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计算器软件下载: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动态第13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48:49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试验区建设动态第13期

作者:信息中心    文章来源:成都市社科联(院)    点击数:68    更新时间:2010-11-20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试验区建设动态

 

          2010年第10期(总第13期)

 

 成都市社会科学院信息中心                                  2010年10月28日

━━━━━━━━━━━━━━━━━━━━━━━━━━━━━━━━━━━━━━━━━━━━━━━━━━━━

  编者按:西部大开发10年后,成都在实现GDP翻了近两番、中心城区城市化率达100%的基础上,亦实现了城市布局结构的全面调整和完善,成就了一座适宜于现代人居住、创业的新兴之城。成都的未来发展目标是建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能否如愿?这篇文章作了深度分析。


  
深度解析成都
  
能否在下一个十年迈向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开启高速城市化进程  作为中央着眼全局的一项战略选择,西部大开发给包括成都在内的西部城市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成都与其他西部城市一同起步,开启了10年的城市化新征程
  
  1999年6月17日开始,一个关乎西部12省区市3.5亿人的关键词--西部大开发,开始被媒体和公众高频率地提及。
  
  这一年,成都城市化水平只有50%左右,即使在四川省内,也只排名第二。不仅如此,成都GDP也刚过千亿元大关,只有1100多亿元。产业结构上,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到一半。城市中心城区,还布局着许多重工业,高耸入云的烟囱在城区里不断冒着黑烟……
  
  “当时的背景是,西部地区GDP只有东部地区的大约40%,公共设施和产业基础与东部差距十分悬殊。”四川省社科院宏观经济与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盛毅说。
  
  2000年5月30日,西部大开发国际论坛在成都召开,学者、官员、企业家、银行家齐聚蓉城,谋划西部的未来。
  
  2001年6月29日,当今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开始修建格尔木至拉萨段,西部大开发全面铺开。
  
  时光倒退5个月,也就是2001年1月,中国当时唯一的一条6英寸0.5微米的模拟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在成都高新区奠基;同年2月,西部第一个宽带网络社区在成都开通;之后的10月,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新候机楼登机桥试运行成功;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成都市新都区。
  
  与此同时,成都三环路、绕城高速公路、成温邛高速公路、成彭高速公路、紫坪铺水利工程枢纽等一大批重点工程相继上马,以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成都开启了令世人瞩目的高速城市化进程。
  
  以人为本规划城乡  伴随大批城市现代化建设项目的上马,成都城市发展理念也逐步成熟和完善。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实践的城市发展策略,也正为全国城乡发展探索新的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在彻底改变中国经济社会面貌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城市功能的重新认识和对城市发展理念的重新思考。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成都也不例外。
  
  与多数工业化国家一样,中国城市首先承担的亦是工业生产的重任。作为国民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的核心聚集区,人们对城市承担的工业生产功能的重视,一度超过其为人类提供居住之所等其他功能的重视。不仅如此,城市化带来的越来越大的城乡差距,亦使人们不得不加紧寻找新的、更注重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
  
  2003年,成都作为全国14个试点城市之一,开展市级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由此,成都对城市规模、范围、形态、布局进行了重大调整,不仅将城市规模和发展空间加以扩展,也将空间结构上原来的“扇叶状”明确为“一区两带六走廊”、向东向南发展。
  
  更重要的是,规划修编中还明确提出均衡化配置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的要求,以构建全域一体的发展格局。此时的成都城市发展理念,已包含了城乡一体化的雏形。
  
  著名城市竞争力专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倪鹏飞认为,成都在规划中率先提出城乡均衡发展的思路,实际已是在率先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
  
  城市与其周边的布局结构,在新的城乡一体战略下,得以迅速厘清并重新调整完善。最有力的例证之一是,东郊工业企业的搬迁改造大大提速。聚集在城区的200多家大中型国有企业尤其是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陆续搬离,为城区功能完善而“腾笼换鸟”。
  
  2004年11月,成都30个重点镇规划修编完成,首批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结束,一系列引导城乡统筹发展的专项规划相继完成。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从城市规划向城乡规划转变的重大实践。
  
  3年之后,全国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成为全国两个试验区之一。全域成都、城乡一体的发展战略,最终得到国家层面认同并得以继续为全国探路。
  
  这一年,成都在《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总体品牌指数西部第一;第四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上,成都被正式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全球酒店巨头香格里拉在西南投资的第一家酒店在成都开业……
  
  2008年至2009年,成都中心城区以“两轴四片”为基本格局,进一步明确城市功能分区,着力提升现代化水平。以人民南路和东大街综合整治为代表的重大工程,就投入200多亿元。而东西南北“四大新城”建设投入,也超过50亿元。
  
  目前,成都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已达400平方公里,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0多倍。保持了2000多年的单中心的城市格局,已彻底改变为多中心的大都市城市组团。全市工业发展的重任,也已基本转移到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中心城区的基础设施、环境和风貌已大为改观,城市建成区中近四成面积是绿地,城市道路长度已近4000公里。一个适宜于人们居住、创业的现代大都市,开始吸引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目光。
  
  成都实践 辐射周边  成都城市化进程,不仅在于完善了自身的城市布局结构,推动了产业升级换代,还极大地拉动了周边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其在西部的聚集与辐射功能也日渐凸显。
  
  科学规划带来的城市布局调整和优化,一直是与投资吸引力提升和产业升级紧密相连的。
  
  2003年,成都刚刚启动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时,成都高新区与高新西区正式合并,摩托罗拉全球软件集团成都软件中心正式迁址成都高新区西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在成都签约建设封装测试厂。
  
  第二年,家乐福中国总部由上海迁至成都。随后,全球最大的企业软件公司--甲骨文公司在成都设立西部首个研发基地;全国首个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在成都挂牌;中西部第一个保税物流中心在成都开工。
  
  这些标志性的事件,见证了成都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产业结构开始提档升级,第三产业发展尤其迅速。统计数据显示,10年前占比超过10%的第一产业,2009年已降至5.9%,第二产业的占比也略有下降。而第三产业占比则已从10年前的44.7%,增长到近50%。
  
  大量的投资和企业总部来蓉,使成都快速进入到经济高速前进的新征程。至200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成都经济总量已比10年前,翻了近两番。
  
  显然,这些成就极大地获益于西部大开发进程,也因这一进程而具有了更深远的意义。在交通等基础设施远落后于东部的西部12个省区市,各兄弟城市的发展也都与成都紧密相关。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初,四川各种运输线路总里程比2000年增加13.8万公里,达到23.1万公里。目前已有15条快速出川通道,把四川和西部乃至全国各地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个由7条铁路、7条高速公路和1条水运通道形成的快速出川通道网络,使千百年来的“蜀道难”成为过往。
  
  而以成都为中心,预计到2015年,将形成成都至贵阳、兰州、昆明、西安、武汉的4小时交通圈,成都至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8小时交通圈。成都双流机场预计今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2250万人次,并将成为全国第四个、西部第一个双跑道机场。
  
  不仅如此,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吞吐量和国际航线西部第一的航空枢纽,先后在成都投入使用。越来越多的西部物资,包括进出口货物,经成都转运至全国乃至全世界各个地区。
  
  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倪鹏飞认为,成都得以担当这种西部枢纽的功能,不仅是因其独特的区域优势,更是她的城市综合实力使然。
  
  迈向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东部发展共同构成的中国区域经济新格局,把成都推上了新的起跑线。以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为目标,成都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引擎城市,开启下一个十年。
  
  快速发展10年后,成都站上新的起跑线。与西部兄弟城市比,成都遥遥领先。但与东部沿海城市比,成都差距仍然不小。而整个西部地区与东部在交通、通信、人均拥有汽车量、户均耐用消费品等许多指标上都有差距,部分指标甚至相差数倍。因此,西部大开发作为我国的区域经济战略,还将持续。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刘世庆认为,目前,中国对外开放已进入“东西互动、海陆并进”的新格局,“让西部与世界相连”,将成为西部大开发下一个十年的战略目标。扩大开放、合作共赢,是西部地区在新时期再上新台阶的决胜之策、必由之路。
  
  四川省社科院宏观经济与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盛毅说,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各省区市之间的合作,西部省份参与“泛珠三角”、“长三角”、东盟国家、中亚国家等的合作,以及各种专门领域和毗邻区域的合作形式也层出不穷。
  
  新的格局下,成都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战略选择--2009年12月,成都为自己制定了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这一符合科学发展观,且体现“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核心思想的新的城市梦想,已成为1300万成都人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的奋斗目标。
  
  按照这一新型城市的构想,成都正进一步完善全域成都的城乡规划,在充分保护和利用好“山水田林”生态本底的基础上,加快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城乡空间布局,形成“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镇嵌田园”的整体风貌。
  
  与此同时,作为成都建设国际性区域枢纽和中心城市的战略支撑,“两枢纽、三中心”正按国际化视野和现代化标准加快实施。三次产业则被作为实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关键和出路,而加紧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一系列促进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改革措施陆续出台,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
  
  “田园城市是人类永恒的梦想,成都在快速加入全球化的同时实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梦想,无疑将极大地提升其城市竞争力,并将担当更重要的角色。”倪鹏飞在第六届西部科学论坛上说,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和中国区域经济新格局的形成,成都有望成为亚欧大陆重新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主    编:刘杰桦  副主编:葛  锐
  
  责任编辑  葛  锐  编  务:李  丹      联系电话:028-68106691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动态第13期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动态第6期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动态第7期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动态第8期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动态第9期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动态第10期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动态第12期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动态第14期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动态第16期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动态第一期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动态第二期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动态第三期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动态第四期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动态第五期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赴成都考察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报告 人民日报肯定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还权赋能:奠定长期发展的可靠基础-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的调查研究 人民日报头版肯定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调研与思考 成都与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比较研究—《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10年第...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调研与思考 浙江义乌成首个县级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推进舟山群岛海洋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