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逻辑与技巧pdf:县域经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8:27:04

 

关于县域经济一些基本概念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及对策研究之一

    一,县域经济是什么?

    1,县域经济是一种特色经济,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要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立足本地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这是所有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发展特色经济就要突出抓好“三农”这个重点,解决“三农”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就要从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角度,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特色经济没有一定的规模作支撑是脆弱的,必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被淘汰。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就要抓特色经济、抓规模经济。
    2,县域经济是一种民营经济,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离开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就是一句空话。要一如既往地把民营经济的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改进对民营企业的服务方式,坚持完善和落实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积极为民营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努力做强做大,促进民营企业上等升级,使民营经济的发展能够再取得更大的成绩。
     3,县域经济是一种项目经济,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紧紧围绕项目搞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县域经济的重点。在项目经济的发展上,要以科学发展观来抓项目建设,以科学的发展目光来论证项目,以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抓项目,一方面要认真分析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精心选好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优势,着力盘活县内人力、物力、智力资源,扩大开放领域,拓宽招商渠道,致力于以大招商促进大投入,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全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建设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4,县域经济是一种城镇经济,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因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走城镇化的道路。实现城镇化,实现小康社会在一定意义上讲也就是要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关键是要提高城镇化水平,让更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增加收入,成为城镇居民,实现农民向城镇的大幅度转移,既发展了县域经济,提高了城镇化率,又增强了县域经济的活力。所以发展县域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城镇化水平。同时,要在城镇内培育吸收消化农牧产品的支柱产业,没有产业支撑,光有住宅,城镇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打破城乡分割的格局,统筹城乡发展是关键。
     5,县域经济是一种效益经济,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目的。县域经济要立足于县域优势的发挥,在更大的领域进行资源整合,挖掘潜力,提升档次,降低成本,加强管理,营造新优势,创造高效益。要注重优势转化为成果,见实效,见效益,使其真正实现农民增收脱贫的效益,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的效益,城乡经济、工业、农业协调发展的效益。
    6, 县域经济是一种综合经济,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县域经济的发展涉及城市经济、工业经济、农村经济、商贸经济、财源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建设等方方面面。因此,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上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党改革开放20多年之后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探索出的新的发展路子。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统筹兼顾,既突出重点,又要实现综合、协调的发展。
     7,县域经济是创新经济,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灵魂。离开了创新,就谈不上发展。一些贫困县,财政收入比较低,经济基础薄弱。面对这种现实,需要更新思路,开拓创新,一反常规,加倍努力,这样才能在各方面取得明显的成效,才能体现出创新精神。今后在县域经济发展上要不断创新,走出一条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8,县域经济也可以说是环境经济,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有一个团结、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和投资、干事、创业的环境,离开了这样的环境,就谈不上发展。要加大工作力度,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9,县域经济也是一种素质经济,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关键在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一个地区贫困,主要原因是劳动者的素质低,接受教育的时间比较短,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水平,难以赶上或超过其他地方。必须抓好基础教育和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提高人口和劳动者素质,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10,县域经济归根到底是责任经济,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保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归根到底要靠人,靠各级党政组织和各级干部。在今后的发展上要更加重视党的建设,更加重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真正把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把领导班子建设得更加朝气蓬勃、奋发有为,这样才能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二、发展县域经济要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才能为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不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快速发展,而应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益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快速发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快”与“好”的关系,提升县域经济增长的质量
  任何事情都是对立统一的,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快”与“好”的对立统一体。“快”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好”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准。“快”就是要树立只争朝夕,有一必争,有冠必夺的思想,使各项工作都有新举措、新跨越。“好”就是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没有“快”的速度,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好”;没有“好”的标准,速度越快越容易出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地方盲目追求“快”却忽视了“好”,“萝卜快了不洗泥”;有的地方只注重“好”却忽视了快,像“小脚女人走路”。这都是不对的。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要在“快”字上下功夫。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离开了发展,就没有所谓的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是要慢发展,而是要快发展,并必须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同时,要在“好”字上做文章。县域经济发展“快”,必须建立在发展“好”的基础上,不能片面追求发展“快”。近年来,全国经济在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投资规模偏大,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因此,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出台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处理好发展“快”与发展“好”的关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既注重量的扩张,又追求质的提高,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二)、正确处理“近”与“远”的关系,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
  事物的发展是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上大项目,从立项、论证、审批到建设、投产,有的需要3年、5年甚至10年的努力。改变一个地方的面貌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一届一届班子接力赛。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正确处理“近”与“远”的关系。要立足于“近”干好今天,干好当前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科学、民主决策的基础上,一张蓝图绘到底,保持发展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不以领导人变而变,不以领导人思路变而变。只有干好当前,才能将长远规划变成现实。同时,要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兼顾长远利益,牢固把握经济增长的关键环节,认真解决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同步,杜绝“好大求洋”、不切实际和“吃祖宗饭,断子孙粮”的不良现象,促进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破除虚假政绩的错误思想,树立甘当奠基人、实实在在干事业的观念,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能干那种“前任政绩后任债”、“一任政绩几届包袱”的事。特别是在招商引资、引进项目上,要坚决杜绝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盲目引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污染项目和企业,绝不能以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牺牲子孙后代利益为代价求得眼前发展和一时繁荣,坚决防止重复建设、低水平扩张、粗放经营等短期行为,确保实现一个较长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
  (三)、正确处理“大”与“小”的关系,激活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大”与“小”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两个不同的侧重点,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大”是支柱,“小”是细胞。抓“大”可培育支柱企业、龙头企业、优势行业,要坚定不移;抓“小”能激发活力,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抓“大”而不抓“小”,是不会统筹全局的表现;抓“小”而不抓“大”,是不会抓主要矛盾的表现,要“打鱼不漏虾,大小一起抓”。大企业是强县的支撑,是增加县域经济总量、稳定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推动力量;小企业是富民的根本,对于增加就业、活跃市场、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坚持“大”、“小”两手抓,宜“大”则“大”,宜“小”则“小”,抓“大”而不能忽视“小”,形成大中小企业合理的配比关系。要依托现有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找准几个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通过资源整合、招商引资,积极筹划一批大项目,真正将这些企业培育成规模效益突出、抗御风险能力强、财政支撑作用明显的大型企业集团,使其成为县域经济的火车头,财政收入的台柱子。同时,发动千家万户上项目,人人都去找门路,县、乡、村、户一起上,发展各具特色和不同层次的企业,优势互补,各显其能。但是,要搞好规划,节约土地,不能走“村村冒烟、户户办厂”的老路子。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产业结构调整,不拘泥于一种发展模式,既搞高新技术企业,又搞劳动密集型企业,既搞工业,又搞服务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富民目标。
  (四)、正确处理“内”与“外”的关系,增添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县域经济的发展,是自主发展和对外开放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把搞好对外开发、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和发挥自身优势、坚持自主发展结合起来,依靠内源性经济和外源性经济的双轮驱动,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在坚持自主发展方面,要对自力更生有个再认识,在善于借助外力的前提下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要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依靠本地资源、区位、环境、资金等优势,充分调动民间投资创业的积极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增强发展的内在活力,增创内源性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坚实根基。在对外开放方面,要发展县域外源性经济,提高经济外向度,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外部资本、技术、人才、管理、市场等要素,发展壮大本地企业,增强县域经济实力。要强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把招商引资作为实现县域经济新跨越的突破口,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住世界和国内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采取项目招商、行业招商、以商招商和代理招商等形式,加强与国内外大集团、大企业的经济技术合作,吸引大公司、大财团和知名企业、知名品牌来本地落户。

    三、准确把握“三大宏观条件” 
    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发展县域经济将受这些新的时代特征约束。 
  一是经济“区域化趋势”加剧。进入新世纪,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参与多边贸易机制的同时,积极参与到不同的区域经济合作中,区域主义的兴起成为世界经济秩序的主要特征之一。中国“十一五”期间将首次把区域规划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中国经济空间格局在经历了27年地方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的发展之后,市场主导型的区域经济发展将迈出实质性步伐,中国开始从行政区经济真正迈向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新的区域经济关系是在区域相互开放、市场一体、产业相联、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开放系统,而不再是“画地为牢”、相互封闭、各自为战的行政区经济。 
  二是政府“服务型功能”强化。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这是对政府转型做出的重大决策和具体部署。服务型政府是一种全新的政府职能模式。“服务”两字折射了中国政府改革的基本走向——从全能政府走向有限政府。这意味着改革开放初期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政府替代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结束。 
  三是经济“生态型特征”凸显。从实践看,人类经济长期处于“旧式现代性”阶段,即社会与自然不协调,经济与社会不和谐,自然和社会付出双重代价的阶段。上世纪与本世纪之交,全球经济社会生活景观呈现出重大转折的种种迹象——人类对自然的倒行逆施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绿色惩罚”,表明“旧式现代性”已经进入明显的危机时期。进入新世纪,探索经济的“新型现代性”成为世界潮流。“新型现代性”的特征就是以人为本,经济、自然、社会三者的协调和谐。经济发展必须注重“生态和谐性”。 
  四、走出“三大误区” 
  走出“政府经济圈”的误区。县域经济的规律性是“区域化”,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许多地方发展县域经济囿于一个县域行政边界之内的设计、运作,形成“政府经济圈”现象。突出表现在:县域工业结构雷同,发展路子互相照搬,在政策优惠上互相拼杀,在资源整合上互相掣肘,在产业区域分工上不协调等。县域经济是一个区域性、开放性兼备的经济体系。发展县域经济要跳出“县域行政边界”,将县域经济与区域经济融汇,从区域发展空间入手来谋划自身的发展战略。(1)立足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后发优势、产业基础等,找准县域在区域内的定位、在全国的定位;(2)主动融入区域经济,主动参与区域内的产业分工、产业协作,在区域范围内获取、组织和配置资源。 
  走出“干部经济”的误区。县域经济最突出特点是“民主性”,县域经济是“民主经济”,这是一个重要规律,不容违背。但是,我们一些同志在指导县域经济发展时,忘记了这一规律,在许多地方呈现出政府超强干预模式、干部经济模式、政绩经济模式、指标经济模式,发展思路受领导干部个人影响大,往往是新官新思路,新年新口号。县域经济要大发展,需要领导干部进行“自我革命”,自觉放弃权力,管市场不管企业、管服务不管事务、管规划不管计划。把握县域经济的“民主性”,放手发展民营经济,让所有人充分发挥创造潜能,培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主体,形成“老百姓经济”(千家万户的自我积累、千家万户的自觉投入、千家万户的走向市场、千家万户的研究管理、千家万户的创造财富、千家万户的承担风险)。老百姓经济是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政府发挥的应是“经济促进性作用”,主要体现在:(1)制定“秩序规则”,维持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2)制定“过程规则”,在市场失灵或竞争失灵时采取与市场一致的过程政策,目的在于最低限度地介入经济过程,在于为市场竞争打通道路,并以此为限。 
  走出“全能经济”的误区。县域经济具有“特色性”。县域经济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体系,但不能搞成“大而全”式的“经济大拼盘”。县域经济也不可能“全面开花”。各县域的历史人文、产业基础、自然禀赋不同,决定了县域产业发展的差异性。要研究比较优势,跳出“全面发展”的圈子,在产业发展战略选择上,坚持特色型原则,“扬长避短”,“扬长”就是要有所为,重点利用特有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利用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避短”就是要有所不为,有所放弃,不搞“鸡零狗碎式”经济。在特色的基础上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经济”。 
  五、探索县域经济“五化之路” 
  “十一五”期间,要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正确把握“两个趋向”,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用新的思维和举措推动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应突出以下几点: 
  以比较优势为着力点,推进县域经济“特色化之路”。要从各地实际出发,着力建设县域特色经济区,解决县域经济发展千头一面,产业结构雷同、产品结构趋同,特色经济不明显、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等问题。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打造特色产业体系,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要在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中突出特色,在发展中创造特色,在扬长避短中培育特色,在资源整合中打造特色,在科技进步中提升特色。 
  以农业产业化为重点,推进农业“现代化之路”。推进农业现代化,要改变就农业论农业的观念,坚持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业发展环境。用先进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先进的经营形式发展农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要结合县域实际,在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培育名牌产品,增强竞争力。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建立新型营销体系。 
  以发展二产业为重点,推进县域“工业化之路”。实现工业化是县域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工业兴则县兴,工业强则县强。这对于绝大多数的县来说是一条带有规律性的基本经验。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一定意义上就是由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的转变过程。没有工业化,就不可能有城镇化,没有工业化、城镇化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推进工业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着力发展县域工业园区,改变过去乡镇企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状况。基础稍差一点的县(市),要把特色优势产品加工、资源开发作为二产业发展的重点。传统农业比重大的县(市),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县(市),要把为城市企业配套、劳动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县域工业发展的重点,切实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化水平。 
  以产业聚集为重点,推进县域“城镇化之路”。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也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由之路。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必须改变不顾现实与可能,人为“造城”的传统习惯,把城镇建设理解成修马路、盖楼房、安路灯等,应当遵循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借力而为,顺势搞城镇建设。县域范围城镇建设,要以县域及其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提高生产要素集聚程度,增强对县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功能。要以产业支撑城镇建设,坚持城镇建设、市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引导、鼓励各类企业向县城及其工业园区集中,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流动和集聚,为工业化提供载体,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 
  以对外开放为重点,推进县域经济“外向化之路”。县域经济不是县内经济,更不是封闭经济,而是开放型经济。要进一步把眼界放宽一点,积极主动地融入国内和国际统一的大市场,拓展发展空间。要牢固树立县域以外都是外,无外不兴、无外不活、无外不强的观念,实行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对外开放。要实施项目牵动战略,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要以闲置工业用地吸引资金,以资源吸引技术,以存量吸引增量,以市场吸引项目,以不断开放促自身发展,把外面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吸引进来,以大开放促大发展。


支持(0) 中立(0) 反对(0)  don 小大  2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管理员 帖子:13424 积分:127198 威望:0 精华:616 注册:2008-6-19 10:11:00    Post By:2009-6-12 9:56:24

县域经济 特色为本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及对策研究之二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的重要问题。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是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县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经济,自然资源、经济基础、文化背景及地理区位等都有一定的特殊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必须立足自身的区位、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优化特色产业布局,形成具有规模效益的特色产品、特色企业、特色产业,实现以特色取胜,以特色促发展。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确立“特色理念”是动力点。要注意克服几个观念误区:克服“资源误区”,摒弃“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思维意识,重视发挥人文历史、人才技术对特色产业的作用;克服“支柱误区”,确定支柱产业不宜太多,关键是要有特色,要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克服“规模误区”,避免“多、小、散、乱”,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贪大求洋;克服“经验误区”,不能盲目跟风,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要从本县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别人的经验。从泉州来看,各县(市、区)能拥有较强的县域经济竞争力,主要在于各地立足资源禀赋,确立“特色理念”,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优”的特色发展路子,错位竞争,差异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独具竞争力的产业链群。比如,安溪的茶叶、南安的石材、惠安的石雕、丰泽的树脂、永春的生物制药、德化的陶瓷,等等。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开发“特色资源”是基础点。从目前来看,特色经济大部分是依托特色资源发展起来的。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应在全面了解县情的基础上,依据资源的自然、人文、科技、生态环境等多个层面的特色和属性,对独具特色的资源进行物质形态的加工和转化,集中各种优势力量对特色资源进行规模开发、深度开发,形成产业优势。比如,安溪利用丰富的铁矿资源,发展壮大钢铁建材产业,2007年实现钢铁产值35.94亿元,上缴税收超过2亿元。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制造“特色产品”是着力点。特色经济表现在物质形态上,就是产品的“名、特、优、新”,并根据市场变化不断更新换代,实现产品的系列化,最终形成各种各样的产品特色,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必须着力于一个“特”字,用“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特色产品,营造特色经济的竞争优势,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比如,南安石材产业资源并不丰富,发展石材产业并不是南安的优势,但通过政策扶持、引进人才、自主创新、开发新产品,用特有的产品品质开拓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2007年,该市石材行业总产值达180亿元,产量及出口额占全国的50%以上。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培植“特色产业”是关键点。特色经济在初始阶段,是家庭作坊的产物,大多属于手工业,规模小,效益低,竞争力较弱,不能形成市场优势和快速的累积性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通过集中人财物,对产业结构进行规模化、专业化整合,形成独具优势的特色产业,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如上世纪80年代,石狮服装业还停留在家庭小作坊阶段,没有真正成为特色经济。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石狮服装业以休闲服装为主攻方向,加以整合提升,成为该市一大特色产业,服装行业产值达165亿元,占该市工业产值的65%。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提升“特色技术”是支撑点。特色经济只有在特色技术的支撑下才能有高起点,才能产出具有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县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必须用先进技术开发资源,用先进工艺生产产品,这是必经之路,也是主攻方向。发展县域特色经济,要引进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特色产业,加快特色产业升级,提高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的科技含量。如晋江的食品饮料、玩具、电子机械等,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生产工艺来生产产品,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了产品竞争力。该市仅食品业产值就达49.27元,行业总产值占全省食品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
    发展县域经济,打造“特色品牌”是切入点。品牌就是特色经济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县域特色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只有走品牌化的道路,才能拓展特色经济的发展空间,提高特色经济效益。比如,安溪茶业,通过举办茶王赛、安溪铁观音“神州行”,拍摄《铁观音传奇》、《铁爷茶馆》等涉茶影视剧,协办海峡两岸茶博会等茶事活动,不断提高安溪铁观音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安溪铁观音成为全国首枚涉茶“中国驰名商标”。2007年,全县涉茶行业总产值达57亿元。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区域经济单元,包括县、乡(镇)、村经济,具有多层性、综合性和基石性等特点。由于我国各地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发展县域经济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但总体上看,笔者认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尤其应当引起充分重视。
    在空间上,发展县域经济要突出发展县城经济。因为县城集聚了县域内各种资源和行业优势,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重点。过去大搞“一大二公”,实施平衡发展战略,致使经济发展重点不突出,县城带动乏力。为此,要吸取教训,在发展县域经济时,要重点发展壮大县城经济,并以此带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
    在产业上,发展县域经济要突出发展工业经济。在县域这个范围内,产业结构的层次低,特别是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滞后,“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问题十分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工业经济欠发达,缺乏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就是要发展工业经济。
    在所有制上,发展县域经济要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多数县属国有企业陷入生产经营困境,主体地位日益萎缩,给县域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就业、财政和稳定的压力。因此,要发展县域经济,填补县域公有制经济全面退缩形成的“真空”,只能在国有经济的体制外,大力实施“民营强县”的战略。
    在资源利用上,发展县域经济要突出发展特色经济。在现代经济的全面竞争中,县域经济要想在更大范围的分工中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利用自己的资源,创造自己的特色优势。
    纵观各地经济发展的轨迹,凡是县域经济发达的地区,均是该地区特色经济能量充分释放的结果。那么,如何寻求自身特色能量释放的最佳途径呢?
    一是要研究挖掘自身特色优势。一个县域均有自己的特色优势。有的有区位优势,如地处交通要道和枢纽,或沿海、沿边;有的有自然资源优势,如域内蕴藏大量矿藏资源,或丰富的水能资源;有的有社会资源优势,这主要是指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域内已集聚的智力资源,或成为政治、经济、金融中心;有的则以上优势兼而有之。经济发展的现实告诉我们,即使再贫困的地区,也会存在某种资源优势,或自然资源方面的,或社会文化资源方面的。只有充分认识并开发好这种资源,构筑起本地区的特色产业,才能摆脱资金等因素的制约,闯出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所以,作为县域经济的决策者,一定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吃透县情,理出发展思路,先干什么,后干什么,闯出一条适合本县域的发展之路;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努力发掘自己的发展优势,培育经济增长点,创造出本地经济的特色。
    二是要发挥优势打造特色产业。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指出:最有效、最合理的社会生产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只生产自己在生产上处于相对优势、成本比较低的产品,并用这种产品去同其他国家交换自己所需要的产品,这样各个国家或地区都可以得到一定的好处。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已经得到各地经济发展实践的印证。我们过去的县域经济,包括现在仍有一些地方,由于忽视特色,不注重比较优势成本,一味追求全面发展,形成“小而全”的局面,其结果是各地产业结构雷同,没有产品特色,严重影响了产品的竞争力,进而失去了许多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机遇。因此,我们在发展县域经济时,一定要按照比较经济利益的原则,研究制定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主动参与县域外的经济分工与协作,突出自身特色,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劣中选优,切忌毫无特色的“大而全”、“小而全”。如县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则可以突出旅游产业特色;县域矿产资源丰富,则可以突出以矿业开采、加工为主的矿业经济特色;县域内水能资源储量丰富的,则可突出以水力发电为主产业特色。总而言之,只有坚持特色,才能使县域经济具竞争力,才能在国内、国际市场对接中找到自己最佳位置。
    三是要依托科技提升特色经济的竞争力。科技含量低是阻碍县域特色经济与农村专业市场向高层次发展的原因之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县域经济要搞出特色,无论是第一产业还是第二、第三产业,或者是传统优质产业,如果离开了科技和信息的运用,都是不可能的。靠科技形成的特色才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所以,县域经济必须加大科技含量投入,引进科技人才,增强特色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科技在特色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这里最关键的是实施名牌战略,提高特色经济的知名度。要利用科技加大对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增加其附加值;利用现代信息网加大广告宣传,塑造名牌产品;利用名牌战略的龙头功能、优化功能,促进特色企业的发展。
    四是要依法行政服务于特色经济发展。县域作为“农村之首,城市之尾”,是一个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行政区域。历史上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传统的计划经济惯性,如果单纯依靠市场自发力量在这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形成特色经济的话,则时间长、代价高。因此,发挥县域政府的作用对形成特色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政府必须依法行政,不能再像计划经济条件下那样,行政命令一切,一切行政命令,而应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运行规律的要求,主要弥补市场失灵。县域政府的作用应放在定战略、创环境、上产业三个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定县域发展战略必须要对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国内外市场及相关因素有详细的了解,要跳出县域,与整个经济发展全局结合起来进行特色产业定位。过去只从本地资源出发来定位的情况,现在看来是不够的。另外,在多方竞争的情况下,要抓住重点强项,发挥优势。创环境就是要求政府站在宏观的层面上,运用多种手段,通过引导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造就一个有利于县域特色经济与农村专业市场可持续发展的舆论、政策法规、人文、生态环境。

 

将县域特色经济转化为产业集群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及对策研究之三

 

    因为自然禀赋或某种技艺的历史积累,在湖南很多县形成了围绕特定产品以广泛的民间加工为基础的传统特色产业,使一个县在社会分工中形成比较优势,拥有一个知名品牌,享有市场声誉,如浏阳烟花、醴陵瓷器、永兴白银、长沙湘绣、隆回金银花、邵东打火机、冷水江的锑、祁东黄花菜、湘潭湘莲、桃江竹艺、慈利杜仲、茶陵大蒜、靖州杨梅、石门柑桔、湘阴荞头、衡东钨业,然而缺乏深度和广度的初级比较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极容易丢失,或者得不到应有的效益,只有利用这一优势,不断创新,优化产业环境品质,形成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品位和县域经济文化品位,才能将经济特色培育成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形成发达的经济体。

    一、什么是产业集群

    伴随着对区域竞争力的研究,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率先系统研究了产业集群与竞争力的关系,并提出相关理论。他的定义是,产业集群是在某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邻近,有效关联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并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简而言之,所谓产业集群,也称块状经济,就是在同一地区集中了大批生产同类或相关产品的企业,如美国硅谷是以IT产业为代表,好莱坞的电影产业,德国的斯图尔特生产机床、日本的静冈地区生产丰田汽车和雅马哈摩托车、浙江嵊州生产领带、大唐生产袜子。相比传统降低成本做生意和提高产业环境的做法,产业集群提供了一个组织经济发展的新途径,而各产业集群表现出来的经济活力和持久竞争力,正说明一个悖论:在全球化经济趋势中,区域型经济通常是最具竞争优势的体系,这无疑也包括有特色的县域经济。

    产业集群成形时,会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很小的地区,产品可以在国内市场处于垄断或相对垄断地位,生产同一类产品,不用到别的市场去找,如永兴的白银,占全国的1/3强,浏阳的烟花占国内市场的60~70%。

    二、实行高度的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分工把每一个环节的成本都能降到最低,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人的熟练程度,做到小企业大规模;而且专业化分工就是形成新事业的催化剂。衡东的钨,就分钨合金、钨铁、高纯钨等,黄花菜、荞头等农产品加工,也分种与加工、深加工等环节,其成长方向也是更多的车间生产农户化、专业化。

    三、很强的工业配套能力,形成充分的产业链。在同一地区为了采购到生产所需要的各种零部件、原料,采购半径非常小,甚至集中到一个工业园区,采购费用非常低,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如大唐袜子,年产各类袜子30多亿双,300多个品种,有2453家袜子生产企业,550家原料生产企业,400家原料经销商,312家缝头卷边厂,5家印染厂,112家定型厂,305家包装厂,208家机械配件供应商,536家袜子营销商,103家联托运服务企业。

    四、具有非常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简而言之,就同类产品的生产,其生产保障、后勤供应、教育培训、市场信息等都有专业机构的服务,举手可得,最大程度减少管理成本。

    五、形成技术研究和开发中心,成为同类产品普适技术和先进技术的发散地,具有持续的创新与开发能力。术业有专攻,长期加工、生产一类产品,必然加深人们对这类物质或产品特性的认识,有了规律性的认识,又有广泛的民间加工基础,通过市场机制,通过产学研结合,倡导出类拔萃,鼓励而非扭曲竞争,就能形成该类产品的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浏阳烟花,一千多年的发展,就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结合不断进步的历程,最近开发出来的无烟烟花、冷光烟花、日观烟花等先进技术,确立了浏阳烟花在国际上领先地位。

    六、集中治理污染,提高外部效应,节约环保成本。污染的治理,是新型工业化必然要求,既是技术问题又是组织问题,在产业集群处,污染治理成为了公共事业或准公共事业,要求能集中治理,从而节约环保成本,大大提高治理效果。最终,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能以最小的自然物质消耗满足人类需求和市场竞争要求,人与自然能和谐相处,或称之为轻度侵害我们的生存环境。

    综合起来,就是因为产业集群的内部沟通良好,从而有效降低了生产的总成本,而不是以低廉的人力价格和原材料价格形成产业竞争力。

    二、产业集群形成的诱因

    产业集群发展起来的诱因很多,甚至关系一些机遇,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的市场竞争。竞争使产业保持活力,市场竞争使生产要素向优势地区、优势企业集中,从而形成规模和比较明显的区域分工。

    2、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产权制度安排,其本质是变该地区对产业的低度投资为大量投资。国内的产业集群分布,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从微观产权所有制结构可以看出,正是因为东部地区有着完全适应需求的,产权明晰的,极富活力的大量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

    3、有一大批优秀的、富有开拓精神的企业家。他们熟悉市场规则和创造财富的渠道,熟知企业的组织形式,而且不以利小而不为,主动创造和维持自己的比较优势,发展新事业,在长期的市场经济发展中不断壮大,形成产业集群。

    4、开放和高效的政府。政府有强烈的改革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转换职能,着力培育,为企业发展和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升级创造良好的环境。更深入地实现把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尤其是对于发展中的县域经济,政府的主要优势和职能就体现在政策和简化了的程序上,这些通常是鼓励民间投资,鼓励民间资本依靠科技和先进生产方式,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财富创造,比方专业基础设施、专业教育培训、信息、商展和其它改善投资环境的公共投资。

    三、如何促使县域特色经济转化为产业集群

    众多区域发展的实践证明,产业专业化群集发展是区域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渠道。我省的众多县域经济在经济特色形成之时,就一定程度上具备了产业集群所要求的规模,获得了发展的基础条件,但这种产业集群只是发展中的产业集群,相比发达经济体中的产业集群,他的成员比较少,一般呈现出以少数大企业、政府机构和销售商为中心的层级或辐射状结构,集群内部沟通十分有限,他的良好发育受制于教育程度和技术能力过低、技术不强、缺乏资金以及发展不充分的相关机构,政府区域经济政策与之不相适应,教育的我行我素;如果政府还让企业受到保护、免于竞争、乐于垄断,将进一步延缓产业集群的发展,所以要切实完成产业集群化过程,形成产业集群最大获益和持续发展能力,还需要培育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要素和环境,需要制定发展战略:

    1、全球化思考与定位。入世以后,市场是全球化的,生产要素也是全球化的,在培育产业集群时,目标是培育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集群。

    2、保持宏观稳定和政治稳定,主要是致力于发展产业集群和提升竞争力的政策稳定连续,产业集群的发展需兼顾深度和广度,通常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获得实质性的竞争优势。

    3、选择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道路,产业集群在萌芽和发展时,政府可以强化或提供协助,但不应该企图创造一个全新产业集群。新的产业集群最好是从已有的集群中培育,对县域经济来讲,就是其特色经济。首先是应及时发现和识别正在形成的产业集群,依据产业基础,施行鼓励各种主体对同一产业进行持续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投入的政策,在湖南每个县的居民人均存款余额在三千元左右,关键是在政策如何启动;运用财税政策,引导企业通过专业化提高技术、扩大规模,推动产业快速升级;制定特殊政策,吸引与集群产业有关联的国内外高技术、高管理、高增值企业落户,尚处落后县域经济,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工具之一就是吸引外资。

    4、大力改善非流动硬环境,吸引流动性要素。通过BOT方式和其他公共投资方式,形成吸引外部资金、人才、资源的交通、通信、居住、科研环境,加快各种流动要素的聚集。

    5、积极改进软件要素。营造宽松自由、兼收并蓄、尊重人才、讲信誉、鼓励个性和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要积极进行经济和行政体制改革,尤其要在个人权益制度、产权制度、决策制度、教育制度、金融制度等方面加大创新,形成有充分营养的产业集群发展服务体系。

    6、扩大对外开放。开放有助于资源的流动和产业的群集,开放也有助于引进更广泛和更严格的监督。通过广泛开放、大量引进和兼收并蓄地学习,特别是重视、鼓励国内外的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鼓励参与经济区域一体化和全球化进程,取消地方保护壁垒、开放各类市场,加快市场分工、协作和专业化的进程,使产业集群各要素最广泛、最充分地交流、融合。产业集群也必须是个开放的体系,才能保证自身的持续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供求主要矛盾及对策建议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及对策研究之四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主要包括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和农业三部分。近年来,金融业为其发展注入了大量资金,但资产质量差、经营效益低下等矛盾和问题也如影随形,成为金融业继续增贷的软肋。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一级法人经营体制的深化和经营战略的转移,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县域经济在发展中融资渠道越来越窄,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制约日益显现,综合体现就是资金供求矛盾突出。这一矛盾不解决,县域经济就难以步人发展的决车道。
    一、县域经济资金供求中存在的矛盾
    矛盾一:资金需求刚性与资金外流的矛盾
     近年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小城镇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行农业产业化、走特色农业之路等对资金的需求刚性不断增强。但资金外流的趋势却有增无减,使金融支持力不从心。表现在:一是邮政储蓄增势迅猛,成为县域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2003年8月1日邮政储蓄新增转存款利率调整前,邮政储蓄转存款巨大的利差,诱使邮政储蓄加大揽储力度,而且由于其业务单一、力量集中,揽储优势更为明显,给商业银行尤其是信用社吸收存款带来了巨大压力;二是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各商业银行贷款管遍实行扁平式管理,致使县级行贷款功能逐渐萎缩,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大储蓄,资金大部分上存,造成县域资金的外流,与县域经济资金需求刚性增长相矛盾;
三是县区的省属企业实行统收统支的资金管理模式,资金实时上划,使依托这些企业生存的金融机构面临严重的资金危机,严重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四是县域经济发展环境、投资环境、信用环境落后,使部分经营业主抽走资金到外地投资。另外教育学费、股票、债券投资等也相当大程度上分流了储蓄资金,使资金供求矛盾加剧。
   

    矛盾二:资金需求量大与资金供应渠道狭窄、萎缩的矛盾
    近年来,县域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对资金的需求量日益加大,但融资渠道却没什么变化,企业自有资金较少,同时缺少直接的市场融资渠道,债券、股票融资对县域企业来说遥不可及,金融信贷支持仍然是经济资金供应的主渠道,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因素;离开金融的信贷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便会因“缺血”而萎靡不振。但近几年来,受社会信用环境恶化、县域经济环境不景气、金融机构低效运行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金融的资金供给主渠道作用逐渐弱化,信贷萎缩问题严重,信贷投入总量增长缓慢,无法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
   

    矛盾三:商业银行在县域地区经营阵地收缩、贷款权限上收与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矛盾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中小企业法》等,并对金融机构提出了相应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要求,可见金融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已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但在县域地区,原本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力军——国有商业银行却普遍收缩了在县域地区的经营阵地,机构撤并较多。再加之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策略普遍实行扁平化管理,纷纷采取经营管理权上收、实行严格的授权授信制度以及资金全国统一调度等措施,致使中小企业在农村信用社立足“三农”、中小银行发展乏力的情况下基本上是求贷无门,在县域地区出现了金融支持的“盲点。
   

    矛盾四;银行信贷管理机制强化与政府、社会对企业贷款管理的软约束机制的矛盾
    目前,各金融机构为防范信贷风险,全面强化了信贷管理机制,制定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就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做了明确规定。如制定严格的贷款准人标准、贷款责任人终生责任追究制度等。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降温、贷款投向把握不准、资金安全无保障的情况下,信贷人员较多地表现出慎贷的心理。但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政府和社会对企业贷款的使用和本息的归还却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管理职责不明确,奖惩措施未落实,《破产法》执行不严格,债权胜诉执行中政府干预执行难,往往是胜了官司输了钱,法律“白条”现象严重,金融机构为保全债权而采取的依法收代效果不佳。再加之贷款运用得好坏对企业管理人员的自身利益约束差等,不可避免地助长了企业贷款使用不按规定用途或拖欠本息不还的现象,使银行贷款风险防不胜防,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信贷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也挫伤了银行投贷的积极性。
   

    矛盾五: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商业银行信贷计划管理体制改革要求相矛盾
    目前县域经济的现状是:农业基础薄弱,基本上还是以传统的种植为主,靠天吃饭依赖性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没有形成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这样高层次主导型的拳头企业和产品,未能形成规模农业经济。县域工业基础薄弱,企业生产规模小,设备落后,技术含量低,产品结构不合理,无市场竞争力,亏损严重,整体效益落后,多数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尤其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随意性大,银行对企业贷款后管理难,债权没有保证,如此现状与银行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信贷资金向大城市、大企业、优势行业倾斜的信贷计划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极不相适应,使县域贷款增量相对减少。从另一方面说,信贷资金向大城市、大企业、优势行业倾斜虽然对银行企业化经营是合理和必要的,但这种过度集中不仅使银行自身的潜在风险加大,还导致对县域信贷投放不足问题更加突出,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矛盾六:企业贷款资信不足与贷款需求大的矛盾
    在目前县域经济欠发达地区,信用活动外部环境不佳,企业贷款资信不足,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少之又少,而又缺乏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由于风险补偿机制欠缺,银行很难找到符合条件的贷款项目和贷款企业,致使金融机构无法对其开展信贷业务。据调查,全县中小企业AA级以上的寥寥无几。即使是对部分符合条件的企业办理贷款,而中介机构门槛多,收费高,名目繁多的手续费增加了企业的支出,抬高了贷款的门槛,使企业难以承受,贷款意愿受挫,只好少贷或者不贷。
  

    二、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县域经济发展资金供求矛盾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对经济和金融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政府、金融和企业等部门通力合作才能标本兼治。各金融机构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着力研究和解决金融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和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开创金融工作新局面,积极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人民银行要充分发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改进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
    一是要增加县域地区的信贷投入,促进信贷资金向这些地区倾斜。国家在制定经济发展政策和货币信贷政策时,应考虑到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切实困难,不搞一刀切,对县域经济发展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如增加政策性贷款投入、实行城区差别利率政策等,以扶植促进发展,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特别对乡镇企业和下岗职工开办的小型企业、工商业户的信贷政策指导。督促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立足本职,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力度,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的组织体系及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评级和授信制度。根据本地区的区域特点、产业政策,指导金融机构增加贷款投量,优化贷款增量。三是要督促金融机构加强贷款营销,建立贷款营销的激励约束机制。督促各金融机构要在完善贷款风险约束机制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制定贷款营销的激励机制,建立客户经理制,科学合理地制定信贷人员发放、回收贷款的综合考核办法。在加强贷款质量考核的同时,要加强对利润和资金周转速度等指标的考核。要制定对信贷人员的奖励办法,鼓励信贷人员在提高贷款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新客户,增加新贷款;对不良贷款的责任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和认识,发挥金融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主渠道作用。四是针对邮政储蓄大量分流农村资金的现状,建议人民银行可以以再贷款的形式把县域邮政储蓄的转存款按各县所需资金情况贷给各县(市)联社,由联社统一调度在本地区使用。或者适当撤销县及县以下邮政储蓄机构网点,减少农村资金外流。五是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促进“三农”发展。针对目前农村金融现状,为扩大和提高农村信用社的自身能力和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应对农村信用社由于体制、政策形成的历史包袱给予一定的政策核销,使其轻装上阵,并扩大农村信用社的利率改革试点范围,使其经营灵活,扩大来源,增加投入,给予其当前在县域环境下发展壮大的有利条件。六是争取股份制商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创办新型的“社区银行”,改变货币政策传导过分依赖国有银行的局面。
    (2)各金融机构要多措并举,组织资金来源,有效缓解金融业资金紧张的困境
    一是各金融部门自身要努力组织存款,加大清非工作力度,增加可用资金。二是积极协调上级金融部门,减少对下级行资金的集中上划,按照有效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合理调整授权授信制度,适当下放基层金融机构的信贷决定权,既要强化“一级法人”经营体制,又要使基层金融机构能在授权前提下做出灵活反应,建立专门为县域中小企业贷款服务的机制。同时,针对县级银行资金被上级行大量抽走的问题,建议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信贷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采取硬约束,明确规定县级商业银行全年新增存款中可上划的比例,对于超比例者要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使县级金融部门把吸收的资金真正投入到地方经济发展中。三是充分利用国家信贷支农的政策,积极申请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以实现银企“双赢”。四是规范引导民间借贷,使群众知晓民间借贷的危害性,从思想上自觉抵制民间借贷,明确指出高利率不受法律保护,消除借款方谋取高收益的动机。通过规范引导,使农民更加相信金融部门,增强储蓄自觉性,把“体外循环”的资金纳入到“体内循环”,以增加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五是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引导和督促企业推广使用商业汇票,提高企业的思想认识,利用商业汇票的承兑、贴现的时间安排,减缓商业银行资金运用压力,解决县域经济发展资金紧张问题。这同时也要求加快金融创新,强化金融服务功能,加快县级以下金融电子化建设,改变结算方式落后的现状,提高结算效率。
    (3)地方政府要下大力气整治县域经济发展软环境
    一是下大力气整治社会信用环境,重塑社会信用基础。要从发展的战略角度去看待银企关系,改变以往在处理银企关系时单纯从地方企业和局部利益出发的做法,切实维护金融债权,提高区域金融安全与风险意识,增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信心,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二是要规范企业改制行为,特别是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过程中,警惕出现新一轮的企业逃废债行为。政府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范企业转制、重组、破产行为,对不能落实金融机构债务的企业改制不予审批,对已审批而未落实的要纠正。同时减少行政干预、司法干预,增强金融机构信贷活动的自主性和司法部门办案的独立性,公正执法,维护金融债权。三是改善中小企业的外部发展环境,完善信贷中介服务,建立运转有效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解决其贷款难问题。简化贷款抵押登记手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收费标准,清理“三乱”,杜绝向企业乱收费行为,对土地、厂房等不动产实行一次性评估收费,降低企业贷前支出,为县域中小企业的发展和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四是对能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企业、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多的中小企业贷款,财政给予一定的贴息扶持,以帮助其发展壮大,培养后劲。
    (4)县域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自身要规范化管理
    中小企业要赢得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健全财务制度,积极配合金融机构对企业经营的监督,便于金融机构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及风险状况的考证。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的发展要体现稳健的原则,注重信息的采集,防止盲目投资造成损失。同时要尽快健全中小企业信用系统。诚实守信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道德,更是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准则。企业要树立正确的信用观念,克服恶意逃废贷款这种饮鸩止渴的短期行为。
    (5)搭建政、银、企信息共享平台
    由地方政府、人民银行定期组织企业主管部门及重点企业和各金融机构参加的项目对接会,开辟银企协作的平台。通过推介、筛选,使好的项目尽快达成信贷意向,得到资金投入,尽快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信贷投入不足的梗塞,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县域经济的发展还需要什么?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及对策研究之五

   当前,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热门话题,中央有关于研究县域经济的专门班子,叫什么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县域经济专家委员会,各地也把县域经济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特别有效的方法来使用,不断召开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制定目标,形成决议。可见,县域经济在经济发展上具有的特别优点,是大家所认可的。
    真的是这样吗?县域经济就是非常容易发展起来么?
    恐怕在现实经济发展中,我们会经常听到不同的回答,不同的说法。
    我们常常听到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种另外的说法。这种说法认为,中国之所以发展速度有限,是因为中国太大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面积,十三亿人口,一个泱泱大国,抵得上几十个英法西欧国家。至于说后来居上的美国,虽然和中国土地面积不相上下,但是,人口只是中国的四、五分之一,人口少,资源足,当然容易发展,能够后来居上称霸世界。中国人口太多了,资源太少了,实在困难太多。所以,中国要发展可以,但是要超英赶美,根本不要想,实在不可能,最多国民经济总量接近美国,而人均收入只能是美国的四、五分之一。要想和美国人一样富裕,是永远也别想的,根本不可能,这是由一个大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既然如此,那么,把中国化整为零,小到一个村,是够小了吧!最小的村子只有十几户人家,甚至是只有一户人家,一般的村庄也只有三、四千口人,五、六百户人家,“短小精悍”,总该可以了吧?一个村庄的发展应该是勇猛迅速,和美国是一样了吧!但是,发展起来的村庄在中国是不多的。华西村,天下第一村,和它发展不相上下的村庄在东南沿海较多,但是,也占不了多大比例,能够有千分之一吗?没有见到统计数字,但是,可以肯定的说,比例是不多的。所以许多人说那是例外,是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一般村庄是学习不到的。对于一般村庄来说,就是那么几千口人,没有人才,没有市场,没有资本,没有资源,常言说,人多力量大,一个村太小,缺这少那,要想发展,难哪!
    国大,村小,所以就有人取其中,县!一个县是一个村庄的几千倍,又是一个中国的几千分之一,恰当适中,所以,可以说是:国大,村小,县域正好!所以,县域经济就成为一个经济发展的研究学科在进行着,在实际工作中,也被作为一个好的发展模式在运用着。
    我们来看一下实际。
    中国的县,可以说都是“农业大县”(听到不少“农业大县”的说法,和“农业大国”、“农业大省”的说法应该是一致的)。中国有没有“工业大县”?有,但是,肯定不多。绝大多数的县农业人口是占绝对的比例的,因此,农业经济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不能轻视的。由于改革开放,有些县的经济得到了比较长足的发展,因此就变成市——县级市,实际上还是原来的县,面积没有变化,人口没有变化,只是收入增长到一定的程度,或者工厂也比原来多了些,除此而外,还是“农业大县”,而不是“工业大县”。在县级市中,“工业大县”或许有,农业对他们来说,已经可有可无,但是,这样的县就已经不在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的范围了。
    我们来看这些县和市。
    先来看县。
    县所以还是县,就是比较起来发展的不够。这样的县可以分山区县和平原县。在山区县里,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多山少水,农业生产也相当困难,再加上没有工业,所以落后。由于人均土地少,农业生产的收入少,农民根本没有办法依靠农业生产的收入活下去,就必须在农业生产之外另外找出路。或者出外打工,或者根据山区里的特殊资源,搞加工。比如切制石板、挖小煤窑、烧硫磺等等。在平原县里,由于自然条件好,一马平川,少山多水,进行农业生产方便,有利条件多,出路也好,加上人均土地面积过得去,除自己吃粮之外还有剩余,因此在政府指导下大搞多种种植,既占用了多余劳动力,使农民有活可干,有收入可得,所以,农民就很少出外打工,在土地上劳动,收入也提高了。但是,又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因为在任何生产的情况下,用机器都比用手工生产收入高,所以,山区农民出外打工或者加工,收入都比平原农民在土地上的收入高。所以,河南的专家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平原农区比山区的收入要少许多,他们称之为“平原农区经济塌陷”。其实,还有一种不好的后果在等待着农民,那就是,由于大家都进行多种种植,在供过于求时,吃大亏的还是农民。这还是看表面,在它的背后,存在的隐患是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现在还说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办工业,生产力高,经济就可以发展了。县域经济学家们说的县域经济主要不是农业经济的发展,而是建工厂,发展工业经济。可是在这样的农业县里,经济收入低,缺少资金投入。一个字:穷!因为是农业县,习惯于搞农业,没有搞工业的经验,也缺少人才。一个字:困。穷和困合在一起,就是穷困。所以,县域的同志会说,常常说要发挥优势吗!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就是农业。可是,现在要我们放弃优势,搞我们不熟悉的,能成吗?那不是难为我们吗?可是,农业生产没有附加值,收入低的可怜,这叫我们怎么办?困难太大了。上级支持我们吧!
    再说市——县级市。
    关于县级市,前面已经有许多分析,现在我们所说的县级市,是农业还是占据着相当份额,依然还举足轻重的。县级市。由于和县差不多,我们叫它市域,实际上还是和县域没有多大差别。市域是工业有相当程度发展的,资金没有多大困难。但是,这几年和那几年不同。那几年刚改革开放,农民的购买力虽然不高,但是,由于大包干后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同大包干之前比起来,购买力是高多了,可是,生活必需品供应还是非常紧缺,供不应求,市场是卖方市场,所以,市场广阔,没有多少竞争力,工商业就比较容易发展,只要你敢上就行!这些年,工业生产已经大大发展,而农业在大包干解决温饱的飞跃之后,在经济发展方面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民的购买力增长同工业增长比起来,差距是非常大的。因此,市场的供应已经饱和,供过于求,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卖方竞争激烈。一不小心,就会跌了进去。不是随便上一个企业就能够奏效的,发展困难了,项目的选择困难了,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有许多难题,令人头疼,常常使人手足无措。要发展,谈何容易?
    我们现在看到,不是:“县域正好”,或者“县域经济,不大不小,发展正好”,而是“县域经济,发展穷困乏力,没法搞;市域经济,竞争激烈,真难搞!”所以,就把前面的“国大村小,县域正好”修正了,应该是“国家太大,不好搞;村庄太小,不易搞;县域穷困乏力,没法搞;市域经济,竞争激烈,真难搞!”实在是没有可以轻便可走的路了。
这不能不叫人想起中国人说的另一个俗话,是形容人干活的:“冬冷夏热,干不成活;春困秋乏,浑身没劲”,还有“饥了愣,包了憎,不饥不饱怕见动”。总之,就是没有力气,动一动,就气喘吁吁。这是一个人干事业的致命弱点。这正好与我们上面说的非常相似!但是,却横亘在经济发展面前,难以越过!
    为什么会是如此呢?
    我们先从劳动说起。实际上,在许多劳动者那里,并不是这样。在正常情况下,不管是春夏秋冬,还不管是饥一点饱一点,还是不饥不饱,只要不过分,去劳动去干事业还是虎虎生风,满有精神的,不存在上面说的情况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呢?就是身体的区别,有没有病,健康不健康的区别。
这就是原因。
    那么,经济发展的“国太大,不好搞;村太小,不易搞。县域贫困乏力,没法搞;市域竞争激烈,真难搞。”是不是一般的正常现象呢?肯定说,也不是一般的正常现象,是经济结构不正常造成的,
    美国之所以发展速度快是因为人口少,资源多的优势的论调,表面上看起来有道理,而在实际上却是站不住脚的。
    我们来看日本,面积是中国的1/3上下,人口是中国的1/10上下,也就是说,日本人少是少了,但面积小,人口密度大,资源更加少,但是它却非常的发达。有许多和美国人口、面积相当的国家却没有发展起来,和日本相比条件好的国家也没有发展起来,证明如此。
    或者,有人说,你说的仍然不对。中国有的县为什么那么发展呢?为什么?是因为中国的经济结构和条件能够容许那么多县的发展,所以他们县因为占到了这些条件,别的地方没有这些条件了,就倍感艰难。这些年,县域经济发展已经没有那几年容易了,因为中国不具备全部县域经济都像先发展的县域那样发展的条件,不具备可复制性。但是,县域经济要发展,只有跟着走这条路,所以,复制了,就大家都觉得困难重重,压力非常大了。
    这是中国经济结构不正常造成的,如果经济结构正常,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我们想要纠正这些问题,只有从经济结构的原因上来分析入手。只有找出原因,才能从原因上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纠正这些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太大,不好搞;村太小,不易搞;县域贫困乏力,没法搞;市域竞争激烈,真难搞”的眼前一片沙漠的困难局面。
    原因在哪里呢?我们来看中国的经济结构。
    我们常说,中国是农业大国,当然,相应的就是农业大省,农业大县这样的一系列名称。其实,不只是中国是农业大国,同样的面积的加拿大、美国是不是农业大国呢?美国在国际粮食市场上占着优势地位,为什么不是农业大国呢?只是美国也是工业大国、服务业大国、经济大国,把农业大国这一名称给弄淡了,不屑听不屑说了而已。中国和美国不同的地方就是农民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中国是农民大国,不是什么农业大国,而只是一个农民大国而已。中国的农业人口占了2/3还多,13亿人就有9.3亿人是农业人口,他们必须有一小块土地,这样说不准确,准确地说是都必有0.5—1.5亩土地来保证他们的生活,因此,成年劳动者叫农民。
    村庄在一般情况下,不用说,全是农民。只有少数村庄,如华西村、南街村工业才占主要地位,可以说不是农民,但是,还是农民身份,还有几分地到一亩多地。虽然土地集体统一耕种,但那是小农的联合体,大多数不进行农业生产了,而进行的是工业生产。其实,只是外表形式不同,和其它农村是差不多一样的。其它农村的农民也是在外打工的,只不过不相同的是,一个是在外地,一个是在本地罢了。他们都差不多没有农民的实质了,这是因为不同的集体形式形成的。
    我们讲的是县域。在县和市中,大部分都是农民占主导地位的。一个100万人口的县市,国家人口(包括国家工人)有10%么?10%就是10万,如果有10万国营或者地方国营的工人,我看这个县就会是比较发展的县,20%、30%就更可观了。如果地方国营的工人有3—5万人,农业人口就是95%,在中国当前情况下,人均耕地1.5亩左右,一个农家有两个孩子,夫妻两个,一般情况下老年父母单过,因为方便。所以他们就有6亩上下耕地,这是什么样的农民?我们常说单干的农民是小农经济,什么是小农经济?我们常说的一般小农,就是“三十亩地一头牛”的那种,30亩上下土地,正好够一个农民在家属的帮助下耕种过来,少了就不足了,就有多余的时间没有活干。如果更多,有四、五十亩,耕种吃力,几乎种不过来,得雇个长工或短工,再多就是富农,得雇上三、两个长工,但是,这个农民还自己参与农业劳动,还是农民,只是富裕的农民,叫富农。土地再多雇上许多长工,就不参加劳动了,就不是农民了,是地主,质变了。30亩土地的农民是标准的小农经济,我们现在的农民只有6亩左右土地,是准小农的1/5,还不是标准小农,只能是微型小农。
    小农的生产是由生产工具决定的,使用的是镰刀木犁。这时是一家一户耕种,但是,大家干的是一样的活,没有分工,所以就没有交易。一个家庭自己生产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布是自己织的,鞋是自己纳的,粮是自己种的,肉是自己喂的猪鸭。那时亩产特别低,在100—300斤上下,两季30亩地可以收粮1—2万斤,吃不完,除储备一些备荒年外,就是喂猪、牛、鸡、鸭牲畜的。很少有买卖交易,自满自足,是自然经济。一个农民就是一个孤岛上的鲁滨逊,虽然并不在孤岛上,却是一个十足鲁滨逊式的孤岛社会。
    现在的农民,只是六亩土地,是30亩地1/5,过去的30亩地的农民需要8个月的农业生产时间,按比例推算,现在还用那样的落后工具,只要一个半月就可以完成了。最多可以再加上半个月积农家肥的时间,地里多上农家肥,粮食可以多收成,但是有一定的限度。农民们都知道,长在农家肥堆上的庄稼也只比在一般土地上的庄稼肥壮一点,甚至不如肥沃土地上的庄稼。用在一定土地上的劳动,是有个最高限度的,如果越过了这个限度,就变成坏事。在土地上投入相应劳动时,土地可以增产,6亩土地可以作10亩使用。但是有10亩土地的农民在过去依然是贫农,靠土地是生活不下去的,不出去为他人劳动或者当佃农是没法解决问题的。
    可是,现在的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时,使用的已经不是镰刀牛拉犁,而是收割机、拖拉机了,而也不使用农家肥而是使用现代的化学肥料了。过去累死累活积一天农家肥的功效恐怕抵不了现在3角钱一斤化肥的功效了,按农民当农民工最低工资一月600元计算,一天20元,3角钱只是1.5%,所以农民现在懒得向地里运送,任你痛心疾首解说使用化肥的害处也不行。在集体时期,我们向地里担农家肥,一天可以挑10担,还是累得汗湿衣衫,是重体力劳动。倘若在现在,你如果说,你把我这担农家肥担到地里,我给你付一元钱,恐怕是没有人会去干的。一天可以挑10担,才挣10元钱,还是重体力活。可是,我为什么要掏一元钱叫你为我担这担农家肥呢?我3角钱买一斤化肥,根本不费什么力气,拎到地里,顶10担农家肥,我为什么掏1元钱一担要你给我担农家肥,是我发疯了还是钱在我口袋里会起火着急扔出去?
    因此,现在农业生产过程简化了,只有收割和耕种两件事就基本上是完成了,洒农药施除草剂是不值得一提的事,只有土地多了才算是一种劳动。6亩土地,拖拉机耕一个小时,收割一个小时,除此之外还掏出了50元×6×2×2=1200元的收割耕种费。1200元从哪里取?农民只好出外打工,我们上面说,最低的工资600元,如果管住,吃300元还有300元的落头,如果再加住房费、车船费就没有落头了。好在我们说600元是最低工资,一般在1000元左右,这样,可以有300元的落头。1200元得四个月的工资,这样加起来是6个月,6个月种好了一年两季的庄稼。
    这样,除去化肥、农药、种子等的投入,可以落一季的收入。一亩地多少?500元,6亩就是3000元左右,够农民一家人生活吗?够买粮食吃了。农民不卖粮就可以了,自己吃自己收的粮食,苦的可能会连磨麦钱也没有。
    我们来看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
    农民在这里有协作吗?有,但不是一般人所说的意义上的协作。人们把过去的那种集体经济叫作协作或者合作,其实,挤在一块,你一张锄,我一张锄,你锄你眼前的一垅地,我锄我眼前的那一垅地;或者你一把镰,我一把镰,你割你眼前那几行麦,我割我眼前那几行麦,谁都不需要谁帮谁的忙,也不能帮他的忙,因为你一晌三分工,我一晌三分工,我把你眼前的那几行麦割了,你没有割,还和我分红一样多,这是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吗?不叫社会主义按劳分配,还能叫共产主义大公无私?这岂不是给采奸扒滑的人留空子钻吗?所以没有积极性,生产搞不好。这不叫协作或合作,只能叫挤在一起干活。现在虽然承包了,不挤在一起干活了,但是,真正的协作和合作产生了。你没有拖拉机,我就去给你帮忙耕地;你没有收割机,我就去帮忙收麦,这不叫协作叫什么?这种协作是需要的,所以大家自愿组合。当然,我给你耕一亩地或收一亩麦,你得付我合理的报酬,报酬是约定俗成的。只不过在集体时代,你割两垅麦,我割三垅麦,你得两分,我得三分,干得多的人多得,干得少的人少得,是由集体来平衡的,现在是由协作者或合作者自己平衡的。但是,后者比较前者来说具有许多优点,使这种形式更加接近或者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因而提高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这不是我们在这里要研究的问题。我们需要研究的是分工,这里有分工吗?有。并且后者更容易进行分工,这种形式更容易在生产力的催熔下促使分工的形成,因为这是一种自由的松散型的自由结合,使多余的劳动者者能够自由分离出来。拖拉机手和收割机手是在市场的调节下基本和需要保持一致的,这就是合理分工。但是,由于其它方面形成的壁垒限制,使农民只有死死地守住使他已经不能称之为农民的基石——少有的几亩地。因此,几乎看不出来是进行了分工。因为,你是农民,我也是农民,尽管你我实际并没有进行农业劳动,但是,又必须进行这没有实际效果的完全是多余的农业附加劳动——它并不是和农业附加值是有联系的东西。大多的农民进行的劳动,是忙于寻找拖拉机和收割机的劳动,这种劳动远远大于实际进行的农业生产的劳动。比如,我有半亩麦子,用收割机收完实际只需要10分钟,但是,我得首先奔波几天去预定收割机,到实际收割前后,我必须围着它转,看着它收割我的麦子,用掉一天甚至两天的时间,之后还有善后工作。不管我的地块大小,是一亩还是二分都是这样。这样就产生一种奇观,如果一天一台收割机可以收割50亩麦子,牵涉到50个农家的土地,那么,一台拖拉机的前后左右就一定有这50家的至少50个劳动者跟着围着它转,地是收割机收的,但又不是它的劳动所得,是土地承包者的劳动所得。劳动进行者在这里是谁已经弄糊涂了,一个收割机手进行的是50个请他劳动的人的劳动,这是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语言,但它是真实的。如果把拖拉机和收割机平均一下,一个拖拉机手耕了200个农民的土地——1200亩,一个收割机手收割了200个农民的土地——1200亩,看成他两各自收割和耕种了100个农民的土地——600亩,用了一个月时间,但是,实际上这100个农民围着他转了一个月,共使用101个劳动者的劳动。这100个农民的劳动一点实际效益也没有产生,只是这个机器操作者的劳动产生了30万,由于各自忙了一个月,这100个农民各自分到了3000元,正好分完,而拖拉机手呢?得到了佣金:50元×2×500=50000元。农民能够富裕吗?这个分工最后消失在结果中:农民都成为进行农业生产收入微薄的微型小农,他们不但没哟购买能力、使用服务的能力,使9.3亿农业人口的市场没有了市场,而且,他们靠农业生产的收入根本没法生活。
    农民并不是因为那样的收入就可简单生活,吃糠嚥菜是最无奈的时候才发生的事情。是活人,就一定要想办法增加收入,使生活更好一点,况且改革开放已经为农民增加收入开辟了通路,鼓励和支持农民致富脱贫,过富裕起来的生活。生活富裕才有社会主义,其他的一切都是骗人的、使农民安贫受困生活的鬼话,其实什么都不是。农民的本能当然是把眼光首先放在土地上:土里刨食,土里刨钱。政府不是摇钱树,是不能靠政府出钱让农民发家致富的,这些事政府只能是偶尔为之,或多少做一点,但起不了多大作用。起根本作用的只能靠农民自己,靠农民甩开膀子干,政府只能给政策。但政策的作用是巨大的,因为政策能够解开束缚农民手脚的绳,使农民能够甩开膀子干。一个大包干政策,解决了二三十年没有解决的问题,粮票、布票取消了,取缔了计划粮,出现买粮难,解决了温饱问题。这个巨大的变化政府没有掏一分钱,只给了一个政策,南街村二十多年集体或社会主义道路都没有致富,而只是因为有了政策开放,允许南街村外圆内方,所以,南街村圆了二十多年都没有圆的致富梦。华西村也是如此,是因为政策开放放开了华西村的手脚,使他们可以干他们认为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资本主义并存的做法,成为了天下第一村。现在农民的手脚继续放开,农民首先想到了多种经营:蔬菜、瓜果等等,有的农民一开始还真行,发家了,政府看到了就出台政策鼓励多种经营。
    但是,多种经营有它的局限性。
    我们拿蔬菜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常言说:“一亩园,十亩田。”是说一亩园有十亩田以上的收入,经济学家们称之为附加值。其实,经济学家错误了,这是错觉,一亩蔬菜所以有十亩粮田的收入,是因为一亩蔬菜得用十亩以上粮田的劳动,劳动价值论嘛。什么附加值?应该说是附加劳动的价值,我们前面分析过,说农民收入的三千元是农业机器手四个小时的劳动得到的,一个小时多少?700元!没有附加值,是一般劳动。既然有附加值就应该比700元多。不说多太多吧,按50%,一小时应该是一千,菜园的劳动收入有这个数吗?没有。所以不对,但这里不是分析这个问题的,可以暂且不论。
    拿种菜说,既然一亩园可以抵得十亩田,那么,农民把自己的6亩地都种蔬菜,就抵得60亩土地使用,不是就变微型小农为上等小农了吗?一个人干不了,恐怕得找帮手啦!是的。但是,凡是菜区的农民都知道,如果一个四、五口之家有半分大的园子地,就满眼都是,足够一家吃蔬菜!种的好还不时要运到集市上卖一些。按这个标准算,如果一个农民的6亩地变成园,可以供给120个农民的家庭用菜,就是说,如果一个村子的 土地都种成菜,就可以足够供给120个村的用菜问题!这还不说买菜的农民的用菜量少得多。果瓜更是如此,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农民种菜收入多了,许多农民就跟着上,结果是紧接着蔬菜价格下跌,大家都吃亏了,结果都一起不干就又紧缺了,吃亏还是农民。听说,某地农民种的韭菜一元钱一大抱都没有人要,只能眼看着烂掉。而今年我看到的是中牟农民种的蒜是那么的便宜,种的苹果、红果等是刚 种上没有挂果就又拔掉了,结果是农民费了钱,白付出了劳动,又耽误了地里的正常粮食收入,大的结果就是影响了我们的粮食安全。
    农民的第二个出路是外出打工。有农民首先开了头,收入提高了,生活改变了,紧接着许多农民一拥而上,争先恐后的当农民工,据说农民工现在已超过两亿。国家看着是条路,就紧接着出台了新的措施,媒介也接连报道了许多外出打工因而致富的村子。其实,农民工心里明白,农民工不只是有致富的,还有白出力的,甚至找不了工作的赔进了盘缠。所以致富的是事实,是作为典型报道的;赔进了盘缠的也有,但是不能作为典型不能报道,但否定不了它的存在。农民希望外出打工致富,害怕赔进盘缠,因此雪上加霜,所以许多农民有一点门路就不去打工。这样的农民自然条件好的平原农区较多,所以出现了“平原农区塌陷”问题。致富的和赔进盘缠的都是少数,是两头。大部分是中间的,出去一年落个五千六千的,拿回家补贴家需。这点收入,上难供养双亲,下难供给子女上学。有的网友在网上说,有农民工就是社会和谐,这是胡扯。难道农业靠“386190”部队进行就是社会和谐吗?难道“夫妻分离——千里共婵娟”就是社会和谐吗?难道许多空巢家庭就是社会和谐吗?难道土地荒芜就是社会和谐吗?难道赔进盘缠生活无着落引发的社会问题就是社会和谐吗?
    当然,它对改变农民生活,发展经济的作用是巨大的。正是因为此,它才有合理的理由存在,但我们不能无视它的不和谐的方面,所以,我们必须有新的思路完善的思想出现。
    我们继续看下去。
    一般的农民工挣的钱只是补贴了家庭急需的生活用品,如:餐具、衣服、化肥、农药、小型家电等都是城市生产的,他们在城市中挣的钱就这样基本上又送回了城市和工业。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进入了市场,但是这是城市的市场,不是农村的市场。在农民之间是没有市场的,这些脚趾头蹬在城市的农民,坐在农村的屁股之间是互相封闭的。农民和农民之间基本上没有多少交易,我挣得收入只有在我自己把生的做成熟的才可勉强度过日月,我敢付给你钱叫你做熟我吃?那么,我把钱给你了,我是自在了,可是,我下顿怎样办?同样我敢叫你捶背按摩?我敢听你唱戏看你斗笑?除非你不收钱。所以,饭我自己做了,背我自己捶捏按摩了,没有戏看,夜晚我自己想乐事斗乐。这样,你不要我服务,我不要他服务,他不要你服务,农民之间就没有交易可言了,农民之间就是一个一个面对面互相说笑的孤岛上的鲁滨逊,一个自然经济。这样,农村不但没有工业,也就没有了服务业,就是第三产业。所以,在学者专家眼里,农村发展服务业就是卖化肥。可是那又需要多少?城市人口总共3.7亿人,农村9.3亿向他们要二、三产业就业门路,是三个人问一个人要,不说这些人中就有二、 三产业部分,就是没有能够行吗?
    农民收入低就没有市场,四分之三的人口没有市场,工业怎样发展?还不是稍一发展就饱和了吗?所以,只有依靠国外市场。经济学家说,国际市场对国民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美国发的就是国际财。中国的9.3亿农民是世界人口的1/6,是三个美国,一个欧洲还多,放弃这个市场去争国际市场,这不是奇谈吗?美国如果没有本国的市场的全面启动做基础,只依靠国际市场就能发展了?这不是梦话吗?
    所以,中国国内市场没有了,要依靠国际市场发展,9.3亿人非常贫困,发展就面临着许多困难。
    我们回过头来谈县域经济和市域经济。
    我们在开头时曾经说,不管是县域也好,还是市域也好,基本特征差不多。可以说,都是农业经济是基本产业,工业的比重不是很大,其差别是市域比起县域来说,是工厂比较多了点,经济活跃了点,有了点发展工商的比较优越的资本,也有较多的人才优势和经济优势。但是,在中国3/4的农业人口没有购买力,而在县市90%的人没有购买力,因而市场狭小的现实面前,不但因市场基本饱和,现有工商业存在着巨大的压力,而要建立新的企业的目标选择问题就更是难题。即是能够再建起几个企业来,对以90%的农村经济来说,其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的。这些企业的发展还是要依靠市域县域之外的市场,每个县域市域都是如此。就好像一个没有企业的地方人人都不是自己办企业创业,而是要依靠他人的企业进行就业一样,机会是多么的少,竞争又该是如何的激烈,谈何容易。即是偶然获得成功,经验总结得到一套套的,听起来激动人心,但是做起来呢?总结状元的经验,即是大家都觉得十足成功,在一次考试里允许并排出现第二个、第三个、甚至都是状元吗?在资源有限的条件面前,出现第二个成功,第一个成功就开始面临考验,经验就开始失效。而在各个县域市域都开始一起办工业的时候,出现的就是经济过热,就面临着危机。况且,对于县域来说,依然是农业优势主导,办工业就面临困难。所以,县域贫困乏力,没法搞,市域竞争激烈,真难搞,就不只是一个客观条件,而是一个实实在在难以克服的屏障,它们和国太大,村太小是现实一样,不相矛盾,是实实在在的。
    原因在什么?就在于过多的小农经济,土地少,没有分工,形不成市场,因此生产力和资源没有活力导致的。不解决这个问题,就突不破“国太大,不好搞;村太小,不易搞;县域贫困乏力,没法搞;市域竞争激烈,真难搞”的局面。就好像一群靠别人搀扶才能走动的病人一样,谁能搀扶谁,谁能搀扶住谁?互相搀扶还不是和不搀扶一样,靠在一起,怎样走路?这些人只有靠自己站起来,才能走路,才能搀扶别人,才能有搀扶的人,才不用搀扶。
要发展县域市域经济,首先必须发展内向型经济,不是依靠县域市域外的市场发展,而是依靠自己的市场发展,就是激发出自己的内在活力,使资源活动起来。
    这样就需要改变微型小农经济的经济结构,变小农为大农。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现在的农民有500亩土地可耕的话,除去他必须付给其他农民土地的必须租金外,一年的收入由于耕作条件的改变,年收入将在10万元以上。这样,在一个区域内的农民因为需要将会向市场中心集合,因为他需要的服务因为收入的增多而大增,就促使市场中心发展起来,就业门路增多,一切就活起来了。甚至农民因为不用分心就得到原有的收入,省去了不必要的为土地付出的没有效果的劳动,就可以专心致志的寻找和干其他方面的工作。实际上,市场已将这些农民吸纳进去一些,增大的服务业也吸纳他们一些,只有一部分人进行工业生产。这样,他们的农业之外的收入增多了,需要增多了,也会汇集到市场中心来,市场中心就会形成一个新的城镇。商业、服务业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样,农民将有大部分不再会去城市当农民工,城市的就业压力减少,工资将由低转高,企业就由靠廉价劳动力的经营转向靠提高生产力的经营,中国人改变了劳动力廉价的局面,需求大大增加,给工商业发展带来的新的契机。工业生产将不再依赖于国际市场,而国内市场才是工商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国际市场只不过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补充而已。可以把一些由于变动而过时没有市场或过剩产品扔到国际市场中去,避免损失,增加收益。一个国家由于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已经平衡使经济发展充满了内在的活力,“国太大,不好搞;村太小,不易搞;县域贫困乏力,没法搞;市域竞争激烈,真难搞。”的论调就正式成为历史遗迹进入博物馆了。
    在这时,也就不存在县和市的区别问题,同样,也就不存在县域贫困乏力,没法搞;市域竞争更激烈,真难搞的现象,县域经济优越只不过一句理论家们的论证而已,应该烟消云散了。
    但是,小农变成大农,即是你的推论是完全正确的,你也不能否认眼前的现实:一个农民几亩土地,9.3亿农业人口,如果9.3亿按1/3劳动力计,也有3亿多农民;如果按1/2计就有4亿多农民。如果平均一个家四口人计,一户农民种500—600亩地,就意味着在100户农民中,有99户农民没有土地耕种,得去城市里干活。这样,全国将有3—4.5亿农民一起拥向城市,那将什么的一种现象啊?天下不就大乱了吗?
    如果我们在一时一声令下,去剥夺99%农民的土地,把他们赶出家园的话,就无可否认,一定是这种可怕的情景。可是,难道要实现大农经济,就只有这样一种办法吗?非要用行政命令的手段一刀切的办法去进行吗?就不可采用经济调节的办法,一步一步根据条件慢慢实现吗?这样不就实现平稳过度了吗?
    或者说,可以。但是,我们现在不是在提倡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多余农民进城务工吗?这样多少年之后,土地集中到少数农民手中,不就实现了大农经济了吗?
    是的,这是一种在经济发展中任其自然发展的办法,缺少主动性和目的,不但非常缓慢,而且有许多弊病随之而行。农民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是不会放弃土地的,由于农业效率低,导致土地荒芜,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由于土地集中缓慢,使农业现代化的步子放慢,农民工使农民成为双重身份,空巢家庭增多,夫妻分居,农民背井离乡,使社会不安定,不和谐因素增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害处极多。
    其实我们完全可根据条件采取一点点的逐渐扩大的一步到位的办法,在既不与既定政策相违也不损害农民的利益反而使他们得到利益的前提下进行。比方,今年一个村,过年第二个村,这样既实现了大农经济,因为是分期分批的就会显得秩序井然,非常平稳。
    可以吗?
    是可以的。
    问题在于我们能不能确定这个方针。
    现在我们回头再来说县域经济问题。县域经济的问题为什么会被提出来,并且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概是因为中国人有“国太大,村太小”的概念,所以,才有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提出。并且,还有一个什么县域经济专家委员会,我想,不止于此,在“国太大,村太小”之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县域是以农业为主的,它和非县域的城市不同,不是以工商业为主的,甚至根本就没有农业。郑州市如此,北京市如此,上海市如此,凡是市区都是如此。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就等于把农业经济为主变成以工业经济为主,使农业经济的比重或重要性减至最小,成为像美国那样只有2%上下。其实,县域经济的发展根本不是简单的发展工业生产,而是改造农业,改造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式,使农村的经济也以工商业第三产业为主,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使大农经济形成。
    说到县域发展工商业经济,根本没有什么优势。一个县域,农村经济为主,农业经济为主,从占的成分说,从人才说,从经验说,从习惯说,最后,从资金说,就是从资源说,哪一点可以及得上城市?这么大的农业农村比重,收入低得出奇,人们只有搞农业生产的条件,怎么发展二、三产业?并且能够有优势?优势有没有?有。是什么?就是比较城市说,需要把农业优势变成工业优势的空间太大,和城市不成比例。但是,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说,县域经济就存在着没法突破的劣势?所以,在以前我们在行政规划上,取消了许多地区,基本上以城市为中心来划分区域——称之为“市带县”。郑州地区变成了郑州市,带了那么几个县;洛阳地区划分成了两个,一个是三门峡市,一个是洛阳市,洛阳市区和三门峡市区各带了几个县。问题是想以市区的工商业经济带动几个县域的工业经济的发展,或者说市区为中心,把市区的工商业经济渗透到县域经济中去。
    如果就”国太大,村太小“这个理由说,县域是没有一点优势的,村没办法发展,不是因为小,而是因为没有资源。没有资本资源,没有市场资源,没有人才资源等等。可是,东南沿海能够有那么多村庄发展得那么富裕,那么繁荣?这证明不是小、大的问题,而是资源问题。所以在国和村之间取其中只能是一种逻辑诡辩,而在事实上,取其中也好,不取其中也好,有条件的县域都是要发展的,也得到了发展,而许多县域的发展仍然困难重重。比起国来,中国有几千个县,数量多,距离远,如果各自作战,自由发展,重复建设多。如果只是以工商业为其主导发展方向,以县为单位各自发展,势必导致的也一定是经济发展过热,给经济发展带来危害。
    我们在前面分析说,影响中国二、三产业发展的不是二、三产业的发展已经像发达国家那样,是因为二、三产业已经得到足够的发展,而恰恰相反,是因为农业所占的比重太大了,使中国的3/4的人都成为微型小农,收入非常微薄,使二、三产业的发展缺少了市场。而必须从改变微型小农经济的现状着手,使小农经济变成大农经济,更大程度地激发农村这3/4的人的生产力和资源活力,使市场形成,二、三产业才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如果不从这方面着手,二、三产业的发展就会没有发展的现实市场基础,强硬的去发展就会形成发展过热。因为没有市场条件,市场不能容纳它的发展,没有与发展相适应的现实要求。在这一方面,农村恰恰全在县域和市域,而不在城市,因此,从发展二、三产业来说,优势恰恰不在县域和市域,也不在村而是在于国家,正好便于统筹计划安排。县域的农村经济是绝对优势,从改造农村的微型小农经济来说,县域就担负着非常重大的任务,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城市想担负这样的任务,也是办不到的。因为城市中已经没有农村,即是有市中农村,也早已城市化了,成为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工商发达,没有了农业的影子。市郊村可以发展农业,但是已经城市化了,它们所生产的是供应城市的商品——蔬菜等,生产力已经非县域的农村可比了,收入也基本上和城市一样,非微型小农可比。县域的农村经济结构改造是主要任务,比起城市来说是一个优势。当然,如果弄错了主次,这就变成了劣势,在工业或者二、三产业发展中,县域的条件不好,是以劣势作优势,做着出力不讨好,出力不显效果的事情。象和兔比赛跑,象显然是不占优势的,但是如果象和兔比赛负重,那么兔子就必败无疑,这才叫发挥优势。在县域中,如果改造农业结构,变小农经济为大农经济,可以说是一种相对容易的事情,容易见效且没有多少竞争的压力。压力来自于内部,就是农民太多,好像是在打造大农之际,99%是农民没有办法安排,但是,如果措施得当,可以用较小的资金使他们进行小型的日常民用生活用品生产,就竞争性较小,且可用于供应本地农民使用,因此,市场消息较灵通且易于把握。这样,每走出一步就是发展了一步,这样在发展过程中,自己可以吸纳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也可以输出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也有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因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变成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
    当然,这个任务也可以由国家和村来完成,比如国家之大可以和建设大型项目结合起来完成这一工作,也可以一小部分地区一个小部分地区来进行。但是国太大了,这样做就感到缓慢,并且有一种鞭长难及的感觉。村也可以做,但是村子的范围小,经济力量有限,在这里才是真正的“国太大,村太小。”而县域里一个县有上千个村庄,而由两、三个村庄形成一个相应的点开始,县级应该是游刃有余,可以进行统筹安排,顺利进行的。这样做全国几千个县域,几乎是可全面开花,然后由小及大,最后逐渐波及全县——也就是全国农业的改造:打造大农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激发农村生产力和资源活力,促使我国在生产结构上的平衡,改造“农业大国”成为“工业大国”的过程完成了。这是一个加速的进程,可以称之为宇宙爆炸模式。当然条件不一样,模式很多样,这里不主要讨论这个问题,就不提了。只有在这里,才真正是“国大村小,县域正好。”
    从整个经济发展来看,它的规律是越是发展,一、二产业将占的比重越少。据说,美国在2020年要实现两个2%,即农业2%,工业2%,其余的是第三产业,是不是有第四产业?不敢胡扯。还是把它归结到第三产业中去吧!这样说来,正常发展中的国家不可能是农业大国或工业大国。所以,县域搞工业是发展一种悖论,是没有现实可行性的。所以只是以发展工业为目的的发展县域经济,而不是把农村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改造和发展的重点,是会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困难,是一定的,这无疑于在和风车搏斗,何必去做那些傻事呢?
比起发展工业经济,县域进行农村经济的改造和发展是使用资金少见效快的事情。一个县要建立一个企业,数千万元是根本不值一提的事情,动则数个亿、十几个亿。而数千万元足以完成数个村为一个点的农村经济的改造和发展,在两年中就可以成绩斐然,何必舍近求远呢?
    这样做,就是改变“农业大县”的面貌。
    因此,改造农村经济,使其发展起来,就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真实意义。

    现在我最后来总结一下:

    县域经济发展的难点是什么?这个难点是在县域发展以工业为目的,由于县域基本是农村经济,在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是微型小农,缺少市场资源的前提下,县域经济就和国家经济、村庄经济一样,存在着非常大的困难,况且更容易导致发展过热。
    县域经济的优点是什么呢?优点是在改造和发展农村经济,打造大农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激发农村生产力和资源的活力,为二、三产业创造发展的广阔前景上说的,它的规模适中,可以统筹安排,选择一个点首先发展,然后迅速地逐渐普及全县。
    县域经济发展的真实意义是什么呢?在我国,县域经济绝对不是在经济发展一般的意义上说的,而是在改造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打造大农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激发农村生产力和资源活力,为二、三产业开辟发展广阔前景方面说的,这样,我们就看到了它的多方面的意义,是减少农民,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城乡统筹,消灭三大差别,城乡一体化,彻底消灭三农问题,使中国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发展国家,这就是它的真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