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五金水暖批发市场:徐达内:抢退盐(FT中文网 2011-3-2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10:06:06
2011年03月24日 15:56 PM

抢退盐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徐达内 字号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收藏 电邮 打印 评论[33条]  

(2011年3月24日)

利比亚上空正在发生的空袭,已不能登上报纸和网站的头条,更不用说日本的那座核电站了。最新消息是,东京官方宣布,在自来水中检出超过婴儿饮用安全标准两倍的放射性碘,几小时后,东京超市和24小时便利店的矿泉水便被抢购一空。

东京的“抢水潮”或许可以证明,即使是这个被中国媒体广泛称赞为“镇定守序”的民族,也有大批面对灾祸威胁惊慌失措的人。在此之前,同样因为担心食物受辐射污染或因短缺涨价,在3月15、16日、17日间,中国民间发生了一场抢购碘盐风波,参与其中的人因为“非理性”(甚至也可以说是“理性”)而成为媒体焦点。

“谣‘盐’”、“何出此‘盐’”,这样的谐音标题在17、18日随处可见,一些意见领袖嘲笑这些以中老年人为代表的抢购者无知愚蠢(《南方都市报深圳版》将这个词用在了头版大标题上),另一些人则认为,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中国政府公信力不足、应急措施迟缓,以及普通民众(尤其是中老年人)的苦难历史记忆。或许,在日本地震引发核危机的这场新闻海啸中,抢盐潮只是一个浪花泡沫,却足可折射出中国当下社会的七色光谱。

因为各地陆续传来的纠纷,以及一位被描述成“最大傻瓜”的男子的故事,退盐之事在过去数日中,又成为一个报道评论中心。《长江商报》可能是最早报道这13000斤“烫手”碘盐的纸媒,其22日报道描述,“在‘谣盐’四起的时候,家住武昌熊家嘴的郭先生花费近3万元囤积了上万斤食盐,如今因为食盐市场趋于稳定盐价回落,他花高价买的食盐却卖不出去。”而后,根据同处湖北的23日《武汉晚报》头版跟踪报道,这位郭先生是17日听到家人来电称“可能会有长达半年的盐荒”后,上街四处抢购,但政府当日澄清谣言后碘盐价格一路走低,很快跌破他的购入价。这篇报道称,武汉当地的盐政官员表示,“可出面协调卖盐商户或当地盐业公司回收这批食盐,尽量减少郭先生的损失。”

《北京晨报》于22日用一整版强调,“政府公布信息及时、大企业负责任,这是值得总结的经验;部分民众缺少基本常识,人云亦云,这是值得反思的教训。”在发言的专家中,有人抨击“抢盐闹剧至少暴露出部分国人的四大劣根性”;有人强调契约精神,认为抢购者“上了‘谣盐’的当,只能自己慢慢‘消化’,这或许是契约社会建设中必须付出的代价”;也有人建议科学回收碘盐,认为可以此教化引导当时盲从“谣盐”之民众。

央视《新闻1+1》于22日晚间播出节目《先抢后退,一“盐”难尽!》,主播们提及一个现象:“居然有的媒体上还登了评论,说希望能够退,允许公众退这个盐。”白岩松表示,他个人能明白“作者用了情”,但“更要讲理”,因为“为了保证一个食品的安全,需要一个相对封闭和安全的链条。”虽然承认“不好直接批评公众”,但这位央视主播还是说,“由公众变成公民也是缓慢的,希望这样的窝囊也能变成一堂课教育我们自己。”

而根据《深圳特区报》23日集合网络论坛意见发表的报道,“无论是跟帖还是投票,结果惊人地一致,大多数网友们对‘抢盐’者退盐的行为都持反对意见,有部分网友则对‘抢盐’者表示同情,认为可以退回。” 

的确,比起抢盐者,要求退盐者得到的同情、理解要少得多,不论是在普通网民还是“知识精英”那里。有人以南京盐业公司网站曾宣传食盐有益、政府未能控制游资炒作等为由支持退盐,但这种声音最终没能汇成媒体意见主流。率先刊布13000斤碘盐故事的《长江商报》于今日发表评论,呼吁大家遵守公平交易规则,批评那些把“所有问题都理所应当归于制度”的人士,在此次抢退盐事件中犯了“习惯性”的毛病:“有些只认涨不认跌的投资者(消费者),心态不比哭闹撒泼的孩子好。过于‘负责’的制度或政府常会造就晚熟的社会成员。但是,‘不能靠吃碘盐防辐射’,不需要很多常识;‘房价不会只涨不跌’,也不要很严密的逻辑。非理性交易者放弃思考和判断于前,归咎制度于后,算什么道理呢?“

《南方都市报》亦于今日刊布“公民议题之秋风专栏”,题为“国民心智如何成熟”。这位学者批评那些正在理直气壮要求原款退盐的民众“似乎一点都不准备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一切都是社会的过错,自己永远都有道理,自己的利益容不得半点损失,即便自己犯了错误。”在分析了那些抢盐、抢道以及高考、强拆乃至于强迫儿童乞讨中的人们是如何“高度理智”后,文章警告,“国民的成熟有待于一场再蒙昧化运动”:“这样的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会把他人也当成人对待,遇到他人,他会放慢一步,也就不会那么疯狂地抢盐、抢路、抢钱、抢房子等等。”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7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