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世界微晶石在哪:耐人寻味的“第一课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43:01
耐人寻味的“第一课时”现象文章作者:蒋辉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6·11 2009-7-21 8:42:44
  • 热点推荐:
  • 第二届“语文报杯”原创文学大赛截稿倒计时
  • 悼念本网小作家、我们可爱的朋友董旭云同学
  • 说说您对三大集团的自主招生的语文试题的看法?

  笔者听了许多语文课,发现不论是观摩课、评优课还是竞赛课、展示课,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很少有人执教第一课时。平时与老师们闲聊发现,老师们要么认为第一课时难上,没有现成的方法,要么认为第一课时没有意思,上不出名堂,总之,第一课时难以把握。从阅读教育教学研究书籍和报刊杂志中,我们也很难找到教学研究人员、专家学者从理论的高度和实际的操作上给一线教师明确的指点。第一课时在语文教学中被忽视了,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结果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令人寻味的第一课时现象。

  一、问题的诊断

  问题之一:越位的第一课时

  场景扫描:

  1.教师导入课题,扣题引导学生质疑,抓住主要问题让学生读书,扣住重点或精彩段落,师生共同研讨,有时是教师讲解,最终解决问题。

  2.导入课文直奔重点或难点句段,研读重点句段,深究文本主题,理解课文。

  3.揭题导入,泛读,学习课文,逐段分析讲解或学生自读感悟,直面文本。

  共性问题:学生不能充分读书,有时只读一两遍课文,甚至一遍不读即去理解、感悟文本,探究文章内涵、品味语言文字,学习遣词造句,结果学生书读不正确、读不流畅,也就无法深入文本,理解课文,更无法品评文字,体会情感。这样的第一课时包办了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教师让学生学习课文越位、早熟了。

  问题之二:错位的第一课时

  场景扫描:

  1.教师课前谈话,引导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学生登台演示,或说或画或唱……热闹非凡,资料一个又一个地呈现。

  2.教师导入新课,初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指导书写,从字的结构、笔画、笔顺等方面逐一指导,学生逐字描红临写,写字教学挤占了太多的教学时间。

  3.教师导入揭题,引导自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学生按要求读课文、反复诵读,读得摇头晃脑,而教师置身事外,不作指点引导,学生读了一遍又一遍。

  共性问题:语文课变成了单纯的资料展示课、书法指导课、朗读课……第一课时让学生远离文本,游离于文本之外,失去了语文课堂的本真,产生了错位。第一课时教学没有了重点,失去了重心,随意性很强。语文不再是语文的,失去了应有的语文味。

  问题之三:僵化的第一课时

  场景扫描: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初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分析理解课文。

  共性问题:不同的教师,不同的课文,不同的学生使用同一种方法展开教学。第一课时的教学陷入僵化,步入模式,教师的教学失去了激情,学生的学习失去的兴趣。

  二、问题的分析

  第一课时问题的存在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对语文第一课时缺乏正确的定位和足够的重视,简单程式化地处理,导致了越位、错位、僵化的现象。其实,在语文教学中,认真审视第一课时是十分重要的。第一课时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是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点。正确处理好第一课时能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能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能帮助学生打下语文知识的坚实基础,能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三、解决的策略

  笔者就以《天鹅的故事》为例,谈谈语文第一课时的教学。

  1.激发兴趣,拨动情感

  我在《天鹅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中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①同学们,我们学校现在正在开展感恩节活动,老师想调查一下同学们都感激什么?(回答后作简单小结)

  ②知道老师感激什么吗?(出示天鹅图并让学生大声读)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老师读了一篇文章,叫《天鹅的故事》,文中的天鹅深深地震撼了我,荡涤了我的心灵。想听听这个故事吗?

  设计意图:学生的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由学生的生活导入课文的学习显得自然而具有亲和力。在此基础上老师抛出完全意想不到的答案,吊起学生的胃口,好奇心必将被极大地激发,从而形成强烈的阅读期待。

  2.放手试读,读有成效

  第一课时应放手让学生试读,试读中要让学生读重点、读难点,教师要引领学生在难读处回读、反复读,要指导读、示范读,以期达到正确、流利的初读效果。

  在《天鹅的故事》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的:

  ①听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那好,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到16课第86页。请同学们边听边注意生字的读音,画出长句子的停顿,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出示听读要求)

  师配乐感情朗读课文。

  你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想自己读这个故事吗?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感情充沛的朗读创设了情感场,很快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形成切合文章主题的情感体验,即“披文入情”。同时,此时的听不再是纯粹的听,而是培养了学生良好地听的习惯,整体感知课文的习惯。

  ②自读课文,读顺读懂课文。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有不懂的词语要联系生活或上下文想想意思,读完后思考一下这个故事主要讲什么。(出示自读要求)

  学生自读课文,老师巡视帮助时表扬好的读书习惯和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自读课文不是泛泛而读,读要有明确目标,读要有思考,也就是要读得有效。

  3.整体感知,落实基础

  我在《天鹅的故事》中是这样做的:

  ①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有信心接受检查吗?(激发学的信心,读准生字并读懂词语。)

  老师这儿有几组词语想请同学们读一读,出示第一组:

  寒潮降临 北风呼啸 冰封湖面

  谁会读?(生读)读着这些词语。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描述)能把画面读出来吗?(学生试读,齐读。)

  出示第二组:

  斯杰潘 一无所获 扫兴

  谁来读?(生读)一无所获什么意思?扫兴呢?谁能用上关联词语连说一句话?

  出示第三组:

  腾空而起 重重扑打 塌陷

  继续扑打 扩大 帮忙

  三个难不住大家,一下六个,有谁愿意挑战吗?(学生读)能用上这些词语连起来说一段话吗?

  ②能用上三组词语中的一些词语说一段话吗?(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一个说完后提醒学生说得更简洁一些,最后总结概括方法。)

  设计意图:怎么让词语教学不枯燥,而又不功能单一呢?词块教学是个好办法。首先,词语组块体现了词语的情境性,不会因为词语教学而割裂思维,破坏所营造的情境。其次,有利于多手段地理解,多层次地积累,避免了解词的机械和积累的无序。再次,给了学生多角度运用的机会,使词语“活”起来。在这儿既有画面描述,又有连词成句、连句成段,还把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蕴含其中,可谓“多功能、全方位”。

  ③抓住天鹅的叫声,读出韵味。

  看来同学们刚才确实读得很认真,所以收获不小,读书就要这样投入地读。可是光读准了生字、读懂了词语、了解了主要内容不够,还要把课文读好,而且要读出情味来,愿意试一试吗?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哪些段落具体写了天鹅的故事。(第3到7自然段)

  学生交流,有不同意见,引导学生学会沟通。(他有不同意见,你愿意向他解释一下吗?)

  抓住天鹅的叫声读好课文,读出情味。

  第3小节:天鹅的叫声是怎样的?(清脆)多么可爱的叫声啊,该怎么读?(引导学生读出叫声的清脆、可爱)

  第4小节:注意现在讨论的是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体会讨论生存问题时的焦急、沉重,读好讨论的内容。)想象一下天鹅的叫声会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还原天鹅的叫声)

  第5小节:同学们,这一段中没有提到老天鹅的叫声,你想,这时的老天鹅会叫吗?引导学生展开开放性想象。

  如果认为会,问学生会怎么叫,为什么?(可能会出现三种答案:A.会很痛,那是悲壮的叫声。B.给自己鼓劲,那是加油的叫声。C.叫其他天鹅一起来,那是召唤的叫声。)

  如果认为不会,请学生说说为什么?

  第6小节:劳动号子听过吗?(引导学生回忆拔河时给自己加油的情景)劳动号子该怎么读?那此时天鹅的叫声是怎样的?然后齐读,读出场面的齐心与欢快。

  第7小节:同学们胜利了怎么欢呼?那此时天鹅的叫声又会是怎样的?(通过个别读,齐读,读出场面的热烈。)

  小结:读课文时边读边想象,边读边思考,就能读出韵味,读出情趣。

  设计意图:第一课时的朗读既不能抢了第二课时的饭又不能停留在读正确、读通顺的层面上。在这个环节中,以天鹅的叫声为突破口,以想象为手段,以学生的生活为依托,在读正确、读通顺的基础上,又读有所思,既没抢第二课时的饭又读出了情趣,还学会了读书的方法。

  4.抓住重点,留下悬念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会引起人无限的遐想,给人更多的艺术享受。语文第一课时在结课时,教师或简要阐述或引导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突出重点,设置疑问,抛下话题,启发思考,留下悬念,在高潮处,在疑难处,在矛盾处戛然而止,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引起学生细读的欲望,达到课虽下,味还在,趣仍浓,思无限的艺术效果。

  我在《天鹅的故事》中,我是这样结课的:

  ①读课文,如果还能读出问题来就表明真能读书了,请同学们以提问的眼光读第8小节,你能读出哪些问题?

  ②交流问题。(估计会有两方面的问题:A.斯杰潘老人离天鹅那么近,而且都上了子弹为什么把枪挂在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B.斯杰潘喜欢打猎,不打天鹅可以打其他动物,为什么把枪一直挂在墙上再也没动过?)

  ③课后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有话想说了,就在相应的文字旁边写一写。

  设计意图:质疑能力是解读能力的标志之一,在课标上也有明确的要求。此时的质疑既培养了能力,又让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期待,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奠定基点、指明方向。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泰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