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女兵汤小米在狼牙: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文集[辰星网络教研平台]未来社会教师的素质结构及其优化途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03:56:47

未来社会教师的素质结构及其优化途径

李庚全

人类已进入世纪更替的“接力区”,即将跃向新纪元。面对新世纪,世界上许多国家为在国际舞台上占据有利地位,维护本民族的利益和尊严,首先在人才领域展开了激烈竞争。人才是竞争取胜的关键,高水平的人才来自高质量的教育,而高质量的教育依赖高素质的教师。20世纪是中华民族由屈辱走向自立的时代;21世纪则是我们由自立走向强盛的历史关头。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多方面要求使教师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要满足未来的需求,教师必须建立新的素质结构,并通过合适途径优化自己的素质,才能全面承担起历史重任。

一、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多方面要求

经济和科技的进步,乃至国家的兴衰总是和人才的培养密切相联。谁教育发达,拥有人才,谁就拥有竞争取胜的主动权。20世纪末,人们已经感觉到未来世纪高节奏、大跨越的步伐,咄咄逼人地向教育者提出了挑战。21世纪的社会发展对人才有什么样的要求呢?

第一,未来社会以科技为先导,脑力、体力两类劳动得到一定程度的融合,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重在掌握知识和技能。21世纪,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情报、通讯、机械三位一体的新技术革命将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巨大推力。遍布全球的“信息高速公路”将超越国界,把开发科技、组织生产和发展教育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在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中,脑力体力两类劳动将在一定程度上融合,尤其是体力劳动者将需要具备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方能胜任工作需要。体力劳动强度减轻,将包含较多的脑力劳动的内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专门人才,则应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他(她)既是一个掌握高科技或管理科学的能人,又是一个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才子。高等院校培养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掌握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并善于使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成为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发动机”。

第二、未来社会的经济、贸易将进一步打破国家界限,向国际一体化发展,经营者需要广泛了解世界政治、经济趋势,把握生产贸易规律,成为全球“通用型”人才,在国际贸易的大舞台上,竞争与合作是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超国界的竞争要求各国发挥自己优势,而优势的发挥则需要国际协调行动和合作。只有参与统一的世界经济竞争,企业才能克服惰性,充满持久的生命力。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经济快车道上飞驰,成为世界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成为许多世界著名大公司投资的热点。未来世纪,我国将以经济大国的身份参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各项活动。人民币将作为世界可自由兑换货币,发挥着沟通国际贸易、调节经济增长的作用。中国经济必须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之中,才能争创世界一流,才能驾驭市场的潮涨潮落。进入新世纪,我国需要大批掌握先进经营管理科学,把握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趋势,了解交往惯例和规则的外向型人才。培养走向世界的“通用型”人才是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

第三、未来社会将构建大教育体系,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将发生较大变化,要求教育者具备全面的素质。21世纪,教育将成为多体制学校教育与多渠道社会教育彼此配合、相互促进的素质教育。教育对象除了从学校接受知识和信息外,还可以通过多条途径获得知识和信息。譬如:电视、电脑标准课的出现,教师可以在更大区域,甚至全国范围内进行授课、辅导。教学内容将趋向综合化,呈现交叉渗透的特征,克服以前知识被人为割裂的状况。这些变化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都必须跟随科技发展而作出相应的改进,特别要在教育观念上实现更新。新世纪,需要教育者树立新的教育观——大教育观。这种教育观应该有网络的特点,从纵横两方面继承人类教育思想的精华,并与未来发展相联系。我国的教育者应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为基石,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支柱,以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为联结,构筑起既符合社会进步需要,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知识、能力、道德培养的大教育体系。从21世纪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来看,虽然教师传授知识这个基本任务没有改变,但教师职业劳动的内容将与过去有很大不同。教育教学的重点将着眼于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传统意义上的“书生型”、“知识型”人才以及缺乏个性的“模式化”人才可能不会很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因为他们常常表现不出创造力。对这个问题,吴阶平教授曾指出:“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是以应用为前提的。知识只是知识,只有与实践、思考结合方能成为力量。知识并不给人以使用知识的本领,运用知识是一种知识以外的智能,是通过观察体会才能得到的。”(吴阶平:成长与成才,《西安交大教育研究》1995年第2期)学生的创造力是通过素质教育来培养的。如果教师的观念陈旧,缺乏创造才能,是不可能完成素质教育任务的。

21世纪,人类社会对人才的多方面要求,迫使学校加强综合性教育,重视基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点在于扩大受教育者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技能。未来社会既需要在某些科学技术领域具有开拓性的顶尖“专才”,更需要能适合多方工作需要的“通才”。专家和杂家都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人才。所以,教师的职业劳动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还要塑造他们的心灵,提高他们的技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为社会输送多方面人才。未来教育向教师提出了严格的素质要求。

二、未来社会教师应当具备的素质

所谓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并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而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新的世纪,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一种流行的观点是,未来的教师应具备三本“护照”:一本是学术的,一本是职业性的,第三本是证明一个人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这种观点粗线条地勾划了未来教师的素质要求,简单而又形象,但显得过于疏陋。我认为,未来的教师不仅是一名教育者,而且也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直接参与者,所以必须具备比20世纪的教师更高的素质。概括地说,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道德

21世纪,师德仍然是教师立身立业的重要原则,也是考察其素质优劣的重要依据之一。步入新世纪的中国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树立为学生服务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实事求是,不断排除弄虚作假及各种愚味、迷信、非科学、反科学的思想和行为;在职业劳动中具备敬业奉献精神,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举止文明礼貌,行为遵规守法,堪称人之师表。随着交往的扩大,未来教师还要具备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克服狭隘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树立中国人注重礼仪、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

2.职业能力

由于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变化,未来社会的教师要具备多种职业劳动的能力。一般地说,未来教师必须具备五种能力。

学识能力。大中小学教师都应具有国家法律规定的学历和相应的知识含量,应具有较高的口语和写作水平。大中学校教师应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应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及其相关知识,因为随着电脑及多媒体的普遍采用,人机对话将成为现实,文字教材和激光软盘教材并存的趋势将对旧的课堂教学方式提出挑战;印刷品阅读和电脑屏幕阅读、文字检索与电脑检索、文字书写与电脑输入、书面写作与电脑写作等各种能力都是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此外,教师还要不断地兼收并蓄未来社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美学、艺术、体育等多学科知识,不断扩大知识领域。在知识储备方面要超越传统的“一杯水”与“一桶水”的观念,建立输出与输入动态平衡的“水库”观念。

教学能力。毫无疑问,教学能力仍然是未来教师职业劳动最主要、最基本的能力,因为古往今来“授业”都是教师劳动的主要内容。将来的教师应具有讲授多门课程的能力,并且要对所任课程内容及其有关知识达到熟练掌握,融汇贯通;在教学过程中能了解和掌握认知规律,讲究教学艺术,创新教学方法。要做到这些方面教师必须加强基础训练。比如,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能力,书写“五笔字”的能力和教学演示能力等仍然是教学的基本能力,教师必须在这些方面打好基矗未来社会教师的基本能力还将进一步深化,将和高科技手段相衔接。现代化电子技术的运用将使教师的劳动得到充分施展,产生更大的教育效果。

科研能力。大中学校教师还应有科研能力。科研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自然科学或人文科学,也可以是教育科学。这些都应成为研究的内容。只有具备科研能力,才能用最新的科研成果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大学是培养人才、进行学术研究的圣地。未来社会大学教师将担负更多的科研任务。随着大学与社会生产的紧密联合,教师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产生更多的发明创造,并把自己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物质生产力和精神力量,服务于社会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促进社会的进步。

交际能力。教师劳动的过程实质上是与人进行思想和感情交流的过程。未来世纪,教师交往的范围将扩大,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作为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然要处理与领导、同事、学生等方面的关系,掌握一定的交际技巧并搞好诸类关系对自己的事业很有益处;作为社会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参与者,教师必然要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要善于处理自己与社会各界人士之间的关系,把握自己的角色及其变化特点,密切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和交往,提高自身的声誉,求得多方面的支持,圆满完成承担的工作任务。

管理能力。教师工作具有复杂性。这一特点要求教师具备管理能力。作为班主任或辅导员要管理班集体活动,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作为学术带头人要进行学术梯队建设,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有效地组织科研攻关活动;作为学校管理者更应该综合考虑本单位的发展,实施全方位的调度和控制。尽管未来的教师不可能人人都成为管理者,但需要人人具备基本的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

3.身心素质

未来社会的教师还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才能适应高节奏、大范围、多项目劳动和交往的需要。教师要有强健的体魄,要有进行文体活动的技能技巧。这些技能和特长不但有利于教师本人的身体健康,而且也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风靡全球的趣味教学法认为只有寓德育、智育于生动活泼的文体活动之中,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具备良好体能和文体技巧,否则,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心理素质和技能的发挥关系很大。心理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师的劳动质量。教师要磨练自己,使自己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顺境下,谦虚谨慎,不断进取;在逆境中,从容不迫,百折不挠,处险不惊,勇敢地走出困境,争取美好前景。教师具备坚强意志和乐观豁达的情绪是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也是未来教育的重点方向。

三、优化教师素质的途径

长期以来,人们似乎形成了一种比较固定的观念:一提到教育,那就是学校;一提到教师,其“天职”便是课堂教学。除此之外,很少提及社会影响和教师的社会活动。这些观念实际上把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在很小的范围之内,把教师的劳动与社会活动隔离开来。21世纪,随着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的变化,原有的观念将与社会发展及教师劳动不相符合,必须更新。为适应未来大教育体系的要求,教师应通过有效途径来提高自身素质。这里,笔者不再论及本世纪广大教师已经采用的在职学习、脱产学习、参观访问、经验交流等行之有效的提高素质的方法,而是针对21世纪社会的需求,谈谈优化师范大学生素质的途径:

一是要加强教学技能的锻炼,加强读、写、议等教学实践活动。师范大学生应积极开展读书兴趣小组或小论文创作活动,锻炼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提高自己掌握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技能的锻炼取决于学校教育和个人努力两个方面。学校应创设条件和氛围,对学生的学习作专门的导读、导写、导议,并通过多种竞赛活动,树立典型、激励学生竞争上进。学生个人的刻苦学习是增加知识含量,提高技能的根本途径。学生要自加压力,练习“坐”的功夫,给自己开列的必读书目,并按计划完成。文科学生要涉及自然科学知识;理科学生也要读一些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其它艺术类书籍。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将来发光发热多储存一些“能量”。

二是要增设应用性课程,加强操作技术的培养。未来社会教师劳动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要求口、手、脑、体等器官并用。学校应增设技术类课程,使学生与未来社会的现实和国际上通用的技术手段相吻合,学会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如利用各种工具,懂得并掌握办公室自动化管理、微机检索、数据库等技能。动手操作技能是未来教师素质的重要一环,只会讲,不会演示,不会使用则是很不全面的。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优化师范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三是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这方面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知识竞赛、演讲赛、有奖征文、系列学术讲座等项目。这些内容有利于扩大知识视野,有利于学生获取综合知识。学校组建学生多种兴趣小组,合理安排学生社团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艺术修养,培养协作精神。这些是面向未来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学校还要组织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活动,培养学生创造的胆识,增强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信心,锻炼他们的创造力。四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多与社会成员建立联系,彼此增进了解。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了解社会的基本状况,就能尽快缩短进入岗位的适应期,独立地承担工作。知识分子与社会相结合并不是一个新鲜提法,这在20世纪后半叶我国的教育方针中早已得到明确体现。需要指出的是,21世纪,知识分子与社会结合的内容更广泛,形式更新颖。未来的教师不但要与工农结合,而且要通过工作和生活的联络,与军人结合、与商人结合,与管理者结合,从社会各种角色的生活中吸取营养,丰富和完善自己。如果教师只有学校经验而无社会经验,教育便可能流于学院式知识的循环。教师缺乏社会实践,就会陷入教条主义。外面千变万化的世界难以进入教室,学生只是得到一些僵硬的论点,那样,培养的人就难以跟上飞速前进的社会。所以,师范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该与社会生活接触,向社会学习。与社会结合最现实的方法是与本社区的成员多沟通,从他们那里观察社会,研究社会活动的规律。师范大学生深入社会生活,与人民群众相联系,就会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将来当了教师就会受益无穷。世纪之交的中国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这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须建立素质教育的宏大体系,任务很重。要完成这项工程,教师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建立自己优良的素质结构。

参考文献:

①袁相碗:把高校教师素质的提高放到突出地位,《南京大学学报》,1996.3期

②金乃茹、杨振宇:教师职业角色培养与高师生素质教育,《黑龙江高教研究》,1996.5期


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文集[辰星网络教研平台]未来社会教师的素质结构及其优化途径 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文集[辰星网络教研平台]未来社会教师的素质结构及其优化途径 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文集[辰星网络教研平台]谈中学政治教师的素质结构 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文集[辰星网络教研平台]素质教育呼唤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文集[辰星网络教研平台]谈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文集[辰星网络教研平台]中小学教师素质: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文集[辰星网络教研平台]中小学教师素质: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文集[辰星网络教研平台]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文集[辰星网络教研平台]优化青年教师群体素质 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文集[辰星网络教研平台]优化青年教师群体素质 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文集[辰星网络教研平台]参与教研----青年教师成才的最佳途径 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文集[辰星网络教研平台]提高教学质量重在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文集[辰星网络教研平台]提高教学质量重在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文集[辰星网络教研平台]谈培养青年历史教师的目标和途径 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文集[辰星网络教研平台]21世纪中国教师的职责和素质 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文集[辰星网络教研平台]21世纪中国教师的职责和素质 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文集[辰星网络教研平台]谈政治课教师的自身修养 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文集[辰星网络教研平台]教师岗位培训工作的战略思考 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文集[辰星网络教研平台]浅谈教师的素质教育 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文集[辰星网络教研平台]创设良好的教师集体 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文集[辰星网络教研平台]要重视开发教师创造力的管理 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文集[辰星网络教研平台]教师高品位精神境界的特征 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文集[辰星网络教研平台]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自我教育力” 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文集[辰星网络教研平台]教师应该具有的五种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