟比民众拥有更多更大的话语权,其平台也比民众要高得多大得多,怎能说是没有“必要”呢?如果当下确实存在“普通公民的强力舆论削弱知识分子批判”现象的话,那不正说明了当下中国知识分子已丧失了自己的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么?

言及“文化研究”,大学乃是最主要的平台,可我们今天的大学又是怎样的一个学术研究机构呢?它称得起如乔姆斯基等人所认定的“批判的中心”吗?它能提供和展示如作者所心仪的“知识分子批判精神的新的发展和新的面向”么?恐怕是承担不了的,因为现有的大学体制似乎已决定了其批判精神的缺失。教授也好,学者也罢,一旦进入这个体制就难免身不由己。你想从事“文化研究”,就得申报“课题”,而只有“课题”获得批准了,才有可能拿到“课题费”,“研究”也才得以启动和展开。可这“课题”必须由上级行政部门批准才能获得通过呀!试问,真正具有独立批判精神的研究课题就那么容易通过么?况且,每一个从事研究的人年年都得经受考核,而考核的标准无非是你发表了多少论文,而这些论文是否发表在“钦定”的“核心刊物”上。不仅如此,还有诸如职称的晋升、各种评优评奖活动,等等,弄得一个个都疲于奔命,谁还有时间有心思去过问政治、了解社会呢?更无须说那些原本就跟政治与社会保持着一定距离的人。我们不妨看看当今汗牛充栋的文化论著,里面究竟有多少批判的精神,甚至又有多少真实可信的东西呢?许多所谓的“文化研究”,早已抽掉了批判的灵魂,要么东拼西凑,要么从概念到概念,实在没有多少创意可言,而那些所谓的文化学者和“文化大师”,四处兜售的“学术”也不过是些帝王之学、权谋之术罢了,其中还不乏声色犬马及时行乐之流。新文化运动所构筑的启蒙立场,陈寅恪先生所倡导的“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恐怕早就荡然无存了。

总而言之,一旦文化批判远离政治批判和社会批判,一旦学者躲进了“文化研究”的象牙塔之中,那就断然谈不上什么“学术品性”,更遑论什么“‘高层次的’批判活动”了。

作者:青岛作家协会 柳士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