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素珍豫剧:6中国古代的教育与学校:司业、学政、教授、教习、讲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2:05:43

6中国古代的教育与学校:司业、学政、教授、教习、讲读

 

司业:学官名。隋以后国子监置司业,为国子监的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儒学训导之争政。清末废除。

学政:学官名,为提督学政的简称,亦称督学使者,俗称学台。清朝雍正年间(1723至1735年)始设,每省一人,按期去所属各府、厅考试童生及生员,均由侍郎、京堂、翰林、科道、部属等官由进士出身者选派,三年一任。不问本人官阶大小,任期内按钦差待遇,与督抚平行。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物。

教习:学官名。掌管课试之事。明代宣进士入翰林院学习,称“庶吉士”。命学士一人(后改为礼、吏两部侍郎二人)任教,成为“教习”。清代沿用此制,翰林院设庶常馆,由满汉各一人任教习,选侍讲、侍读以下官任小教习。官学中也有蛇教习者。

讲读:官名。唐朝开始设集贤院侍讲学士、翰林侍讲学士,职掌讲论文史,备君主顾问。宋代沿置翰林侍讲侍读学士,其次则为侍讲侍读,都是以其他官员之有学问者兼充。明清则列为翰林院额定之官,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掌撰著记载等事,又有侍读、侍讲,掌管读经史等事,合成称讲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