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瑜伽教练培训班:“高考阅读题”打败“作者”的文化隐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51:00

“高考阅读题”打败“作者”的文化隐喻

                                                        作者:奇荒   标签:社会2011-06-11 10:28 星期六 晴  
  
  
   @林天宏:友人来电,说今年福建高考语文试卷的现代文阅读,用了我几年前的一篇稿子。好奇心起,找来试做了一下,对照标准答案,能拿到一半左右的分数。出题老师果然名不虚传,把作者本人都打败了,幸好我当年没落在你手上。《中国周刊》总编助理林天宏所说的这篇现代文阅读,是“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语文”的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第三篇《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摘自2006年5月21日《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6月11日)
  
   这是一个值得关注但是却可能是在当下社会中无法寻求解决的怪象:高考现代文阅读题连“作者”也无法做答,甚至是有些作者在出题者面前,不得不以可怜的分数“交卷”。以至于有作者说:难道出题者比我作者本人更能理解文章的意思吗?
  
   要命的是,这种现象并不是第一次发生,此前《我的文章成了高考题,而我却不会做》在网络上传播,引起不少网民对出题人甚至高考的抨击。如果我们结合韩寒对这种现象的评价,或许有助于厘清事物的本质:我真弄不明白为什么中国的语文喜欢把别人的文章一字一句加以拆解,并强行加上后人的看法,或者说是出题目的人的看法。而在种种“看法”的背后,只见出题者意志的张扬,而无读者和作者的位置。
  
   但正是这种吊诡的存在,让我们看到了“阅读”成了“被阅读”——出题人根据高考框架出题,考生根据高考框架答题,阅卷老师根据高考框架批改。一句话,无形的高考指挥棒变相绑架了“阅读”,甚至可以说,你可以不用阅读,但是,只要熟知高考的框架,一切都将不成为问题,一切都是标准化的、模式化的。也正是这种因素的存在,“高考阅读题”打败“作者”的怪象得以出现。
  
  
   尽管这种现象的出现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有很多作者都提出了类似的问题——“被阅读”,只是在标准化考试的威力下,质疑也罢,抱怨也好,都要妥协,都要在高考框架内运作。就笔者的观点,从深层次上来说,这是语文教育被阉割的表征。隐藏其后的深层次因素就是语文教育被悬置和空洞化,由此导致阅读成了出题者的“独白”。
  
   当下的语文教学深陷于应试教育的泥淖,所做的一切都是以考试为目的,一切以学生考试成绩说话。在这样的前提下,语文教育本身的功能和目的被有意识地放弃了,相反,是在为培养考试机器而进行。如此以来,所谓的阅读自然就已经异化和变形,成为了获得考分的路径,你能否读懂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要能在考试中得分,要理解出题者的意图,而不是写作者的意图。当这样的偏差出现的时候,又有谁去关注写作者的本意呢?
  
  
   再进一步说,标准化阅读之下,所谓的阅读仅仅是一种“应试培训”,是一种“应试指导”,是根本与阅读或者语文不搭界的事情,顶多是为了获得分数而已。可以想象,当阅读成为标准化的模式,当出题者的意图主宰了学生的思维,当写作者的用意无法对读者产生影响的时候,错位的出现已经是一种必然,那么,出现再怪的事情恐怕也不值得奇怪吧?
  
   现代阅读观强调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但是,出题者的强势,否定了文本的确定性,否定了阅读的对话意义,所谓的阅读成了出题者的“霸道表演”。这是一种尴尬,也是一种可怕的趋势。因为这是在反文本,当然反掉的实际上不仅仅是文本,而是阅读,是语文,是语文教学。
  
   “高考阅读题”打败“作者”的文化隐喻——对阅读对话性的颠覆。可以说,“高考阅读题”打败的不是“作者”是“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