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艺:顾颉刚保护苏州古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15:42
2004年1月28日 星期三
    全文检索: 中华读书报 高级查询
    顾颉刚保护苏州古城
    本报记者张翠、肖自强
    
    重提顾颉刚的《苏州市文化建设计划书》
    历史至今无法忘记梁思成先生为保护北京城墙而振臂呐喊甚至失声痛哭的场景,然而50年前顾颉刚先生为保护苏州古城所做的艰苦努力没有几人知晓;顾颉刚先生作为历史学家,其学术成就世人瞩目,而作为苏州人的顾颉刚,为家乡文化建设、文物遗址所做的贡献,知道的人并不多。
    苏州直建于唐朝年间的保圣寺及寺内的杨惠之所塑的四尊罗汉像得以保存,现代教育事业的先驱者、著名学者章钰的墓冢得以完整保护,晚清著名学者俞樾在苏州的故居——曲园得到修复,这背后都有顾颉刚先生奔走呼吁的身影。
    今年8月在京召开的顾颉刚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座谈会上,苏州市政协副主席盛家振先生,谈到顾先生当年对苏州文物史迹和苏州历史文化保护的事迹,提到上个世纪50年代,顾先生曾为苏州的城市发展制定过一份保护古城的《计划书》。这份《计划书》引起本报关注。顾先生一直尽其所能呼吁保护苏州古城。早在1948年,顾颉刚先生在当时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的一次学术演讲会上,指着《平江图》拓片述说苏州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倡议后人务必维护。1951年,他出席苏州老人春节座谈会,发言指出古城保护的价值,明确表示不赞成有人提出的拆除城墙之议,并以“苏州城为全国第一古城”,向当年苏州市长王东年提出保护古城的建议。1952年,他受聘为苏州市政建设委员会委员,因而更加关注苏州历史文化的保护。年底,在市政委员会议上,顾先生发表了近3000字的《苏州市文化建设计划书》,着重就“新苏州的城市建设远景”、“名胜古迹的保管”、“文物管理委员会的工作”、“古物发掘”等问题,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意见。这份计划书也就成为新中国比较早的全面保护古城的系统方案。在会议当场,本报记者向顾先生长女顾潮先生打听这份《计划书》。一直参与《顾颉刚全集》编辑工作的顾潮先生也是第一次听说。
    为了寻找这份计划书,本报记者向苏州方面多处打听,然而时过境迁,当年的知情人如今多已作古,这份“计划书”也淹没在历史的尘土中,无人知晓其去向。苏州市政协文史办的工作人员听说过但没见过。他们非常热心,帮助联系有关的人,最后未果。顾潮先生本人也非常重视这份《计划书》,在向苏州市有关方面寻索无望之后,自己在由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编撰委员会、苏州市档案局共同编写的《苏州史志资料选辑》(1992年1、2合集)中,发现了顾先生当年的助手王煦华先生在1991年从顾先生遗稿中整理出来的《苏州市文化建设计划书》。记者如获至宝。
    据王煦华先生说,此计划书于1954年被顾先生带到北京,他是在1978年帮助顾先生整理文稿时发现的,但是因为与顾先生的学术研究关系不大,一直被搁置在旁。直到1991年,在整理《苏州史志笔记》的过程中,因为苏州市政府比较重视顾先生对苏州的贡献,才整理出这份《计划书》。时间长了,也就淡忘了,一时也不记得这回事。这份《计划书》只是1952年12月29日的手写稿。1953年1月1日所修改的定稿,目前已不可得。
    可见,人们并没有意识到顾先生这份《计划书》的意义,以致它一直处于被遗忘状态。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份《计划书》的意义,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顾颉刚(1893-1980.12.25)历史学家。江苏吴县人。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曾任北京大学助教,中山大学、燕京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云南大学、齐鲁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诚明文学院等校教授,北平研究院研究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通讯研究员、院士,《文史》杂志社总编辑,大中国图书局编辑所长兼总经理。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和学术委员,中国史学会理事、全国文联委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他是我国“古史辨”运动的创始人,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也是我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新中国成立后,从事古史研究和古籍整理工作,负责校点《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著作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两汉州制考》、《郑樵传》等,与人合著《三皇考》、《中国疆域沿革史》、《中国历史地图》等。
    1980年12月25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7岁。
    
    采访一
    
    阮仪山:顾颉刚保护古城的计划是真知灼见
    阮仪山:苏州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名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专家编委,主持完成了一大批名城的保护规划,尤其在保护、抢救平遥古城、周庄古镇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读《计划书》之前,顾颉刚先生在您印象中是个怎样的形象?您原先知道他保护苏州古城的事迹吗?
    顾颉刚先生是苏州人,我也是苏州人。前段时间我还参与保护顾先生在苏州的故居。顾颉刚先生是历史学家,我读过他的《苏州史志笔记》,顾先生对历史有重要的深刻研究。
    对顾先生保护苏州古城墙的事情我是知道的。1958年苏州大拆城墙,我当时还是学生,参与了保护古城墙的活动。当时同济大学的很多教授,还有一些外国专家,以及南京大学的匡亚明校长,都呼吁挽救苏州城墙,但政府官员没有人听得进去,我们就和他们吵。最后还是没有结果。苏州的填河运动,我们也是反对的。
    《计划书》给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计划书》关于保护苏州水系和古城墙的建议,给我的印象很深。
    在《计划书》的第三部分中,顾先生说“含有现代意义的古迹,是应当尽先着手的”,您是如何理解的?
    这可能是从教育、文化的角度来说。他是说这些古迹具有爱国教育和反抗封建的意义。
    《计划书》提到“新苏州的城市建设远景,应以历史性和工业化结合为原则,用历史的眼光保存着旧有的优良文化,用工业的眼光创造新的合适于实用的文化;决不能为了一时的需要,把历史性随便抹煞。”您怎么理解这句话?
    我以为从城市建设的角度来说,这是不完善的,苏州的发展应当是新城育于旧城中间。城市建设应当是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工业与生活分开。当然顾先生是文化学者,我们不能从专业的城市规划的角度去要求他。
    顾先生作为历史学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这样去看待问题很不简单,很有水平。他对历史文化的东西一直有深入研究。他重真实的史料,除了官方史料,还看各种各样的杂书野史,收集传说,研究古迹。他对苏州古城保护所提出的意见是中肯的,可谓真知灼见,对后来的保护起到启迪作用。
    您觉得这份《计划书》在当时和今天各有怎样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全国都在进行大规模建设。顾先生在那时提出对重要古迹进行保护的建议,可以说是高屋建瓴,高瞻远瞩。作为一个文化人,顾先生在那时提出这些建议,而不是迎合当时推城墙的声音,不是迎合当时所谓的“摧枯拉朽”的说法,反映了老一代知识分子以天职为己任的精神。这样一种精神,是“文化人”的先驱。当时很多知识分子,很多学者都是这样的。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正因为中华民族有这些脊梁,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才得以保存一些。在当前的大规模建设中,我们也应本着这种精神来做事情。现在我们要处理好的是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的关系。很多地方把经济放在第一位,完全不考虑文化保护的价值。只看到钱,对中华文化的价值没有正确的认识。我认为经济和文化这两点不矛盾,完全可以统一。这是一种民族责任心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对比顾先生的历史责任感。
    您对目前苏州的城市建设有什么看法?
    苏州目前对古城的保护应该还是不错的。以前可能有过破坏,现在采取新区和古城分开的建设方针,对古城的格局保存得比较好。苏州的古城在全国同等规模的城市中,是保护最好的。
    苏州目前正在进行修复古城的建设,您对此怎么看?
    现在一些地方在进行修复古建筑的行为,我的意见是保护性修复。在苏州,之前曾有人提出全面修复苏州古城墙,我是明确反对的。已经毁掉的东西你把它重新建造起来做什么?好看?旅游?门面?这是些没有文化和历史价值的东西,只有旅游价值、经济价值。我说这是反文化,是假的,假古董。而对那些残迹、遗址,我们是应进行维修整治。中国的毛病是喜欢造假古董。那些东西是卑劣的、低下的、没有文化的。有的人认为我的意见太左,我说他们不懂。我是严格按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按照《威尼斯宪章》来做的。《威尼斯宪章》和我国的《文物保护法》都明确规定:对已不存在的东西不提倡重建;必须重建的则要严格考证,经相关行政部门批准,在专家指导下进行。不要让古迹失去原来的历史面貌。对于文化遗址的保护,要“修旧如故,以存其真”:修复旧东西如它原来的模样,要有过去历史发展的痕迹,把真东西留住。在我们的历史上,从来没有“重建”这样的做法。清代人不会去建明代建筑,明代人不会去建宋代建筑,都是发展自己的东西。可是现在出现那么多仿宋、仿唐建筑,这反映了我们文化认识的低下。在文化保护以及城市规划方面,很多人其实是不懂的,所以做的事情也是肤浅的。
    您认为,在城市规划中,文化学者处于怎样的位置?起到怎样的作用?
    城市规划,是技术人员把想法汇集成蓝图。文化人对文化的理解,其深度超过一般人。我们做城市规划,应当汇集各方面的意见,不能唯首长的意见是听,单纯做经济的考虑,而忽视文化。文化反映的是更加深刻的内涵,没有文化的东西以后是要出问题的。假古董是欺骗群众,是反文化。1958年全国规模大拆城墙,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下是迎合政治需要,缺少人性的思考。
    
    采访二
    
    王明贤:没有文化的东西是苍白的
    王明贤:知名建筑评论家,中国文化研究院研究员。
    我原来只知道顾先生是个历史学家,知道他的“古史辩”,知道《禹共》杂志。对他保护古城的事情是完全不知道的。所以我看到这个《计划书》时也很吃惊,不知道顾先生原来做过这些。我看的时候十分感慨。在此以前,保护顾先生在北大故居的事情,我也十分关注。我看的时候就在想,他那时保护苏州古城,现在我们保护他的故居。
    我觉得顾先生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对文化保护付出很多时间很多精力,这是一个真正的历史学家的所作所为。历史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从文献中来,一是从文化古迹中来。现在的学者大多只是研究文献,埋头文献。真正的历史学者应该兼备这两方面的研究。我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和90年代初期去过苏州,觉得那个时候的苏州文化建设搞得还不错,很多东西保存得比较好。
    苏州现在致力于修复古城,这是一种先破坏再建设的事情,我觉得未必是好事。有的时候,不去开发,让历史保持原貌,可能会好一些。
    顾先生不是城市规划方面的专家,但他的建议很有眼界,特别是很有历史眼光。《计划书》提到城墙保护。建国初期,梁思成先生在北京呼吁保护北京城墙。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是当时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梁思成先生当时呼吁保护北京城墙,遇到很大的阻力;我想1952年的苏州在这方面的阻力可能小一些。但这份《计划书》的意义还是十分重大,这仍是非常重要的一份文献。
    现在50年过去了,事过境迁,顾先生提出的城市建设的建议我们不能照搬,但顾先生的这种文化精神,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
    在城市规划的时候,不仅应当有建筑学专家的参与,还要有文化界专家的参与。其实学者文人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他们的参与,我们做的建筑以及其他很多东西会显得苍白,没有文化底蕴。
    苏州城门:
    苏州水陆城门源于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奉吴王阖闾之命构筑大城于江南原野,周围四十七里,辟有水陆城门八座,分别是阊、胥、盘、蛇、娄、匠、平和齐门,当时都是土城;五代后梁龙德二年(922)吴越王以砖砌苏州城,高二丈四尺,厚二丈五尺,内外有濠(即内外城河),城墙筑有凸出的“马面”。南宋建炎四年(1130)金兵南侵,城遭破坏,后相继修治。宝佑二年(1254)知府赵汝历增置城头女墙。德佑元年(1275)元军入侵,因蒙古人是游牧部落,马上春秋,随处游荡,不喜筑城设防,故城池悉命夷堙。元至正十一年(1351)各地起兵反元,官府为抵抗起义军,又重修苏州城墙,还加厚城墙加深城濠。张士诚据苏时各城门增置月城,也称瓮城,以利守卫。后城墙又被徐达、常遇春攻破,明初再次大规模修建。清康熙元年(1662)巡抚韩世琦改筑苏州城墙,高二丈八尺,女墙高八尺。今之砖城乃清初所遗。
    
    也算尾声
    
    一份城市《计划书》的命运,就是一座城市的命运
    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却没有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古城。这是中国历史文化在当今的真实情况。
    从现存的公元1229年宋代石刻《平江图》来看,当时苏州城的位置、规模以及山丘、湖泊、河道、桥梁、街巷和重要建筑物都同现在的状况基本相符合,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顾先生指出:作为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城之古为全国第一,尚是春秋物,其次为成都,则战国物,其所以历久而不变者,即以为河道所环故也”。(顾颉刚《苏州史志笔记》)
    “苏州古城”这一概念,主要由古城墙、护城河和双棋盘城区构成。其构成的根本前提是古城墙,它是苏州古城的主要标志。可以说:没有古城墙,亦就无所谓护城河和古城区,亦就无所谓“古城”。正因为如此,顾先生当时在日记中写道:
    “予计划书中力主不拆城,一致通过无异议,此为予对于苏州古迹一大功也”。
    《计划书》在苏州市政建设委员会被通过,顾先生可谓欣喜若狂。
    然而从195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掀起的大拆城墙的热浪中,苏州古城墙终于未能幸免。据王煦华先生介绍,顾先生当时已在北京,日记对大规模拆除城墙一事似乎不着一词。王煦华先生把这解释为无可奈何甚至撕心裂肺的沉默。顾先生自以为的“一大功”也就毁于一旦。
    50年代拆城墙、填护城河,80年代古运河改道,90年代拓宽干将路,近年来又成片推倒拆除大量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街坊宅院,苏州古城原貌,除了外部格局尚有轮廓之影,内部面貌已无迹可寻,这就是今天所谓的“苏州古城”。这也是当代中国人谈论“中国历史古城”所谓的现实根据。在“历史古城”的这种现实格局中,顾先生的《计划书》也就被中国人遗忘了,包括他力主保护的“苏州古城”里的人们。
    1981年,邓小平同志批示:对苏州古城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同年,国务院确定,苏州为风景游览城市和重点环境保护城市。1986年,国务院提出苏州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的要求,苏州市政府决定在西部开发建设新城,同时改造老城。为了保护古城,苏州市政府确定“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和“保护古城风貌,建设现代化新区”战略。今日,在经历了如何保护古城墙的种种争论之后,古城苏州开始偏向于重建古城墙了。
    历史在曲折中前进,50年后关于城墙的所有争论,都证明了顾先生50年前在《苏州市文化建设计划书》中力主保护古城墙,建议“永久不拆”的远见卓识。然而这种证明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证明啊!
    今天我们重提这份被人们遗忘的《计划书》,但愿以后的人们能够不时地记得它。
    苏州城门
    
    稿件来源:中华读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