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冲突9本兵种搭配:要切实加强换届期干部的心理疏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39:10
要切实加强换届期干部的心理疏导 来源:区委组织部 日期:2007-08-14 作者:邓湘江 字体【大 中 小】

今年是地方各级政府、人大、政协的换届之年,在换届框架下,加强人事调整、深化人事改革、扩大民主选举等一些重大的革新举措也将同步实施。这一切,将对干部的心理、心态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冲击。由此,强化干部心理疏导,促进干部心理和谐,显得异常重要而紧迫。

一、换届期是干部心理的剧烈波动期

应该说,面对换届,大多数干部心理是健康的,但也有部分同志心理承受能力不够,自主适应能力不强,情绪出现较大波动。

(一)焦虑心理。主要源自两大方面:一是因利益风险而焦虑。换届是干部利益的调整,必然涉及既得利益的得失。民主机制、竞争机制的日趋完善,为一些优秀的年轻干部成长提供了体制机制上的“通道”。但对那些“年龄过杠”、“学历过杠”而缺少竞争优势的干部,是极强的挑战。长期“铁饭碗”、“金饭碗”环境,滋长了其“只能上,不能下;只能进,不能出;只能官,不能民”的思维定势,面对既得利益缺失,感到彷徨和焦虑。二是因本领恐慌而焦虑。换届让干部的竞争感、压力感明显增强,体现在三方面:基本素质方面,一批年龄弱势、学历弱势的干部存有隐忧;适应能力方面,某些“既无领导器重,又无单位人缘,更非工作骨干”的干部有恐惧之感,害怕在干部推荐、组织选举、上级考察中处于不利地位;资源背景方面,一些缺社会背景、亲情关系的干部,常表现悲观情绪和忧虑心态,感到前景黯淡。

(二)浮躁心理。当前,受消费主义价值观影响,浮躁心理弥漫到社会各个角落,干部队伍也概莫能外。尤其换届之际,少数干部渴望成功、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更是突出。一是诱惑驱动。当前,经济形态、生活方式、思维观念多元多变,人们面临形形色色的诱惑。领导干部掌控一定的公共权力,有调控配置公共资源的能力,受到的诱惑更加复杂。面对灯红酒绿、光怪陆离的社会环境,和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社会现象,表现出一种倾慕、急躁、盲动的情绪,容易见异思迁,心绪不宁,心浮气躁,自我放纵。二是人际障碍。中国是“人情化”社会,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主线。由于换届时个别地方或个别环节信息不对称、不透明,又受“潜规则”等社会不良氛围影响,人际关系复杂而微妙,干部之间既心知肚明,又讳莫如深,形成沟通障碍,让人生活在一种不预知、难确定、欠踏实的氛围中,情绪急躁、身心疲惫、抑郁孤独在所难免。三是工作压力。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曾提出“挫折”假说,认为人的心理疾病源于外在的挫折行为。我们可以借此分析换届期干部的心态:各地区、各单位竞争激烈,换届时考核考察强度加大,民意测评、推荐投票、黄牌警告、一票否决、末位淘汰等措施,使各级领导不堪重负。而单位内部干部职工情绪不稳的心境、参差不齐的素质、提高政治经济待遇的期望,更使他们精神紧张、情绪急躁,心理压力加大。

(三)失衡心理。一个人遇到外界强烈刺激,会破坏原来的平衡状态,出现心理失衡,换届期干部最易产生心理失衡。一是理想与现实的失衡。从事行政工作,总会考虑职务升降的问题。如同教师关注职称、工人关注技术等级一样,干部也会追求提拔,追求实现人生价值。面临换届,许多干部心中总是寄托一种希望,按照自己理想绘制蓝图。但现实中,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班子调整,“进、留”是相对的,“退、转”是绝对的。有的干部上得快,实现了自己愿望;有的干部上得慢,甚至会因班子结构的优化、年轻干部的成长而付出牺牲和代价。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反差,部分干部怨天尤人,失去自信。二是付出与索取的失衡。攀比与心理失衡是相伴而生的“双胞胎”。现实中,有的同志怀有“怀才不遇”之心,认为自己能力、业绩突出,别人屡屡提拔自己无动于衷,心理愤愤不平。也有一些干部长期在基层,工作辛苦,环境艰苦,待遇清苦,付出较多,总想趁换届之机,组织有所关照,付出有所回报。但当看到资历比自己浅、年纪比自己轻的后辈干部升得比自己快,或看到机关下派的年轻干部受到重用,而自己却原地踏步,仕途受阻,也会心生失落甚至怨气。尤其看到才华、学问比自己差的暴发户发了财,自己虽有大权,却无“用武之地”,心理失去平衡,易产生“堤内损失堤外补”的补偿心理,失去自我控制,滑入腐败深渊。

二、换届期干部要保持心理和谐

社会心理是一个相当活跃、能够主动向社会释放能量的能动因素,换届期干部的心理波动,不仅影响干部个人的幸福安康,而且影响整个干部队伍的和谐稳定,进而影响换届工作的平稳推进,影响一个地方的和谐发展。因此,换届期干部更要保持心理和谐。

(一)做到理性平和,保持个体心理和谐。一个成熟、坚定、能够从容应对各种矛盾和挑战的干部,越是在人员更迭、世事变幻之际,越要心境平和,理性面对一切。一要认清自我。孟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立,自胜者强”,理性、平和、辩证地认识自我是很高的境界。古代先哲庄子曾提倡“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是一种知晓进退、达观透彻的处世艺术,干部修养可从中得到启发。二要平和待己。对自己,既要看到优点,又要看到不足;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颓废;顺境警醒,逆境从容,始终能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始终守护道德底线,坚持慎独慎微慎交友,防止自我放纵,塑造健康的心理品格。

(二)做到冷静客观,保持处事心理和谐。要正确对待升迁进退、荣辱得失,冷静处理矛盾和问题。一要顺理而行。和谐之道,基础在于顺应自然之理。保持良好心态,也必须以此为法则。推动工作、解决矛盾、研究问题,就要把握规律、坚持原则、遵循规章。“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为人处事,光明磊落,遇有不顺,则泰然处之,坦然面对,顺其来去,不患得患失,真正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二要坦然进退。要时时保持清醒头脑,明白手中的权力是暂时的,花开自有花谢时,在位终有退位日,进退升降是自然规律,要具有“进则兼得天下,退则独善其身”的胸襟和气度。三要推己及人。西方管理学有个“黄金法则”:“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对待别人”。按儒家思想,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按现在讲法,就是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办事要多考虑别人的好处、长处及难处,最大化把准事物本质,形成整体合力。

(三)做到豁达宽容,保持人际心理和谐。人际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核心,行政干部应该具备协调人际关系的心理素养和豁达心胸。一要不嫉才。黑格尔说:“嫉妒是拿别人的成绩来惩罚自己”。对一个领导干部来讲,嫉贤妒能是一种病态的领导心理。“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高素质的领导不在于处处比部属高明,而在于善于发现、笼络、聚集一批超过自己的人才,为己所用。否则,一旦陷入怕别人超过自己的误区,目光就短浅,心胸就狭窄,事业就平庸。二要能容人。宽容是和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理念,也是领导干部所应具备的心理品质。培根说:“人可以容忍一百个人发迹,但决不能容忍一个身边的人上升。”一个富有宽容心的干部,就要摆脱这种人性的弱点。特别是对同事的提拔重用,要平和客观,认识到别人的进步也凝聚了汗水,作出了贡献,干出了业绩。自己虽然创造了一些成绩,但更多的是组织的支持、同事的帮助、团队的配合,个人的作用是有限的。一个现代型领导,就要树立兼容并蓄、求同存异、和谐共赢的观念,增强正确对待复杂人和事的心理素质。能宽容待人,善于与自己意见相异、甚至相对立的同志合作共事;能宽容理事,善于集中各种智慧,整合各类资源,共创大业。

三、做好换届期干部心理疏导的三种途径

古人曰:“思则气结。”心理波动过于强烈和持久,超过了身体的自我调节极限,就会造成心理障碍,破坏心理和谐,影响心理健康。保持换届期干部心理健康,就要按照“郁则解之”的原则,在“导、疏、养”上做文章。

(一)抓“引导”,教育为先。思想素质是心理素质的基础,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念可增强干部对心理疾病的免疫力。要围绕干部思想道德修养和心理素养两个重点,强化教育培训。一要加强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要着力抓好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教育,引导干部正确对待组织、同志、群众和政绩,正确地看待人生荣辱、进退得失,看待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二要加强干部的心理素质修养。把干部心理素质保健列入干训内容,适当安排心理卫生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调适技巧培训。组工干部、单位领导要与时俱进,提高做好干部心理疏导的能力,充当换届期干部的心理医生。

(二)抓“疏泄”,机制为本。中医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缓解换届期干部心理压力,关键是建立科学的疏泄机制。一要建立健全干部心理保健机制。把干部心理保健、身体情况纳入组织工作体系,实行干部定期体检,建立干部心理健康档案。在换届或班子调整前,通过专业测评,对干部体格特征、气质类型、心理承受力、兴趣爱好、身体情况、心理状态系统评定。干部任用或班子调整要认真查阅干部心理健康档案,考察干部心理素养。推行干部心理咨询制度,组织部门与医务部门相衔接,聘请专业心理医生,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咨询热线,为干部及时提供心理检查和心理辅导。二要建立健全干部关爱机制。推行干部休假制度,让干部每年都能集中时间调整心态,缓解压力。完善干部谈话制度,督促组织部门同志、各级领导、单位负责人定期与干部谈心、沟通、交流。建立干部走访制度,做到生病必访,遭受变故必访,亡故必访,家属重病必访,体现组织关爱。

(三)抓“养护”,环境为重。环境是造成部分干部心理失衡的重要因素,要创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环境,发挥环境对人的“养护”作用,促进干部健康成长。一要完善用人环境。要抓住换届契机,深化干部人事改革,全面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领导干部任期、交流、回避等暂行规定,尽快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核选用机制,让能干事、肯干事、会共事而又不出事的干部脱颖而出。特别要防止部分干部“边缘化”的问题:或因组织关心不够,一些非重点关注的干部,缺乏年龄、学历优势的干部,未掌握人财物权力的非重要岗位干部,长期工作在基层、离政治中心较远的干部,滋生自卑、自闭、消沉、放纵、逆反心理;或因岗位长期没有调整交流,造成部分干部厌倦工作,作风散漫。对这类干部要重点加强沟通和交流。二要完善工作环境。班子配备不仅要注重年龄、性别、文化、专业、能力上的搭配优化,而且要注重心理上的和谐,形成兴趣共通、性格默契、气质共容、意志共勉的高素质班子团队。要大力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坚持求真务实,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切实做到“不让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让做事的人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