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石路步行街吃什么:归 宿—《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7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2:29:46
在Coco Banana震耳欲聋的舞厅中,我一回头看见他,个子很高,戴着眼镜,像个大学生。

  那是2002年4月份,我24岁。我从来没想到会在那个场所捡回一个男朋友。是的,就是夜店里。正常人,谁会在夜店里找男朋友?我又是一个那么保守传统的人。

  当时我在广告公司做地产广告的设计,工作时间长,压力很大。每天中午去单位,常忙到凌晨一两点钟才能回家,黑白颠倒。每周只休息一天,除了工作,没什么生活。反正一个人,无可无不可。工作虽忙,也乐此不疲。

  我的同屋,是一个新潮的女孩,常去夜店玩。就在春天周末的夜晚,我被她拉到了Coco Banana。那应该是4月初,我们刚刚发了工资。那是我第一次去夜店,也是到目前唯一的一次。其实我的业余生活很简单,看小说、看碟,周末就宅着。我喜欢清静,不喜欢乱的地方。

  不知道为什么,在那个夜晚,不知动了哪根弦,便阴差阳错了。

  我们两个女孩子,都还漂亮,凤箫声动,玉壶光转,吸引了不少目光。舞池里有很多人,音乐震天响。空气中混杂着荷尔蒙的气息,青年男女,人头攒动。我发现有几个男孩,在靠近我,故意贴在我身边,似乎不怀好意。我不喜欢他们的样子,心里有排斥也害怕。

  在人群中,我慢慢挪动着脚步,尽量躲开。这时我发现了另一个男孩,他站在我的身后,离我很近,我回头的时候他正看着我。他个子很高,很瘦,文质彬彬的样子,觉得平实亲和。看起来年纪很小,像个大学生。

  没有太多的思考,我开始配合他的节奏跳舞,就好像我们是一起的,他似乎也发现了我的危机,适时地和我换了个位置,将那几个男生隔在他的身后。我想我利用了他,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觉得他更无害吧。之后我们一直在一起跳舞,一个夜晚就这样过去。我们跳累了,就到天台上吹风。他把我的手机抢过去,给他自己拨了个电话,好像是哪个电视剧里的情节。现在想想他这人有点木讷,但是关键时候会抓住机会。

  他那天和几个朋友一起来的,都是男孩儿。后来就分开了,和我们在一起。午夜时分,我们从夜店散场。他送我们回家,聊天的时候才知道我们同住在西北三环的这个桥和那个桥。距离很近。我并没有在意这件事。后来我朋友说,那个小伙子还挺帅的,我才意识到那个晚上我认识了那样一个人。

  这是邂逅么?我想象中的相遇不是这样的。至少不会是这样一个闹哄哄的,充满迷幻色彩的场合。应该不会在一个我都不会去第二次的地方。

  第二天,我就接到了他的电话,还给我写E-mail。他在一家公司的驻京办工作,做市场销售。他们几个小伙子在北京租了房子,生活也很单调。他并非时髦潮人,和我差不多,也不过是偶然去了次夜店。

  后面的故事就很简单,似乎顺理成章。我们开始约会,看电影、吃饭、逛街。他和我最初心目中的人选似乎不尽相同,甚至在某些方面相反。我曾希望找一个这样的人:漂亮、善于表达,能够常与我交流,能够体察我的内心。他并不善于言辞,甚至话很少。我们俩一起逛街,也不会给我什么建议。但他是个靠谱青年,善良也爱家。我又是个很感性的“双鱼”女,被推动着,慢慢接受了。

  我们走走停停,恋爱5年。然后结婚,今年,我们的宝宝马上就要出生了。人生会有很多个偶然的开始,看上去对的未必是好的,但看上去不对的未必没有好的结局,这是一个神奇的过程,随缘就好。

归 宿—《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7期— 说吧,爱情—《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7期— 邂 逅—《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7期— 口述:我们时代的邂逅—《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7期— 灵 犀—《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7期— 旅 途—《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7期— 渴 望—《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7期— 重 逢—《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7期— 耽 美—《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7期— 史铁生后记—《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3期— 淡处的真味—《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5期— 别闹了,春晚—《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8期— 春晚:事先张扬的自娱自乐—《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8期— 那些春晚的熟脸们—《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8期— 舞台上的爱情与面包—《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7期— 中国有多少法拉利?—《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7期—龙源期刊网 《让子弹飞》与让J-20飞—《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3期— 对安稳生活的追求催生中国人的“移民梦”——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41期 赌王家族争产风波:后何鸿燊时代的澳门猜想—《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9期—龙源期刊网 艺术生态:草场地,摄影季—《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19期—龙源期刊网 中国垃圾文学很开放—《南都周刊》—2011年第7期— 三联生活周刊 三联生活周刊 爱或不爱,资本永在—《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