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小镇技能: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应用 -远程教育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20:55:54
中小学网校生态调查
http://www.edu.cn 2005-06-13计算机世界作者:倪洪章 何源
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10年,是中国网校沉浮的10年。10年间,仅中小学网校就从高峰时期的1000家萎缩到现在的200家。中小学网校为何在短短数年间大面积倒下或被迫收缩阵线?成为关心网络与教育这一具有社会效应话题的人们的不解心结。
作为中国教育信息化的极力推动者,《计算机世界》报将焦点对准这一范畴,对国内有代表性的中小学网校进行了深入独家的采访,并进而剖析当前中小学网校的困境与生路、失望与希望所在。
“如果你爱他,那么你就让他做网校; 如果你恨他,你也让他做网校。”这是多年前网校风起云涌时业内最流行的一句话,北京四中网校副校长刘开朝至今仍记忆犹新。
1996年,我国第一家中小学网校的诞生带来了远程教育的新概念,在那个网络迅速蹿红的年代,网校似乎成了一座巨大的金矿。在大多数人都还没明白网校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中小学网校就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随即开始了区域内的竞争。奇怪的是,在竞争还未达白热化,网校就在2001年左右随着互联网的泡沫而衰落。
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又一次将网校推上了历史舞台,在正常教学瘫痪的日子里,网校着实地风光了一把,一大批网校再次崛起。可是,疫情过后,中小学生刚一复课,网校便马上黯然失色,重新扮演起传统教学的“附庸”角色,转瞬间潮起潮落,让人措手不及。
网校曾经让许多人伤透了心,无论是投资商还是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近十年过去了,据业内人士估计,网校已从高潮时期的1000多家萎缩到现在的200多家。中小学网校还有存在的必要吗?网校又该如何探求自己的生存之道?看似令人绝望的死寂下其实暗流涌动。
上篇: 身陷困境
不成熟的运营模式、浮躁的投资商、性急的家长、新课改的危机……网校陷入了四面楚歌的绝境。
狂热的代价
互联网兴起之初,网络的魅力和价值被无限放大。网校作为一种全新应用模式和商业机会,就是属于被放大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改行多年的陈峰(化名)提到当年做网校的经历时仍感慨: “那几年真是太浮躁了。”20世纪90年代末,是网校最风光的几年,网校的概念越炒越热,短短几年便有近千家网校挂牌成立。技术出身的陈峰也是在那时被朋友介绍到由高阳集团投资的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网校做网络技术,他没想到,短短两年,一个投资上千万元的网校便偃旗息鼓,“网校实在是太脆弱了!”
高阳集团是一家从北大方正剥离出来而成立的投资公司,在互联网火爆的那几年,曾投资了十多个与网络沾边的公司,这些公司大部分也和网校一样随着互联网泡沫灰飞烟灭。2000年底,高阳集团出资1000万元成立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网校,陈峰就是那时加盟到网校的。
按照最初的协议规定,网校的资金和人员全部由高阳集团出,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则负责教学资源,由老师们提供习题、教案等资源,并按劳取酬。网校采用了当时各大网校盛行的在线教育方式,由网校工作人员将纸质的教案、习题“搬”到网站上,学员只要购买年卡就可以在网站上下载、查看自己所需要的各种资源。
听起来这种模式好像天衣无缝。“每张年卡是1000元,学生数量只要上万就能带来千万元的营收。”陈峰也对这种模式所蕴含的巨大商机深信不疑。可是几个月后,就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至于北师大附中应获得的收益比例,由于网校一直不能盈利而没有摆到桌面上来。
“网站刚刚成立,最缺乏的就是内容,这也是网校生存的根本,所以一开始我们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内容建设。”跟老师们约稿是需要按字付费的,在线答疑也要按时给钱,老师写好的纸质文稿还需要录入排版,“我们完全没有做教育的经验,一切只能靠摸索,光一道数学公式的排版就要花费很多脑筋。”从录入、排版到做成课件上传,每月仅内容这一块网校就要承担几十万元的费用,“到2001年底,1000万元的投资很快花完了。”
“客观地看,在品牌上,我们网校没有四中、101叫得响; 在内容上,我们这一帮人也是刚刚闯入教育这一行,学生的需求也不是很清楚,只能随着大流来。”内容不能取胜,销售模式能不能下一番工夫呢?据陈峰回忆,那个时候网校连对学员卡定价都不是特别清楚,1000多元的年卡在当时是市场均价,价格上丝毫没有竞争力。最要命的是,等年卡发售时,他们才发现其他网校已经推出了一些按月试用卡、季度购买卡和单科卡。“等我们再按照这些卡的类型去发展其他新的销售模式时,又比人家晚半拍,最好的时机已经过去了。”
网校勉强运行一年,这时有人提出改变一下运营模式,发展加盟店。把目光瞄准二、三级城市,发展外地学校加盟,收取加盟费,这比每人1000元的学员卡挣钱要快。事实上,这种模式后来发展为北大附中网校著名的“校校合作”,并为该网校带来了真正的盈利。“可是那个时候我们已经力不从心了,网校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每天只想着救救急,做不了这些长远的规划,当初一些比较好的想法也只有忍痛割爱了。”
时间不等人,网校全仗着为数不多的全年学员支撑着,一直撑到了2002年初,盈利的希望在陈峰看来已经越来越渺茫了。2002年6月,高阳找了到一家公司作下家,以几百万元的价格把网校卖了出去。至此,高阳集团不足两年的网校经历以失败而告终。
其实,在浩浩荡荡的网校大军中,像高阳集团这样蜻蜓点水的投资公司有很多。最惨烈的时候,一年之内有近2/3的网校被淘汰。今天看来,在中国互联网兴起之初,不少人或机构都为此付出了成长的代价。这种代价在很大程度上缘于对新市场的不熟悉、对新应用模式的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