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渐隐100级主角剧情:对《水浒传》主旨认识的变迁--一叶飘然烟雨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31:52
《水浒传》的主旨在不同时期、不同立场、态度的评论者那里有着不同的看法。明清两代或主张“忠义”说,或主张“诲盗”说,存在着严重的对立。也有人认为是“为英雄传说立传”。
明代杨定见在《忠义水浒全书小引》中说:“《水浒》而忠义也,忠义而《水浒》也。”“忠义”说建立。小说中以宋江为首的好汉在梁山时就“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体现为“忠”;后来受到朝廷招安,更是为朝廷剿灭众多的反叛者。甚至宋江在为奸臣毒害致死前,他怕李逵造反坏了“忠”字,而不惜毒死了他,说出“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的话来,其“忠”可见。至于“义”字,更是梁山好汉的座右铭。如仗义疏财,济危扶困;一人遇难,众好汉不避凶险,舍命相救等侠义行为,是小说情节的核心。所以,“忠义”说为世人所接受。
但是,从统治者的角度看,《水浒传》宣扬的主要是犯上作乱,反叛朝廷;加之成书之后影响巨大,文人借此批判现实,历朝历代一批批的义军都将其作为造反起义的教科书,所以封建统治者恨之入骨,把它称作一部“诲盗”的“贼书”,厉行严禁。他们认为:“世之多盗,弊全坐此,皆《水浒》一书之为祟也。”“诲盗”说代表了封建正统的价值标准。
《水浒传》之所以受到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歌颂了英雄,歌颂了智慧和真诚。“水浒”英雄大都是“力”与“勇”的化身,有的是智慧的代表,当这种勇力和智谋表现在为百姓抱不平,伸张正义时,更能引起共鸣。而仗义疏财,豪情相交,“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称分金银”,更使小说蒙上了一层特殊的江湖豪侠气息,使“为英雄传说立传”说很有群众基础。
近代,一些人把《水浒传》描写的梁山世界看作一个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群体,好汉之间亲密无间,人人都拥有发言权,带有很强的民主色彩,这样的理想境地和近代社会要求民主、民权契合一致,于是《水浒》成了“倡民权、民主”的“政治小说”。
解放以来,特别是冯雪峰的《回答<水浒>的几个问题》发表后,“农民起义”说占据了主导地位。《水浒传》展示了我国封建社会中的一场惊心动魄的农民起义,虽然其领袖并非出身于农民,队伍的成员也很复杂,但是其基本队伍由庄客佃户、农民渔夫组成,他们有一种“和大宋皇帝作个对头”,渴望“杀上东京,夺了鸟位”的思想,与整个封建国家相对抗,其性质应该是农民起义。特别是作者站在造反英雄的立场上,揭露了“歼逼民反”的现实,提出“造反有理”的思想,热情讴歌造反英雄,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艺术地再现了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并从中总结了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水浒传》是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史诗。
1975年伊永文的《<水浒传>是反映市民阶层利益的作品》提出了“市民”说后,一些学者相继从小说中的领袖出身、队伍组成、政治口号和发动战争的性质等角度分析论证《水浒传》是“为市井细民写心”。他们认为,《水浒传》中“义”占有突出地位,“仗义疏财,济危扶困”的理想不仅在一般意义上反映了下层群众为维护自身利益而“戮力相助”,而且更深刻的反映了由于城市居民、江湖游民等队伍的不断扩大,社会道德规范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代表了广大百姓的愿望和意志。
1979年起,又有学者用“忠歼斗争”说来解释小说的主题。认为:小说在歌颂宋江等梁山好汉“全仗忠义”,“替天行道”的同时,深刻揭露了从朝廷到地方一批批贪官污吏、土豪恶霸的“不忠不义”。他们狼狈为奸,把整个社会弄得暗无天日,民不聊生,直接导致“歼逼民反”。作者揭示了这样一个社会悲剧:“全仗忠义”的英雄不能“在君侧”,而反倒“在水浒”;“替天行道”的好汉最终被“不忠不义”的社会所吞噬。忠歼斗争留给作者极大的痛苦和深沉的悲哀。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辩难和讨论,目前学界大致认为“农民起义”说、“市民”说和“忠歼斗争”说从不同角度立论,均有一定合理性,相互之间可作某种补充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