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最有可能当国家主席:徐达内:“治安高危人员”(FT中文网 2011-4-1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4:54:07
2011年04月12日 15:59 PM

“治安高危人员”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徐达内 【作者微博】 字号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收藏 电邮 打印 评论[48条]  

(2011年4月12日)

《深圳商报》、《潇湘晨报》等引述消息称,昨天《人民日报》上日本政府致谢广告的刊登费用是15.4万元人民币——在日本311连环灾难恰满一月、前景暗淡的时间节点上,中国媒体加以盘点。

央视在《新闻联播》中播放了日本民众昨天下午集体默哀及东北部再发生强烈余震的画面,并在《焦点访谈》中连线前方记者,描述“核危机笼罩下的福岛”。一些纸媒制作了专题特辑,例如《新京报》、《扬子晚报》、《新闻晨报》等。《华西都市报》在头版列出了从3月11日到4月11日的一系列重要数字:13130人死亡、14377人失踪、151000人避难。

《北京晚报》继续强烈批评日本的核危机应对,昨日头版标题为“福岛核危机如何演成人祸”,文中总结原因为:“东电为私利误战机、政府统一救援迟缓、官商勾结缺乏监督。”该报还为这场危机制作了一幅大事记演变图,五个阶段分别是:从3月11日至16日“险情不断”,19至22日“一度好转”,但23日至25日却“急转直下”,3月26日至4月2日“越来越糟”,而今妥善解决的前景已是“遥遥无期”。

今天的《环球时报》用头版通报了菅直人的坏消息:“地方选举民主党完败,日本政府遭选民惩罚”。据这份报道所述,前一段时间被救灾情绪压住的不满大规模释放出来,国际舆论对菅直人政府的批评甚至嘲讽逐渐连成一片,“冷静的国民与缺失领导力的领导人形成对比”。

《南方日报》也在今天刊出一整版“迟迟难以下笔”的访谈,四位日本问题专家论述“震殇日本,何去何从”,包括东瀛内政、外交态势等,观点包括:“日本民众原来非常崇拜‘科学’,把‘科学’看得至高无上。这次地震可能撼动这种心理。日本盲目发展核电站、盲目填海造田,实际上并不科学”;“当灾难过去一个月之后,也有人包括日本媒体开始反思:并不存在什么‘日本神话’……中国人过去对日本好的一面的认识太多了,对日本的不足认识很不够。”

新浪评论所推荐的童大焕署名文章,语调更为悲凉:“无论福岛核电站最终的命运如何,日本永远回不去了,人类也永远回不去了。回不到原先的能源体制,回不到原先对核的安全感。甚至不排除一种可能,因为人们恐慌性离开日本,日本将在失去过去二十年的基础上,失去未来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早间,门户网站上又传来新消息,日本官方已将福岛核事故等级调至7级,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相当,而千叶县东北部再发6.3级余震。根据环球网首页公布的投票,到午时,已有近百分之百的投票者认为日本政府瞒报了事故的严重性。

在深圳,从《特区报》到《商报》、《晶报》,正在努力推广一份名为“孔雀计划”的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不过,正是由于他们昨天的一则成果通报,深圳官方现在正面临来自全国各地的舆论压力。

周日,深圳警方宣布,在过去的一百天中,共有8万余名“治安高危人员”受到震慑,离开这个正在准备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城市。得知此讯后,《扬子晚报》、《长江日报》、《齐鲁晚报》、《南方都市报》、《山西晚报》、《辽沈晚报》、《西部商报》等外地媒体今日纷纷辟出版面,批评此举为“推卸责任”、“以邻为壑”、“有罪推定”、“城市洁癖”、“缺乏开门纳客的胸怀”。

《长江商报》发表的评论题为“清出‘治安高危人员’偏离法治轨道”,评论员承认深圳此举有“一定现实依据”、“良好初衷”,但却不认可其行为方式:“深圳要建设和谐社会,要保障群众安居乐业,不能是把存在违法嫌疑或违法可能的‘治安高危人员’清出深圳,而是让守法的民众有安全感,让违法犯罪分子无处遁形,进而形成优良的社会环境,让好人更好,坏人变好。”

腾讯推荐来自《东方早报》的《当“改革之城”逼退“八万高危人员”》,作者感叹“每逢重要日子,重典就像久违的沙尘暴,席卷我们生活的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在其辖下,出现了这么多治安高危人员,就像长了一颗毒瘤,自己不去设法诊治,反倒将此祸端转嫁到其他城市?它凭什么高同侪一等呢?难道深圳之大,竟能大过广东、大过中国?”

搜狐推荐的专题强调,“消毒绝缘”的思路对于城市治安管理是不可取的,不但于法、于情理不合,对于真正的重大治安威胁,也缺乏实际效果,因为这不仅是将“高危人群”的管理难题推给了周边城市,而且,“经过类似深圳这样被‘驱逐出境’的做法,可能就把这部分人真的推向危险的边缘。”

《环球时报》亦谈及这个“内政”话题,呼吁“用原汁原味的城市迎接大型盛会”,并得到新浪新闻首页推荐。这篇社评认为,“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在大型活动前‘清理’我们的城市”,而这种做法通常“费力不讨好”,“今后我们确需在这个问题上变得更豁达些……即使‘出点事’,也实在没什么大不了的。”文章向深圳官方发出建议:“以更真实的面孔迎客……突破中国内地以往迎客时的纠结,坦坦荡荡,办一届轻松快乐的体育盛会”,因为“向世界展示我们的复杂,比让外界单方面了解我们的成就,更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比起斥责深圳官方、助阵弱势群体时的“同仇敌忾”,在药家鑫案激发的全民论战中,媒体人体现出不同倾向,或是强调民意可贵、天然正义,或是叹息网络暴民、戾气四溢。

被一些网友斥为“替杀人犯药家鑫开脱”的李玫瑾,通过昨天在《京华时报》和《山东商报》上的辩解,今天收获了一些媒体人的理解和支持。他们呼吁围观者保持冷静与耐心,“剩下的不妨交给法律”。

《华西都市报》发表社评,强调不能将舆论关注异化为“消费式狂欢”。评论员在文中感叹李教授的心理学分析何以引来骂声一片:“在特定的浮躁氛围下,她这番解释未必能收获同等的耐心。如果人们只愿听自己想听的观点,而没有足够耐心和宽容来倾听不同声音,无疑是一个社会的悲哀。”

凤凰网重点推荐来自《中国青年报》的评论,要求“给拍砖和责骂一个理由”。在承认“对专家言论‘拍砖’在网络上已经司空见惯”后,作者强调,“在偶发事件频频升级为公共事件之时,如何学会宽容专家的言论,是每个成熟的网民应该直面的课题……专家并非圣贤,亦难一言九鼎,网民不比专家,难免喧泄情绪。专家需要善待网民情绪,网民也需要宽容专家言论。正义重要,宽容也很重要,甚至某些时候,体现宽容要比伸张正义本身更富有感染力。”

王石川的一篇文章得到《法制日报》、《广州日报》等同时刊登。此文分析李玫瑾言辞勾起的“民众的三重复杂心理”:对“砖家”的自然排斥,对伪专家的不屑;对司法不公的本能警惕;弱者自况的悲情反应。此文认为,网民和专家都应自我反思,并在文末强调:“李玫瑾风波,隐喻了社会共识的裂痕化……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值得警惕。”

但《钱江晚报》刊发的头条评论反而加大了批评力度,文章说“不够理性的,恰恰是‘李玫瑾们’”:因为一些网民有意为之的“群体性不理性”是因为他们对社会公平的敏感要高于其他群体,“许多个人的不理性的言论后面,其实是群体的理性要求和策略。不看到这一点,也是不够理性的。”

终极感叹来自《东方早报》,在感叹了刚刚发生在这个城市里的留学生刺母案后,评论员联系药家鑫风波,批评那些急于为新闻事件“贴标签”的做法,发出呼吁:“公众有知情权,有对司法机关的监督权,也有权做出社会评价,但也应知道权利边界在哪里,不应通过扭曲别人的悲剧,在正义公平的宏大叙事下,拿别人的故事,浇自己胸中的块垒,表达自己的诉求。”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8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