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中陈瑶的发型:中职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37:55

浙江省中职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2009-05-01 17:53 来源: 作者:陈明昆 网友评论 0 条 浏览次数 218

   近几年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现状不容乐观。必须加快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步伐,以适应新型工业化与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对职业教育新挑战。笔者在多年从事职教师资培训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了解,结合收集到的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时策观点。

 

一.渐江省中职师资队伍现状问题分析
 

年来,浙江省为加强中等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多渠道解决师资紧缺问题,多途径加强骨干教师、职校校长、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加快了教师学历达标进程,进一步完善中职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学历合格率从2002 年的64 . 1 %上升到2004年的77 . 5 %。通过名师名校长培训、新课程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出国进修等项目,有力的带动了全省职教事业的发展。但是,在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建设取得成功经验的同时,也还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

1 .整体水平仍低于中等教育师资队伍平均水平。

2004年我省中等职业教育生师比为21 . 4 : 1( 2 002 年为22.85 : 1 ,同期全国水平21.96: 1 ) ,专业课教师比例、学历合格率、高级职称比例等都与省“十五”工作目标差距不小(“十五”目标分别为13 : 1 、50 %、85 %、20 % )。中职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落后于许多中西部地区,与经济大省的称号不相适应。与普高相比,中等职教师资整体水平仍处于弱势。
   中等教育招生连续四年普职比保持在1: 1 ,形势喜人。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这种“协调发展”,其直接原因是适逢高中段人学高峰期,普通高中资源有限,加之政府政策的宏观控制而形成的。但是应该看到,随着中职在校生的大增,由于师资储备不足,势必影响教学质量,大多中职教师过重的工作负担、无暇外出进修学习也成为现实问题。

从理论上讲,中职教学既有文化课,又有专业课,还有实习指导,教学安排灵活性大,不确定因素多,不像普通高中那么单一,应该需要更多的教师。再者,把“差生”教好显然更难,这就要求更高水平的教师,而事实恰恰相反。
2 中职教师队伍流动性大,潜在不稳定因素多。
以2003 年为例,全省职校新增教师7166 人,减少4218 人,实际增加教师2948 人。除了自然减员外,减员教师中相当部分是调到普通中学里。据我们对参加我校继续教育培训的中职校教师的问卷调查统计,有近三分之一的中职校教师对目前的工作环境不满意,表示如有机会愿调离现有工作岗位。

3 .实习指导教师数量偏少,水平不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学科带头人缺乏。
全省仅有专职实习指导教师不足400 人,且学历合格率偏低,62 %属专科及以下学历。这与注重职业学校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要求不相适应,同时也暴露出目前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转变并未真正落实到实处,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并毒很好体现。
 

任教师中,专业课、实习指导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0 % ,而双师型教师仅占专业课、实习指导教师总数的27 . 4 % ,离2005 年达到50 %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更是缺乏,青黄不接的现象十分严重。全省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仅有41 人借通高中是402 人), 具有高级职称的2731 人膺通高中为8083 人),不到教师总数的10 % , 40 岁以下的高级职称教师更少口41 人),全省具有突出贡献的“功勋教师”、“特级教师”或“教授级教师”绝大多数在普通中学工作,职业学校寥寥无几。在人才引进上,由于受办学经费、办学效益等影响,很难与普通中学、特别是重点中学相比照。浙江省推出的第一批中职名师培训班,也只有50 几人,而浙江省的国家级重点职校就有60 所。4 专业建设相时滞后,新兴专业师资空缺,专业课师资结构需要不断调整。

目前,专业课教师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信息技术、商贸与旅游、财经、文化艺术与体育五大类,基本上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这五大类专业课教师占到整个专业课教师的66 %。但随着新型工业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职教新专业开发与师资结构调整问题须提到议事日程。随着国家劳动力市场预警机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应该适度走在市场前面而不是后面。据有关人士预测,二十一世纪最为畅销的职业有七大类,三十余种,如物流业、美容师、保险经纪人等等。从这点讲,某些新专业之所以还未开办,直接原因是市场潜在需求还未突显出来,但师资的空缺制约专业发展也不容忽视。

5 .教师职业教育理论素养偏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理论上讲,职业学校教师须受过较为系统和先进的职业基本理论教育,具备较高的职业理论素养,但据我们调查发现,近一半的职业学校教师未学过职业教育学和职业心理学,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教师较为系统的学过这两门课。究其原因,是因为职业学校的文化课教师大都毕业于普通师范教育,他们只学过普通教育学和心理学,而专业课教师来源更为复杂,既有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也有普通高校的毕业生,还有近年毕业的高职生,更有企业、其他事业单位转人的具有一定技术职称的人员。他们对职业教育大多也只具备一些零散的感性认识,缺乏较好的理论素养。浙江省没有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职业学校的部分专业课师资依托于浙江工业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这两所高校开设的职教师范本科专业,每年的毕业生也只有300 人左右,开办以来也只有不到两千多名毕业生,仅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一小部分,远远未能满足中职学校对专业课师资的需求,这样只能从其它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中补充。这样,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教育理论素养的欠缺不可避免,虽工作前后有过一次或几次的继续教育培训,但针对性不强,缺乏系统性。面对被普通高中挑选后的庞大的中职学生,教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等等,迫切需要广大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进取,否则,职业学校培养质量不高的现象就不可避免。

二、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构建

针对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存在的不利因素,要实现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下面拟从保障机制、培养培训机制、评价机制、职业素养、流动机制等五个方面谈谈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构建问题。
1 .建立职业学校师资培养和储备机制,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目前,职业学校的师资来源渠道不一,但主体还是普通高师院校,严格地说,并没有专门的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标准和宽畅的培养渠道。什么样的毕业生才适合做职业学校的教师,职业学校有没有挑选自己合适教师的能力2 在近几年各级学校大发展的背景下,毕业生们的选择首当其冲是普通中学而后才是职业中学,显然,在教师的选择上,职业学校一开始就处于弱势地位_因此,建立相对独立的职业学校教师培养体系对于稳定职业学校师资队伍、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十分必要,而且随着师资培养的相对富裕,这样做也是完全可能的。
在职业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方面,一贯的做法是把文化课教师与普通中学教师一起进行,试想面对文化课成绩参差不齐的学生时,那些适用于普通中学的教学方法能奏效吗?学生上课睡觉或调皮捣蛋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外,职业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知识更新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周期也必然缩短,今日的朝阳产业,几年后就可能成为“昨日黄花”。为此,必须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后备教师的培养和储备工作,建立教师培养和储备体系,以适应产业发展及其所引起的劳动力市场变化新需求。

2 .建立职业学校教师的保障机制,稳定教师队伍。

职业学校教师流失问题和骨干教师、专业课教师紧缺问题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存在。教师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教师的待遇(物质待遇和职业待遇)问题― 与同级的普通中学教师相比较。因此,决策部门应从实际出发建立职业学校教师的保障体系和稳定机制,政府应该在职业教育投人、职称评定、教师引进、教师待遇等方面加大对职业学校的政策倾斜力度,形成长效机制,而不是短期的政府行为。在骨干教师培养与引进问题上,应该立足培养,为中青年教师创造和谐的接受继续学习的机会和环境。同时,要拓宽职业学校教师准人渠道,实行既能“引进来”又要“送出去”,在吸引一部分企业专门技术人才经过资格学习后加人到专业师资中来的同时,也要把青年教师定期送到企业中去接受专业技能提高培训,培育企业自主参与到职业教育中去。

3 、规范培训标准、建立评价体系,实施中职校教师职前职后培训一体化措施:

近年来,对职业学校教师的培训工作有了长足发展,但实际效果不一,有成功经验也有不足之处。究其原因,一是没有建立起培训质量标准,从而导致培训单位的自由裁量度过大,质量难以保证;二是对培训没有形成自觉意识,部分教师存在短视行为和功利倾向;砚是一些教育管理者未能把教师培训当作常态和有计划的工作进行,未能把培训上升到学习化社会必然要求的高度;四是没有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制约与激励机制,这与现存的教师聘任制度以及目前的“粥多僧少”(教师少,学生多)情况不无关系;五是没有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一些培训机构存在重学历教育轻短期培训问题,培训质量不高、形式单一,影响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六是培训经费不足,影响了培训工作开展。如此种种,需要我们建立和完善职校教师职前职后培训一体化措施,实施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

4 加强职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其职业素养。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占相当大比例,一些独生子女劳动意识、纪律观念比较薄弱,加之家长也不希望子女成为“蓝领”或’‘灰领”的情况下,如何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人生观,帮助学生形成劳动光荣的思想非常必要。要做到这些,教育者除了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教育人的能力。这就要求职业学校教师要具备比普通中学教师更高的职业素养,既要掌握良好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丰富的职业教育理论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

5 .建立区域范围内师资的有效流动机制,解决部分学校师资紧缺问题。

目前,职业学校师资建设主要依靠政府出台的一些特殊措施和学校自身发展。因此,各学校在师资水平上存在差异和结构上的不合理比较明显,在招生、就业、专业建设、教学投人等方面也参差不一。能否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协调下,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实现部分紧缺或优质教师的校际流动― 实现异地兼职、异校教学,这在职业学校不是不可能的,因为职业学校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不同于普通中学,不同学校之间可根据教师情况和教学可能,把专业课教学时间段相对错开,或实行必要的教学改革,如实行学分制、学分银行、弹性学制、工学交替制等。若能达到区域内的师资有效整合,既可缓解部分专业课师资的紧缺状况,又可提高办学效益。目前,职业学校优质师资的有效流动和有限共享的可操作度如何,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