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汤面:张子林书法 收藏 中国历朝历代书法名家作品 清朝 刘墉书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7:19:12
刘墉(1719-1805)字崇如,号石庵、青原、日观峰道人等。山东诸城人。他诞于书香门第,长于显宦之家。他的祖父刘棨是康熙二十四年进士,官至四川布政使。父亲刘统勋是雍正二年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刘墉于乾隆十六年(32岁)中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上加太子太保。乾隆十六年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谥文清,人亦称刘文清。刘墉是清朝乾嘉时期的政治家,还是著名书法家和诗人。
评论家对他的书法评价很高。清人张位屏于《松轩随笔》称:“刘文清书,初从赵松雪入,中年后乃自成一家,貌丰骨劲,味厚深藏,不受古人宠拢,超然独出。”他博通经史百家,擅长水墨芦花,工诗善对,精于书法。刘墉的书法,初看圆软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骨骼分明,内含刚劲。刘墉书法之境界可以“静”、“淡 ”、“清”三字概括,这是他超过常人之处。有“浓墨宰相”之美称。他的书法的特殊韵味,备受历代人所喜爱。
  乾隆皇帝酷爱书法,对书法家要求严谨规范,独宠“馆阁体”,扼杀了书法艺术的个性,使其趋于退步。刘墉的书法,不随俗,初从赵孟頫入,法魏晋,学钟繇,兼颜真卿、苏轼及各家法帖,中后不受古人牢笼,貌丰骨劲,味厚神藏,超然独出,自成一家,有名于时,“名满天下”,政治文章皆为所掩。刘书法与同时期的吸取金石碑版营养的翁方纲以及颇具古朴多姿的成亲王、铁保合称“翁”、“刘”、“成”、“铁”四家,与稍后受汉学影响,追踪汉魏六朝,突破“馆阁体”束缚呈现书法新貌的金农、郑燮等相应,起承前启后作用。
  在刘墉诸多传世书法中,有很多代笔和赝品,特别是刘墉有三姬,皆能代笔可乱真,鉴别真伪代笔,除要辨别整体风格外,可注意图章,如署名“石庵”二字并钤长方“石庵”压脚印或盖有“飞腾绮丽”印者,皆为其姬妾代笔。
草书元人绝句


行书手札
 


释文:要写之纸收写。家信接到。猫二个,一个头上黑花,一个所谓黄梨猫耶,并送一牡一牝,卷一,又扇一柄,交卜先生处。明日弟在城,后日赴园。并闻兄处鸡黄之面甚佳,弟之切面者欲得一见而学之,祈惠少许作样也。五哥览。
手札

 


 

释文:字问十三弟安好!五月间接手书,欣悉起居安善为慰,承惠食物,多而且美,容面谢。兄今年生日,谢却祝仪等物,乃五兄,专差到银六百两,并衣料等物。兄将银受留,而衣料着来人带回。却之虽属不恭,典当殊为可惜。此意未知能达否?再报示既筠谷弟览。十一兄 墉寄 十二月三日申刻
行书轴 冷金笺 纵129.4厘米,横62.6厘米

 

行書杜詩 卷 紙本 18.5X 132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為劉墉書寫杜甫詩句之手卷,書於水紅色、鉤金花的紙張上,十分別緻。起始的一首詩題名為「縛雞行」,敘述小僕綁著雞要到市中去賣,引起了詩人對人、雞、蟲三者間的一些感概,內容頗有意趣。至於在書法方面,圓潤婉轉的字體,看似柔軟無骨,實際上卻是將勁道隱藏於豐厚的外貌中,相當的內斂,前人評論劉墉的書法為棉裡裹針,應即此意了。
行书米芾诗帖

 


行草書莊子繕性篇
 

行书山谷水仙诗 纸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纵 114 公分 横 51 公分

读诗写字,刘墉始终引为乐事,因为好诗百读不厌,如果再用毛笔写下来,自己印象深刻,还又可以锻链书法。或许正因为如此,有时候刘墉的诗课和书课是分不开的。这件立轴是诗书两课,录写黄庭坚水仙诗,原诗共有八句:「淩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刘墉很喜欢这首诗,他佩服黄庭坚最后一句学杜甫学得真好,比陈后山学得好。刘墉自己也会作诗,读到好诗的时候,那种快乐是别人难以体会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黄庭坚这首好诗也间接透过刘墉的书法,和更多人一起分享。
行草轴 纵135.5厘米、横55厘米


行草轴 纵189.5厘米、横89.5厘米
 

行书轴
 

小楷《入法界体性经》
 

小楷诗翰
 

小真书大学 册 纸本 纵 24.6 公分 横 32.4 公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真书另外一个名称是"楷书",小真书也就是小楷书。刘墉小楷书在当时深受肯定,甚至有人推为第一。本来楷书写来容易流于刻板,刘墉却能够写得活,没有拘谨的感觉,这得要归玏于几十年的临池功夫。他一开始学过董其昌和赵孟頫的书法,接着又学习晋人、唐人和宋人的作品,逐渐发展出自己的面貌。在公务余暇,刘墉喜欢读书,文、史、哲各方面样样都读,遇有精彩的篇章,有时书录下来,一面写一面思索,分享古人的经验和智慧。以这篇大学来说,可说是儒家修身治国的参考书,刘墉深信要把国家治理好,必须先从个人做起,因此一个字一个字写下来,发挥毛笔彷彿现代影印机的功能,要留给后代子孙参考。
草书扇面


行书七言联

行书七言联
 
扇面

临阁帖行书 绢本 纵 169 公分 横 77.1 公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刘墉的书法课是没有老师考核的,不过他从来不会忘记做功课,临写淳化阁帖便是他日常书课之一。刘墉除了书录帖文之外,有时还附记心得感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刘墉附记意见,不曾信口开河,都经过实实在在的考察。他知道淳化阁帖刻于宋太宗淳化年间,当时把前人的书法刻在木版上,墨拓之后可以化身千百,流传起来更方便。可是负责这项工作的承办人王着,粗心大意,没注意到"张三"的书法冠上了"李四"的名字。幸好后来让人发现了,陆续指出其中的错误,免得一错再错,遗误后人。这里刘墉书录阁帖第五卷智果的书法,虽然帖上注明作者是智果,其实弄错了。因此刘墉特别在书后附带一提:此非智果书法。
临古小幅 纸本 纵 75.2 公分 横 29.2 公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刘墉公务余暇,经常临写古人书法,不仅探知古人如何用笔,也和古人成为好朋友,进一步提升自己。刘墉并不是食古不化的「老古古」(LKK),从这件书法小品就可以验证。他分别临写王羲之草书、写经书法以及杨凝式、蔡襄、苏轼的书法,如果与原作来比较,可知刘墉掌握的是神韵,并没有一笔一画来翻版。在刘墉心中,这些古代书法家属于「智慧型」人物,他们的学问足够自己探索一辈子。当然刘墉并不愿意自己变成「烧录机」,只能复制现成的。他知道努力学习吸收古人的长处,是必经的过程,这世上没有天生的书法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刘墉在书法上的成就,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累积成功的。
行楷书(第五开) 册 纸本 纵 21 公分 横 23.8 公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诗文和书法的领域里,刘墉始终保持认真的态度,多方面学习,从未间断。这件小品书作,照着宋代苏轼所写的《书杜甫桤木诗》,仔细临过。刘墉不但揣摩苏轼的笔法和结字习惯,也将其中浑厚的气度掌握到了。除了苏轼之外,刘墉对宋人的书法和诗文似乎特别用心,有时作起诗来,也彷彿宋诗的格局和意境。因此当时讨论诗学的人,曾经评论刘墉的诗文比书法好。但是欣赏刘墉书法的人,却又认为他的书法在诗文之上。其实刘墉并无心以诗书名家,他晚年任官体仁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的地位,诗文书法只是政事之余的寄托。刘墉做事,不论大事小事都好好地认真去做,因此虽然不在意有多少收获,成绩却相当可观。
行楷书(第九开) 册 纸本 纵 21 公分 横 14.6 公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练习书法的人都有类似的经验,在临帖过程中,要能写得相似,有时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再进一步活用笔法,脱离原帖,写出自己的面貌。因此难免有人勤练苦功,反而形同步步跟随,依傍古人。刘墉在这方面能够掌握到重点,他知道体悟的重要,也就是从另一个角度切入书法,心领神会,不仅仅是握着毛笔不放。这开小品书作可说是现成的例子,刘墉虽然临仿五代杨凝式《韭花帖》,在落笔离合之际,逐渐浮现自己的面貌。刘墉到底前后写了多少遍,谁也不敢说,他那辛苦的一面是不容易觉察到的。苦而后有味,刘墉在其中得到的乐趣,若没有亲身体验,也不容易感受到。清朝人对刘墉的书法相当推崇,刘墉自己却未尝挂怀,也就无所谓毁誉了。
临颜真卿送蔡明远叙行草轴 76X45.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EDITLOG=2]2009-01-22 16:06:21[/EDITLOG]
自:Club.ChinaRen.com
张子林书法 收藏 中国历朝历代书法名家作品 清朝 刘墉书法 张子林书法 收藏 中国历朝历代书法名家作品 清朝 刘墉与书法艺术 张子林书法 收藏 中国历朝历代书法名家作品 清朝 历代名家墨迹 扬州八怪 张子林书法 收藏 中国历朝历代书法名家作品 清朝 傅山 书法大观 张子林书法 收藏 中国历朝历代书法名家作品 清朝 傅山书法 张子林书法 收藏 中国历朝历代书法名家作品 清朝 吴昌硕书法 张子林书法 收藏 中国历朝历代书法名家作品 清朝 大师吴昌硕作品选(书法篇) 张子林书法 收藏 中国历朝历代书法名家作品 清朝 书法故事- 吴昌硕拜师 张子林书法 收藏 中国历朝历代书法名家作品 清朝 扬州八怪 书法 张子林书法 收藏 中国历朝历代书法名家作品 清朝 八大山人书法--朱耷 张子林书法 收藏 中国历朝历代书法名家作品 清朝 郑板桥书法诗词 张子林书法 收藏 中国历朝历代书法名家作品 清朝 曾国藩书法大观 张子林书法 收藏 中国历朝历代书法名家作品 清朝 清代帝王 书法大观 张子林书法 收藏 中国历朝历代书法名家作品 清朝 清代四大书法家刘墉、成亲王、翁方纲、铁保书法大集 张子林书法 收藏 中国历朝历代书法名家作品 清朝 书法故事(4) --敢于创新的“浓墨宰相”—刘墉 张子林书法 收藏 中国历朝历代书法名家作品 清朝 刘墉.梁同书.沈曾植.王文治.翁方纲.钱沣等名家 张子林书法 李逸收藏 中国历朝历代书法名家作品 清朝 刘墉.梁同书.沈曾植.王文治.翁方纲.钱沣等名家 张子林书法 收藏 中国历朝历代书法名家作品 清朝 林则徐书法艺术欣赏 张子林书法 收藏 中国历朝历代书法名家作品 清朝 林则徐书法作品-《心经》 张子林书法 收藏 中国历朝历代书法名家作品 清朝 康有为书法作品欣赏 张子林书法 收藏 中国历朝历代书法名家作品 清朝 十大杰出书法家之吴昌硕 张子林书法 收藏 中国历朝历代书法名家作品 清朝 吴昌硕临《石鼓文》 张子林书法 收藏 中国历朝历代书法名家作品 清朝 吴昌硕作品集(共117幅) 张子林书法 收藏 中国历朝历代书法名家作品 清朝 十大杰出书法家之齐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