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棍教学:公车改革应该提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8:23:02
公车改革提速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规定省部级官员提升职务后也不能换车,“车随人走”,省部级以下单位车辆不固定到人。配合这个《办法》,财政部近日出台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预算决算管理办法》,从预算决算关口加强对公务用车的管理;3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2011年(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等支出原则上零增长,切实降低行政成本。这一系列信号,印证了党和政府进行公车改革的巨大决心,显示了公车改革将逐步深入推进的大势。        

(据人民网等)

 

网络评论

 

从一个人的公车改革反思公车消费

无论是“原则上零增长”还是加强公车预算管理,如果离开了公众的知情、参与和监督,最后仍有可能落入内部关门改革的窠臼。如果此前的数据不能公开,那今年是否真的“零增长”,公众也将无从判断。这些年来,地方性公车改革其实也不缺少实践,可大多只是在“确保既得利益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进行赎买,既缺乏严格硬约束的人大预算,也少见公众监督。与叶青代表“一个人的公车改革”相比,不透明、不公开是地方公车改革普遍的弱点。在目睹二十年公车改革无成效之怪现状后,公众不仅需要在政府工作报告里看到公车改革的决心,更需要在信息公开上看到公车改革的进步。像叶青“一个人的公车改革”那样,一切用数据说话,只要完全公开,政府补贴公务员用车的油钱和其他费用民众也能够接受。期待“原则上零增长”成为一脚有力的刹车,公车改革的大幕能够真正由此被拉开。

(据《新京报》,作者:舒圣祥)

 

公车改革“显规则”如何击败“潜规则”

关于公车的种种猫腻,比如公车私用、超标准配车等等,本身就是见不得阳光的,是上不了台面的,是“潜规则”。现在,公车改革要用“显规则”对抗甚至清理“潜规则”,那前提就应该是对“潜规则”的运行路径了如指掌,这样制定出来的“显规则”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其实,仔细分析公车改革的各项措施,便不难发现隐藏在公车使用中的泥垢。比如,通过“省部级官员配车延至8年一换”这样的规定,我们知道了官员配车原来不是年年都可以换新的;通过“省部级官员提升后也不能换车”这样的规定,我们知道了一升官就换车是不可以的;通过对公车排量标准的限制,我们知道了原来安徽池州强拆闹剧中那位地级市长的被掀翻的奥迪专车是超标的……可是,如此种种仍不足以拼贴公车使用的完整情境,继续追问下去便可能涉及让人更加意想不到的景深。由此可以看出,公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细密的工程,其由来已久,积弊已深,绝对不是靠一纸规定就能包打天下的,它牵扯到预决算公开、公务员问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一系列制度,只有以务实的精神摸清公车使用中的各种问题,以谨慎的态度针对问题制定配套的规定,以开放的心态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以严厉的手段惩处违规者,才能使公车改革获得成功,才能让新规旧规发挥作用,不至于变成空文。       

(据《山西晚报》,作者:赵清源)

 

公车改革应成为权力改革的突破口

公车改革实质是权力改革。在改革的大背景中,公车改革难,不在公车,而在公车背后长期存在的特殊利益格局。涉及权力自身的改革,往往比其他层面的改革更艰难。人们往往把这样的改革称为“自我革命”,反映的正是改革的特殊性和高难度。公车改革难通常被认为这将使官员群体利益受损,进而容易影响这个群体的人心稳定,所以有顾虑。但我们要看到,公车改革推行不下去,收不到实效,更加容易影响社会人心的稳定。官员群体的稳定与社会人心的稳定,哪一个问题更显深重,更加值得注意,答案其实很清楚。公车改革有时候按照权力级别来进行,什么层级的官员可以配车,配备标准与数量也与权力级别相关。但要看到的是,公车改革也涉及权与事的匹配问题,这指向所有公权力,不能简单地以权力层级来看待。公车改革可以被看作一个窗口。通过这项改革,我们能够深入地观察我们的许多改革现在面临的困境和必须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