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服务费查询: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2:39:33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朱元璋是如何借刀杀功臣的
世事难料,风水轮流转。谁能预测当年随朱元璋驰骋沙场的勇士们,最终都成了他的阶下囚刀下鬼!纵观历史,有多少功臣命丧君主之手,过河拆桥,鸟尽弓藏,已经不是新鲜之举。为权霸天下,手段已经没有是非之分。
明代以前,历朝大体上沿用秦始皇创立政治体制框架,只是相权的形式和职权的大小略有不同。明朝初年,也基本沿用汉唐旧制,直接承袭元朝旧制,在中央设三大府:中书省,下统六部,职掌行政事务;大都督府,统管军事;御史台,职掌监察事务。地方设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总管地方事务。
随着时间推移,朱元璋开始对这套制度越来越不满意。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正是由于权威下移,君主为臣下所蒙蔽,不了解民情,政策也得不到坚决贯彻导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时就公布过上谕,说:“立国之初,当先正纪纲。元氏暗弱,威福下移,驯至于乱,今宜鉴之。”看来,朱元璋早在他登基以前就暴露出要大权独揽的意思了,只不过李善长等人好像并没有注意到。
朱元璋是个权力欲望十分强烈的人,这恐怕与他小时候的惨痛经历有关,在他以后的生涯中,这种欲望越来越强烈,导致了与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们,一个个成了他权力欲望的牺牲品。
从制度到官员任用,朱元璋都在大力革新,他是怎样紧握皇权的?会不会适得其反?
朱元璋的改革首先从地方机构着手。洪武九年,朱元璋下令撤销行中书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掌行政、司法、军事权力,三者地位平等,互不统摄,向中央负责。全国分为十二个布政使司,洪武十五年增设云南布政使司。
与地方改革相比,朱元璋更为关心的是中央机构改革。洪武十三年,他借口胡惟庸谋反,宣布撤销中书省和丞相,提高六部职权,分掌天下事务,直接向皇帝负责。朱元璋惟恐后世子孙不理解自己的苦心,特意在《祖训》中明文规定不许变乱旧章:“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同时将掌管全国军事的大都督府一分为五,改为前、后、左、右、中五军都督府,分领所属都司卫所部队,但无权调兵。
朱元璋废除丞相,是对一千多年中央政治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不设丞相,六部直接将全国政务奏请皇帝裁决,实际上是皇帝兼行相权。皇帝不得不处理更多的政务,据统计,自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日内送到皇帝手里的奏章,共有一千一百六十件。这些奏章里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三千二百九十一件事,朱元璋平均每天要处理四百一十件事情。专制主义皇权到了朱元璋手中得到了空前的加强,这样一来,皇帝其实是天底下最辛苦的职业了。
除了看奏章外,朱元璋还有其他事情要处理,每天上朝三次。朱元璋是穷苦出身,还可以坚持下来,但也经常诉苦。其实,这不正是他自己揽到身上的吗?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堪称中国最勤政的皇帝,这里面除了责任之外,更是他的权力欲望在支撑着他,他完全是苦并快乐着。
如此高度集中的皇权必然会产生负面影响,因为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明代中后期皇帝就为所欲为,甚至数十年不上朝。朱元璋的后嗣子孙严格遵守了不准设立宰相的规定,帝国权力确实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不过其中部分权力却由宦官代行(即使嘉靖皇帝,几十年不上朝,也能始终将帝国最高权力紧紧攥在手里,玩弄群臣宦官于股掌之中,不知道是不是朱元璋的遗传)。
以朱元璋的智慧,怎么会想不到宦官专权的可能,所以他早立下了太监干政,将杀无赦的铁牌,这样皇帝就可以既不依靠丞相,也不被太监左右。可惜,朱元璋的子孙喜欢皇帝的权力,却不愿意做苦役,所以他所设想的事实上都落空了。丞相没有了,但有内阁大学士部分代行丞相职权,宦官作为大学士与皇帝的联系人,也逐渐获得了权力,最后连朱元璋立的那块牌子也被太监给搬走了。明代的宦官专权固然是因为皇帝懒于政事,但从根源上来讲还是要归因于朱元璋。
特务制度也始于朱元璋。朱元璋豢养了大批特务,称为“检校”,四处观察臣下的活动,从事镇压“不轨”、“妖言”的勾当。检校专门告人隐私,人人惧怕,朱元璋却十分欣赏。当时最著名的特务是高见贤、夏煜、杨宪和凌说,专门刺探别人的阴事,“四人以伺察搏击为事”,“专主察听在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无不奏闻”。朱元璋曾经洋洋得意地说:“惟此数人,譬如恶犬,则人怕。”
分享 |
0% (0)
0% (0)
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更有收获……
※ 来源: club.qingdaonews.com 青青岛社区 发表于:2007-07-23 11:15:32
微博举报回复引用 2楼六月飘雪花进他(她)的空间给他(她)发消息
编辑纸条博客 海豚级高级用户
回复: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特别设立了锦衣卫。锦衣卫隶属于皇帝的亲军体系,长官为指挥使,下领官校。官为千户、百户,校为校尉力士,因穿橘红色服装,骑马,故又称“缇骑”。锦衣卫下设镇抚司,有监狱和法庭,成为“诏狱”,直属于皇帝,权力很大。锦衣卫职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天下重罪逮至京者,收系狱中,数更大狱,多所断治,所诛杀为多”。
作为开国皇帝,徒手取天下的功绩足以使朱元璋自傲了。锦衣卫刺探隐私,刑讯逼供,朱元璋却做得理直气壮,丝毫不觉得有愧。原因很简单,在朱元璋心中,天下不是天下人的天下,而是他一个人的天下,天下就是他的家,他的家就是天下。这个大家里,朱元璋是永远正确的绝对领导者和统治者,至于臣僚百姓,都是他的奴仆而已。当然这种观念很早就有了,要不然就不会有“刘汉”、“李唐”、“赵宋”的说法了,只不过朱元璋做得更加彻底,更加肆无忌惮。
有例为证,钱宰被征编《孟子节文》,罢朝回家做了一首诗:“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告诉他昨天诗作得不错,只是并没有“嫌”他迟,不如改成“忧”字更好些。钱宰听后大惊失色,赶紧磕头谢罪。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所以大臣们都提心吊胆,就连李善长、徐达这样的功臣也人人自危。
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是一个恶劣的开端。永乐十八年,明成祖朱棣在锦衣卫外,另设东厂。成化十三年,宪宗设西厂。后来,刘瑾又设内厂。终明一朝,锦衣卫、东厂这些机构,成为维护皇权的重要手段,但更多的时候是被专权的太监如刘瑾、魏忠贤等人所利用,成为打击报复大臣的有力武器,不知有多少忠臣惨死其中。
朱元璋是个权利欲望比较强的人,他用什么方式处理潜在的威胁?
集中皇权,不仅仅是从制度入手,清除对皇权有威胁的人,也是必需的程序。朱元璋称帝之后,四方渐平,原先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与朱元璋的蜜月期也很快宣告结束,“兔死狗烹”的故事再一次上演,持续的时间和牵涉的人数“盛况空前”。从洪武四年到洪武二十六年,大明政局风云变幻,一群群人不断走上断头台,惟一的胜利者就是朱元璋。这局棋,以整个大明帝国作为棋盘,果真是大手笔,朱元璋是操纵整个棋盘的幕后黑手,所有的人都像棋盘上的棋子被他利用和玩弄了。
可是,长远来看,他真的是胜利者吗?这盘棋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步,削弱李善长。
从朱元璋称吴王时期,李善长、徐达就是中书省的右左丞相。洪武三年十一月大封功臣,朱元璋认为:“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给军食,功甚大,宜进封大国。”授予李善长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一时间,荣宠无比。
李善长“外宽和,内多忮刻。参议李饮冰、杨希圣,稍侵善长权,即按其罪奏黜之”。他所欣赏的中书都事李彬犯法,被刘基绳之以法,李善长就“恶人先告状”,刘基被迫告老还乡。朱元璋凭借淮西力量起家,淮人自然而然占有了很突出的地位。特别是李善长既富且贵,骄横专擅,凭借自己的权势,颐指气使,凌驾于百官之上,非淮人集团和朱元璋都日渐不满。李善长不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在朱元璋这样一个喜欢大权独揽,不容他人置喙的专制君主手下,即使神物自晦都很难保证不受打击,更何况他现在这样争权夺利,处处招摇呢?
果然好景不长,朱元璋很快就以一串眼花缭乱的动作开始了他的第一个步骤。洪武四年正月,朱元璋借口李善长身体不好,让李善长回家养病去了。第二年就派他监督修建中都临濠(今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又迁徙江南富户十四万户到中都命他管治。李善长从此远离权力中心,与赋闲在家差不多,在中都呆了好几年。这段期间,朱元璋动作不断,擢升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为太仆丞,李存义的两个儿子李伸、李佑为群牧所官,洪武九年,又和李善长结成了亲家,李善长的儿子李祺娶临安公主(称为“尚公主”)。仅隔一个月,御史大夫汪广洋、陈宁就弹劾李善长“狎宠自恣”,李祺有失礼仪,“大不敬”,朱元璋随即削去李善长岁禄一千八百石,并命李善长会同曹国公李文忠总理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
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更有收获……
来源: club.qingdaonews.com 青青岛社区 发表于:2007-07-23 11:41:44
微博举报回复引用 3楼六月飘雪花进他(她)的空间给他(她)发消息
编辑纸条博客 海豚级高级用户
回复:
第二步,扶植胡惟庸。
胡惟庸是在朱元璋起兵后的第三年投靠了朱元璋,他是安徽定远人,李善长和沐英也是定远人,当时有人写诗比喻淮西集团是:马上短衣多楚客,城中高髻半淮人。在李善长的提拔下,胡惟庸很快于洪武三年升至中书省参知政事,而后又代替汪广洋出任中书省左丞,杨宪死后,胡惟庸逐步得宠。
但是真正提拔胡惟庸的是朱元璋。胡惟庸不过是朱元璋原来帐下的一个文书,朱元璋正是看中了胡惟庸并无党羽而且又是李善长阵营的力量,才提拔胡惟庸以制约李善长。然而,他没有想到胡惟庸和李善长一样骄纵跋扈,而且居然和李善长关系还不错。史称胡惟庸“尝以曲谨当上意,宠遇日盛,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四方躁进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较之李善长,胡惟庸的所作所为更为过分。
但为何朱元璋会容忍胡惟庸这么久呢?有人分析说,这是欲擒故纵,要让胡惟庸自作孽,不可活,等到胡惟庸的劣迹充分暴露的时候再一举根除。这种分析很有道理。其实还有两个原因,朱元璋若是过早打倒胡惟庸,那么胡惟庸的根基不深,交往不广,就很难实现重创淮西集团的原定目标。此外,胡惟庸虽是小人,但小人有小人的用处。胡惟庸既是朱元璋棋盘上的棋子,也是他手中的刀。刘基就是死在这把刀下。
第三步,借胡手除刘基。
在朱元璋讨伐天下过程中,刘基功劳甚大,在鄱阳湖大战中甚至救过朱元璋一命,若不是刘基,朱元璋早就被一炮轰死了。民间传说刘基能呼风唤雨,神通广大,是和诸葛亮齐名的人物,《明史》也称赞他“佐定天下,料事如神”。刘基“性刚嫉恶,与物多忤”,但他的悲剧不在于他的这种性格,而是他所遇非人。如果刘基碰上的不是朱元璋这样的雄主,而是像刘备这样的仁主,那就是另一番天地了。正因为刘基料事如神,才惹来杀身之祸。天下安定,还需要刘基这样的不世奇才吗?碰到朱元璋,刘基怎么都逃不过一死。由此不得不让人感叹,开国功臣往往不得善终,这到底是制度问题,还是人性问题,又或是其他原因?怎么样才能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呢?
朱元璋登基后,对付刘基的方法与对付李善长如出一辙,只是刘基在朝中的根基不像李善长那么深,势力也没有李善长那么大,朱元璋稍微耍了几个花样之后刘基就死了。思虑周详,干脆利落,这正是朱元璋的一贯作风。
刘基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所以他往往利用自己的天文知识来达到进谏的目的。但是,即使是现在的天气预报都有不准的时候,更何况明代?有一次刘基就栽了一个跟斗,他以求雨为条件,向朱元璋“透支”了一项要求,朱元璋答应了,结果过了一个多月这雨都没下。朱元璋心里很高兴,终于抓到了刘基的把柄,表面上却勃然大怒。刘基一看不好,借着给妻子办后事的机会,告老还乡了。
朱元璋怎么会忘了他呢?当年冬天就把刘基给召回来了。刘基打定主意要韬光养晦,朱元璋多次想给他封爵,刘基就是不要。
洪武三年,朱元璋授刘基为弘文馆学士,十一月大封功臣,刘基被授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岁禄二百四十石。第二年,朱元璋赐刘基回家养老。刘基回老家后,“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韬光养晦的功夫更加到位。就连一个小官,经过精心化装骗入刘基家中,刘基得知实情后,也立即远远躲起来了。所以名为养老,实则避祸。
但朱元璋不会忘记他的,胡惟庸也不会忘记。偏偏江山易改,刘基秉性难移,他身在山野,心系天下。
在温州、处州间有一块地叫做谈洋,是私盐贩子的老巢,方国珍就是从那里起兵的。至正十三年十月,刘基就是因为奏请元政府剿灭方国珍而获罪,被羁押在绍兴。现在刘基希望朝廷可以在此地设巡检司防守,以防动乱,结果遭到当地人的反对。刘基便让长子刘琏将这件事上奏朝廷。
胡惟庸抓住机会,在朱元璋耳边进谗言,说刘基其实是看中了那块地有王气,便想在那里筑坟,将来自己的子孙就可以称王称帝,当地人不答应,刘基于是就请求设立巡检司,其实是为了一己私利。奸佞小人诬陷忠良,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朱元璋对此事的态度值得仔细分析,“帝虽不罪基,然颇为所动,遂夺基禄”。朱元璋心“动”的是什么呢?是他相信胡惟庸所说,刘基真的为自己选了一块有王气的风水宝地吗?应该不会,如果刘基想称王称帝,那他就不会出山来辅佐朱元璋打天下了。但是有一个理由肯定朱元璋心“动”,那就是刘基的才能,这才是朱元璋不敢放心的地方。如今天下初定,万一刘基心生异志,或另投他人,那就麻烦了
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更有收获……
来源: club.qingdaonews.com 青青岛社区 发表于:2007-07-23 11:42:49
微博举报回复引用 4楼六月飘雪花进他(她)的空间给他(她)发消息
编辑纸条博客 海豚级高级用户
回复:
还有一种可能,朱元璋的“所动”根本就是装出来的,他要骗的人恰恰就是进谗言的胡惟庸。朱元璋杀刘基的决心已定,却不想亲自动手,免得背上骂名,眼见胡惟庸如此急不可耐地要置刘基于死地,正好顺水推舟,借刀杀人。他也不用说什么,只需要轻车熟路地做几个表情,以胡惟庸的聪明伶俐立时便能明白,马上下去动手准备了。两人相互利用,但终是朱元璋老奸巨猾,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刘基已经不能在家呆下去了,他启程进京谢罪,“乃留京,不敢归”。朱元璋既不治刘基的罪,也不放他回家。朱元璋和胡惟庸都在等待下手的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等到了,刘基生病了。胡惟庸奉朱元璋之命,带太医前来看病,实际上是来提前送终。刘基吃了太医开的药后,肚子里就长了一个拳头大小的肿瘤。一直等到刘基病入膏肓,朱元璋才赐刘基回家,免得他死在京城惹来麻烦。洪武八年三月,朱元璋亲自做了一篇文章赐给刘基,派人护送回家。刘基回家一个月后就死了,终年六十五岁。
第四步,逼迫胡惟庸造反。
胡惟庸案是不是个冤案呢?类似上面所说郭桓案,郭桓可以肯定是个贪官,只是被牵扯其中的许多人是无辜的。胡惟庸案也是如此。
得朱元璋宠信的胡惟庸,骄纵自满,胆大妄为,种种不法之事,做得竟是毫无顾忌,俨然以二皇帝自居。这背后自然是朱元璋加以纵容,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大将军徐达曾对朱元璋发表过自己对胡惟庸的不满看法,胡惟庸竟敢胁迫徐达的门人行刺杀之事。刘基曾对朱元璋说起胡惟庸不可立为丞相,终遭胡惟庸毒手。学士吴伯宗弹劾胡惟庸,却差点连命都丢了。果然应了刘基的那句话,“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刘基以驾车来作比喻,同朱元璋讨论丞相人选,刘基认为如果让胡惟庸作了丞相,那么恐怕他会连车辕都拉坏了。)
刘基死后,胡惟庸更是肆无忌惮,在他的定远老宅的水井中,突然长出石笋,露出水面数尺高,前来拍马屁的人都说这是天降符瑞,胡惟庸听得心花怒放。又据说他祖先的坟上,夜夜都是火光映天,胡惟庸更是喜不自胜。不臣之心,暴露无遗。
他却没有注意到,两道冰冷的目光这几年一直在盯着他的一举一动。胡惟庸占据丞相这个位子上蹿下跳已经好几年了,不该做的他也做得差不多了,现在不臣之心显露,到了该收网的时候了。朱元璋当然不会让胡惟庸做一次谋反的试验,然后直到紧要关头才现身前去平叛。傻瓜才会那样做。
只要他有了不臣之心,这就足够了。朱元璋要做的就是逼迫胡惟庸加快谋反的脚步。
这个机会是胡惟庸的儿子送给朱元璋的。有一天,胡惟庸的儿子闲着没事在闹市骑马兜风,结果被一辆车给碾死了。胡惟庸用这个车夫的命偿还了自己儿子的命。报应很快。朱元璋要胡惟庸拿自己的命去偿还那个车夫的命。胡惟庸觉得很不爽,我是丞相,要我赔命?大不了我用钱财来补偿一下好了。没想到朱元璋很坚决地说,不行。胡惟庸立刻就傻眼了。
他开始觉得自己的宰相身份其实没什么了不起,还不是像皇帝手里的面团,人家想怎么捏就怎么捏?还好朱元璋只是借机敲打他一下,没有坚持到底。但胡惟庸的感觉却没有那么轻松,朱元璋的轻轻一句话,在他听来却好像是五雷轰顶。朱元璋的恐吓奏效了,“惟庸惧,乃与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谋起事,阴告四方及武臣从己者。”
胡惟庸的末日很快就到了,而起因只是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洪武十二年九月,占城(又称占婆,是印度支那的占族古国,在今越南中部)前来进贡,不知怎么回事,胡惟庸没有把这件事报告朱元璋,也许是忘记了,也许是觉得不是什么大事,所以没说。结果宫里的太监外出给碰见了,回来就告诉了朱元璋。朱元璋立即抓住这件事情不放,做起了文章,下敕令训斥中书省群臣,这里面当然有胡惟庸。胡惟庸、汪广洋表面承认错误,却又将责任暗地里推给礼部,礼部不愿意背这个黑锅,于是中书省和礼部开始推诿扯皮。朱元璋一看,正合我意,这样扯不清更好,我正愁没有理由继续追究呢。不愧是干大事的人,气魄大得很,朱元璋大喝一声,不用争了,所有的人都给我抓起来。
第二年正月,涂节上表告变,说胡惟庸联络陈宁等人准备谋反,胡惟庸谋反案就此形成。一大批功臣宿旧被杀,包括依附胡惟庸的官员和六部官属。可笑的是首先告密的涂节最后也被处死了,因为群臣认为,涂节本来就参与谋逆,见所谋不利这才揭发了胡惟庸等人,这样的人不能不杀。
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更有收获……
来源: club.qingdaonews.com 青青岛社区 发表于:2007-07-23 11:43:54
微博举报回复引用 5楼六月飘雪花进他(她)的空间给他(她)发消息
编辑纸条博客 海豚级高级用户
回复:
按《明史》记载,胡惟庸被处死时“其反状犹未尽露”,就是说他造反的事实还没有充分暴露,所以他的罪证是后来查证逐步增加的。洪武十九年林贤案发,林贤原系明州卫指挥使,据说胡惟庸派他联系倭寇,共同谋反。
洪武二十三年封绩案发。封绩原系元臣,据说胡惟庸派人北上联合蒙古,以称臣为代价,请求蒙古助一臂之力。这时胡惟庸都已经死去十年了。正巧李善长的家奴卢仲谦告发了李善长与胡惟庸的往来交往,而陆仲亨的家奴封帖木也告发陆仲亨及唐胜宗、费聚、赵庸三侯与胡惟庸共谋不轨。四人均被杀,罪名都是胡惟庸逆党。
第五步,尽诛武将功臣。
早在洪武五年,朱元璋就颁布《洪武青花执壶铁榜文》,对文武功臣严加戒饬,严厉指责他们违法乱纪的行径。这可以看作是朱元璋对骄傲放纵的功臣的一种警告,也是他们关系紧张的一个信号。洪武八年,朱元璋制作《资世通训》,洪武十三年制作《臣戒录》,警告大臣们如果对天子不忠、逾越礼制,将受到严惩。这些功臣们也许没有意识到,朱元璋已经将屠刀高高举起。
廖永忠是最早被杀的功臣。廖永忠自至正十五年朱元璋进军集庆时就开始追随朱元璋,多次立有功勋,特别是在鄱阳湖之战中他驾驶火船,火烧陈友谅,立下大功,朱元璋曾赐他八个字“功超群将,智卖雄师”,可见朱元璋对他的推崇。建国后廖永忠被封为德庆侯。洪武八年三月,朱元璋以廖永忠私穿绣有龙凤图案的衣服为由将其杀死。其实大家都明白这只是借口,真正导致廖永忠被杀的原因是当年他执行了朱元璋谋杀小明王韩林儿的任务。
在《明史·太祖本纪》中并没有讲朱元璋命令廖永忠行弑君之事,记载简单到只有七个字“十二月,韩林儿卒”。但在《明史·廖永忠传》中明确记载:“太祖遣永忠迎归应天,至瓜步,覆其舟死,帝以咎永忠。”这里的“咎”只怕有假。当初朱元璋将韩林儿从安丰救出时恐怕就已经后悔不迭了,这不等于给自己找了一个太上皇么?偏偏韩林儿做皇帝做上了瘾,赖着宝座不肯下来。朱元璋左右为难,总不能废掉韩林儿。现在廖永忠帮了朱元璋这么大一个忙,朱元璋高兴还来不及呢,哪里会去怪罪廖永忠。其实我们从朱元璋对这件事的处理意见就可以看得很清楚,责备一下,就此了事。如果朱元璋真想奉韩林儿为主,他对廖永忠的处罚怎么会如此轻巧。
群雄并起,逐鹿中原,靠的是实力,仁义并不总是管用的。可叹韩林儿,寄人篱下,却还想着骑在人家的头上做皇帝,哪有这么便宜的事?不识时务,纵然进入应天又能有什么好结局?迟早被人害死而已。
再来看看号称是“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的中山王徐达的下场。徐达是被朱元璋在称帝之后仍然呼之为兄的功臣。徐达本人一直非常谨慎,胡惟庸想和他攀附,徐达避之唯恐不及。朱元璋对他赏赐最厚,徐达三个女儿,长女为朱棣的皇后,次代王妃,次安王妃。
徐达为当时第一名将,却始终保持低调,尤其在朱元璋面前更是如此。《明史》说徐达“在军令出不二。诸将奉持凛凛,而帝前恭谨如不能言”。只是朱元璋这种人,对谁都不会放心,对徐达也是如此,他从来只相信自己。朱元璋想尽办法试探考察徐达。“一日,帝与达之邸,强饮之醉,而蒙之被,舁卧正寝。达醒,惊趋下阶,俯伏呼死罪。帝觇之,大悦。乃命有司即旧邸前治甲第,表其坊曰‘大功’。”
徐达死于洪武十八年,有种一直流行的说法是徐达患病不能吃蒸物,朱元璋知道以后故意赐给徐达吃蒸鹅,结果,疽发身死。虽然这个说法不见诸正史,但历来的明史专家都不敢轻易否定。
洪武二十三年,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因胡惟庸案被杀。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江夏侯周德兴被杀。在朱元璋的老乡和朋友中,幼年和朱元璋关系最好的就是周德兴和汤和,周德兴年长,朱元璋呼之为兄。洪武十四年五溪蛮叛乱,朱元璋不顾周德兴年老,请他出马,并称周德兴是马援和赵充国。后来,福建有事,朱元璋又找到周德兴,“福建功未竟,卿虽老,尚勉为朕行”,结果,周德兴儿子犯法,周德兴本人竟也被赐死。
二十六年,蓝玉案发。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史称蓝玉:“饶勇略,有大将才。中山、开平既没,数总大军,多立功。”特别是在洪武二十一年,蓝玉大败元军于捕鱼儿海,“杀太尉蛮子等,降其众。元主与太子天保奴数十骑遁去。玉以精骑追之,不及。获其次子地保奴、妃、公主以下百余人。又追获吴王朵儿只、代王达里麻及平章以下官属三千人,男女七万七千余人,并宝玺、符敕金牌、金银印诸物,马驼牛羊十五万余。焚其甲仗蓄积无算。”这是明朝建国之后对北元取得具有决定意义的关键一战,此后,北元一蹶不振,不敢再与明朝正面冲突。
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更有收获……
来源: club.qingdaonews.com 青青岛社区 发表于:2007-07-23 11:44:55
微博举报回复引用 6楼六月飘雪花进他(她)的空间给他(她)发消息
编辑纸条博客 海豚级高级用户
回复:
蓝玉军功显赫无比,但本人是一个赳赳武夫,经常暴露出功臣素有的骄纵来,“在军擅黜陟将校,进止自专”。蓝玉的干儿子、家奴很多,这些人平素狗仗人势,强占民田,御史前来查问,蓝玉一怒之下把御史给打跑了。蓝玉率军平元归来,夜至喜峰关,竟然纵兵闯关,还有人告发蓝玉逼奸元妃,致使元妃羞愧自尽。朱元璋本欲封蓝玉为梁国公,因为他骄横不法,改为凉国公,一字之差,内中包含深意,并在颁发给蓝玉的铁券中写进了蓝玉的不法之事,加以警告,蓝玉却执迷不悟。蓝玉以军功封为太傅,居然说:“吾不堪太师耶!”
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告发蓝玉。蓝玉在狱中承认同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舳舻侯朱寿、东莞伯何荣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人预行谋逆之事。蓝玉被族诛,并牵连到十三侯、二伯,族诛者一万五千多人,军中为之一空。在明末谷应泰所著的《明史纪事本末》中就公开怀疑蓝玉的谋反的真实性,谷应泰指出蓝玉之死是由于朱元璋“遂疑尾大之图”,属于“附会难明之事”。
同年,定远侯王弼被杀。蓝玉死后不久,定远侯王弼就对傅友德说:帝晚岁峻诛杀,我辈几无噍类矣。结果谈话被朱元璋侦知,王弼赐死。王弼人称“双刀王”,骁勇善战,万夫莫当,女儿嫁给朱元璋的儿子楚王,以亲家的身份犹不能免于一死。
王弼死后,朱元璋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最后的两员功勋卓著的名将冯胜和傅友德也给杀了。
洪武二十七年,傅友德被杀。傅友德能征惯战、为诸将之冠,曾经三易其主(刘福通、明玉珍、陈友谅),最后选择跟定朱元璋。《明史》称傅友德“喑哑跳荡,身冒百死。自偏裨至大将,每战必先士卒。虽被创,战益力”。傅友德先后跟随徐达、冯胜等人平定云南、四川,功勋卓著。儿子娶了公主,女儿做了皇帝的孙子媳妇,阖门贵重,然而,傅友德做梦也没有想到蓝玉死后不久,他就被架到了肉案之上,成为朱元璋杀戮的对象。
冯胜和他的兄长冯国用一起跟随朱元璋起兵,是有名的宿将,“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胜居第三”,仅次于徐达、常遇春。后来因为在征讨北元的过程中获罪归第。洪武二十六年蓝玉被杀时,冯胜在外练兵,朱元璋将他召回南京。“逾二年,赐死”。朱元璋连罪名也懒得找了,直接赐死,反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明初开国六位公爵,徐达、常遇春(实际是他儿子常茂)、邓愈、冯胜、李文忠、李善长,如果徐达确实是被暗杀的话,那么,这六个人除了邓愈早死之外,可以说无一善终。
功臣中唯一得以保全首领的就是汤和。汤和除自认功大,曾发过一次牢骚外,态度一直非常恭顺。即使这样,朱元璋对他的这句怨言还是一直念念不忘,竟然让人把这件事镌刻到汤和的铁券上。徐达、李文忠死后,汤和自解兵权,“帝大悦”。若不是自洪武二十三年起汤和一直生病,能不能得善终还是未知数。
武将中还有一人也是比较幸运的,那就是沐英,不过,都是因为西南军务紧要,离不开亲信,所以,朱元璋才放手让沐英世领云南,为明朝之屏藩。
清代学者赵翼说朱元璋:“借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举取天下之人而尽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所未有。”可谓定评。
开国大将尽数诛灭,朱元璋并不担心,因为他早就想好了,他将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重孙分封到全国各地,拱卫中央。七国之乱的前车之鉴朱元璋并不是不知道,但是他认为七国之乱是因为中央的过错,如果不是中央想要削藩,七国是不会动乱的。洪武后期,藩王已掌握边防军事指挥权,防止了军权旁落。朱元璋在世时,曾有言官上书,以晋八王之乱为例,指责朱元璋分封的隐患。但是朱元璋没有表态。朱元璋死后第二年,燕王朱棣就发动了靖难之役,四年后朱允炆政权就被朱棣推翻,朱允炆下落不明。这恐怕是朱元璋万万想不到的吧。如果朱元璋当初不把功臣屠戮得那么干净,朱棣未必敢起兵作乱。这就叫做咎由自取。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五月五日朱元璋病逝,葬于南京钟山孝陵。朱元璋共在位三十一年,时年七十一岁。立庙号太祖,初谥高皇帝。永乐初,加谥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嘉靖十七年,增谥为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纵观朱元璋一生,生于乱世,少年孤苦,颠簸流浪,历尽坎坷。继而投军建业,割据一方,广招人才,收取民心,败强敌,取大都,即皇位,平天下。在位三十一年,重典治国,打击腐败,鼓励农桑,减免赋税,吏治澄清,百姓乐业。但重刑之下,多有枉死,天下富户,破产过半,诛杀功臣,实寒人心,建制改制,贻害不浅。世人评价,毁誉参半,是非功过,难有定论。
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更有收获……
来源: club.qingdaonews.com 青青岛社区 发表于:2007-07-23 11:54:57
微博举报回复引用 7楼六月飘雪花进他(她)的空间给他(她)发消息
编辑纸条博客 海豚级高级用户
回复:
朱元璋大事记
1328年 朱元璋出生于濠州县钟离村,即今安徽凤阳。家境贫寒。
1344年 朱元璋父母长兄皆不幸过世,连安葬他们的土地都没有。幸得好心人相助,给他们一块坟地。尔后,朱元璋入皇觉寺为僧。
1345~1347年 皇觉寺里生计艰难,朱元璋去外面化缘行乞,历尽辛苦,磨砺身心。
1347年 朱元璋回到皇觉寺,期间开始用功,为后来打天下做君王,积累了不少知识。
1352年 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并成为郭子兴的乘龙快婿。
1353年 郭子兴允许他脱离濠州日益紧迫的派系斗争,独立活动,官衔为镇抚。
1354年 谋士李善长投奔朱元璋。
1354~1355年 朱元璋在滁洲建立自己的军队,人数达3万余人。
1355年 朱元璋率军首攻南京。
1356年 朱元璋攻下南京,以此为都,改名为应天。在朱元璋正想大展拳脚之时,名儒朱升告诫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听取了这一建议,积蓄力量,暗中备战
1364年 朱元璋自称吴王。
1360年 朱元璋先后战胜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占据了南方。
1367年 朱元璋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这口号后来也被孙中山们借用),举兵北伐,先后在山东、忭梁、潼关等地打败扩廓帖木儿、李思齐、张良弼率领的元军。
1368年 41岁的朱元璋在应天举行登基大典,正式登上帝位,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定都应天,改称南京。旧历七月,朱元璋攻克德州、通州,兵临大都。元顺帝见大势已去,深夜带着后妃、太子北逃,统治中国89年的元朝被推翻了。
1372年 平定四川。
1382年 平定云南。
1388年 朱元璋统一全国。
1398年 朱元璋病逝,时年71岁,被葬于南京钟山孝陵,立庙号太祖,初谥高皇帝。永乐初,加谥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嘉靖十七年,增谥为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