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磊深夜食堂播出时间:心理学角度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0:04:05
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
——从心理学角度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6-01-10 【字号: 小  中  大 】
演讲者:王登峰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著有《临床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等。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包括心理学在内的所有学科共同努力的方向。关于和谐社会的特点已经有了许多的描述,但“和谐”本身的含义是什么以及和谐社会的特征是什么,从心理学角度如何有效构建和谐社会?对此,王登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和谐的含义及和谐社会的特征
“和”与“谐”是两个不同的中文字,它们的含义有很大的相似点。《吕氏春秋》里有一段话可以很好地说明“和”的含义,“正六律,和五声,达八音,养耳道也”,人的耳朵很奇怪,不愿意听单一的声音,一定要听几种不同的声音才能感到舒服。《论语》里有句话叫“君子和而不同”,把“和”与不同直接提出来了。“谐”是形音字,从言,皆声。本义是和谐,强调配合得匀称。“谐,和也”(《尔雅》),“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周礼·调人》)。而谐和是指各组成部分协调地相互联系在一起。把“和”与“谐”连在一起,即“和谐”就是指存在差别的各个成分可以相互协调地联系在一起。它本身就带有两层含义,一是组成一个整体的各个成分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且差别明显,但这些存在差别的各个成分之间又可以非常协调地整合在一起。根据这个概念来看,和谐社会的特征就很清楚了。
从个人的发展来讲,每个人都生活在三个不同在空间里面。首先人生活在自然空间里面,人必然与自然发生关系,这个自然除了指大自然以外,还指向非人的对象,比如我们的工作,我们对待时间的态度、对待金钱的态度,都是对待客观对象的态度,我们都把它看作是指向自然的。从和谐社会来讲,指向自然的空间实际上是指社会上各个成员、各个阶层都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与自然的和谐。这里的自然实际上包括了不同的物种和不同的物理环境,这在很多学科,包括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对和谐社会的探讨里都包含了同样的内容,即人或者社会各个阶层同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万物存在差别,但也需要与它们和谐相处。
人除了要跟自然打交道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跟他人打交道。把自我看作独立的个体,他一定跟其他人发生关系,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达到人际和谐?从和谐的概念来讲,社会成员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都是有差别的,但是也可以和谐相处,也就是从指向他人这个角度来讲,和谐社会就是指人与人是不同的但是可以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各个不同的阶层之间,比如大学里面有管理人员群体、有教授的群体、有工勤人员的群体,不同的群体之间有很大的差别,比如工薪待遇就不同,但是尽管如此还是可以和谐相处的。
和谐社会还有一个最基本的单元就是个人自己,如果达到了和谐社会的状态,但每个人的内心里却充满了冲突与不满,那是不可想象的。而如果某个地方每一个人都很高兴都很和谐,那么这个地方构筑和谐社会就有了很重要的基础。因此和谐社会里最基本的分析单位就应该是个人,这就包括各个成员在自我的各个方面以及跟他人相比尽管存在某些差异,但是跟自我能够和谐相处、跟他人也能够和谐相处,这是从字面上来讲和谐社会的含义。
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是一个核心,跟自我有关系的其他的人包括家人、亲朋好友、上级、同事、下属,还有一般人。这里有两个轴,横轴代表情感性联系(自我的右边)或工作性联系(自我的左边),自我之上与之下代表跟自我相比社会地位或者社会阶层的不同。自己的家人呢,有的人在比自己更高的社会阶层上,有些人在比自己低的社会阶层上,这样就构成了不同的阶层,跟不同的对象以及跟自然之间的和谐。而且这种和谐还有一个时空维度,并不是说一个静止的点固定在那里,每个人都和谐了、同别人也和谐了,但是好像大家都停下来不要动了,或者说今天和谐了将来就永远和谐,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自己、社会发生变化,周围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物理环境都会发生变化,因此这是一个时空的动态的和谐状态。
自我和谐的含义与影响因素
心理学中对自我的研究有很长的历史,其中最有影响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罗杰斯提出了以自我与经验的一致性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所谓自我与经验的一致性是指每个人对自我的看法与他的实际表现是一致的或者说是和谐的。每个人对自我的看法还包括对理想自我和实际自我的认识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潜力,这是人性的最基本特征。同罗杰斯同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阵营的还有马斯洛,他提出了需要的层次及其满足的程度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人们先是从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再到更高层的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来看,自我以及对自我的认识与看法跟实际表现的一致性,或者基本需要满足层次越高自我也就越和谐。
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就是自我和谐。影响自我和谐的个人因素很多,包括精神追求、需要层次、思维方式、个性特点和行为方式等。首先一个人要达到自我和谐,要身体健康,其次还要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现在有些地方的社会治安不好,想在这些地方建立和谐社会何其难,因为人们基本的安全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还有些地方人的基本的温饱问题、住宿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最最基本的前提就是人们能够满足自己生理与安全的需要。
作为影响自我和谐的个人因素还包括能够感知到下一个目标正在实现中,或者是能够实现的。如果说我已经到了发展的尽头了,那么这个时候要达到自我和谐是比较难的。还有感知到终极目标正在逐步实现,也就是能把目前的努力与更长远的目标联系起来,而且能够感知到与期望的差异时仍能保持和谐。一个人的现实自我与他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之间一定会有差距的,那么自我和谐的人就是能够在这种情况下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也就是自我和谐的本来含义。能够看到和别人的差距,也能保持和谐。这既是自我和谐的标志,也是影响自我和谐的因素。
从社会方面来讲,要想达到自我和谐,有很多最基本的因素。社会要为个人提供基本的保障,尊重个人价值选择,各个阶层间相互开放、平等进入。也就是说,比较高的社会地位应该对所有的人都是开放的,每个人应该有平等的进入的机会。社会公正及资源配置的原则应该有法制约束。这些都是从外部对自我和谐有影响的因素。另外还包括尊重个人价值选择。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人们之所以会出现心理障碍,之所以会出现个人不和谐,是因为他感觉到内心的需求没有办法得到实现,或这些需求即使得到了实现,也得不到社会的赞许。因此对每个人的选择的尊重程度越低,要达到自我和谐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因此,外部能够提供的促进自我和谐的因素是什么呢?对每个人所做的个人选择,只要不违法、不害人,都应该尊重、接受。
人际和谐及与自然和谐的含义与影响因素
和谐社会的第二个特点就是人际和谐。人际和谐的含义非常丰富,按照人际关系的范围,首先包括家庭和谐,家庭和谐又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的和谐,这里涉及个人的地位和人际的互动模式。在中国社会中,家庭中的人际关系遵循的是一种情感法则。家庭关系的维系,它的目标就是为了情感本身。或者说,人际关系的存在,它的目标就是这种关系本身。在家庭中是不能按劳分配的,如果按劳分配,那么老人和孩子都没法活下去。因为他们劳动最少,但是他们消费最多。但在面对其他人时,多劳就应该多得,这才叫社会公正。在社区和谐及社会和谐里面,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都有平等的可能性,但是要公平,或者社会正义,每个人付出和得到的应该是成比例的。人际和谐中,自我被放大了,自己和家人之间,这种关系可以达到非常密切,可以遵循情感的法则。它是按照情感的法则来进行。
与家人相比再远一点,亲朋好友,这里遵循的是人情法则,这些人之间也可以有一些重合,而且和其他人之间可以进行转换,有的人从亲朋好友变成了一般人,有的人从一般人变成了亲朋好友。在家人与亲朋好友之间建了一堵墙,亲朋好友靠这边站,家里人靠这边站,两边不能有交流,这也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家里人的人际关系、亲朋好友的人际关系、一般人的人际关系之间遵循的是不同的人际关系法则。工作中的人际和谐,涉及到工作价值观、工作升迁、奖赏,另外还有与朋友的关系和谐。这是属于中国人人际关系中一个非常独特的领域,遵循的是人情法则。人情法则与情感法则的区别就在于,情感法则是唯一的情感指向,而人情法则有情感的因素在内,但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工具性是什么呢?是以这种关系为“工具”去达到另外的目的。因此,从人际关系的范围来看,人际和谐的方式以及目标都是不一样的。
影响人际和谐的因素,从个人因素来讲,夫妻关系或者亲子关系会受到家庭观念的很重要的影响。人际关系的概念是一般性的,人情的法则或者是工作价值观以及个人的世界观都会影响到人际和谐。而社会因素也是非常多的,包括家庭伦理,这个不是个人之间,而是整个社会或者至少是某个社区内部,对于家庭关系应该如何判断,人际关系的伦理以及工作伦理,另外还有健全的法制以及不同阶层间的相互开放和尊重。这些都是从外界可以影响到人际和谐的方面。而对于与自然和谐,从个人层面讲是个人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从社会层面来讲,主要是从政策、法规上进行保障。
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努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个是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关系。以人为本实际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基础,它是我们执政或者处理其他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口号。为什么要以人为本呢?因为自我和谐是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志,影响到与他人以及与自然间的关系,即和谐社会的三种和谐——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与自然和谐的基础,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自我和谐。而且,所有的社会进步和政府的努力都需要通过人的感知来起作用。也就是说,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各方面都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如果没有被当事人感觉到你是在为我做的,那么你所做的这些努力的效果可能会打一些折扣。社会进步和政府的努力都要通过受益者真切的感受而起到作用。
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自我和谐,促进人际和谐及与自然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着力的地方是每一个个体对他们自己是满意的。第二个方面是重视和尊重个体差异,这是构建和谐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不能说在和谐社会中就不能有个性,实际上我们讲的以人为本,这个人就是有差异的人。以人为本,完整地描述,或者说是准确描述,应该说是“以各不相同的人为本”,不是以某个人为本、以某个特定的人为本,而是以各个不同的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