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洒堵了怎么办:景、情、志的完美结合--一叶飘然烟雨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3:07:48
毛泽东同志在《沁园春·长沙》一词中,将绚丽的秋景、爱国的激情和宏大的志向巧妙结合起来,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一、写景与抒情
词的上阙先是写景。一开篇,诗人点明了他所处的位置、环境和情态:独立于寒秋之中的橘子洲头,眼前是滚滚向北流去的湘江之水。这“寒秋”中的“独立”,似乎带给我们孤独而凄清的感受,接下来应该写肃杀悲凉的秋景了吧?可是不,作者笔锋突转,以一个“看”字领起,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绚丽迷人、充满勃勃生机的秋景图:放眼远望,起伏的山峰层峦叠嶂,浓密的枫林仿佛天边火红的云霞;视线收回,眼前浩荡的江水碧绿澄澈,扬帆而前的船只争先恐后;抬头向天,雄鹰冲天而起,低首水底,游鱼自由浅翔。这一系列的意象极其繁多,范围也十分广阔,从山上到江中,从天空到水底,而且远近结合,动静结合;其景物的色彩也十分的浓重:“红遍”和“碧透”,一山一水,一远一近,从大的背景上静态展现了秋色浓重和透彻,而船的“争”,鹰的“击”,鱼的“翔”,又从细节上动态渲染了一幅生机勃勃、争先恐后的秋景图。这绚丽的秋景,带给我们一种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感受,是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意象。这些意象是当时蓬勃开展的工农运动的写照,也是祖国大好河山的反映。通过对它们的细致描写,为下文抒发感情,表达志向烘托了背景,准备了气氛。
写景是为了抒情。词的上阙结尾,诗人向大家提出一个问题:景物既然是蓬勃开展的工农运动的写照,也是祖国大好河山的反映,那么,这绚丽的祖国山河,这蓬勃的工农运动,谁才是它真正的主宰呢?这一问,即景生情,集中表现出诗人对祖国前途,对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突出了深挚的爱国激情。从写作内容看,也从上阙的描写景物,自然转向了下阙的忆人和议论。
二、忆人与言志
作者回忆了哪些人呢?他回忆的是在“峥嵘岁月”里一起战斗的革命战友。诗人的青年时代,大部分时间在长沙学习和从事革命活动,诗人回忆说:一批学生团结在他的周围,“后来成为对中国的国事和命运产生广泛影响的一个学会(即新民学会)。这是一小批态度严肃的人,……我的朋友和我只愿意谈论大事——人的天性、人类社会、中国、世界、宇宙!”(见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他们“风华正茂”,“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激情和远大的革命志向。联系上阙,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诗人在向我们暗示:这一群热情奔放,才华横溢,积极投身革命,关心着中国前途和命运的热血青年。
那么,他们是否就具有领导工农运动,主宰中国前途命运的才能呢?诗人没有正面回答,却回忆起当年湘江游泳的情形。对此诗人自注为:“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通过这一自注,我们可以理解到作者的目的:这些曾在湘江之中游泳的青年,他们同心协力,激起的波浪竟然阻止住了飞奔的大船。他们既然能够改变水中船的航行,当然也能够主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这样诗人巧妙回答上阙提出的问题:那些能在湘江中逆流勇进、“浪遏飞舟”的革命青年,才是当今社会真正能“主沉浮”的人。
全词以此作结,内容上回答上阕“谁主沉浮”的问题,形式上反问作答,除了勉励战友之外,更主要的是表明自己的志向:诗人决心与革命战友一道,以天下为己任,担负起领导工农运动,主宰祖国前途命运的重大责任。这一结尾充满了战斗的豪情和对自己力量的自信。
总之,诗人将写景,忆人,抒情和言志巧妙结合起来,以描绘绚丽的秋景为铺垫,借此抒发改造中国社会的豪迈之情,表达为国为民的宏大志向,使全词浑然一体,雄浑潇洒,气势磅礴,读来让人心潮激荡,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