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什么意思:安徽省发改委门户网站——统筹城乡发展 共建和谐铜陵
——铜陵市推进城乡统筹工作情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6:41:28
统筹城乡发展 共建和谐铜陵
——铜陵市推进城乡统筹工作情况
■发布时间:2008-06-17 ■ 信息来源:铜陵市发改委
第一、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走过了自发到自觉、单一到系统的推进过程。
铜陵作为工业城市,建市以来就在劳动用工、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输入等多方面带动和推进了周边农村的发展。市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真正起步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1991年,市政府提出“一化二通三突出”的发展战略,其中“一化”就是推进“城乡一体化”,从那时开始,我市城乡统筹发展开始了新的征程,统筹城乡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到2004年,我市工业化水平城市化率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城市化水平达到54.5%,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4和21个百分点。但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城乡一体化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工作还不够系统,组织程度不高,绝大多数工作还是靠工业和城市自发带动和支持农村发展。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明确指出我国总体上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的发展阶段。省委、省政府对包括我市在内的马鞍山、铜陵、淮南、淮北四市统筹城乡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市对自身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基础进行了认真审视和评估,认为,我市已经具备了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条件。同时,统筹城乡发展,共建和谐铜陵,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和共愿。在这样的现实基础上,市委市政府顺应历史趋势,切实把握市情,正确分析和科学把握我市经济社会新变化,制定出台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实施意见》(铜发[2005]14号),提出了铜陵市统筹城乡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并具体明确了城乡“五个统筹”(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基本建设、统筹城乡市场体系、统筹城乡管理体制、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内容和“农村四化”( 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方向。以这个文件为标志,我市统筹城乡发展走上了全新的阶段。
第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
1、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推进城乡相互融合。一是结合“十一五”规划的制定,统一编制了城乡发展规划。二是坚持“一主两副”的发展战略,统筹考虑全市1053平方公里地域,加快要素集聚、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的速度,逐步形成城市主城区、副城区、集镇规模等级有序、空间布局合理、风格特色各异、功能优势互补、城乡协调发展的市域城镇体系。三是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全市范围内统一规划布局重大产业发展项目、重大公共事业项目、重大社会发展项目。四是深化规划体制改革,加强对各类规划的统一管理,全面制订各类规划,建立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全面推进乡村规划工作,圆满完成乡村规划编制。
2、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繁荣。在产业发展上,我市继续按照“优化一产、提升二产、突破三产”的要求,统筹规划和整体推进三次产业发展;在产业结构中,在做强有色、做精化工、做优电子、做大建材的同时,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纺织、环保、能源化工、汽车零配件和电子新材料等五大接续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突出发展民营经济,使之成为县区经济发展的主体,带动城乡就业;在产业布局上,以铜产业基地和电子基础材料基地为抓手,以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为载体,促进生产力资源在城乡地域空间上的合理分布、组合和配置。同时加强城市工业对农村的辐射,将技术成熟、产品成型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采取技术转移、设备转移、兼并联合、设立子公司或建立工厂等形式,逐步向农村转移和延伸,加快培植农村新的产业优势,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3、统筹城乡基础建设,改善城乡发展环境。一是加快建设城乡公路交通网,全面完成了“村村通沥青(水泥)路”目标,覆盖农村的公路主干网基本建成,支干网建设进程加快,“半小时公路圈”即将形成。实施城乡新型客运管理模式,将公交线路延伸到农村乡镇政府所在地和有条件的中心村。二是加快建设城乡电网、自来水网、气网、信息网。改造农业生产用电设施,加大城乡供水工程建设力度,用电、供水实行了同网同价。积极推进天然气进铜工程,2007年城市天然气普及率达到92.3%。加快农网进村入户进程,提高宽带网覆盖率。三是积极推进农村村庄向社区转变。合并小型村,缩减自然村,整治“空心村”,加快中心村建设步伐。到2007年全市共有27个村实施了“村改居”,提前完成了目标任务。
4、统筹城乡社会事业,推动城乡共同进步。建设了一批供城乡居民健身、娱乐、休闲的文体设施,满足城乡居民的需求。认真落实并不断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优化农村教育布局,加快实施标准化建设,改造了一大批农村中小学校大大改善农村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实现城乡教育的统筹、均衡发展。优化配置城乡卫生资源,建立了城市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农村乡镇卫生院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达90%以上。切实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完善村(居)民自治制度。加强平安铜陵创建活动,维护社会稳定。
5、统筹城乡就业政策,构筑城乡互动平台。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建立城乡劳动者自主择业、平等就业的新型就业制度,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建立并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覆盖城乡的劳动力市场,初步构建了以市级劳动力市场为主体,以县、区劳动力市场为补充、以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平台为基础,连接城乡覆盖全市的劳动力市场大格局。取消了针对农民工制定的限制性就业政策,清理各种针对农民工不合理收费,严禁用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保障外来人口子女公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降低入学门坎,除学杂费外,严禁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收取赞助费和借读费。
6、统筹城乡市场体系,优化城乡要素配置。一是活化农村土地资源。积极探索发展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为主的股份合作经济。探索建立农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市场化流转和土地增值补偿机制。深化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实行征地区片综合价。放开搞活土地二级市场。二是突出抓好金融等其它要素市场建设,成立了铜都农村合作银行,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进一步培育、规范和完善房地产市场。发展和完善技术、信息、咨询等要素市场。三是重点抓好商品市场建设。进一步规划建设商品市场,培育和发展铜商品、建材、汽贸、旧货、文化用品、农资、白肉、瓜果批发、蔬菜批发等城乡中心骨干市场。推进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为农村市场发育提供有利的配套政策。
7、统筹城乡管理体制,统一城乡发展政策。一是探索统一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剥离依附在户口上的其它社会职能,实现本市居民在市域范围内自由移居。进一步放宽城市在引进人才、投资落户等方面的条件限制,鼓励技术移民、投资移民和创业移民。二是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临时救济为补充、社会互助相配套的城乡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率先在全省建立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失业、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险制度。三是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建设节约型城市。
8、统筹城乡财税制度,加大城乡资金投入。一是调整政策,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积极探索GDP在地统计和在地组织财政税收的新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完善体制、调整市级、倾斜县区”的原则,进一步增强县区经济发展活力,推进财权与事权相统一。二是认真落实和完善中央关于教育、卫生和文化等事业每年新增加的投入要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规定,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实现公共财政城乡全覆盖。三是在现有财政预算内外财力的基础上,管好城市的土地收益、市政设施开发收益和其它收益,增强市级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财政调控能力,重点解决城乡统筹发展中带全局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