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知识产权局许:口述:我们时代的邂逅—《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7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2:04:18
那个“口中干得沙沙作响”的时刻,总在不经意间到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丽的邂逅,因为总想在心中创造传奇。

  乐 事

  口述者:张小砚(旅行者)

  “每次他都要骑摩托车从他居住的扎坝,到相距42公里的雅江县城,找表弟帮着发短信。”

  我曾经问过泽让,从来不曾拥有,和拥有后再失去,你要选择哪个?我担心我这个过客,闯进了他的生活,又离开,他会怨我。泽让选择了后者。他说:“鸟儿如果不能飞,要翅膀还有什么用?人如果不能爱,要这颗心还有什么用?遇见好人就要相爱,离开了也永远不后悔,不抱怨。”藏族人相信有来生。泽让也是如此,他说这辈子没能在一起的爱人,下辈子菩萨会成全他们,给他们以做夫妻的缘分。他说来生会与我于少年时节再相逢,在同一所村寨。

  与他的第一次遇见,我已经记不清了,是他讲给我听的。那是从红原到马尔康的车上,他坐在我后面两排。我的同伴阿亮后来回忆的确有个面容俊朗的藏族男人坐在我们后排。泽让说,途中某次我回头,他的眼神恰好望向我,对视的瞬间,我曾对他微笑。也许是我记忆有偏差,听他讲起来,总觉得是在听别人的故事。他说,路上车里闷热难当。两个康巴人为了争夺开窗,差点动了刀子。一车人都处于紧张状态时,他突然听到一个清脆的女声,“我赌那个长头发的藏人赢,赌一袋鸡爪子”。他告诉我,从来没见过像我这样胆大的汉族女子,长得瘦小可怜,却像斗鸡一样无所畏惧。而我,只记得鸡爪子对我来说的特别意义。那是因为汶川大地震后,我们在那里做志愿者,物资匮乏。和朋友们经常去小店里买袋装的泡椒凤爪解馋。那是那时候唯一吃到的肉食,也是我们帐篷学校最高物质奖励。

  我和阿亮到达马尔康后,去周边玩了几天,又回来搭车去康定。泽让和他父亲也在马尔康办事,耽搁了几天。于是我们在同一辆车上再次相遇。我看到前排一个藏族小伙子不断回头看我。他看我的眼神直愣愣的,好像在审视一个物件。我不是那种长得漂亮的女生,讨厌被异性直视,那会让我感到被冒犯。大喝道:“你是牦牛么?牦牛看人才这样直不睖睁。没有礼貌。”他愣了一下,过了十几秒,忽然笑了,笑得一脸灿烂。到了康定,我们下车,“牦牛”走过来,介绍自己是雅江人,如果我们去西藏,会经过雅江,请我们去他家做客。原来他听得懂汉语。想起在车上,我还和同伴笑他是傻子,不禁很心虚。我告诉他我的名字,留下电话,答应经过雅江的时候去看他。他就是泽让。

  我们汉族就是这样,说“改天见个面”之类的话很轻易,八成以后也不会想起来再见。可是泽让不一样。后来我到了巴塘,接到泽让的电话,问我快到雅江了么,说他在等我。我在雅江和阿亮张罗着买辆摩托车开进西藏,忙得热火朝天,早就把这个路上随口一说的约定忘记了。如今已经过了雅江,到了巴塘。泽让很遗憾,他认真地说:“我等你。一辈子的时间很长,总会有再经过雅江的时候。无论多久,我都在这里等你。”

  藏族爱用这样极致的词,“一辈子的一辈子”,“永远的永远”之类。我告诉他,不用一辈子那么久,回家时路过雅江一定去见他。

  去时爽约,回程我一定要去见他,为了这份固执等待的情意。哪怕,跋涉千里去向他告别。我也会去。

  那场旅行走了两个多月,从激情肆意的摩托旅行到后来一个人流浪。千山万水兜兜转转,踟蹰荒野。泽让一直和我有联系。刚开始是打电话,问我“到什么地方了”或者“吃住都还习惯么?”我跟他说,还是发短信吧,我的手机是漫游,打没钱了,家人找不到我了。也许,用心关注一个人真的会有心灵相通的时刻,很多次收到泽让的短信,总是很巧,恰是我孤独无力的时候。有次病在旅途中,那天还下着倾盆大雨,一路拦不到车,走啊走,觉得自己马上就要倒下了,这时泽让来了条短信,问我走到哪里了,他很担心我。那一刻我什么都顾不上了,打通了他电话跟他说我病了。他急坏了,说要出来寻我,可是相距那么遥远。他忽然想起附近200多公里有他家亲戚,他马上打电话让人去路上接我……

  后来见面我才知道,泽让没读过书,不会汉语输入短信。每次给我发短信,他都要骑摩托车从他居住的扎坝,到相距42公里的雅江县城,找他表弟来帮着发短信。我手机里有多少他的短信,他就走了多少来回那42公里的山路!

  就像仓央嘉措情诗中所说:“留人间多少爱,迎浮生千重变。与有情人做快乐事,莫问是劫是缘。”

  多数时候我做我该做的事,偶尔我做我想做的事。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去做了。爱就爱了吧,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即便短暂如烟花乍现,我想也足以温暖彼此,许多年月。

  搭了辆大货车回到雅江。那是座山城,我在山上的市场边上,朝下张望,就可以看到泽让,他在雅江大桥上等我。我没告诉他到达的具体时间,因为我一路总是心存犹豫,而且不断地搭车,也算不好时间。他只能估算着,我在这个星期会经过雅江,天天在那桥上等我。我在市场边的澡堂洗了个澡,扔掉那条破烂的牛仔裤,换上在拉萨买的长裙子。去与他相见。

  永远记得那天相会的情景:我拎着裙裾,从斜坡上踢踢踏踏地跑下去,泽让在人流中回望望见我,大踏步向我走过来,迎着阳光笑容满面,那高原的阳光照耀在他身上明亮无比。

  他笑着,我跑向他:“你好吗?泽让。”

  他笑着点头:“你也好吗?小砚。”伸手接过我的包,说:“跟我回家!”一路的风尘和孤单都在这一刻安定下来了。

  没有计划和泽让在山里待多少天。7天之后,父亲来电话,原来是我同伴告诉他只有我一个还人在路上。他要我马上回去,否则就要出来找我。泽让提前一天陪我到了雅江县城,我准备坐第二天的长途车。泽让给我起过一个名字,叫“格桑美朵”。他说,格桑的意思是最好的好时光,美朵就是花朵。格桑是开在他心里的花,永远的好时光。

  我们在雅江桥上告别。泽让没有上过一天学,汉语也是认识我以后,加紧学的,常常说得笨拙直白。但这并不妨碍他说出诗句一样让人黯然神伤的话。他指着滔滔的江水,说:“格桑,我的眼泪掉到雅江水里去了,这河水是流向你家乡的么?”

  回到家后,有天夜晚备份手机资料,发现泽让在路上的时候给我发了那么多的短信,那些简短的问候之中,他走了那么多的路。这段感情不只是我走了万水千山,泽让也陪着我走了一路。思之令人落泪。

  那些路连接起来足以从雅江走到我的家乡。

口述:我们时代的邂逅—《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7期— 淡处的真味—《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5期— 春晚:事先张扬的自娱自乐—《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8期— 那些春晚的熟脸们—《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8期— 说吧,爱情—《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7期— 邂 逅—《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7期— 灵 犀—《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7期— 旅 途—《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7期— 渴 望—《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7期— 重 逢—《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7期— 归 宿—《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7期— 耽 美—《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7期— 舞台上的爱情与面包—《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7期— 赌王家族争产风波:后何鸿燊时代的澳门猜想—《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9期—龙源期刊网 史铁生后记—《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3期— 别闹了,春晚—《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8期— 中国有多少法拉利?—《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7期—龙源期刊网 《让子弹飞》与让J-20飞—《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3期— 对安稳生活的追求催生中国人的“移民梦”——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41期 艺术生态:草场地,摄影季—《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19期—龙源期刊网 中国垃圾文学很开放—《南都周刊》—2011年第7期— 2月20日的利比亚首都—《南都周刊》—2011年第7期— 隐秘水天堂,不是谁都能来的—《南都周刊》—2011年第7期— 三联生活周刊:网络电台的自言自语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