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拍牛仔裤翘臀 少妇:吴越春秋与苏州之六--鸟尽弓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18:27

[主题] 《吴越春秋》与苏州之六--鸟尽弓藏

[主讲] 曹林娣

[时间] 2008年12月20日

[正文内容] [文档下载]

                   引言
  功高震主,鸟尽弓藏,兔死狗烹,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野兔死了,猎狗就要烹煮着吃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第一个说这句话的人是越王勾践手下的大夫范蠡,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汉韩信也说过这句话,但历史上最早开其先的要数勾践。
  唐魏徵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总结说:“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勾践成功复国以后,他身边的功臣一个个和他疏远了: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记载:
  “计??佯狂,大夫曵庸、扶同、皋如之徒日益疏远,不亲于朝。”
  范蠡和文种,是勾践复国的最大功臣。《越绝外传·纪策考》:
  “种躬正内,蠡治出外,内浊不烦,外无不得。臣主同心,遂霸越邦。
  种善图始,蠡能虑终。越承二贤,邦以安宁。”
  两人在成功以后采取了两种态度:
  范蠡明知进退,扁舟离去;文种不谙时变,被勾践赐剑自杀。留给后人许多教训。
  西施则始终是被统治者利用的工具,实际上,历史上的夫差并没有玩物丧志,他称霸的雄心始终如一,喜事的作用显然被夸大了,但她的命运却被历代文人所关注,民间关于西施的传说非常多,成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 文种
  种、蠡时代,晋楚争霸正酣:
  齐桓公(前651)首霸;晋文公(前632)在晋、楚城濮之战后称霸;晋、楚邲之战中楚国终于打败晋国,楚庄王(前598)称霸中原。晋国不甘心失去霸权,遂联合吴国对付楚国,并不断扩展自己的势力,北灭赤狄,继败齐、秦,国势日盛,终在鄢陵之战中打败楚军,使晋国重获中原霸权。楚国则帮助越国牵制吴国。  1、文种为县令,种求蠡乃为国求贤
  文种和范蠡——一官一布衣
  文种:
  《史记》正义引《吴越春秋》云:
  “大夫种姓文名种,字子禽。荆平王时为宛令,之三户之里,范蠡从犬窦蹲而吠之,从吏恐文种惭,令人引衣而鄣之。文种曰:‘无鄣也。吾闻犬之所吠者人,今吾到此,有圣人之气,行而求之,来至於此。且人身而犬吠者,谓我是人也。’乃下车拜,蠡不为礼。”
  《史记·正义》引《会稽典录》云:
  “范蠡字少伯,越之上将军也。本是楚宛(今河南南阳)三户人,佯狂倜傥负俗。文种为宛令,遣吏谒奉。吏还曰:‘范蠡本国狂人,生有此病。’种笑曰:‘吾闻士有贤俊之姿,必有佯狂之讥,内怀独见之明,外有不知之毁,此固非二三子之所知也。’驾车而往,蠡避之。後知种之必来谒,谓兄嫂曰:‘今日有客,原假衣冠。’有顷种至,抵掌而谈,旁人观者耸听之矣。”
  蠡种两人,一官一布衣,蠡不拘一格,行为放荡;文种则为县令,他知人识人,知范蠡名,驾车而往,并与之交,是文种主动求贤。
  2、种受命邀蠡助越
  蠡种入越也应该与春秋诸侯争霸的背景分不开的:文种有官方身份,接受楚国派遣去助越,有很大的可能性。但史书没有记载,唯东汉野史有下述记载:
  《越绝外传本事》第一:“种见蠡之时,相与谋道:‘东南有霸兆,不如往仕。<|>相要东游,入越而止。”
  4、文种与勾践的矛盾
  文种帮助勾践复国是最大的目的,希望勾践以养民为主而非称霸。
公元前494年,勾践败于夫椒,使文种议和,成。勾践入质吴国,命种以相国身份守越,文种尽忠竭力。
  一面“外守疆土之界,内修耕战之备,无遗荒土,百姓亲附”;  一面积极游说吴臣,力救身囚吴地的越王,鞠躬尽瘁。
  勾践归国后,文种谋划出惊世的“灭吴九术”献与朝廷。赢得了夫差对越王的信任和放心,更为越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当时,勾践对他提出的亲民、爱民政策言听计从:
  勾践归国,问政于种,种曰“爱民而已”。
  越王乃缓刑薄罚,省其赋敛。于是人民殷富,皆有带甲之勇。
  但是,在要和平还是要成霸的战略方针上,主张养民的文种与勾践产生了分歧!勾践在灭吴之后的庆功宴上,乐师和文种对他歌功颂德,勾践却“黙然无言”、“羣臣大悦而笑,越王面无喜色”,勾践的心理很复杂,他的“远大”目标还没有实现,而“群臣”对此没有察觉,他的“知音”不多;另外,他猜忌功臣,但文种却丝毫没有察觉。
  范蠡走前,留给文种一封信,说,“飞鸟打光了,好的弓箭该收藏起来;兔子打完了,就轮到把猎狗烧来吃了。越王这个人,可以跟他共患难,不可以共安乐,您还是赶快走吧。” 但文种还是不信。但是他见到范蠡信以后,内心忧愁,便称病不朝。于是谗言陡起:“‘文种弃宰相之位,而令君王霸于诸侯。今官不加增,位不益封,乃怀怨望之心,愤发于内,色变于外,故不朝耳。’”(《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勾践不听他的解释,说他无自知之明。此时,他才悟出:“昔子胥于吴,当夫差之诛也,谓臣曰:‘狡兎死,良犬烹;敌国灭,谋臣亡’范蠡亦有斯言。”知道自己必死无疑,才与妻子诀别。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越王复召相国,谓曰:‘子有阴谋兵法,倾敌取国九术之策。今用三,已破强吴。其六尚在子所,愿幸以余术为孤前王于地下谋吴之前人。’
  于是,种仰天叹曰:‘嗟乎!吾闻“大恩不报,大功不还”,其谓斯乎!吾悔不随范蠡之谋,乃为越王所戮。吾不食善言,故哺以人恶。’
  越王遂赐文种属卢之剑。种得剑,又叹曰:‘南阳之宰,而为越王之擒。’自笑曰:‘后百世之末,忠臣必以吾为喻矣。’遂伏剑而死。  直到勾践以夫差赐死伍子胥的同样方法赐文种死时,文中还仅仅怨勾践无情无义,却不知自己的心境与识见,已与越王相去甚远。某种程度上说,文种之死无可避免!是“王者之道”与阴鸷残刻的勾践本性不可共存的必然结果。
  越王葬种于国之西山,楼船之卒三千余人,造鼎足之羡,或入三峯之下。
  送葬的时候出动了楼船上的三千多士兵,还建造了级别很高的(鼎足,三足,比喻三公。羡,墓道)墓道。有人说文种葬在三峰之下。算是厚葬了。
  葬一年,伍子胥从海上穿山胁而持种去,与之俱浮于海。故前潮水潘候(蟠旋迎候)者,伍子胥也;后重水者,大夫种也。
  二  范蠡
  范蠡,字少伯,又称范伯,春秋末楚国宛三户(今河南南阳一带)人。出身贫寒,微时“佯狂、倜傥、负俗。”
  范蠡是春秋末思想家、政治家、谋略家和经济学家。《汉书·艺文志》著录《范蠡》二篇,己佚。据传他著有《计然》一书,此书约佚于唐代以后。今仅存《养鱼经》,为我国最早内塘养鱼专著。府山公园越王殿中有刻石像供世人瞻仰。其言论见于《国语·越语下》和《史记·货殖列传》。
  1、辅助勾践之功
  [1] 勾践失败后想孤注一掷时,订城下之盟:
  公元前494年,勾践伐吴,范蠡谏阻,不听,遂遭失败。退保会稽山后,献卑身厚赂,乞成于吴之计,订城下之盟。
  《史记·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
  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於此,为之柰何?”蠡对曰:“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
  句践曰:“诺。”乃令大夫种行成於吴。
   [2]、陪勾践赴吴为质于年  范蠡随勾践质吴三年,夫差劝其弃越投吴,委以重任,范不为动。含垢忍辱,卑辞厚赂,终于使勾践化险为夷,平安返越。
  归国后与文种鼎力辅佐越王。筑城立廓,发展生产,以俟时机。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兴越灭吴,完成勾践复国大业,使越国成为强国。
  [3]、劝阻勾践找准时机,一举灭吴,是伟大的战略家,也是战术家
  范蠡有一套朴素辩证法的军事理论和策略,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变化,时势必有盛衰,顺其自然:天时、气节随着阴阳二气的矛盾而变化,国势的盛衰也不断在转化。对付敌人要随形势变化制定计策,强盛时应戒骄,衰弱时要争取有利时机,待机而动,创造有利条件,使转弱为强,才能取胜。
  《国语·越语下》记录他与勾践的谋略对话:
  “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
  “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
  可见他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倾向。
  《国语·越语下》
  “时将有反,事将有间”;“赢缩转化……天节固然”;“赢缩以为常,四时以为纪”;“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柔而句屈,强而不刚”;“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
  他劝阻勾践的冒进:
  “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於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句践复问范蠡,蠡曰“可矣”。乃发习流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
  最后是范蠡逼迫吴王自杀,消越国大患,使越取得彻底胜利
  范蠡为勾践复国战争留下的遗迹至今可寻,如:
  山阴大城者,范蠡所筑治也,今传谓之蠡城。陆门三,水门三,决西北,亦有事。到始建国时,蠡城尽。(《越绝外传·记地传》)  清顾炎武《禹陵》诗:“蠡城迷白草,镜沼烂红菱。”
  “浙江南路西城者,范蠡敦兵城也。其陵固可守,故谓之固陵。所以然者,以其大船军所置也。”(《越绝外传·记地传》)
  湖南湘湖范蠡所建的屯兵城 ,越王城山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好的春秋末期城堡遗址,早在1989年就被列为省级重点文保单位。山顶中间低四周高。高处是一条长1090米的城墙。它筑于峻峭的绝壁上,外陡内缓。山顶是一个盆地,2万平方米,是越军屯兵处,是当年越王勾践命范蠡所建的屯兵城。
  “蠡湖”,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七·常州府》:“蠡湖,县东南五十里,与长洲县分界,相传范蠡所开,一名蠡渎,一名漕湖,东西长十三里,南北六里。”原名“五里湖”,面积相当于杭州西湖的1.3倍在江苏省无锡市东南。相传春秋越范蠡伐吴时开造。南朝齐谢朓《齐雩歌·世祖武皇帝歌》之二:“静难荆衡,凝威蠡浦 。”可以晨观“烟收远树徐出”,暮赏“月落寒涛水正平”。
  三 范蠡-陶朱公-中国商人鼻祖
  1、见微知著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越王还于吴,置酒文台,羣臣为乐,乃命乐作伐吴之曲。……大夫种进祝酒,……于是越王黙然无言。……台上羣臣大悦而笑,越王面无喜色。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范蠡知勾践爱壤土,不惜羣臣之死,以其谋成国定,必复不须功而返国也,故面有忧色而不悦也。
  庆祝胜利的宴会上,乐师创作了讨伐吴国的音乐,文种祝酒歌颂勾践的功德,勾践却默默地一言不发;台上群臣都十分高兴,勾践的脸上没有一点喜悦之色;范蠡知道勾践是贪图土地,而并不顾惜群臣的死亡,因为他的计谋已经获得成功,国家已经安定,肯定又想去求取大功而不想回国,所以,脸上有忧虑的神色。  范蠡本想不待返越就离开远去,但为尽君臣之礼,还是跟勾践返越。
  《史记·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句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为书辞行。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范蠡辞于王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义一也。今臣事大王,前则无灭未萌之端,后则无救已倾之祸。虽然,臣终欲成君霸图,故不辞一死一生。臣窃自惟,乃使于吴。王之惭辱,蠡所以不死者,诚恐谗于太宰嚭,成伍子胥之事,故不敢前死,且须臾而生。
  君主忧虑时臣子该劳苦;君主受辱时臣子应殉身,那道理是一样的。今天我侍奉大王,在以前没有消灭过尚未萌生的祸端;后来又没有救援过已经倾泻成灾的祸患。虽然如此,我还是始终想成就君主称霸复国的大业,所以没有推辞死生。但我思忖入吴时大王遭到那样的耻辱而没有死的原因,我真怕遭受到像太宰嚭一样的奸臣的谗毁而演成伍子胥那样的事。所以不敢在以前死,还是偷活下来。
  又说:
  大王现在建立了功业,洗刷了耻辱,这就是我所以长期在位的原因,请让我从此告别吧。
  《史记·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
  句践曰:“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不然,将加诛于子。”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越王恻然,泣下沾衣,言曰:‘国之士大夫是子庸,国之人民是子使,孤寄身托号以俟命矣。今子云去,欲将逝矣,是天之弃越而丧孤也,亦无所恃者矣。孤窃有言,公位乎,分国共之;去乎,妻子受戮。’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范蠡曰:‘臣闻:“君子俟时,计不数谋,死不被疑,内不自欺”。臣旣逝矣,妻子何法乎?王其勉之,臣从此辞。’乃乗扁舟,出三江,入五湖,人莫知其所适。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范蠡旣去,越王愀然变色,召大夫种曰:‘蠡可追乎?’种曰:‘不及也。’……越王乃收其妻子,封百里之地。‘有敢侵之者,上天所殃。’
  《国语》云:
  乃环会稽三百里以为范蠡之地,曰:“后世子孙,有敢侵蠡之地者,使无终没于越国,皇天后土,四乡地主正之。”
  有胆敢侵害她们的人,就会成为上天所残害的对象。
  《越绝书·外传记地传》:“苦竹城者,勾践伐吴还封范蠡子也……去县十八里。”
  《水经注·渐江水》:“浙江又迳会稽山阴县,有苦竹里,里有旧城,言勾践封范蠡子之邑也。”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于是越王乃使良工铸金,象范蠡之形,置之坐侧,朝夕论政。
  范蠡助越灭吴后不辞而别,越王勾践找不到他的下落,就下令能工巧匠用最好的黄金打成金箔,绘成范蠡模样,每天对着金箔像行礼。这是中国记载的最早的金箔画像
  2、范蠡行踪:
  [1]五湖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盖以吴王杀子胥而盛以鸱夷,今蠡自以有罪,故为号也。韦昭曰“鸱夷,革囊也”。或曰生牛皮也。
  苏州蠡口镇,相传因范蠡浮舟五湖经此而得名。 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往迹》:“蠡口在长洲界,又谓之蠡塘 ,昔范蠡扁舟浮五湖,盖尝经此。”
  范蠡改名换姓,穿越纵横交错的运河水网,先后在苏州、无锡、湖州、嘉兴、长兴、宜兴、德清一带隐居,并先后在湖州南浔的范庄、德清的蠡山、长兴的蠡塘、无锡的蠡湖挖塘养鱼,清《康熙德清县志》就明确记载说:“昔范蠡扁舟五湖,寓居此地”。
  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  [2]、齐人闻其贤,以为相。
  [3]、陶硃公
  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陶地传说有多处:
  一说——陶为今山东定陶西北。
  ◇集解徐广曰:“今之济阴定陶。”
  □正义括地志云:“陶山在济州平阴县东三十五里。”止此山之阳也,今山南五里犹有硃公冢。
  二说——为今日安徽亳州涡阳。
  据说今永城市南邻安徽界处,有许多范蠡的传说,还有范蠡村,范姓人口众多,此为范蠡离开齐国间行之陶地。永城、涡阳、蒙城三县为邻,三县之域应为一处陶地,在春秋之时都是宋国地域之内,可称为宋陶。宋国乃微子开始封地,商汤都南亳和商族先公久居之地,必然商业文化气息浓厚,原本善于经营的范蠡三迁至陶,便融入浓厚商业文化之中了。
  三说——江苏宜兴,隐居在宜兴善卷洞一带,他发动当地人民制陶致富,因此被称为“陶朱公”,被奉为制陶业的祖师爷。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天下称陶硃公。
  他认为物价贵贱的变化,是由于供求关系上的有余和不足,主张谷贱时由官府收购,谷贵时平价售出。
  故范蠡三徙,成名於天下,非苟去而已,所止必成名。卒老死于陶,故世传曰陶硃公。
  范蠡认为:“治生之法有五,水畜第一”,水畜就是指的养鱼,他还自称“渔父”。根据近人考证,汉朝有人根据范蠡养鱼的论述,整理编写了世界上第一部养鱼的专著:“范蠡养鱼经”,并从此开了世界池塘养鱼的先河。
  南京的商贸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范蠡筑冶城始,冶城就是炼钢铁的城,南京当时成了一座钢城,此后就开始了商贾集散。被称为“陶朱公”的范蠡作为第一位有记载的成功商人,也成了商贸人的“偶像”。  三  西施传说
  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
  “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
  “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
  “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
  “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1、西施与美人计
   在评书、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及戏剧中,西施作为爱国爱民、勤劳朴实、美丽动人的古代妇女形象广为传颂。特别是把西施塑造成春秋末期吴越关系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一位女性加以渲染后,西施的优美传说在民间更是世代流传不衰。
  记载春秋历史最详细最古老的文献《左传》、《国语》,都记述了勾践向吴王献美女之事,但并未提及西施其人。
  《国语·越语上》提到越国送美人的事:
  “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
  《国语》云: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首先用美人计的是文种:接受美女的是太宰伯嚭,要他从中斡旋。并没有献美女给吴王夫差,更是没有提到西施。
  [1]、西施为著名美女的称呼:
  先秦诸子著作中就已屡见“西施”之说。
  最早提及西施其人的是《管子·小称》:“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该书作者管仲系春秋初期人,可见,“西施”至少比勾践早出生200多年,管仲怎么能够说到200多年后的西施呢?  《庄子》里也有三次提到西施。‘西施病心而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走。’故而有了‘东施效颦’的成语。
  《庄子·齐物论》云:“故为为是举莛与楹,历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从司马彪注文看来,这个“西施”又比吴越交战早100多年。
  《孟子》中也有‘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的话。
  屈原在《九章·惜往日》里就赞道:“虽有西施之美容兮,谗妒入以自代。”
  《韩非子》亦云:“善毛啬、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
  据此,“西施”一词是古代对美女的艳称,并非专指某一个人,漂亮女子都可称为西施。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吴太伯世家》、《越王勾践世家》、《伍子胥列传》和《货殖列传》等相关的记载中依然没有提到西施一个字。
  西汉人著作中的西施,与吴越战争无关:
  汉贾谊《新书·劝学篇》:“夫以西施而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
  刘向《说苑·尊贤篇》、陆贾《新语》和《淮南子》中也都提及西施,但仅仅把她作为一个美女的形象,而且多与毛嫱双双并出,一点也看不出西施与吴越两国的政事有什么纠葛。 
  [2]东汉才出现与美人计有关的“西施”
  到了东汉,才有勾践报仇用美人计的记载,将西施卷入吴越争霸的乃是东汉两部野史《吴越春秋》和《越绝书》。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记载,勾践释归后,文种献灭吴九策,其中有“遗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美人计: 
  乃使相者国中得苎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饰以罗榖,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服而献于吴。
  在国中搜寻美人的是“相者”,去进献的乃是“相国范蠡”,吴王大喜曰:“越贡二女,乃勾践之尽忠于吴之证也”!
  袁康的《越绝书》云:“越乃饰美女西施、郑旦,使大夫种献之于吴王……”  《越绝外传·记地传》还记载了:
  美人宫,周五百九十步,陆门二,水门一,今北坛利里丘土城,句践所习教美女西施、郑旦宫台也。女出于苎萝山,欲献于吴,自谓东垂僻陋,恐女朴鄙,故近大道居。去县五里。 
  后人评价:“其(指《越绝书》时去古未远,残篇遗事,固当不泯,缀辑而成,事裨史缺。治吴越史者,率以为据。该书开始提到西施其人,之后言西施者,多以此书为本。”
  [3]、后世关于西施的种种故事多由此而生。
  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萝山(亦名罗山)下苎萝村(今诸暨市城南浣纱村)。据说,苎萝有东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今通二村、施家渡村,旧称东西苎萝村。
  据明嘉靖《萧山县志》记载,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萧山就有苎萝乡西施里的建置。西施即出于此。浣纱溪穿村而过,在溪东者为东村;在溪西者为西村,今称施家渡村,西施亦常浣纱于溪,故又称浣纱女。施氏后裔至今聚居于此。
  西施古迹大都分布于临浦通济苎萝山周围,有苎萝山、浣沙溪、苎萝湖、西施洗脚潭、西施里、西施庙、苎萝亭、后江庙和范蠡庵等。
  西施天生丽质,禀赋绝伦,相传连皱眉抚胸的病态,亦为邻女所仿,故有“东施效颦”的典故。实际出于《庄子》“西施病心”的寓言。
  流传最广的是《太平广记》卷236引《述异记》:
  “吴王夫差筑姑苏台,三年乃成。周旋诘屈,横亘五里,崇饰土木,殚耗人力,宫妓数千人。上别立春宵馆,为长夜之饮,造千石酒钟。夫差作天池,池中作青龙舟,舟中盛陈妓乐,日与西施为水嬉。吴王于宫中作海灵馆、馆娃阁,铜钩玉槛,宫之楹槛皆珠玉饰之。”
  这也只是传说,我在第四讲中论述过姑苏台的战略重要性。至今灵岩山上的遗迹如“响屐廊”、玩月池、吴王井也大多系后人根据传说附会。缺乏文献根据和考古依据。
  近来,诸暨拿到了一个“吴王夫差盉”。“吴王夫差盉”,通体上下由龙纹装饰,表现了它出身高贵,应该是春秋时期的宫廷礼器。
  盉上刻有一句铭文,“吾王夫差吴金铸女子之器吉”,铭文“吾王夫差”即“吴王夫差”;“吴金”是指最好最珍贵的金属。  其大意是吴王夫差用诸侯敬献的青铜,为一位女子铸造了这件盉。但没有铭文中表明姓氏。说明可能是为来自民间的女子而铸,但也只可说明吴王夫差衷心爱慕的女人来自民间,并不表示这个女子就叫“西施”。
  2、西施的下落的传说
  [1]、被投水杀身
  这种说法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墨子·亲士》篇: 
  “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故彼人者,寡不死其所长,故曰‘太盛难守’也。”
  “沈”即“沉”字,说西施是沉于江中而死,她的死是因为她的美丽。墨子生于公元前468年,而越王勾践灭吴王夫差是公元前473年的事,年代相近,但这也并不能证明此西施即是吴越时期的西施。这句话成为后人证明吴越时期西施沉江而死的证据,但不可靠。
  《修文御览》转引东汉赵晔所撰《吴越春秋》有关西施的记载说:“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
  这里的“浮”字也是“沉”的意思。“鸱夷”,就是皮袋。这句话的意思是,吴国灭亡后,越王把西施装在皮袋里沉到江里去了。
  唐朝诗人李商隐曾作《景阳井》绝句一首:“景阳宫井剩堪悲,不尽龙鸾誓死期;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
  另一诗人皮日休也有诗题《馆娃宫怀古》共五绝,第五首是:“响屟廊中金玉步,采苹山上绮罗身;不知水葬今何处,溪月弯弯欲效颦”。
  可见唐代也流传过西施被沉的说法。
  [2]、西施跟随范蠡归隐于五湖。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与《货殖列传》都提到范,但没有讲起西施,更不用说她与范蠡有什么关系。
  A、将勾践夫人生子嫁接到范蠡与西施私通生子,于是两人有了关系  《吴越春秋》去进献的乃是“相国范蠡”
  《越绝书》“使大夫种献之于吴”
  《越绝外传·记地传》:“语儿乡,故越界,名曰就李。吴疆越地以为战地,至于柴辟亭。”
  “女阳亭者,句践入官于吴,夫人从,道产女此亭,养于李乡,句践胜吴,更名女阳,更就李为语儿乡。” 
  《吴地记》:
  (嘉兴县)县北三十里有隽里池,是吴越战敌处。县南一百里有语儿亭,勾践令范蠡取西施以献夫差,西施于路与范蠡潜通,三年始达于吴,遂生一子。至此亭,其子一岁能言,因名语儿亭。
  [2]、令随鸱夷以终
  《吴越春秋》记载:“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
  这里的“鸱夷”不作皮袋解释,而指的是范蠡, 因范蠡号鸱夷子皮,所以,附会成西施随范蠡而去。
  唐代诗人杜牧在所作《杜娘诗》中有句云:“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
  [3]、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东汉袁康所著的《越绝书》载:越灭吴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宋朝大文学家,历任杭州、湖州的太守苏东坡也说,越灭吴后,范蠡“仍携西子”,“五湖问道,扁舟归去”。
上海前几年出版的《辞海》(修订本)也这样说:
  “西施一作西子,春秋末年越国苎萝人,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夫差最宠爱的妃子。传说吴亡后,与范蠡偕入五湖”。并没有提到她被沉于水的传说,大概也是愿意西施有一个完美的归宿吧。
  唐、宋诗词中出现大量的以西施为吟咏对象的篇章,多咏叹红颜薄命或谴责女人祸水、美色亡国。元代有关汉卿的《姑苏台范蠡进西施》、元赵明远的《陶朱公范蠡归湖》。
  以范、西爱情故事为主线的剧目,首见明梁辰鱼的《浣纱记》以范蠡和西施悲欢离合贯串了吴越两国的兴亡历史,就因西施和范蠡初次见面时以一缕浣纱作为定情之物,故剧名《浣纱记》;
  清徐石麟的《浮西施》杂剧
  梅兰芳皮黄剧《西施》、《续浣纱》,乃至解放后的川剧《吴越春秋》、婺剧《西施泪》等。
  “西施”这一形象是经历了由无到有,慢慢加工丰富的。
  历史上可能有过一个叫“西施”的美女,甚至她的名字成为美女的统称,而历史上吴越战争期间则并没有那个名叫“西施”的女子。只是因为她美,所以也冠以“西施”之名。至于“西施”最终随范蠡隐居之说,更为无稽之谈,是善良的人们杜撰出来的美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