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诺电影:试论新课程背景下地理必修三的教学策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5:52:47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①]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地理必修三的教学策略

孙德勤   江苏张家港市后塍高级中学(215633)

 

摘要:地理必修三的教学,面临学生普遍缺乏一定的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又担负着培养地理情感、提升学生分析、解决地理综合问题能力的重任。因此,必修三教学首先应该夯实学生的区域地理基础知识,使学生形成区域总体印象;注重培养学生提高从地图中提取区域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学生一起构建分析和解决区域地理问题的思路。在新课程思想的指导下,不断培养学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的良好学习习惯。

关键词:新课程   必修三   博学   审问   慎思   教学策略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教材体系中,必修一侧重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必修二侧重人类活动及其影响,必修三是在区域背景下探讨人地关系,不仅把必修一和必修二相关内容有机的融合进来,而且为区域的开发和保护提供了一个宏观框架。教师可以利用必修三的教学,强化区域地理背景知识、构建地理问题分析思路、规范地理专业术语、复习必修一二相关知识。区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大可至国家、洲,小可以是一个村庄。必修三充分展示了地理学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所起的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古人为学有几个层次,如《中庸》中所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如何在新课程思想指导下开展必修三教学呢?笔者想借用其中的三个词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博学之“——帮助学生对区域形成一个总体印象。

必修三的主要内容分两大块,一是“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这部分内容侧重于区域之间的比较,其分析是建立在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之上的。二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这部分内容都以区域为背景,依托案例,突出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是,在必修一、必修二以及初中的地理学习中,或是涉及区域的地理背景知识甚少,或是遗忘甚多,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很不熟悉。因此,在开展必修三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有“博”学的意识,即在必修一、二的宏观学习基础上,渗透对各个区域基础地理知识的教学——尤其是代表区域特色的地理知识——认真汲取,全面总结,使学生形成对各区域的总体印象。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读图和填图,辨认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明确区域的基本地形、气候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分析和追问,使学生理解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

比如,西北地区的总特征是“干旱”,我们可以通过追问“问什么干旱?”让学生去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理解其间的关系。又如在第一章中提及长江三角洲水产业发达时,我们可以根据地图分析“为什么长江三角洲水产业发达?”的原因,从自然和人文等角度对长三角地区加深认识。

当然,“博学”并不是对所有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背景知识都去记忆,我们强调的是去了解那些能反映或影响区域特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每一个区域的整体形成突出的印象,其后,对区域之间差异性的认识就能水到渠成。在此基础上,学生分析区域发展时就能够找到“基础”、分析“优劣”、明确“方向”了。所以,这里的“博学之”,是要求我们广泛而有重点的猎取区域地理知识,保持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夯实区域地理知识基础。

二、“审问之”——培养学生提高从地图中提取区域地理信息的能力。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最重要载体,对地图中信息的提取在必修三学习中尤为重要,因为,从训练和测试的角度,必修三内容的考察几乎都会建立在相关图表之上。这里“审问之”强调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1.掌握识图的技巧。识图技巧是在读图过程中逐渐感知并强化的。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则会每日精进。若辅加填图以印证,就会取得更加好的效果。所以,在必修三的教学过程中,要舍得花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读图。比如:识别地理位置,可以从绝对位置(经纬度)和相对位置(海陆、行政区划、山河等)的角度全面认识。读河流图可以从流域位置、干、支流、分水岭、流经地形地势和行政区划、源头和入海等方面加深认识。总之,掌握读图的技巧是为了能读到我们有用的信息。

2.善读复杂的地图。“复杂地图”是那些线条很多、提供大量信息的地图。复杂地图可以表现为小比利尺地图上大量信息的叠加,也可以表现为大比例尺地图上的复杂事物一起呈现。“复杂地图”在提供大量信息的同时,对学生的判读也形成干扰,而长期有针对性的训练,会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读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对提高学生形成整体的区域印象很有好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经常“逼”学生去看那些“复杂”的地图。还要有意识的在宏观尺度下从各角度进行区域对比。比如,要学生仔细研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图,同时要注意把它和同维度地区、如非洲北部以及美国南部进行对比;还可以和东北地区对比。从整体到局部、从复杂到简单,地图的理性之美就会如繁花绽放。

3.能穷尽图中信息。如何培养学生“穷尽图中信息”的能力?笔者建议学生在看图时,可以试着让问自己一些问题,诸如:图示地区在哪里;图上有那些地理事物(自然的、人文的);图上的地理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诸如分布、数量、规模)等等。如此反复,就能形成分析、对比的习惯,并能逐渐从表象到机理,在全面认识区域特征的同时,理清内在各要素的相互关联。钱学森曾指出,地理科学所研究的内容是一个“地理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地图无疑是反映这一系统的直接表现之一,以“审问”的态度读图,会让我们对地理学研究的“系统”有更深入的认识。

三、“慎思之”——和学生一起构建分析和解决区域地理问题的思路。

必修三学习的组织,是以案例教学为主要特色,但其探讨的根本出发点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差异性和开放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人类经济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及解决,与地理环境之间,应该存在着因果关系的规律性。必修三教材的编写次序,也在试图呈现这样的规律。我们可以从必修三的目录中窥豹一斑。第一章是“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二章是“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三章是“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四章是“区域经济发展”,第五章是“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从其先后次序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以下几层意思:①区域发展是建立在区域环境的基础之上的;②区域发展的方向是可持续发展,应该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③区域经济发展中,对自然资源应综合、充分利用;④区域发展将促进本区域与其他区域的联系,并应该朝着协调发展的方向努力。

在必修三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在读图、掌握区域地理特征的前提下,运用对比、反诘、演绎等方法,调动学生所学知识,探究自然和人文现象背后的相关规律,慎思之,从而形成分析相关问题的一般性思路。比如,在“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中,我们都会遇到下面两个问题:

例1.东北地区土壤肥沃、但粮食单产低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可以提醒学生对比长江三角洲水稻单产高的原因来分析,思路如下表:

 

人  口

规  模

经验(技术)

气候条件

自然灾害

东北地区

人口稠密

规模大

机械化水平高,管理粗放

夏季雨热同期

低温冻害和春旱

长江三角洲

地广人稀

小农经营

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精耕细作

水热充足,雨热同期

水旱灾害

通过表格的对比,东北平原农业单产低的原因就可以提炼出来。对比分析是地理问题解决过程中常用的思路之一。

例2.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高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这个问题时,笔者首先反问学生:什么是“商品率”?学生得出:粮食商品率等于出售粮食数量除以粮食总量。继续反问:从粮食商品率的公式来看,商品率高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得出:出售的粮食多。继续追问:东北地区为什么有这么多粮食出售?学生得出:粮食人均产量高,总产量也高。继续问:为什么东北粮食人均产量和总产量高。学生得出:是因为东北地区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地势平坦开阔,机械化水平高等等。如此,这个问题已经分析透彻,学生对答案自然明了。其实,必修三教学的目的主要并不在得出什么结论,而是在于“怎么分析”得出的结论。正如“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要让学生“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地理概念进行“肢解”,从中分析其影响因素,是地理问题分析、解决中的一个有效方法。

美国一位经济学家说过:“有思路,才有出路。”必修三教材在比较完善的宏观知识框架下,每一章节又自成体系。教师在教学推进中,首先应理清自己的思路,同时,鼓励学生自己构建出一个章、节的知识框架,这对他们形成一个相对完整、开放的知识体系大有益处,还可以对相关一类地理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比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田纳西河为例)”一节,我们首先要认识到,人们去开发河流,是因为河流为人类提供了很多资源,同时具有多种功能。所以,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①河流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资源?(答:水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等)

②河流提供这些资源的多少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答:比如水能资源受河流流量和流域地势起伏的影响)

③河流具有哪些功能?(答:航运、灌溉、旅游、军事防御等)

④河流这些功能的发挥受那些因素的影响?(答:比如航运功能,就受河流落差、水位水量、冰冻期、沿岸人口和城市分布、沿岸物产和资源等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⑤河流被开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生态环境问题?(答:比如水土流失、水污染等)

这样,我们就可以和学生一起,归纳影响河流资源的提供与功能发挥的自然因素,并以教材中的田纳西河加以印证。在解读教材的同时,构建起对河流的整体认识。

当然,在探究思路时,我们千万不能走入为求“思路”而探究的俗套,放弃了对“案例”的分析和对比。换句话说,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多的根据区域现象分析其背后的理论,而不是相反——以理论看现象。老子说,“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释迦牟尼常提醒门徒,“如来所说法,皆不可说,不可执,非法、非非法”,任何“法”都如指月之手,而不是月亮本身。学生(我们)如果抱持一个固定不变的思路、理论,然后去套现实,那是容易出问题的。所以,“思路”很重要,而一个开放的“思路”更重要。必修三一再强调“案例教学”、国家推行“一纲多本”,原因也正在这里。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强调:“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疏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学习地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其最终目的是要解决基本问题。尽管不少的地理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但是,具体地理问题的解决,都必须结合具体区域的实际,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更是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②] “明辨之、笃行之。”这是研究的目的,也是我们教学的努力方向。在博学、审问、慎思的基础上,我想,地理学应该、而且可以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为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地理必修三的教学,让我们看到的最大意义,或许应该在于此。

 



[①] 本文发表于《地理教学》2009年6月

[②]陈澄、樊杰主编.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