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击者2015 电视剧: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点滴体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55:14
[摘要]新课标下的七年级《思想品德》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使用的能力。为此,在教学中要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热情。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创设空间让他们积极探究亲自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发展自我调控能力,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从而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
    [关键词]新课标       参与       体验       探究

    新课程改革工作在我县已实践近两年了,从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感觉到七年级新教材最大的一个亮点在于:不是象以前的思想品德教材那样主要讲空泛的政治理论和概念,规定学生必须怎样做,而是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学一切都江堰市是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学习、发展和成长,为了学生学会共处、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因此,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观念,探讨新课程的教学方法,不应当“穿新鞋走老路”,而应当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地“学教材”,让学生利用教材这根“拐杖”学会走路。现将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初步、肤浅的认识与体会阐述如下。
    一、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生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的体现和实践是非常重要的。在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一直尝试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游戏、讨论、辩论等多种情境教学法,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热情,使情境成为教学的主线,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起到组织教学各环节的作用,比如,导入、表演(过程)、讨论、总结等。如设计“步入青春的我”的导入,我播放青春健美操录音,同学们在激昂强节奏的乐曲中,感受到青春的活力与激情,为这节可起了烘托作用,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过为了顺利而有效地进行了情境教学,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选准情境。每课的教学目的都不同,而每课又有不同的教学环节,那么,在教学中就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环节来选择恰当而有效的教学情境。如《社会有序靠规则》适用游戏;《男生女生》适用角色扮演;《让我们同行》适用小品扮演;《步入青春的我》则适用专题讨论等等。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而且学生在创设情景中经受了洗礼和磨练,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今后人生事业的成功。
    其次,课前必须组织并认真指导学生做好各种情境表演的有关准备工作。如选好人、准备好道具并指导学生进行了排练等。为了让每次的情境教学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本学期开学不久,我就在各教学班以自愿为原则成立了小品(角色等)表演小组,这样就避免了情境教学“走过场”的情况发生,真正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
   另外,为了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避免顾此失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来确定表演的学生。我的一般做法是每课中的漫画一般都是随堂以自愿为原则请学生即兴表演;而根据各教学目的及各环节的需要,由教师设计的小品、角色扮演等则由小品组的同学课前排练好,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二、让学生在评价中激励自己
    从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来看,“以人为本”是贯穿始终的主线。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是人,是一个每天都在不断成长的人,记住几个知识点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通过学习过程,来真正激发学生的个人意识,并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个体自我的心态调适,真正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而新课标对评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要在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享受到参与是开心的、体验是开心的、成功更是开心的,激发起学习的热情,我在这方面的做法是:
   (一)充分利用课本原有的知识板快进行评价。新教材内容的表达或基于问题,或基于案例,或基于活动,呈开放性、诱导性、引领性,有许留白,在教学中,我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动脑想、动手去做、动口去讲,让大家各抒己见。对学生所出的“点子”、所想的“办法”及各种“计划”的设计都会给予适当的评价,特别是对他们各自的独到之处,更是给予充分的肯定、高度评价,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热情。
   (二)认真做好课后评价。每学完一节课、一课书、一个单元我都会对学生进行了相应的评价。在评价中,我一般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形式,比如让学生所学知识进行简单小结、谈感想、写心得、进行活动设计、同学间相互打分、举办学生的小作品展示、个人才艺表演等等,以此来肯定学生,激发学生。但是绝不是把评价变成对学生的问卷考试。
   (三)充分发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新课标教学目标中把评价分为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学评价、家长评价等。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评价时,我充分利用以上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了多角度、多方位的评价,以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通过“学生互评”的方式分析试卷,师生的感觉是轻松快乐的,都发自内心地感到快乐。
    三、创设空间,让学生积极探究
    思想品德教育主要不在于对道德知识死记硬背,而在于体验与实践,社会规范也只能通过学生自身实践才能真正内化。离开了学生真实体验,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和课堂上的道德律令无异与纸上谈兵,试卷上的高分可能是行动上的道德矮子。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让他们亲身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这对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认识及行为是非常重要的。我在这方面的做法是:
   (一)积极开发和利用教材上的空间让学生实现心理交流。“两个人一个苹果,交流后手中仍然只有一个苹果,而两个人一人一个思想,交流后就可以获得两个思想”,这是大家公认的道理。新教材在编写上有一闪光点——教材上留有大量让学生探究的空间,如“辩论时刻”、“感情名言”、“阅览人生”等。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些空间、题目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去思考、去评论、去留下感想。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就会有更多的体验和感受场所,分享他人的学习成果,去实现心理交流,增进友情,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取长补短,促使自己再次探究学习,深化提高,拓展了思维,开发了智力,培养了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讲《走进父母的心灵》中,通过讨论“阅览人生”中材料,学生们对理解父母的心意,接受父母的教导,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照顾老人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一则小故事,让沉重的话题变得轻松起来。
   (二)充分利用课余空间让学生积极践行。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大都比较抽象、空洞,如果能充分利用课余空间来延伸课堂教学,既可内化学生的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也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完《社会、集体中的我》时,我布置学生每人为班集做一件好事,让他们从中领悟到班集体是靠大家共同建设起来的,每个人在班级中都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在学完《与师为友》时,我设计了一次“尊师活动”,让学生从尊师活动中培养对老师的感情,实现感情的升华。在学完《走进父母的心灵》时,我则布置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父母十年多来的养育之恩的深深感激之情,以及与父母沟通的愿望,同时要求家长看信后要给自己的孩子回信,作为作业交上来。实践证明,此活动为学生与父母之间搭起一座可以沟通的桥梁,沟通了两代人之间的感情,缩短了代沟,有效地内化了课堂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学生始终是探究者,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创设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那留给学生,把自由留给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引导他们去发现、去探寻。这样学生所猁的知识才不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具体生动的、丰富的,与此同时,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观察能力、创造思维能力都能从中得到培养、锻炼和充分发展。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做为教师,在坚持寓教于乐原则的同时,要着重体现作为“服务员”的作用,让学生通过主体参与和体验来提高其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发展自我调控能力,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从而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和鼓舞。”只要能唤起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激发起学习的热情,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考文献:
            《初控如何培养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思想品德教学应着重做到“六个统一”》
            《运用开放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