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锌板有花无花区别:今日早报“菜贱伤农,菜涨伤民”如何破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33:33

“菜贱伤农,菜涨伤民”如何破解?

专访“超级农民”顾益康

  “菜贱伤农,菜涨伤民”如何破解?

  专访“超级农民”顾益康

  解析   菜价不稳定:因为种菜就如炒股票

  记者:您觉得近几年的蔬菜价格贵吗?

  顾益康:菜价贵应该是可以承受的,从消费者的心理来说,低价的蔬菜吃惯了,稍微一涨就承受不了,但其实按照收入增长的水平来说,蔬菜占消费比例很少。所以政府没有必要把农产品价格限制得很低,相反应该提高消费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事实上,菜价不管涨了还是跌了,农民都无利可图。

  记者:为什么蔬菜的价格会形成暴涨和暴跌的情况?

  顾益康:暴涨暴跌关键在于供给,没有平稳的供给,价格就会波动。比如今年青菜如果价格卖高了,所有的农民就抢着种青菜,但是种蔬菜是有周期的,种多了下一季的蔬菜价格就下跌了,一旦下跌,农民就会选择其他价格高的品种,所以供需永远存在差异。

  记者:菜价起伏,主要问题出在哪些环节呢?

  顾益康:首先在于生产环节,目前农民对于种蔬菜存在着无组织性和投机性。农民的地,既可以种粮也可以种菜,什么价格好就种什么,生产取决于趋利的结果,这就造成农村生产的无序状态。目前农村里的蔬菜生产都是由一个个的小生产队组成的,他们今年种什么与今年什么卖得最好,信息是不对称的,而小生产队又容易跟风,要么大家都不种价格就涨,大家都种价格就跌。蔬菜生产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在所有市场参与者之中,菜农的利润最难保障。吃亏的总是农民。而这个环节,又是很少人关注的。

  记者:所以主要源头是在生产?

  顾益康:对,因为缺乏稳定的现代经营主体,从而导致蔬菜生产和炒股票一样,出于投机的心态,又很散乱。

  记者:有什么办法避免这个大起大落的局面?

  顾益康:必须有效地调节这个供给市场,让菜价在可以承受的波动范围内,这也是我多年在研究的。我在想是不是可以从机制创新上解决这个问题。在发达国家,农民从事的蔬菜种植业是非常稳定的,不会因为价格波动而转向,比如养猪的农场主,从父辈祖辈开始,就一直养猪。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都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了,非常稳定。

  破题   农贸市场应成为公共服务设施

  记者:据说从农民手中1角钱收购的白菜,到菜场至少要卖五六角钱,才有人愿意贩运。是这样吗?

  顾益康:是的,原来我们以城市郊区作为蔬菜供给的主要区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现在只能建立远离城市的农业区和山区的蔬菜生产基地,拿浙江省来说,目前跨区域的蔬菜生产基地已经形成。这就意味着物流等流通环节成本的攀升。特别是如果没有为农产品开通绿色通道的话,高速公路的物流成本将更高。

  记者:从农民手中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这些流通环节哪个成本最高?

  顾益康:这个问题我特地做过调研,菜价主要贵在最后一公里。从批发市场到农贸市场这个最后的环节,蔬菜的价格几乎翻了一倍,整个过程每个环节都是微利,为什么最后一个环节加价这么多?问题出在农贸市场的租金成本太高。农贸市场的租金和菜贩的高昂生活成本,最终还得要消费者买单。

  记者:现有的农贸市场存在怎样的问题?

  顾益康:据我所知,农贸市场的摊位租金逐年增加,有些地方甚至已经翻了一番,还有农贸市场的用电、用水都是按照商业用电的收费标准的,费用很高。摊主又要承担城市居住的房租,加上城市生活成本的逐年升高,所有的支出都会体现到蔬菜价格上。更严重的是,有些农贸市场有非农业化的趋向,管理者把农贸市场一些摊位转给了卖五金的和搞服装的,因为卖服装和五金可以收到更高的租金,这导致农贸市场的摊位正在逐渐减少。

  日本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农贸市场,多半是公共服务性质或者是半公益性质。我们的政府应该将这一块成本让利给农民和消费者,把农贸市场定位在政府的公共性服务设施,打造公益性的农贸市场。

  顾益康

  原浙江省农办副主任、现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三农发展组组长、省政府参事室参事、浙江省农经学会会长、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全国农村问题专家,著名“三农”专家,人称“顾三农”。 

  ■后记         

  据记者了解,这个“超级农民”的此次建议,又一次被省政府采纳。就在4月初,浙江省人民政府召开的全省农贸市场工作会议中,浙江省政府明确农贸市场“民生性、公益性、社会性”的新定位,把它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重新编制发展规划,市场产权归政府所有,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将“三保”,也就是保供应、保物价、保安全作为农贸市场提升发展的新目标,使浙江老百姓的菜篮子拎得更轻松、更放心。这次会议是近年来首次以省政府名义召开的关于农贸市场提升发展的工作会议。也体现了政府对这项民生工程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