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小人带什么好:晋国春秋之青铜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8 17:05:21
晋国春秋之青铜器__重庆三峡博物馆特展
2011-06-17 23:05:06| 分类:金银铜石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夔凤纹罍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通高36.3厘米、最大径37.8厘米,1988年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方唇外侈,小口束颈,溜肩圆腹,下腹内收成平底。肩部两对对称的铺首衔环,大小不一。自器口至下腹部以綯索纹带为界分别装饰斜三角纹、夔凤纹、蟠螭纹、窃曲纹和垂叶纹。器型端庄,纹饰采用高浮雕形式构图,清晰美观。为晋国青铜器上乘之作。
晋国春秋——山西出土两周时期文物精华展 由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山西省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主办的《晋国春秋——山西出土两周时期文物精华展》,将于2010年4月28日—6月28日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一楼南展厅,免费对市民开放。晋国春秋——山西出土两周时期文物精华展》,是从山西省博物院和山西省文物考古所收藏文物中挑选出的精品,经过组合而推出的一次全国巡展,我馆是巡展的第五站,之前分别到过深圳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大连现代博物馆和江西省博物馆,并受到观众一直好评。此次展出的展品,主要是两周时期晋国青铜器、玉器及少量的陶范和文书。展品主要来自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曲沃县羊舌墓地、闻喜县上郭村、绛县横水墓地、侯马晋国墓地及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地,共计116套,172件,其中一级文物多达34件。晋文化综述山西,中国北方大省,位于黄土高原东缘,表里山河。北越长城即塞外草原,东跨太行进入华北平原,难过黄河至中原辐腹地,面积15.6万平方公里。这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原农耕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交汇融合的天然通道和军事重地,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里在公元前11世纪至前3世纪,诞生了伟大的晋国和三晋,孕育出富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晋文化,因而山西简称为“晋”,后来的韩、赵、魏三国,皆源于晋,又称为“三晋”。


蟠螭纹甬钟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高87厘米 铣距42厘米
1961年万荣县庙前村出土
甬作上细下粗八棱柱状,下部有一圈圆箍,正面置一兽首环钮。钟枚较高,有底座,公布接近全长的二分之一。舞面和篆均饰蟠螭纹,鼓面饰龙蛇复合式兽面纹,口部饰斜线纹。

夔凤纹鉴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通高42.4厘米 口径70.6厘米
1988年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一组4件,形制、大小、纹样皆相同。大敞口,沿平折,颈微敛,宽肩、曲壁,腹内收成弧形,平底,矮圈足。附有对称的四耳,铺首衔环。铺首为立雕的兽头,扁平圆环。铺首饰云纹、回纹。颈部和下腹部饰夔凤纹带,夔凤正反交织成方形几何纹图案,上腹部饰饕餮纹带。


镶嵌错金蟠兽纹铜豆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高19.2厘米 口径17厘米
1965年山西省长治市分水岭出土
盖项捉手和圈足均作喇叭形,腹侧有环耳,通体错金蟠兽纹、垂叶纹、三角云纹等,纹饰精美,堪称瑰宝。

蟠虺纹车盖斗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通高13.3厘米 顶径9.6厘米
1954年长治县分水岭出土
斗上作直壁扁鼓形,周壁有长方镂空18个,为插辐搭顶所用。斗下渐收细长喇叭筒形,长三角镂孔8个,为固定盖顶所用。斗顶饰蟠虺纹和涡纹

交龙纹壶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高56.7厘米 口径15厘米
1995年定襄县中霍村出土
盖平弧,正中一环形钮,子口,体方唇,侈口,缩颈,溜肩,平底,下接矮圈足。肩部有兽首形环耳,颈部和下腹部均置四个铺首衔环钮。身饰细交龙纹六周,间以宽弦纹带,以圆珠纹衬底,圈足饰绚索纹。

云纹觯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通高12厘米 口径9.3厘米
1984年曲沃县曲村出土
饮酒器。口下饰云纹一周,上下界以连珠纹。圈足饰云纹一周。


兽目交连纹盘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直径46厘米 高16厘米
2005年曲沃县羊舌村出土
方唇,窄析沿,浅腹,圈足,圈足下附三小兽蹄形足,口沿和圈足均饰兽目交连纹。
>
“晋仲韦父”盉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通高25.6厘米 口径13.2厘米
1988年曲沃县曲村出土
出土于南侧棺椁间。带盖四足盉,简状流,裆下有双环,兽首形錾,盖顶为猜形纽,盖与器由环链相连。盖和口部各部各饰一周长尾鸟纹,云雷纹地,流饰斜角云纹,盖内有铭文2行,器口铭文3行,内容相同,计12字“晋仲韦父乍旅盉其万年永宝”。

窍曲纹罐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高9.1厘米 口径6.65厘米 肩径9.55厘米 耳距10.1厘米
1989年闻喜县上郭村出土
盛酒器,小口大腹,广肩,肩上置两大耳,上有盖,下有三短支柱为足。器身遍布窍曲纹,纹饰线条流畅,造型优美

兽面纹尊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高27.5厘米
2006年绛县横水墓地出土
体方口圆,腹微鼓。四角有扉棱。花纹粗犷,无地纹。自口沿以下饰蕉叶龙纹和鸟纹,腹部饰卷角兽面纹,圈足饰兽目交连纹。属于俪国铜器。

络绳蟠螭纹链盖壶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高34厘米 口径11.2厘米
1995年定襄县中霍村出土
盖平,一环形钮,子口。身方唇,缩颈,溜肩,圆腹,平底,下接矮圈足。颈部两侧有一对铺首衔环耳,上套梁环。提梁横直,两端下曲,各以四节交捩钮下接两耳。盖上饰蟠虺纹,器颈部饰蟠螭纹一周,身饰凸起的绳络纹,内填蟠螭纹和圈点纹,圈足饰 索纹。


乳钉纹圈足簋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高20.4厘米 口径19.6厘米
1984年曲沃县曲村出土
带盖双耳盆形簋.口下基层与圈足饰云纹组成的兽面纹各一周.盖和腹部饰方格纹内有乳钉纹.兽首形耳有垂珥.器底和盖有铭文“同乍父壬尊彝”2行6字。







兽形觥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高29厘米 长30.5厘米
2006年绛县横水墓地出土
方体,龙头盖。腹壁微曲。龙头张口露齿,唇上饰蛇纹,盖上饰龙纹和兽面纹,口沿以下饰花冠凤鸟、长冠凤鸟和弯腰角龙纹。觥体四壁和圈足分别饰内卷角大兽面和长冠凤鸟,均以雷纹填地。主体花纹之上又以阴线刻花,形成三层花,豪华富丽。属于俪国铜器。

6兽面纹方彝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高37厘米 口长22厘米 宽15.8厘米
2006年绛县横水墓地出土
长方体,盖和盖纽均作四坡式屋顶形,侈口,束颈,腹微曲。花纹浮雕。盖和腹的四周饰双龙组成的内卷角大兽面,阔口獠牙,巨睛利爪,口沿下饰双体龙纹。方圈足饰长冠垂尾凤鸟,自盖至足的四隅皆有扉棱。颇显凝重大方。属于俪国铜器。


貘尊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高11厘米 长18厘米
2006年绛县横水墓地出土
短颈,圆眼,圆形大耳,鼻稍长,短尖尾,四足粗壮,背部有盖,鸟形钮,通体饰鳞纹。生动可爱。貘,哺乳动物,似猪似象似熊,在距今100万年到1万年之间广泛生存于温暖潮湿的环境。目前在东南亚尚存它的近亲马来貘。西周青铜器貘尊在横水发现,说明当时中国还有貘类生存。属于俪国铜器。



兽目交连纹匜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通高30厘米 口径16厘米
2005年曲沃县羊舌村出土
敞口,流略上昂,龙首形錾,瓢形器腹,4个兽蹄形敞口足,口沿饰兽目交连纹,腹壁饰数道横条沟纹。

伯卣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通高21.4厘米 口径9X11.1厘米
1980年曲沃县曲村出土
出土于西部棺椁间。盖口与圈足均饰蝉纹一周,盖、腹饰兽面纹,腹上部中间饰兽首,云雷纹地。盖、腹、圈足均有扉棱。兽首形提梁。全器黑亮,花纹清晰,盖内和器底有铭文“白乍宝尊彝”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