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达信机构版 自动交易:济南平安校园网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2:57:28
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分析和探讨
作者:  来源:  责任编辑:JNJYJAQC    

平阴县职教中心   王立杰

近年来校园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学生安全制约着我们办学指导思想的贯彻执行,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本人近年来从事校园安全教师培训教学工作,对周边农村学校中小学安全管理及现状作了较为详细的关注和调查,通过对百名教育管理干部、200多名中小学班主任和100多名任课教师的调查,本人发现了在校园安全教育与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教育者进行的相关专题培训较少或缺乏。调查中,教育管理干部普遍认为提高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水平的必备条件是:全体教职工统一认识,认真执行,将安全制度有效落实。在调查中发现教职工对安全也非常重视,但对突发事件的正确处置程序、伤害事故处理过程中的责任归属及法律依据、危机事件发生时如何与各方沟通等处于模糊状态,部分校长也存在困惑。多数校长获取学校安全管理信息途径较为单一,仅仅依靠上级文件、媒体、网络获取,缺乏有针对性的、丰富的手段和渠道。在500份问卷调查中,从未参加过校园安全专题培训的占67.8%,出现伤害事故后能正确及时的做出处理的占46.1%,38.5%选择了尽力而为,14.1%的没有把握。教育者自身对校园安全认识不清,在具体实施时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从而导致安全预防与实施无法到位。

二、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不系统。教育部《2006年中小学安全事故总体形势分析报告》指出:学生安全意识淡薄是多数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45%学生安全意识淡薄,18%学校管理问题,27%社会交通、治安等原因。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2007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据学生的认知年龄,对不同学段、不同模块的安全教育内容做了不同的设置。但据调查学校没有具体的在课程中按排或在学科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其相应的内容。有些学校甚至是上级抓啥就抓啥,出现哪类事故就赶紧抓哪类安全,毫无系统与规划可言,还有一些领导存在侥幸心理,对认为易发生的事故讲的较多,而对其他安全知识重视不够。

三、安全管理制度完善,落实不到位;应急预案健全,演练不到位,有侥幸麻痹思想。预案是为了应急时启动使用,但有些学校几乎没有演练过,或演练较少,演练也是流于形式,在事故发生之时,无法起到应起的作用。

四、社会家庭重视程度低、周边环境治理较差,没有形成合力教育与管理。据调查,事故多发地点主要集中在上下学路上,节假日。这些时段仅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全方位齐抓共管。

针对现实情况,在加强学校教育与管理,营造安全校园方面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对教育者安全教育与预防的培训学习,明确责任范围及法律责任,提高教职工安全教育与预防的责任意识。

进行学校安全教育与预防,首先应当对我们的学校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教育部学生安全事故调查中指出,师生安全意识淡薄是多数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联想今年汶川地震中的校园伤亡现象也可以看出,如果教师安全意识强,责任心大,在灾难来临时是可以将伤害程度降低的。在对教师进行安全意识教育的同时,也应强化其责任,结合有关内容让教师明确自身在学生安全事故中应负的责任,提高认识。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都对此做出了规定。其中《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明确规定了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责任的十一种过错情形。

第二十七条规定了对教职工的追偿制度。第三十二条指出了对学生伤害事故,学校负有责任且情节严重的,学校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负的刑事责任。学校或相关的部门应通过相应的培训学习让教育者认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有针对性、有计划、系统全面的去落实安全教育与预防的管理,把安全工作抓细,抓实,切实有效的落实。

二.学校安全科学化、实效性管理。

生命不保,何谈教育?要不断加强人命关天,安全第一的观念和有效的防范措施,在这方面来不得半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学校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充分让安全防患意识走进学生的心田,让师生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在管理上不仅要有完善的制度和应急预案,更要把重点放在时时、事事的落实和实施上。建立完善的学校安全工作防线。学校制度在规范具体的基础上,要经常依实际情况更新完善,建立长效机制,使学校安全工作有章可循,安全管理科学化。

强化安全督道检查力度,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定期定时检查了解学生的住房、活动场地、体育器械、实验设施、食堂等,加强事故多发时段和多发地点的检查管理力度,及早消除安全事故隐患。保证学校的各种设备、设施的正常、安全使用专人专项负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舍得投资修建设施,在疏散口、危险地带、危险品上设立警示标志,画上警戒线。课堂教学中,高度重视教学教具、用品器材的使用安全,做到勤查、勤修、勤保养。重视易燃易爆物品和危险实验用品的管理,对危险物品、有毒物品的管理要专柜上锁,专人负责。从开学第一天就狠抓日常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清理学生中的管制刀具,注意课间活动与集会管理,及时调查了解发现问题,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开展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的校本教育活动,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演练科目,培养学生安全防范与健康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尤其是定期开展自救自护以及紧急情况下如何逃生、报警等预案的实际演练,让师生熟练掌握,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防患于未然。

三..加大对学生及其家长安全责任专题教育的力度,加强与家庭及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

现在的教育现状各国的通例都是“一师多生”制。因此,从维护大多数学生的利益出发,需要通过必要的规章制度来维护学校正常的学习与生活秩序,而每位学生也应自觉遵守有关的行为规范和管理制度,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纠正,学生要听劝阻,及时改正,亦不能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有危险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为,否则出现伤害事故,受教育者本人或其监护人要依法负责。《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对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进行教育”.《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条列举了由于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责任的五种过错情形。

学校可利用开家长会等多种方式和渠道让每一位家长明确责任,积极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与预防,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全方位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

另外,加强安全教育还要注意周边环境的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要重在“合管”,依靠社会各界的配合和支持。网吧、游戏厅往往是未成年人容易误入的地方,交通事故是学生伤害的一大杀手,学校要主动与有关单位和部门取得联系,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形成教育共同体,为共同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和权利努力。

安全的校园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学校安全直接关系到学生家庭的幸福,涉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建设和谐校园也相应地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明确自身的责任与重担,加强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让广大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