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存款有利息吗:转变发展方式百城调研行 大连篇(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0:03:56

转变发展方式百城调研行 大连篇(上)

2010-06-24 11:16:20|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转变发展方式百城调研行 大连篇(下) 绘城乡协调发展新图 本报记者 魏永刚 李天斌 何振红 单超哲 if(picResCount>0){ document.getElementById("picres").style.display="block"; document.write("
"); }

  大连是辽东半岛南端的一个“尖儿”。渤海和黄海簇拥着辽东半岛,在南段交汇处形成一个角,大连就在角“尖儿”上。

  在辽宁沿海经济带规划“一核、一轴、两翼”总体布局中,大连是“一核”,又是“大连—营口—盘锦”这个主轴的一极,还是盘锦—锦州—葫芦岛渤海沿岸组成的渤海翼和大连—丹东黄海沿岸及主要岛屿组成的黄海翼的重要区域。

  大连这个“尖”如何带动辽宁沿海经济带这一“片”的发展?大连怎样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增长极的作用?

  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夏德仁说,新的城市定位要求我们重新认识城乡关系,更加自觉地统筹城乡发展。

认识城乡的新视角

  统筹城乡发展,是大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新的发展目标让他们找到了认识城乡的新视角。

  大连是一个因海而兴的港口城市,从沿海的海湾边发展起来。市区被大大小小的丘陵分割成不同区域,最窄的地方只有8公里。大连的东西两侧是黄海和渤海浩渺的海面,而北边则是越来越宽广的土地,与广袤的东北大平原连接在一起。全市7个涉农市区县,除了旅顺口区,都在北边。

  我们得到这样一组数据:大连全市农业人口占全市户籍人口的40.4%,而农村地域面积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1%。

  要承担起东北振兴战略赋予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使命,要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中发挥核心和主轴起点的作用,没有城乡的发展是不可能的。统筹城乡,实现协调发展是大连面临的历史性任务。“没有城乡的全面发展,大连无法承载起辽宁沿海经济带重要一极的功能,难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这是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共同认识。新世纪之初,大连市委曾经提出过“大大连”的发展思路,把发展的重点放在整个城乡。面对东北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新要求,他们又响亮地提出了“全域城市化”。

  全域城市化不是把所有地方都变成城市,而是让城市成为全域发展的动力,让农村为城市发展提供新的空间,以城市的标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县域中心城镇是全域城市化的重要节点。今天,作为重工业基地的大连,许多传统的工厂都已经搬出大连市区,它们在为大连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留出更大空间的同时,也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大连以实现新型工业化为重点来发展县域经济,在农村规划建设了14个重点工业园区,原来地处中心城区的大化集团、东北特钢集团等200多家大中型企业向农村转移。这一方面打破了工业长期集中在主城区的旧有格局,另一方面提高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力,增强了县域中心城镇的吸引力,逐步实现农民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

  农村是全域城市化的重点。夏德仁是这样解释的,无论城市发展变化多快,都要保证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保证进入城市的农村人收入持续增长。达到这一目标的落脚点,是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全域城市化的过程是在新视野中为农民找到增收新渠道,使农业有更好的发展,能为城市提供更好的支撑。大连市农委副主任苑滋敏说,“我们要从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角度来发展农业,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同时,加大农业投入力度,保证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统筹城乡的新路径

  全域城市化是伴随着大连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重新定位城市功能而出现的。实现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推进全域城市化,要求农业发展必须与城市功能相协调,与城市发展相联系。以这个思路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我们看到,这里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农业的生态功能在全域城市化过程中凸显出来。”苑滋敏说,农业要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这点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生态农业在这里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大连现在正在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生态河的治理。他们计划用3年时间把全市范围内的237条河流进行全面治理。“治理的标准就是像城市河流一样。”苑滋敏告诉我们,不仅要通过治理净化河水,而且要让河流沿岸成为生态景观。这项工程在今年的任务是投资1亿元,治理50条河。他们还决定围绕高速公路和生态村进行造林绿化,这一项的投入也在4亿元之多。

  在全域城市化推进中,农业发展的重点也在发生着变化。农业就是产粮、农民就是种田的传统正在悄悄地改变。今天,大连农业的重点在都市型现代农业。据介绍,今年大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决定。大连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点集中在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精品农业、种苗农业、外向农业、休闲农业、循环农业和创意农业8个方面。都市型现代农业对于农民和农业都意味着巨大的改变,“设施农业”成为大连农村一个为人熟知的名词,仅去年一年,全市就发展了11万亩设施农业。有了“装备”的农业,和简单地在土地上的劳作,对于农民的意义是大不同的。

  在农业和农村的变化中,最直观的是农业布局的变化。大连的城市建设正按照组团式形成新城区组团、旧城区组团、渤海组团、黄海组团等不同的空间格局。苑滋敏介绍说,围绕城市组团,大连的都市农业形成了“三圈两区一带”。“三圈”就是围绕主城区的创意农业和旅游农业圈、围绕黄海组团的畜牧养殖和水产养殖业、围绕渤海组团的水果和畜牧养殖业;“两区”是指丘陵山区的优质果树和水源地农业发展区的绿色生态农业;“一带”则是指在滨海风景带发展的水产和近海养殖、旅游渔业等特色农业。在大连的地图前想着这“三圈两区一带”,似乎看见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城市组团像盛开的鲜花,散落在辽东半岛的丘陵之间,而围绕在组团之间的农业则是浓郁的绿叶,把这个伸入渤海和黄海之间的半岛装点得生机盎然。

协调发展的新趋势

  全域城市化虽然着眼于城市发展,但统筹城乡的思路却给农业和农村工作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去年,大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1190元。在大连我们看到了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趋势。

  大连经济社会发展中,有一个亮点引人注目,他们归结为“两个趋势”:第一个是农民收入增速连续5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再一个是县域经济增速快过城市,比重逐年上升。

  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一年增长14%,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大连市统计局局长高连介绍,这是大连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4年增长过千元,也是连续5年增长幅度超过城市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例为1.78:1,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大连市农委提供的数据表明,过去5年,大连市7个涉农区市县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9.5%,经济总量占全市的49.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41.7%,总量占到了全市的58.4%。

  高连分析说,农民收入增速超过城镇居民,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大连市委、市政府对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视。这些年来,大连市的农业投入是持续增加的,这保证了设施农业的增加。二是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变化。他把农民收入分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如退休金等)4个部分。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工资性收入,占到40%以上。

  工资性收入是从哪里来的?他说,来自农民在第一产业之外从事的打工收入,这正是全域城市化的结果。

  高连还给我们讲起了他难忘的一次统计调查。在去年初,他们进行了一次大连农民工返乡情况的调查,结果得到3个结论:农民工返乡的不多,外出打工农民有90%没有离开大连市,在被调查的回乡农民中100%表示春节之后还返回城里打工。

  “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结果。”高连告诉我们,这个结论至少说明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大连的城市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方面发挥了作用;第二个是农民向城市转移的愿望是强烈的。

  “实现全域城市化是一个什么景象呢?就是说大连还会有农村,会有大面积的农村,但这种农村是都市外围里有田园风光的郊区,农民的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产业集中度比较高,农民收入比较高,植被非常好,现在是40%,将来会达到45%,成为城市的后花园。除了生态林就是经济树木,到处是大樱桃、苹果、梨这样一些树木,剩下是牧草和高层次的种植业。在这城乡协调发展的美好景象背后,是城市居民和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城乡差距的进一步缩小……”

  我们离开大连多日,但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夏德仁在大连市干部大会上的这段讲话一直萦绕脑际。


转变发展方式百城调研行 大连篇(上) 迈向区域重构前沿 本报记者 何振红 李天斌 魏永刚 单超哲   压题照片 大连市中山广场。         (本报资料图片)  (更多内容请登录中国经济网www.ce.cn) if(picResCount>0){ document.getElementById("picres").style.display="block"; document.write("
"); }

  站在星海广场上,大连的历史与未来仿佛在眼前交汇。

  广场南端,长长的青铜浮雕上,密布的脚印像一个个坐标,串起大连的百年历史。蓝色海边,足迹浮雕与翻开的书页石雕相接,象征着走过百年的大连正面向未来,掀开新的一页。

  今天,大连有了新的坐标。在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中,大连被定位为辽宁乃至东北的核心和龙头。

  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夏德仁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它促使大连站在辽宁乃至东北这个区域去谋划自己的发展,领域更辽阔,空间更广阔。这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必然开启一场全面重构的深刻变革。

发展机遇千载难逢

  大连作为我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在加快本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一直把促进腹地发展当作开放城市的责任,从把大连建设成“国际化城市”、“大大连”到“东北亚重要的国际性城市”的战略定位,体现出了大连市委、市政府力图在区域发展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探索与思考。

  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给大连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它不仅要求大连要率先实现科学发展,还要提升其核心地位和龙头作用,带动区域加快发展。按照这一定位和要求,大连谋划发展的领域不仅要扩大到辽宁省,还要拓展到整个东北地区,不仅要做现代服务业的龙头,还要成为现代产业和开放创新的先导,可以想见,未来大连将拥有多么广阔的发展空间。

  机遇千载难逢,大连能否抓住?

  “大连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新起点上的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面对机遇,夏德仁自信从容。

  自信源于实力。2002年到2009年,大连抢抓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机遇,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增强了发展实力,大连经济增速稳定在15%到17.5%之间,经济总量增长3.3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4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倍,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倍。

  风雨炼就从容。国际金融危机袭来时,外向度高达84%的大连经济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保持了较快增长,打赢了保增长的攻坚战,展现了抵御风险、持续发展的能力。2009年,大连经济总量达4417.7亿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七;经济增速达15%,稳居第一。

  更令人欣喜的是一些质量指标的进步。2009年,大连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六,增速排名第二;实际外商直接投资达60.2亿美元,占副省级城市总量的14.8%,排名第一,与宁波、杭州、广州一道,跨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行列。

  大连在辽宁乃至东北地区的核心和龙头地位日益强化。

2009年,大连经济总量占东北地区的1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这一年,大连经济总量占辽宁沿海经济带六城市总量的56.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六城市总量的62.9%,海港货物吞吐量占51%,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占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56.6%。

  显然,多年蓄积的发展能量,为大连构建区域核心城市夯实了发展后劲,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机遇来临时,厚积薄发的大连必然迸发出巨大的腾飞力量。

全面重构刻不容缓

  与机遇同期而至的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发展有目共睹,挑战也清晰可见。

  最大的挑战是大连能否真正成为龙头。

  我们知道,大连虽然已经成为东北地区发展最快的城市,可其经济总量还不足5000亿元,不到上海的三分之一、广州的二分之一;经济总量占东北地区14%,比上海、广州、深圳各自在区域中的比重低7至8个百分点。如此经济规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龙头不强这个不争的事实。

  更现实的情况是大连面临自身的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发展。从地形上看,大连地处辽东半岛南端,如盘龙卧海,主城居南,面积不足全市的20%,所辖县市多居北部,呈链状分布,南北相连最窄处仅8公里。独特的城市格局和地形,一方面使得大连主城区与腹地之间联系相弱,发展空间也难以拓展;另一方面又使得大连经济特别是工业、现代服务业布局过度集中在主城区,呈现出“二八结构”:主城区面积不足20%,贡献了经济总量约80%,城乡发展不均衡。

  即使大连要成为龙头,能否舞动辽宁乃至东北地区这个龙身,也是个巨大挑战。

  从辽宁来看,这些年,作为省会城市,沈阳发展迅猛,实力日益增强。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以来,营口提出要率先崛起,势头不逊大连,何况营口港吞吐量已达1.7亿吨,又开通了沈阳近海经济区陆港。

  从东北地区来看,长春虽然总量不及大连,但已连续两年与大连保持同样的增长速度,目前,长春正抓住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长吉图发展龙头和长吉一体化核心的作用,全力打造长吉图发展的战略高地。按照“北国水城、工业大城、科技新城、文化名城、商贸都城”发展定位,哈尔滨确定了“超越自我、再塑形象、奋起追赶、努力晋位,把哈尔滨建设成为现代大都市”的发展目标,正坚定信心谋发展。

  审视弱势,直面竞争,面临挑战的大连十分清醒:全面重构刻不容缓,必须在辽宁乃至东北的区域内重新构造城市框架,重新调整产业结构,重新构建城乡格局,努力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只有这样,大连才能建成发展空间大、服务功能全、辐射能力强、龙头地位实的区域核心城市,才能真正成为辽宁乃至东北的核心和龙头。

  由此,在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后不久,大连市委、市政府就调整了战略定位,将原先的“国际航运”一个中心,确定为三个中心,即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使大连成为现代产业集聚区和开放创新的重要平台,生态环境优美和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

区域核心扬帆起航

  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以来,大连人心中就藏着个梦想:有一天,大连在东北就跟上海在长三角、广州和深圳在珠三角一样,无论地位,无论作用。

  全面重构是圆梦的起点。按照区域核心城市的定位,大连市做出了重心北移的选择,让广袤的农村成为巨大的发展载体和平台。他们深知,只有重心北移,大连市才能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才具备产业优化升级、走向高端的条件,才能实现城乡统一谋划、统筹发展,而这些都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内涵和本质要求。

  这是一项多赢之举,不仅可以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提高城市的承载力,又通过全域谋划重构了城市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城乡框架,让大连1万多平方公里的棋局全盘皆活。

  如今,《大连建设区域核心城市规划(草案)》已审议通过,城市重构如箭在弦。

  大连市市长助理、发展改革委主任姜周说,按照规划,大连市把经济发展重心北移,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和城市服务功能向北延伸,按照组团式、链条式发展模式,构建以主城区、新市区为主体,以黄海城市组团和渤海城市组团为重要组成部分,以小城镇为基础的城市体系。

  产业布局也同时展开。主城区重点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高端产业,包括总部经济、金融保险、软件和创意产业、商贸流通、信息服务、旅游会展等;新市区重点发展港航物流、教育文化、信息服务、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以及生物技术、光电子、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渤海组团重点发展石化、造船、轴承、重大装备制造、滨海旅游等产业;黄海组团重点发展光伏、新材料、家具制造、海洋水产和旅游度假等产业,打造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

  大连的目标是5年迎来转折。大连市提出,到2015年,大连经济总量再翻一番,突破1万亿元,占东北地区比重达17%;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是大连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质量目标。”夏德仁表示,5年后,大连将建成东北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综合服务功能完善、产业层次高端、国际交往活跃的区域核心城市。


大连篇(中)在调整中实现产业重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3日 09:07  中国经济网



  站在大连湾远眺,修船“小坞”的百年变迁让人浮想联翩。

  3年以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将全部从这里迁出。届时,辽宁沿海经济带轴心长兴岛上,一个世界级船厂将巍然屹立;脚下,一片“钻石海湾”闪亮梦圆。

  这是大连产业重构的一个华美乐章。搬迁改造这一棋落子,工业企业强了,现代服务业集群兴了。

  “重新想象这片海”,在路旁彩旗上和街头招牌上闪现的这七个字,预示着大连产业重构的战鼓越擂越响。

  大连市市长李万才说,借力这轮产业重构,大连将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双轮驱动,构筑起以绿色产业为方向、以高新技术为引领、以集群发展为特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聚区。

  打造现代服务之城

  

  大连是一座风景优美的滨海城市,也是一座重化工业产业集聚的城市。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中,大连战略定位是建成“三个中心”,即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

  这些功能和定位,意味着大连还将托起一座现代服务之城。

  产业重构,大连的主要课题是如何在重化工业城市中构建现代服务之城。

  重新布局全域海岸线,是大连市化解难题的重大举措。大连市拥有1800多公里海岸线,占全国的10%,辽宁的70%以上,岸线利用率高达88%,后备资源明显不足。重新布局既可以优化调整重化工业结构,又可以合理布局现代服务业。

  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是大连打造现代服务之城的关键。大连市港口与口岸局局长才力介绍,港口是航运中心的核心,近几年大连港步入发展快车道。2003年到2009年,港口建设投入达407亿元。去年,大连港吞吐量2.7亿吨,今年有望达到3亿吨,居全国第四位。如今,实力雄厚的大连港正全力整合辽宁省港口资源,形成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层次分明的辽宁组合港。

  “企业在港里”是大连建设航运中心的一道风景。依托丰富的岸线资源,大连市规划了13个港口,其中7个为临港工业区,努力实现港口与企业、港口与产业的融合发展。

  建设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是大连打造服务之城的重要力量。在沙河口区里的星海湾广场,有一栋楼叫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别小看这栋楼,它一年至少上缴10亿元的税收。5年后,它将成为世界煤炭交易中心,年交易量可达10亿吨。目前,大连正加快制定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规划,加快大窑湾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争取东北海铁连运体系纳入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内陆干港像毛细血管一样,畅通大连这个东北出海口与东北内陆的联系,成为大连国际(8.70,0.02,0.23%)物流中心的坚强后盾。目前,大连共规划建设内陆干港14个,建成4个。

  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日益巩固。大连市金融发展局副局长左振平说,大连各项金融指标一直保持东北地区最优,去年金融资产总量突破万亿元,拥有各类金融机构200家,金融总部12家。

  人民路上有一番风景让人留连。3000多米的大道两旁,密布着20多家中外银行。这里是大连核心金融区,一条街道的税收占中山区税收总量的三分之一。星海广场的楼群鳞次栉比,这里是大连两大核心金融区之一,全球大豆期货交易量最大的大连商品交易所就坐落在这里,金融城也在这里紧锣密鼓地建设。不远的将来,这里将崛起一片金融商务区。除了这两大核心金融区外,大连市还将打造金融服务外包基地和开设保税港区离岸金融中心。

  大连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唐忠德说,未来10年,大连现代服务业比重每年将提高3至4个百分点,预计到2020年,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超过60%。

  传统制造迈向高端

  经过一轮“把城市变成风景、再把风景变成资本”的改造,大连成为闻名中外的国际花园城市。如何在国际花园城市里安放重化工企业,是大连产业重构的另一个难题。

  大连市甘井子区工兴路4号,东北特钢集团大连基地,员工们正在忙着拆卸和装运设备。“明年完成搬迁。在新基地,第一台180mm ×180mm 不锈钢方坯连铸机已经投产。”东北特钢集团董事长赵明远说。

  离市中心近百公里外的金州区登沙河镇,占地3平方公里的蓝顶厂房已拔地而起。“新厂区面积扩大了1倍多。这里将安装10条生产线,生产线的装备水平都是国际最高水平,工艺路线也是最优的,而且全部实现零排放。今年8月,有三条生产线竣工投产。”赵明远说,待所有生产线投产,东北特钢集团大连基地将成为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钢新品基地。

  搬迁改造是大连产业重构的一枚战略棋子。大连市曾有200家市内企业整体搬迁,抓住振兴东北的战略机遇,大连市再次大规模地把传统制造企业迁出主城区,搬进产业园区、产业基地,实现集群发展,并在搬迁中进行升级改造。腾出的大量土地、岸线的主城区,则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

  东北振兴推动了大连传统制造业跃上高端。抢抓东北振兴的战略机遇,大连市上马了一大批涉及核电、造船、石化等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项目,蓄积了发展的能量,并迅速化成发展优势。去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一大批运输船舶进入修船大坞,许多船厂面临着缺少订单的困境,而在结构调整中实现了高端化的大连造船业订单排到了2012年;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在传统产品上丢掉了30多亿元订单,却从风电设备、船用曲轴上找回了近百亿元的订单。

  科技创新是大连传统制造走向高端的加速器。今年4月举办的第11届中国国际机床展上,大连科德数控公司展出了两台高端数控机床,这是他们依托母公司大连光洋科技自主技术研制的,它们标志着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实现了完全国产化。在科德数控公司的车间里,摆放着一个长条状、双扭曲的椭圆工件,这是运用光洋研制的机床加工出来的风机叶片。大连光洋科技公司董事长于德海说,风机叶片加工对控制水平和机械特性要求很高,之前的国产机床很难加工出来,现在科德公司做到了。只要试件加工成功,就不愁订单。

  在自主研发重大技术装备上实现突破的项目还有很多。据统计,在国家“十一五”装备制造业攻关的16个重大专项中,大连就占了一半。

  与此相呼应的是,大连的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其主要标志是形成了以船舶重工、机车、冰山、机床、重工起重、瓦轴等十几家国内同行业排头兵企业。目前,产值超10亿元的有45家,有5家企业产值超百亿元,其中,船舶重工和大连机床集团分别跻身世界同行业第4位和前9位。

  新兴产业抢占制高点

  

  目前,大连正瞄准走向高端的目标,加快培育建设石化、现代装备制造、船舶与海洋工程、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

  托玛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写道:“大连不仅在中国很出色,摆在硅谷也十分抢眼,有宽阔的林荫大道,美丽的绿色空间,林立的大学与技术学院,庞大的软件园区……”

  弗里德曼提到的软件园区,是大连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的起点。短短10年间,这条被称为“东方慧谷”的软件产业带就完成了一次转变。5年后,这里将成为世界一流的软件产业基地,聚集2000多家软件企业、20多万软件人员,年销售收入突破700亿元。

  软件和服务外包是大连精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缩影。同样精彩的还有美国英特尔公司的落户和建设。

  2007年,与夏季达沃斯论坛一道,美国英特尔公司来到大连,建设亚洲首家芯片厂。三年后的今天,这个世界先进的芯片厂厂房、设备、基础配套设施等全部建成,员工人数已达1500名,预计今年四季度投产。

  建厂之初,英特尔就承诺采用全球最先进技术,如今,英特尔大连芯片厂工艺水平已从90纳米升级到65纳米,且有继续升级的能力。

  英特尔大连芯片厂不是一个独立项目。据唐忠德介绍,英特尔落户加速了大连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目前已有30多家英特尔全球供应商落户大连,有60多家本地企业与英特尔建立了业务关系。借力英特尔项目这个金字招牌,大连市正加速引进其他半导体项目,着力打造半导体集成电路、光电子、光伏、半导体装备、半导体材料等产业集群。

  软件和半导体产业的培育和兴旺,坚定了大连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的信心。目前,以低碳化、高端化为方向,以增量调整为抓手,大连市正着力发展新能源及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及新材料、软件及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也许再过二三年,大连的新兴产业规模就有望超过传统产业,成为大连未来经济发展新的力量。(记者 何振红 魏永刚 李天斌 单超哲)


转变发展方式百城调研行 大连篇(下) 绘城乡协调发展新图 本报记者 魏永刚 李天斌 何振红 单超哲
转变发展方式百城调研行 大连篇(上) [转变发展方式百城调研行]威海(上): 转变发展方式百城调研行珠海篇(上) 优化结构谱新篇 转变发展方式百城调研行 济南篇(上) 跳出河谷再造兰州(转变发展方式百城调研行 兰州篇上) 转变发展方式百城调研行 福州篇(上) 转变发展方式百城调研行 莱芜篇(上) 融合,拓展城乡新空间 转变发展方式百城调研行 西安篇(上)迈向高端天地宽 转变发展方式百城调研行 常德篇 转变发展方式百城调研行 宁波篇 “转变发展方式百城调研行”济南篇 转变发展方式百城调研行 威海篇(中) 转变发展方式百城调研行 威海篇(下) 转变发展方式百城调研行 济南篇(下) 转变发展方式百城调研行珠海篇(下) 转变发展方式百城调研行 苏州篇(中) 转变发展方式百城调研行 苏州篇(下)“三区三城”描绘秀美画卷 转变发展方式百城调研行 兰州篇(下)丝路古城换新颜 [转变发展方式百城调研行]福州篇(下): 展现和谐家园崭新画卷(1) 转变发展方式百城调研行成都:统筹城乡谋跨越 转变发展方式百城调研行广州(中):转型迈出新步伐 转变发展方式百城调研行广州篇(下):宜业宜居展新貌 转变发展方式百城调研行 引领产业向高端 转变发展方式百城调研行 莱芜篇(中)流动,走活城乡一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