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之前丁三为啥忘恩:项目化教学 情境实战考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9:27:44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改考改让“落榜生”成为首席设计师

发布时间:2009年7月12日   访问量:2806
2008年此时,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陈文崇才从学校刚刚毕业。2009年此时,陈文崇已经是一家服装公司的首席设计师,他的月薪已经近万元。当年因为中考失利的陈文崇无奈选择了读职高,而后因为怀着读大学梦想的他走入了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三年过去了,他却成为了月薪超万元的企业顶尖人才。这种经历在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同时,也让人好奇:他是怎么做到的?
看起来还带有学生气息的陈文崇说,这种经历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推出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和情境实战考试,让他在专业技能上有了飞速提高,他如鱼得水般在学校里学习,发挥想象力,敢于动手做设计,还大胆地参加各种专业技能比赛,将自己的才华展露无疑。在参与企业真实的服装设计项目中,他的“灵感”频频被企业选中,直接投入生产;在考试中,他不再怕死记硬背的理论考试,在真刀实枪的实战演练考试,他是当之无愧地王者,年年“把手”着一等奖学金的宝座。
项目化课程教学让学生兴趣倍增
企业能工巧匠受邀到大学课堂传授技艺已成了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改革传统。温州唐风服饰有限公司产品开发部经理徐亚玲就曾带领设计师团队受邀走进了《女装设计》课堂,把企业真实要开发的项目带到课堂上,开展项目化教学,给服装专业大学生讲授女装流行趋势、当前设计的风格、理念。由于传授的技艺与实践工作结合非常紧密,也带来设计的一些实践案例,让大学生们眼睛一亮,产生了浓厚的设计兴趣。企业的设计师在课堂中结合自己对以及多年积累的设计理念,与大学生互动交流,探讨女装市场开发一些“兴奋点”,慢慢开启学生的创作灵感。课后,同学们意犹未尽地说:“这两节课时间怎么这么快?经过企业的专家提点,我发现女装设计可以按各种风格融入各种元素,设计需要灵感、思想,我发现自己课堂变有趣了。”
项目化教学主要通过女装T恤设计为例子,讲授T恤的面料再造、款式设计、图案设计、色彩搭配等知识。课后,企业要求每个学生给企业提供设计稿,由企业设计师来点评,反馈意见,然后学生还需按照企业要求进行完善设计作品。这种根据企业一个真实项目为主的教学方式,被称为项目化教学,使学生能够真正明白设计要与企业的品牌文化、企业的风格定位、价格定位、销售渠道、市场进行有目的的结合,使艺术性和实用性能够很好地融合,提升设计能力,这也是设计成熟的快捷通道。徐亚玲设计师说,作为企业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培养优秀的设计人才,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可给企业做兼职设计师。
温州嫁衣工坊总裁邵依苗,美学总监、首席设计师胡亚迪在为该院学生讲授《立体裁剪》课时,开展了专家点评式互动教学。他们结合自己对温州礼服市场的了解以及多年积累的专业知识,在课堂上对温职院服装0601班学生设计的30多款生日礼服一一进行了点评,让学生们大开眼界,对礼服设计有了更直观的了解。邵依苗说,让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与制作,使他们能够真正掌握实用技术和技能。通过参与人才培养,企业也能寻找到高技能人才,结果是双赢。
温职院服装专业教师章瓯雁说,我们邀请企业的能工巧匠走进课堂,让我们这些老师也很受启发,带来新鲜的讲学方式,这也是我们高职教育进行教学改革非常实用的途径。
情境实战考试真实考量学生技能水平
日前,各高校相继结束了期末考试,各科成绩也陆续揭晓。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专业大二学生小力考后,一改往年提心吊胆,心情变得非常不错,因为他非常适应学校今年改革后的实践考试课,考前不用去背笔记,考试却也得心应手。因为小力始终非常相信自己的动手能力,而对死记硬背的东西不感兴趣。
说起今年的期末考试,小力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房地产营销》这门课了。本以为这门又要记忆一些名词、概念、术语之类的,可没想到这门课任课老师卓坚红这次却出了一招让全班同学都料想不到“招数”——考试内容就是做一份实际的温州朗兆房地产营销公司的楼盘营销策划。考试完后,阅卷老师除了任课老师之外,朗兆公司的经理也参与进来。“这样一来,学生们不用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怎样死记硬背课本和笔记内容上,而考试的内容完全与实际操作技能一样,就可以考核了学生这门课的核心技能,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客观。”卓坚红老师如是说。
据悉,在温职院今年许多课程都进行了考试改革。该院机械系主任吴百中在今年该院举行的教师论坛上说:“高职教育现在正大规模地推行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上岗技能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这也催化了高职教育的考试改革,以此来适应课改,通过对学生技能的考核也检验学生对课程的核心技能掌握情况。” 传统的考试命题形式单一、呆板,缺乏个性化和人文色彩;试题形式不外乎是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和问答题,连体现学科特色的实验操作题也是规定了条条框框(便于阅卷);考试方式多采用闭卷笔试,以一份试卷定高职学生的优劣,课程内容掌握的情况;考试模式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能力,忽视了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与用严重脱节。高职学生由此产生了怕考、厌考的被动情绪。这样的考试既不利于高职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又体现不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还容易出现作弊等违纪现象,不能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和反馈作用。
考试改革后,考试内容变得生活化、个性化、人文化了,如《房地产营销》课就以实际的案例来考核学生的营销策划能力,考生可以按照自己擅长的能力和实际情况来做策划,解决实际问题;考试的方法就多样化了,改革了过去单一的闭卷笔试的方法,分别以开卷笔试、大作业、读书报告、课堂提问、实验操作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考试方法,如《机械基础》课,就推行在北美一些国家较为流行的被称为“一页开卷”的方式,即考试时发给学生的空白试卷纸一张,可以在纸的正反两面写上自己认为每一章最重要的知识。
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是促进学习的方法之一。考试应该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脉络和重点,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学习的热情。据了解,一些课程考改后,象小力一样心里踏实的学生不少,九成以上非常赞同考试改革,认为以技能考核、实际应用为主的考试符合高职教育的特色,不仅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检验和总结,还能对自己的学习起到激励作用,比以往死记硬背更容易掌握知识。“考试改革后,许多学生也跳出了‘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忘笔记’的怪圈。而考试的内容、手段、方式也变得丰富多彩,考试的结果也相对比较客观,作弊的学生也少了。”卓坚红老师说。
“我读的是营销专业,我的创业经历和实践,对我学习营销专业知识很有好处。课上学的就是我实践的东西,考试也自然游刃有余。学校推行以实践考核为主的考试改革,让我们这些平时总忙碌业务而很少去死记硬背的校园创业者也能自信地应对考试了。”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系卢成堆在校园里一人经营着三家店铺,空闲时间很多的精力都投入到店铺的生意上,然而让人难以想象的是,他还因成绩出色拿到了一等奖学金。究其原因,他能做到“创业学业两不误”,更多的是得益于该院推行的考试改革。“考试是学生学习的导向,要想使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其明显职业特色,必须对考试的形式进行改革以避免无效性。”温职院院长丁金昌说,“传统的考试,容易导致学生死记硬背,难以反映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温职院目前正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大力推行考试改革,一些操作性强的课程提倡大作业形式、小论文形式、设计形式、实训形式、技能考核等多种考核方式,这样可以真实地反映出每一名学生掌握技能的能力和学习效果,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推动作用。”卢成堆参加的《推销技术》课程考试的考核内容就是现场演示推销技巧,曾推销过1000张手机卡的他把自己实践经验介绍了一番,由于切合实际操作,他拿到了全班最高分——9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