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观座套怎么安装图解:教育视角下的教育信息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18:43

教育视角下的教育信息化

作者:向雯 李永乐,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2011年第1期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信息化带来的一些问题,从教育的角度关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阐述了教育信息化的本质目的是教育问题,其本质内容是突出人的主体作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发展、主体

1、引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层次地介入到教育活动中,教育信息化问题已经成为了信息时代下的教育热点,然而目前对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技术层面,关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学习、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等技术问题,却忽视了信息技术与人的生命发展、人在数字虚拟世界中的发展等问题。这种技术学视角限制了教育信息化研究的视域,影响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如何突破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困境,本文从教育观的角度初步探讨教育信息化的研究转型。

2、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化"(informationization)一词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日本的一些学术文献中,1993年受美国克林顿政府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的影响,"信息化"一词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使用与传播。该词在国内最早在1986年出现于学术界,后来在1997年国家提出了"国家信息化"的概念。"教育信息化"一词也随之在这时候出现和使用[1]。在这里,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并不是单纯指在教学中发展技术、更新手段。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作为信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导技术, 它必然要渗透到整个教育过程之中,在关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同时,还要关注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教育思维、教育观念、教育组织和教育管理方式变革等重要内容。

3、教育信息化中过分强调技术性所引发的问题

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来看,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属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学方式,为教育提供了多元化的传播媒介,改变了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使人们能够有效获取信息,超越时空的限制,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的出现使学校的界限变得模糊,虚拟教室、网上社区、讨论区等一些基于网络的教学方式也开始得到普遍推广,改变了以往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教育朝着开放化、终身化的方向发展。信息技术强调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问题解决方式,学习者的个性得到充分体现。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能够促进有效的记忆,提高知识获取的有效性。

这种技术上的发展在给教育信息化带来正面冲击时,也将人们引入一个误区,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人们过分的依赖媒体和技术,使人失去了本性,反受控于技术,使得在教育信息化中本该属于支配地位的技术却无时不在地控制着人们的生活,从独立的、自由的、个性的个体变成了禁锢在技术中的技术人。受教育者的高级情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养也受到了限制,直接影响正常人格的形成以及正常的社会交往活动。为了解决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发展引发的种种问题,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视角、深度与广度来分析教育信息化的内涵。要通过对教育信息化的定量、质性、综合、批判和阐释的范式研究来回答教育信息化"是什么",而不是回答"为什么"。

4、突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问题是教育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在于其生命性形态,所以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不是"工具"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成人"问题。教育信息化应关注人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发展和异化问题[3]。教育信息化实施的主体对象是人,它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循序渐进的、不断前进的过程,其本质和核心还是教育,是在数字虚拟世界中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开始进入教育信息化研究的视野,教育信息化的产品是具体个人,教育中的人才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所以说教育是解决信息技术问题的良方。

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教育更重要的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仅仅是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本源是生命,生命是教育发生的原点。人通过教育活动调控这些信息,以影响受教育者的素质能力和观念。更深层次与更广范围指导和影响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功能等,对教育过程及构成教育过程的各种要素有全面的科学的认识,从实践层面研究教育,运用教育原则、方法、途径解决具体教育问题的理论等。

5、重视人的主体性,发挥教育在教育信息化中的作用

教育的对象是人,是有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自主活动的人。学生自身是其生命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学生生命发展的最高水平是能够主动、自觉地调节和规范自身的发展,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这是学生生命质量反映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标志。因此教育信息化就是要建设这样的一个教学活动的环境,它的首要条件就是把学生视为"人",尊重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所具有的生命的基本功能,充分考虑到师生平等、对话、交流、协作、互助的基本生存需要,让学生和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中得到不断的、全面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应该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手段,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更注重的是人本主义的发展。不能过分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它不只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影响教育中的物,而是要在本质上利用信息技术引发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等的变革,使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形式甚至连学校结构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进而影响教学、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等教育领域中的结构性因素,进行整个教学体系的全面改革,使得整个教育学研究发生结构性的变革。因此信息技术不能完全替代人在教育中的地位,教育的发展才是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应当从哲学层面研究教育信息化,形成教育信息化哲学研究;从科学层面研究教育信息化,得到关于教育各组成部分、各活动要素的根本性、原理性的认识,如教学信息化原理等;从实践层面研究教育信息化,形成教育信息化的具体的操作性的知识,如如何开发一个课件,网络探究教学活动模式等。

参考文献:

[1]全面解读教育信息化.杨晓宏,梁丽.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2]从技术的两面性看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双重影响.黄伟琳,熊才平,贾靖林,朱爱芝.中国电化教育, 2009年9月第272期.

[3]教育信息化本质研究:教育学视角.马德四.华东师范大学,博士毕业论文.

[4]教育本质研究评析.刘泽军,张秀明.教育论坛,2007年5月.

[5]教育哲学研究中的理论与实践关系辨析.翟楠.教育学术月刊,2009.12.

[6]解读教育信息化.刘铭,刘延申.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3月第23卷 第1期.

[7]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和总结.王冉.时代教育,2007年6月.

[8]审美教育与教育的人本回归.朱虹.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月,第27卷 第1期.

[9]人本理念下的素质教育.郑晓英.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12月第6期.

[10]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张霞,胡珊珊.科技信息,2009年第29期.

作者简介:向雯(1987-),女,湖南衡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09级硕士研究生;李永乐(1985-),男,湖南宁远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09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