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成就教师专业发展“大天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7:36:34
“小课题”成就教师专业发展“大天地” □本报记者 陈翠 现教传媒网 http://www.modedu.com     2011-05-04   现代教育报 [ 174 ]

        4月28日召开的北京市海淀区教科研工作现场会上,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的“小课题研究”引起众多同行的强烈兴趣。
        “当前许多教师认为教科研是额外负担,小课题研究实现了教科研与教育教学之间的对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赵学勤表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峡则认为:“小课题研究以问题导向,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以生为本。”
        对海淀实验小学的教师们而言,“小、真、实”的小课题,令原本“太大、太难、太远、太神秘”的教科研变得“看得见、摸得着”,“草根式”的小课题生长出他们专业发展的广阔天地——
        揭开教科研的神秘面纱
        海淀实验小学将“小课题”的研究方式确立为学校教科研方式,源于一次访谈。两年前,为了解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实况,找到教科研工作的生长点,学校对部分干部教师进行了深入访谈。
回答“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怎么样”时,主管干部反映“大多数老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总是那么几个人参加”“大都认为没有用,耽误时间”。而在教师们看来,“搞教科研是专家或某些精英的事,我搞科研没有必要”“课题都是别人指定的,不是自己选定的,我没有兴趣”“它太大、太难、太远、太神秘,我不知道怎么做”……
        “简而言之,教师参与教科研积极性不高主要有两个原因:体会不到做教科研的价值,不知道如何去做教科研。”海淀实验小学副校长王晓英表示,学校领导反思后发现问题的根源其实出在教科研本身:课题选题往往偏宏观,研究结果要求是新理论、新经验、新成果,但对一线教师而言却只是隔靴搔痒。
        如何揭开教科研神秘的面纱,让它回归现实、回到课堂?海淀实验小学努力寻求一种有效的形式。《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学研究》一书中的“小课题研究”让他们找到了方向。“小课题来源于教师自己的困惑,来源于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它能直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王晓英表示,海淀实验小学由此确立小课题研究的着眼点:从教学中的小问题入手,研究日常工作中的真问题,努力研究解决办法具有可操作性的实在的问题。“从研究身边的小事情、小问题入手,引领我们的教师在研究中进步与成长,这就是我们小课题研究的目标。”
        源于实践 科学提炼课题
        研究源于问题,小课题研究同样如此。研究之初,学校组织老师们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人提出一到二个在教育教学实践当中遇到的或产生的问题。首次“撒网”收获颇丰——第一次教研活动后,15个大教研组共提出近200个小问题。
        针对“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现象,教学干部捕捉从各项教学常规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例如“如何分层留作业”“如何调整作业本的格式,以体现学生的思维过程”等,提出来供教师选择。“这些来自于教师和教学干部的问题都是我们教学中的小问题、真问题、实问题、急问题。”王晓英说。
        广撒网捕问题后,学校发放问题征集卡,设置“现象”与“问题”两项,通过对问题现象的描述,促使老师们进一步梳理问题、明确问题进而界定问题,同时也帮助其他教师更准确地了解彼此的问题。第一批学校共回收180份有效的问题征集卡,这些老师们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也为学校日后开展校本培训提供了思路。
        问题采集上来了,但一个组十多个问题,选择哪一个问题作为全组研究的对象呢?面对教师意见纷繁无法统一的“瓶颈”,学校及时、有的放矢地外请专家进行研究引领。北京市十一学校副校长于会祥带来了“头脑风暴”和“鱼骨图分析”法,并介绍教研组运用重要性赋值法排列问题。依托“小课题研究问题分析单”,学校按照“罗列问题、梳理问题、分析问题、确定问题、剖析问题、提炼课题”的思路,利用缩小策略、拓展策略、分析策略或者转换策略,逐步将“真问题”提炼为“小课题”。
        提供抓手 步步推进研究
        实践表明,教师自主开展课题研究往往会碰到两个难题:无从下手,无法深入。海淀实验小学认为先系统了解理论知识可以事半功倍,所以确定了研究伊始以学习为本的工作思路——从学习中获取信息,从学习中掌握方法。
        为了破解教师“不会搞研究”的难题,学校教科研室再次征集教师疑问,应需而动开展培训。初期学校请专家、校长、名师作报告进行观念引领,让教师意识到研究应该是一线教师的一项专业技能。2009年教科研室组织编写了《“草根式”小课题研究》一书,对“小课题”的研究本质、选题、流程、研究方法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为教师开展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课题研究者则大量阅读跟自己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先将分散零乱的原始资料进行汇总,再由组长带着骨干教师进行分类,最后通过归因、比较、分析等方法对这些材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在文献学习的基础上,学校引导教师尝试“提出研究假设,聚焦研究方向”。学校还统筹安排周二的例会,保证隔周二为小课题研究的专用时间。
        为了引导教师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开展小课题研究,海淀实验小学将研究工作的每一个步骤转化为各种表格和记录单。“通过为老师提供问题征集卡、问题分析单、文摘卡片、理论学习纲要、小课题研究计划书、课题组成员分工表、教研组活动记录等表格,我们规范了研究过程。”据海淀实验小学教学主任边靖介绍,在不同的研究阶段或研究遭遇困难时,学校都会请相应领域的专家,帮助研究者梳理困惑,解答难题,借外力催灵感。
        多向互动 团队成就教师
        海淀实验小学的小课题研究以团队的形式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组成横向研究团队,以各年级骨干教师为单位组成纵向研究团队。例如,三年级语文组进行《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研究》,六年级数学组则开展了《小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能力的研究》。去年,语文、数学两学科还分别组成纵向研究团队,开展了“回顾课例形成过程,促教师反思能力提高”的研究。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鼓励教师“带题上课”,在每节课的教学实践中研究;利用平行班多的优势,引导教师们在“同课异构”的教学比较中交流借鉴;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通过“研究课”教学环节一次次修改的行为跟进,不断使研究向纵深发展……学校还搭建课堂展示平台和案例交流平台,展示教师团队的研究成果,促进教师转变思维方式、积蓄研究力量。
        “在研究共同体的团队中,成员之间交流沟通获得心理支持,分享材料资源获得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经验,解决教育教学中共同关注的‘真’问题,提高了专业发展水平。”海淀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赵璐玫发现,教师在研究中构建起相互对话反思式的课题研究活动模式,经历了“预设课案—集中尝试—反思调整—实践课堂—总结提炼”的螺旋式提升的过程。
        “近两年的实践,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小课题研究的种种优势:课题来源的实践性,有利于教师接纳与探究;课题提出的针对性,易于激发教师的参研热情;研究成果的实用性,便于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推广、运用。”王晓英介绍,在刚刚结束的海淀区第五届“世纪杯”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中,海淀实验小学共21位选手参赛,其中11位教师获得一等奖,成绩名列海淀区前茅。小课题研究已经成为海淀实验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