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最近15天天气预报:经济日报:“菜篮子”工程建设让百姓得实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4:29:10
编者按:  自1988年实施“菜篮子”工程建设以来,我国“菜篮子”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品种日益丰富,质量不断提高,市场体系逐步完善。面对新的形势,为了满足城乡居民对“菜篮子”产品日益提高的要求和期望,必须切实抓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    记者近期深入到各地“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市场流通领域和大中城市蔬菜批发市场采访,分析从“菜园子”到“菜篮子”这个链条中尚需加强的环节,总结各地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推出“保障百姓‘菜篮子’系列报道”,并选取北京、上海、山东、湖北、辽宁等地,深入一线就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进行调查,在《市场观察》版推出整版报道。今天推出的是系列报道第一篇,敬请关注。   安徽省颍上县农民陈心连和妻子到上海青浦区白鹤镇种蔬菜已经4年了。夫妻俩种了5亩多地,收入比在老家高不少。上海最吸引陈心连的是,“在这里种菜省心,有合作社收购,不像在老家,菜多了就担心卖不掉。”   陈心连加入的春鸣蔬菜合作社,是知名蔬菜企业上海弘阳农业有限公司旗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集蔬菜种植、加工和配送为一体,拥有4个蔬菜生产基地、5070亩菜地,常年种植青菜、生菜、番茄、黄瓜等40多种蔬菜。合作社有像陈心连这样的菜农700多户,社员购买合作社的种子、农药和肥料,按照弘阳公司的计划种植蔬菜,弘阳公司按时收购社员种植的蔬菜。   越来越多的大城市像上海一样,鼓励蔬菜龙头企业在城市郊区建立蔬菜基地,保障绿叶新鲜蔬菜就近供应。龙头企业组建专业合作社,让分散的农户得到充分的市场信息,同时也对农户分散的蔬菜种植过程进行质量监控,这被很多专家认为是新形势下保障百姓“菜篮子”的重要途径。   小小“菜篮子”,涉及千家万户,深受广大群众的关注,各级政府也一直把“菜篮子”工程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自1988年实施“菜篮子”工程建设以来,我国“菜篮子”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品种日益丰富,质量不断提高,市场体系逐步完善。2010年,为适应形势变化、满足城乡居民对“菜篮子”产品日益提高的要求,国务院决定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让“菜篮子”步入生产稳定发展、产销衔接顺畅、质量安全可靠、市场波动可控、农民稳定增收、市民得到实惠的可持续发展轨道,成为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   “菜篮子”装着农民的收入,也盛着市民的支出   “菜篮子”里装着农民的收入,也盛着市民的支出。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菜篮子”都是最直接的民生问题。   在湖北省嘉鱼县潘家湾镇的蔬菜标准园,先进的自动化灌溉系统、排水系统和电力配置系统一应俱全。农民张再德在这里有3亩地,靠着种菜,他家不仅盖上了两层楼房,还配齐了各种家用电器。张再德说,上半年种上了玉米、冬瓜,下半年准备种包菜和白菜。收菜、卖菜都交给专业合作社,他一年纯收入近万元。   嘉鱼县去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6万亩,产值13亿元,蔬菜产业收入占该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67%以上。湖北省农业部门测算显示,仅蔬菜产业对全省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贡献就在800元以上。   和嘉鱼县的农民一样,全国很多地方的农民通过“菜篮子”基地建设改进了种植技术、改善了种植条件,也大大增加了收入。在“中国蔬菜之乡”山东省寿光市,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80万亩,冬暖式蔬菜大棚达到40万个,全市涌现出“中国韭菜第一乡”、“中国胡萝卜第一镇”等专业镇村587个,仅蔬菜一项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就达到4000元以上。   “菜篮子”的另一头还连着广大的市民。菜价稳定不仅关系农民的收入,还直接关系到老百姓餐桌。   在北京方庄居住的龚新慧养成了新的买菜习惯。她不再总往菜市场跑,而是每天一早去附近的物美大卖场,“超市里的菜好吃不贵,大白菜、萝卜、土豆比农贸市场还便宜。”   市民买菜得实惠,得益于北京市积极开展的“农超对接”,仅物美集团就与海南、山东、河北、内蒙古、新疆、湖北、江西、陕西、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地的60家农业合作社建立了合作关系。物美北京地区超市系统70%以上的鲜果蔬产品实现了总部直采、门店自营,超市“农超对接”蔬菜售价比城区菜市场平均售价低近15%。   从宏观上看,近年来我国的物价上涨大都是从农产品、食品涨价开始引发。稳定“菜篮子”对于稳定物价,降低人们的通胀预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也正因为如此,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对农民种菜的补贴,保障“菜篮子”供应充足,推进“农超对接”完善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开通农产品“绿色通道”降低流通成本。2010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通过加强生产能力建设、完善市场流通设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创新调控保障机制,推动“菜篮子”工程建设步入生产稳定发展、产销衔接顺畅、质量安全可靠、市场波动可控、农民稳定增收、市民得到实惠的可持续发展轨道,更好地满足人们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   这一系列政策措施,在解决农民“卖菜难”和应对市民“买菜贵”之间寻找着合适的平衡点,让农民增收、市民满意。   “菜篮子”是一个关系着百姓食品安全的大产业   “菜篮子”后面,是一个关系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的大产业,这个产业本身在创造着财富。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如今年销售收入13亿元的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已经成为经营业务涵盖蔬菜种苗繁育、基地标准化种植、物流配送、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推广、电子商务、温室工程等蔬菜全产业链的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丁俊洋介绍说,通过大力实施“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蔬菜产业化运作模式,公司在山东、四川、海南、浙江和北京等地构建了近10万亩“七彩庄园”品牌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带动农户3万户,黄瓜、西红柿等36个品种先后获得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成功申报了寿光大葱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生产的“七彩庄园”品牌系列蔬菜畅销全国各地、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四川省眉山市把“菜篮子”工程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通过走产业化推进,集群化发展,品牌化经营,科技化提升,社会化服务之路,‘小菜’已经成为关系民生的大产业。”眉山市市长李静说,2010年,眉山市生产鲜销蔬菜205万吨,除保障本市100多万城镇人口的蔬菜供应外,还配送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此外,蔬菜加工量达85万吨,占四川省的59%,泡菜产值超过40亿元。   据四川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介绍,“十二五”时期,四川蔬菜产业有望培育成产值超过千亿元的大产业。到2015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将达到2000万亩,产量5000万吨,鲜菜产值900亿元。   “菜篮子”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发展,不仅能够发展经济、致富百姓、保障供应,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菜篮子”产品质量的全程严格监控,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   在山东省寿光市,正因为蔬菜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蔬菜的质量安全得以保障。寿光市制定了《寿光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寿光市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将蔬菜生产纳入标准化体系。山东省寿光市农业局局长杨维田介绍说,寿光市有412种蔬菜产品获得了有机、绿色、无公害“三品”认证,如今,寿光生产的蔬菜100%达到无公害要求,15%的蔬菜达到绿色食品要求。   除了在生产环节大力推进标准化,寿光市建立了严格的蔬菜质量监管检测体系。寿光市建立蔬菜质量安全食品监控与信息管理平台,在全市生产基地、蔬菜交易市场、超市、乡镇等613处设立蔬菜质量检测室,与仪器信息管理平台对接,实现了检测数据自动采集、实时上报。杨维田表示,寿光市还对生产使用的农药进行严格审查,通过检测备案登记的产品才允许进入寿光市场销售。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一个小小的“菜篮子”,装着农民的收入、市民的支出,承担着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希望,也担当着食品安全的重任。抓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是一件关系民生的大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