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三泽 杨勇:【读史札记】娄师德的“涵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30:27






  娄师德的“涵养”是出了名的。武则天当政的时候,先后用了七十八个宰相,论起“涵养”的功夫,好像没有谁能比得上他。他曾这样谆谆教诲他的弟弟:别人要是往你脸上吐唾液,千万不要擦,让唾液自己干掉。“涵养”的功夫可谓了得。
  《新唐书·娄师德传》记述了这么两则故事。一则说的是,有一次,娄师德和另一个宰相李昭德上朝,因为身体肥胖行动迟缓,李昭德等了他半天也没等到,不仅怒骂道:“真是个乡巴佬!”这种羞辱人的话,要放在一般人身上特别是有头有脸的人身上,那还了得,可娄师德听后却笑着说道:“师德不是乡巴佬,谁配当乡巴佬!”以风趣的自嘲一笑了之。另一则说的是,因为娄师德的推荐,武则天提拔狄仁杰当了宰相。可狄仁杰并不知道个中原委,做了宰相后,多次排挤娄师德,想把他整到地方上去任职,这要放在一般人身上,早火冒三仗了,可娄师德跟没事儿人一样,一点儿也没有埋怨的意思。
  这两则故事,一些人品读时的眼球儿,大都集中在欣赏娄师德“器量敦厚”的“涵养”上,往往忽略了其中更为发人深思的这么两个疑点:娄师德为什么被怒骂?娄师德为什么被排挤?
  李昭德性格耿直,是一个敢说敢当的人,不过,即便如此,他也不可能仅仅因为迟到这么点儿事儿,就把娄师德一顿怒骂,而且,怒骂时肯定还有其他官员在场,如此的难堪,说明在李昭德的心里,娄师德并不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想必娄师德的身上有什么地方叫他瞧不起。而狄仁杰为官正派,也并非整人的奸臣,况且他刚刚被提拔起来,不应该和娄师德有什么矛盾纠葛,否则的话,娄师德也不可能推荐他。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想把娄师德排挤掉,想必和李昭德一样的心理,娄师德的身上有什么地方,同样也叫他瞅不惯。
  官场上的人,男男女女、形形色色,种类很多,但职务不论大小、水平不论高低、品质不论好坏,引人注意的人不外乎三种:特别差劲的、特别优秀的、特别圆滑的。特别差劲的人尤其是品质上特别差劲的人,就像害群之马,上窜下跳,所以,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是情理之中的。特别优秀的人,难免鹤立鸡群,所以,目秀于林、风必吹之,也不难理解。唯独特别圆滑的人,看似游刃有余、左右逢源,可事实上,更往往为人所不齿,因为这样的人,有时候固然能成人之美,可有时候却也能助纣为虐。
  联系娄师德在“涵养”上的种种形迹,我以为,娄师德恰恰就是这“三种人”中那种特别圆滑的人。他“唾面自干”的“涵养”功夫,说到底,锤炼的无非就是这样的圆滑:见着什么人都和和气气,遇着什么事儿都你好我好。在主观愿望上,他或许是不希望得罪任何人,看似很有“分寸”,可实际效果呢,他是友好了所有人,而不论是非。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做人都要讲原则、处事都要有底线,何况一个吃皇粮、拿俸禄的人呢!李昭德、狄仁杰瞧不起、瞅不惯娄师德的,正是他身上的这一点。
  武则天当政的时候,有一道很独特的政治景观,那就是:奸人、酷吏和能臣并用,以期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从而为维护武周的统治和巩固自己的地位服务。这期间,李昭德、狄仁杰与那些奸人、酷吏们,都程度不同地有过针锋相对的斗争,以至于李昭德最终被杀、狄仁杰也曾身陷囹圄。可娄师德呢,像不倒翁一样,不但没挨整,还居然两度为相,他靠的是什么?靠的东西或许很多,但其中关键的一点,我以为,靠的正是这久经锤炼的圆滑。
  人是社会的人,一个人无论经商还是做官,要想获得更大的成功,诚然,必须借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和谐的外部条件,所以,加强秉性涵养,与人友好相处,显得至关重要。时下有一句很时髦的话叫做“情商比智商重要”,强调的就是这个意思。但凡事都有个度,娄师德屈己待人,以至于“唾面自干”,这样的“涵养”对于个人的修为,应该说确实有值得肯定的因素,但对什么人、什么事儿都一味地老好好、和稀泥,显然已经超出了一个人秉性修为的范畴、背离了通常意义上涵养的本意了。
讲涵养没错,但“涵养”过了头,就像娄师德这样,我以为和三孙子已经没什么两样,不值得提倡。

逸闻链接

娄师德出使 武则天当政的时候,曾下令禁止天下屠杀及捕捞鱼虾。
娄师德有一次出使陕西,吃饭的时候,厨师端上来一盘肉,娄师德显得很严
肃地问道:“皇上禁止屠杀,这肉是哪来的?”厨师的脑筋转的好像挺快,
道:“豺咬死的羊。”娄师德调侃地说:“这个豺真是太懂事儿啦!”于
是吃了肉。一会儿,厨师又端上来一盘鱼,娄师德又问鱼是哪来的,厨师好
像说顺了嘴,答道:“豺咬死了鱼。”娄师德斥责厨师说:“缺心眼的汉子!
为什么不说是獭咬死的?”(《太平广记》卷493所引唐人笔记《御史台记》,
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4051页)
点评做人要讲人格,做官也要讲官格。如果娄师德是一个普通的老百
姓,我肯定给他打一百分,但他毕竟是政府的要员、皇帝的“钦差”,所以,
我给他不及格。理由是:
其一,武则天下令禁止天下屠杀及捕捞鱼虾,这个决策是否正确,就像
武则天自己说的“朕禁屠宰,吉凶不预”(《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五),姑且
不论,但是在这条禁令撤销前,任何官吏,无论职务的高低,都有责任、有义
务、有意见也得保留地,带头遵守并维护禁令的执行,可娄师德对这种违反禁
令的行为,非但没有提出批评,还参与其中,这无异于变相支持了违法乱纪的
行为。
其二,屠杀及捕捞鱼虾的禁令,如果顺乎了民心自不待言;如果违背了民
心,作为“钦差”,娄师德完全可以用一种正常的渠道,比如报告等书面形式,
把真实情况反映上去,但娄师德并没有这么做。娄师德是不愿、不想还是不敢
呢,姑且不论。不过,一个基本的事实是,作为“钦差”的娄师德,吃了朝廷
下令禁吃的肉、禁吃的鱼,不仅他自己的形象,朝廷的威信力让他这一吃,肯
定也打了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