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芬的地位如何:正文显示页面60 (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7:10:00
以问题为中心开展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赵慧

【专题名称】中学物理教与学
【专 题 号】G36
【复印期号】2010年07期
【原文出处】《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2010年2期第67~69页
【作者简介】赵慧(1978-),女,江苏溧阳人,江苏省溧阳市第二中学一级教师(江苏 常州213300)。
【关 键 词】EEUU


    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善于学习,善于推理,思维具有创造性,能决善断的人。未来社会将会越来越强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判断进行思维的能力、在集体中协同工作的能力、有效地运用技术的能力、懂得活到老学到老的价值等。对学生来说,就是要实现由被动式、模仿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创新式学习,并且需要终身主动创新地学习。反思传统的教育,我们培养的学生恰恰缺少一种锐意求索的内在精神。究其原因,是不少教师在教学中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活动总要在教师的周密的主导安排下,亦步亦趋地按程序进行。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人”,相反,却处于一种被人指派、“辛苦劳作”的被动地位。[1]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志在打破目前课堂教学僵死沉闷的局面,让课堂充满问题,师生围绕“问题”进行启发式教学,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策略。
    历代教育家都非常重视“问”在教学中的作用。孔子主张“每事问”“不耻下问”。宋代大教育家朱熹认为:一切知识均来源于“问”,整个教学就是一个激“疑”、质“疑”、解“疑”以达无疑的过程。[2]他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清代大教育家王夫之也认为:教学应围绕问题而展开。他说:教学之初,“由不疑至于疑,为学日长;由疑至于不疑,为道日固”。杜威根据思维能力的发展规律,提出了“问题教学五步法”,其具体过程是:设置问题情境一发现或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假设—选择或筛选方案或假设—通过运用来验证方案或假设。
    没有人怀疑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但提问却常常成为教师的专利,学生似乎只需回答问题而无需提出问题。人们对课堂提问的关注也多局限在教师如何“问”上。应该说,这种研究是必要的,但也是不全面的。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实现让学生由“善答”到“善问”,真正体现“学问”的内涵。
    一、创设情境,激发“想问”
    就教师而言,培养学生“善问”能力的第一步是积极创造条件,营造一个充满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充满矛盾和问题的教学场景中引发思维矛盾,进而提出问题。
    罗杰斯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自主选择的过程,教学应使学生变得敏锐、开阔而不是被动地适应文化,成为一个遵从者。学生应该成为发现知识、创造文化的人。课堂上能回答出老师提问标准答案的学生固然值得表扬,但能提出自己见解的学生说明他们也在积极思考,这些学生更应得到老师的垂青。作为师者,我们不能光想着“传道、授业”,我们应更多地去“解惑”,即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不能让学生坐享其成,等待教师灌输,而是要求学生向未知领域主动探索。这些认识和做法无疑都要求教师帮助学生从“敢问”发展到“乐问”。
    首先,教师要以问引问,使学生进入一种疑难情境,集中精力思考,并调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和潜能来分析问题。[3]在“引问”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问题的质量,而且应重视培养学生“乐问”的意识。教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往往较平铺直叙的提问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造动机,并引起学生发问。如在学“物体的浮沉条件”时,教师通过演示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提出了“物体的浮沉取决于什么”的问题,学生积极思考后,相继提出“如何探究物体的浮沉”“如何测物体的浮力”“如何改变物体的浮沉”“物体的浮沉条件有何应用”等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然后教师再让学生自主研究,这节课学生学习气氛很浓,效果也很好。
    其次,教师要以趣激问,使学生进入一种好奇的状态,当他发现所学知识不能解决问题时肯定会激起思维的火花,[4]问题也随之产生,学生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提问,不断地否定和超越自己。如学习惯性时,老师先做了打蛋入杯等一系列有趣的小实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利用原先所学的知识却又无法解释,于是立即提出了“为什么会这样”的问题,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学生就很容易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才富有启发性和探索性,才能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等能力以及主动思维的习惯。
    最后,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合作,更离不开合理、适当的竞争。[5]教师既要鼓励合作,也要激励竞争。一般而言,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清晰性、流畅性等在竞争性的条件下更能得到发展,创造性思维更易形成。竞争中的优胜者在获得奖励的同时,还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种精神上的收获会极大地强化其问意识和提问兴趣。奖励竞争优胜者还会起到直接或间接、有形或无形地刺激、强化其他学生勤思好问、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作用。
    二、转变观念,鼓励“敢问”
    现在,大多数教师都已认识到“满堂灌”是一种不好的教学方式。于是,有的教师以“满堂问”取而代之。问题在于:采用“满堂问”的教学方法,教师仍然牢牢控制着课堂教学进程,教师课前精心设计的诸多问题往往成为牵着学生鼻子走的一种手段,学生依然缺乏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在一个个问题面前,学生对答如流,教师自我感觉良好,这种感觉是相当危险的,这样的教学效果必然会事倍功半。因此,必须变教师单向提问为有问有答,变学生单向被动“回答”为主动发问,实现师生双向互动的“问答”,从而激活课堂教学的气氛。如果教师能营造一种充满疑问的课堂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发问并提供发问机会,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体,成为一个“信息源”,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想象力就会被大大激发出来。
    教师只有给学生提供“问”的机会,让学生拥有“问”的权利,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敢于问”,还要鼓励学生“问得深”“问得妙”。在学习“杠杆”时,先出示一些模型,然后让学生针对这些模型提出想了解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逐一解决,学生初步明确了什么是杠杆,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进一步提问,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问“杠杆有那些好处”,这一问题引出了对杠杆分类的探讨;有的问“杠杆为什么不一直转”,这一问题带出了对杠杆平衡条件的研究。通过学生的提问,将课堂带入了高潮。在科技突飞猛进、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的角色已经从传统的信息源和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辅导者,学术探索的典范,教学的合作参与者和组织引导者,学生理智、情感和生活的指导者。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实现,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变教师独白式的、灌输的课堂为师生相互对话、相互倾听的场域,教学的目标指向和重心从“学”转移到“问”上,从而使学生走上一条由“问”而“学”的主动学习之路。
    三、明确要求,促进“会问”
    让学生“想问”“敢问”的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会问”,使学生真正地通过自主选择、独立探究获取知识、提高创造能力、体验学习意义。
    我国最早的教育文献《学记》曾论述教学过程中师生“善问”“善待问”的艺术:“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悦)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这要求师生在教学情境中努力做到善问善答,以提高教学水平。
    要使学生“会问”,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提问提出明确的要求。一是提问的目的要明确,不要为提问而提问。提问不是教学的任务或目的,它是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晶,是其思维成果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使学生养成积极提问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避免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观念——提问就是课堂发言的一种形式,每节课都应提问。二是所提的问题要深刻,使学生的思绪在“愤悱”而“欲罢不能”状态下喷发,而不要一疑就问、每疑必问,甚至无疑而问,避免学生的提问流于肤浅化或表面化。三是问题的表述应当尽可能具体清晰。清晰的表达不仅可以使问题明朗化,还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为深入探讨和解决问题提供契机。如果学生不能明确具体地表述问题,说明学生的思维不深入、不清晰。这时,教师应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训练其表达能力。四是要掌握提问的技术。提问涉及许多技术性问题,学生需要掌握多种提问技术和方法。教师不仅要乐于让学生提问还应让学生乐于提问,不仅要善于让学生提问还应让学生善于提问。如在复习“力与运动”时,抛弃原来的复习模式,只给学生准备了一段材料,先提出本节课的目标,然后让学生阅读材料,接着让学生分组,每组学生针对材料自由提问,其余同学回答,最后全班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这一观念,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相当精彩,完全出乎教师的意料,通过相互补充,这节课的知识点非常全面,而且不久的反馈测试成绩也很好。
    让学生学会提问是一门艺术,绝非简单的教学指导就可以完成。它需要教师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宽松、愉悦、开放、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争辩、勇于表达自己的独立见解,也要让学生有平等商讨的信心、自主表达的勇气、积极合作的态度、善于切磋讨论的能力,并增加多方面的学识,领略“疑”和“问”的价值。学生只有领悟到提问的魅力,才能自觉主动地从复杂纷繁的现象中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围绕问题来展开学习和思维,在问中学会学习、获取知识、提升智慧、实现发展。
    在我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注重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今天,更需要关注和研究如何让学生“问”。在某种程度上,“问”是“学”的起点,人的思维是从“问”开始的。只有“会问”,才能“会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而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根本标志还在于具有创造性;探索创造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让学生正确认识“问”的价值,乐于提问、敢于发问、善于提问,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1,(6).
    [2]刘贺,李静.自我调控学习与主体性教育[M].南宁: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4).
    [3]阎金铎,陶洪.物理实验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4]阎金铎,田世昆,胡卫平.物理思维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5]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NU1DA201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