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徒吴彦祖散货台湾:网络信息生态何以平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1:20:19

网络信息生态何以平衡

(2010-10-06 01:14:10) 标签:

杂谈

当前,我国面临网络信息生态失衡与危机问题。国家社科基金优秀项目《网络信息生态评价体系与保护策略研究》试图构建网络信息生态评价体系,以保证信息环境整体与社会的均衡发展。

网络信息生态平衡日渐失调

网络信息生态系统是信息生态系统的一个发展形态,具有人的主导性、信息技术牵引性、开放性与互动性、动态演化、自主组织性等生态特性,主要包括原生态、内生态和外生态三个层次。网络信息生态系统中以功能为核心的信息群落正是网民为了寻求更多和更具个性化服务而形成的,围绕信息传播整个过程,信息、信息人、各类资源以及信息环境互相联结,形成与物质关系相联系的虚拟社会网络生态链条。

网络生态的系统平衡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整体协同性、开放性、可控性、多元共存与有效循环、结构平衡。如植物的外来物种可能会入侵一个国家的生态系统,网络强国拥有着强大的信息资源、技术和语言优势,构成一种新兴网络强势物种。此外,黑客入侵等信息安全隐患也对网络生态系统构成威胁。人类由信息匮乏进入信息饱和时代,信息环境的冲突也日益尖锐,网络信息的生态平衡已有日渐失调甚至恶化之势。

亟待构建网络信息评价体系

信息管理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技术应用本身,而且从信息生态的角度解决信息平衡与协调问题,对信息生态评价体系的建设是其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分析网络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需要建立一套指标检测体系来作出系统评价。网络信息评价是生态系统诊断、管理及决策者决策行为的重要依据,也是协调网络信息空间的结构和功能的重要依据。目前网络评价研究多是网络信息组织评价和资源评价两类,从生态角度进行构建整体系统评价指标尚不多见。

将网络信息生态系统评价目标分为外生态系统和内生态系统。外生态系统的评价指标的准则层面包括信息群落结构、信息环境、信息生产力、信息持续力以及协调管理机制几个部分;内生态系统的准则层面主要从信息内容、信息表达、信息人以及其间通过信息技术和信息市场进行信息交互的各个指标,主要从微观层次进行评测,每个部分有具体细分的明确指标,其中指标层是对准则层的细化。网络信息生态评价的重要目标就是网络生态伦理问题。网络生态治理的重要措施是完善网络伦理制度。网络伦理问题的研究重点已经逐步从一般伦理原则的探讨发展到对具体规范的制定和实施,而核心内容是对网络伦理守则的制订原则和基本条款的完备性研究。

网络隐私保护需加强

根据网络调查和实际调查,网民认为网络隐私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比例达93%。对于用户所登录网站的隐私政策声明,有大约60%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比较想知道或者非常想知道,而对于我国网站隐私政策声明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约占66%的网民表示目前的网站隐私政策声明还流于形式。此外,还发现在60家网站中,制定了隐私声明的有23家,占总数的38%,未制定隐私声明的网站有37家,占62%。同时,网站的隐私政策声明从形式到内容都缺乏相关的规定和标准,声明质量也参差不齐。鉴于我国网站隐私保护缺乏有效评价机制,课题组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网站隐私政策声明评价系统指标体系,包括了35个具体指标。利用评价指标选取不同类型的政府类、教育类、商业网站进行网站隐私声明分析,并作了综合评价。总体看来网站隐私政策声明的制定情况距离优秀级别还有一段距离。教育类网站在网站隐私声明制定方面,还有很大一部分为空白状态,包括国内一流的大学。建议今后加强这方面制度建设和建立第三方监督模式。

此外,调查发现,我国网络论坛规模为全球第一,对于用户来说,获得信息、阅读评论、娱乐休闲是论坛三个最主要的功能。在对加强管理的态度上,超过66%的人赞成加强管理。对一些具体类型的不良信息进行严格管理的认同度都非常高。虽然一方面维护言论自由的态度坚决,但是加强管理同样是网民对论坛的期望。而在对管理方式的态度上,将近六成的人选择了“用户自治为主”,体现了用户对论坛管理更多的参与要求。但是超过78%的网民都赞成注册匿名制,其中占82.15%网民注册时不填写真实信息的最主要顾虑是担心隐私被暴露。

建立自组织机制

网络传媒系统已从交流平台发展为参与社会的建构,同时网络媒介系统、社会系统与受众系统三者间的互动依存与冲突关系日益强化,因而,在社会整合出现问题时,往往就要依赖所谓的系统整合控制,即从直接调节“结构性矛盾”入手,解决“生态性矛盾”。具体是要建立系统自组织与外干预结合的生态调控机制,前者主要体现在网络信息系统的信息构建、自组织机制以及网络用户的自律机制等。网络信息生态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的开放系统,在实施自我调控手段的同时,有必要对生态系统施以包括技术控制、政策控制手段的外在调控机制。

网络信息生态保护的核心是建立自组织机制,其中自律规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有57个国家级组织和210个美国国内的专门或相关的组织制定了计算机与网络有关伦理守则,通过分析和研究发现,这些相关的伦理守则的形式不一,内容各异,涉及的规范诉求主题也各不相同,这些问题有其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从而在制定相关准则的价值选择上体现出差异性。对于奖惩机制、如何遵守和违反的处罚等大多阙如。遗憾的是,我国计算机学会尚未制定出具体明确的信息职业伦理守则,这与我们这个计算机与网络大国的地位是不相称的。

利用生态学方法研究无界网络

我们认为将目前生态学角度的“信息生态学”称之为“生态信息学”更为妥当,也便于与信息生态学加以区分。网络信息系统发展的趋势是大规模、高度分布式,即无边界网络或无边界系统。网络生态学是研究网络组织体内部系统结构关系以及与社会系统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研究对象是指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社会技术系统,包括利用生态学的方法来研究无界网络的生存性问题,还包括建模方法学、生态系统与网络系统之间的概念和关键元素的对应关系,以及模型问题域之间的映射关系。

网络信息生态学是建立在信息生态学研究基础上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理论基础包括了信息哲学、信息与传播科学特别是网络信息与传播科学以及生态学理论和系统、控制以及自组织理论等部分。在理论框架部分可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体系构建。从纵向角度,就是按照生态学的个体、种群和群落三个层面,将网络信息生态学分为网络组织个体、网络组织种群以及网络组织群落进行系统分析。而从横向角度,就是从信息生态链的角度进行信息生态圈的理论模型构建。网络信息生态研究借助的方法可以包括生态学方法、网络与信息计量学方法、内容分析方法、信息政策法规与信息伦理学方法、经济学和管理学方法、复杂性科学等。

目前我国在网络信息管理领域的的研究往往分别从政策制定、立法规范、道德建设、技术过滤等不同方面提出对策。单靠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对策是不够的,也是治标不治本的,而且对网络信息生态的研究较缺乏实证研究,没有将网络信息生态理论与具体时空上的单位网络空间进行结合研究,各项保护措施都有待细化分析。在网络资源评价体系的研究方面也多从信息的利用角度而非从生态保护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因此可以运用系统论、控制论和生态学方法,探索如何保证信息环境内部诸要素协调以及信息环境整体与社会的均衡发展。 
作者: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周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