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馨仪爱情公寓:文本无语笑东风,细读有情长思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24:47

文本无语笑东风,细读有情长思量

 

柏章发

 

贵州省都匀第一中学    贵州   都匀   558000

 

 

 

新批评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艺术客体,是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文学活动的本源。以作品为本体,从文学作品本身出发研究文学的特征遂成为新批评的理论核心。持有同样观点的萨特和比尔兹利则从另外的角度来阐述他们的主张,为此他们提出了两个著名的概念:其一是意图谬误。其二是感受谬误。萨特和比尔兹利视对作者意图的探究为谬误,其锋芒所向直指实证主义或浪漫主义文学批评。同时他们认为以读者情感波动弧度的大小评判作品的优劣,是一种感受谬误。在作家——作品——读者共同建构的艺术有机过程中,新批评毫不犹豫地斩断了两端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批评是一种地道的作品本体论。

结构—肌质论。这一主张由兰色姆提出。他认为,结构与肌质是相互对应又联系紧密的概念,所谓结构是一首诗的逻辑线索和概要,

收稿日期:2009年9月  日。

作者简介:柏章发(1967-),男,贵州黔南人,中学高级教师,都匀一中学科研处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它是一首诗可以用散文转述的部分,它给予一系列感性资料以秩序和方向。诗始终把握着具体事物的形象,这些具体事物和形象就是诗歌的肌质。诗的结构—肌质是一个不容分割的有机整体,正像一个活人的肉体和精神不可分离一样,文学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离的。

语境理论。语境理论是新批评语义分析的核心问题,也是理解新批评方法的前提。这一理论由瑞恰兹提出,后来得到新批评派的赞同和运用。

语境指的是某个词、句或段与它们的上下文的关系,正是这种上下文确定了该词、句或段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瑞恰兹进一步扩展了语境的范围。一是当时写作时的话语语境,二是指文本中的词语所体现的“表示一组同时再现的事件的名称”,这里词语蕴含了历史的积淀,一个词可能暗含着一个惊心动魄的事件,或某种强烈的情感。由此可见,新批评的语境理论具有十分开阔的视野,体现了新批评对文学语言的新认识。语境构成了一个意义交互的语义场,词语在其中纵横捭阖,产生了丰富的言外之意。

新批评派在诗歌批评当中的常用术语 意义含混。该术语由燕卜逊引入新批评,指文学语言的多义形成的复合意义。换句话说,意义含混指的是一个语言单位(字、词)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一句话可以有多种理解的现象,是指某种修辞手段所产生的多种效果。意义含混以往被视为文学创作的一大弊病,而新批评则把它视为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使之大致接近“丰富”、“巧智”的意思。意义含混这一术语的提出和运用将使我们从语言学的角度更好地对诗歌的复杂性和幽微曲折性加以解释,从而丰富诗歌的意蕴。

反讽。布鲁克斯对反讽作了最详备的解释。他把反讽定义为“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语境能使一句话的含混意颠倒,这就是反讽。诗歌中的所有语词都得受到语境的约束,它们的意义都受到语境的影响,因而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反讽。反讽可以表现在语言技巧上,如故意把话说轻,但听者却知其分量。反讽也可以表现在整个作品结构之中。 张力。张力原为物理名词,由退特引入文学批评中,成为新批评的重要概念。所谓张力就是指诗歌当中由词的字典意义与延伸意义所产生的相互牵制、相互依托的关系,诗歌的张力便来自于词的全部外延与内涵所表现的各种意义的统一。诗歌应该是其字典意义与延伸意义的平衡,字面意思与隐喻意义这两种因素要同时存在并处于张力的状态。若过分偏重于字典意义,诗便少了诗味,过分偏重于隐喻意义,又常造成晦涩难懂。只有在两者的相互约束、相互限制中,使隐喻意义在尽可能理解的范围内发挥作用,使字面意思在尽可能暗示的范围内保持其意义的一致性,才能使诗内涵丰富而又耐人寻味。隐喻。隐喻是比喻中的一种,也是新批评诗歌分析中的又一重要概念。在此,它已不只是修辞学上的术语,而成为诗歌的一种基本要素。布鲁克斯曾说:“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总结现代诗歌的技巧:重新发现隐喻并且充分运用隐喻。” 瑞恰兹把比喻分为两个部分,喻体与喻旨,前者是一种具体的形象,后者则是从形象中引申的抽象意义。一般来讲比喻中的明喻是喻体对喻旨的直接说明,而隐喻则要求喻体与喻旨“远距离”、“异质”。

新批评的“细读法”新批评的细读法不是一种自我感兴趣的印象式批评,而是一种“细致的诠释”,是对作品作详尽分析和解释的批评方式。在这种批评中,批评家似乎是在用放大镜读每一个字,捕捉着文学词句中的言外之意、暗示和联想等,其操作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步骤:首先是了解词义,然后是理解语境,再次是把握修辞特点。新批评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衰败,但新批评的一些基本论点和方法已在美国文学批评和文学教学法中留下无法消除的痕迹。有人讲如果说新批评已经死去,那它是像一个威严而令人敬畏的父亲那样死去的。新批评给当代文学批评留下了一些被普遍接受的观念和概念。

所谓文本细读,是指读者通过作品文本的详细阅读,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辟的解读。

文本解读是一种笼统的提法,在我看来,事实上并不存在抽象的、普适的文本解读方法。文本解读总是具体的、实证的,诸如文体论式解读、社会学解读、文化学解读、接受美学解读等等。而文本细读则是一种语义学视界中的文本解读,其基本特征是:

第一,以文本为中心。文本细读强调文本本身就是一个自主独立的存在,布鲁克斯主张,文学批评就是对作品本身的描述和评价。至于作者的真实意图,我们只能以作品为依据。只有在作品中实现的意图才是作者的真正意图。至于作者事前对作品的设想和事后对作品的回忆,都不足为据。文本细读强调文本语言和思想的关系,认为文本语言的功能和意义可以体现为意思、感情、语气和意向等四个方面,如果能够准确把握语言的这些因素,我们就能够解读作品的意义。

第二,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文本细读认为语境对于理解文本词汇的深层意义是十分重要的。瑞恰兹反复强调,文本中,是某个词、句或段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正是这种联系确定了特定词、句或段的具体意义,甚至一本书也存在着语境问题。

第三,强调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文本细读还将文本解读重点聚焦到文本内部的组织结构上。韦勒克认为,对文学背景、环境和外因的研究绝不可能解决对作品这一对象的描述、分析和评价等问题。他强调作品就是一个隐含着并需要意义和价值的符号结构,主张解读就应该以具有这样的符号结构的作品为主要对象。

一、    从语言入手,仔细推敲词句

文本细读之“语义分析”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如下三种:从词与词的关系中揭示含义,从句与句的关系中揭示含义,从段与段的关系中揭示含义。在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里,我们可以引用这种“语义分析”的方法,但不必也不可能按照这样“精细”地实施,只是要着力引导学生分析“语义”,特别是那些意义含蓄或深刻的词句的丰富内涵,进而达到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教学《雷雨》时,讨论鲁侍萍形象及她对周朴园的复杂感情,这一问题以前几届教学中也讨论过,但总是泛泛的说一些有感情没感情的话;这堂课中,我与学生一道重点细读探讨了她的两句话。第一句是“是的,三十多年前,那时侯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句中的“我们”与“没有用洋火”是意味深长的,“我们”是我梅侍萍与你少爷朴园;“没有用洋火”意味着还是击石取火,这个没有“火”的时候的夜晚常常是黑咕隆咚的,这对两个亲密相爱的人是多么美妙呀;我们读到这里,眼前是否会浮现一对恩爱的恋人甜蜜地相拥着的境界:外面一片黑暗,这是一个自由的天地,此时没有少爷与丫鬟,没有白天里的必要的正经与拘束。第二句是侍萍三十年后偶然来到周家首先认出周朴园,满以为对方也会一眼认出自己的,心里紧张,却见他反应漠然,不由感叹道:“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我与学生一起探讨,先把这句话作语语义层面的划分,“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通过对语言与结构、修辞与音韵分析讨论明确,体会到句中 “有一天”“连你”的特定含义,所蕴涵的是,你应该是最能认出我呀,怎么会呢!嗨,当年那个貌美的侍萍已一去不能复返了,岁月太可怕了。这句话将侍萍三十年来郁积于心的五味杂陈的万千心事融入其中。这里有连她自己也说不清楚的深情的只有爱人间才有的嗔怪责备。在这基础上细读体味后,再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与主题思想才不会显得空洞。那么读到到后文周朴园终于认出当年的侍萍,而后对她厉声指责的内容时可以作深入的思考。对此一般都认为是周朴园资本家残忍、冷酷本性的铁证。在此我们并非想为周朴园翻案,不过是想说明对文本细读不同于一般流行的文化社会批评解读,也不同于原来简单的人物主题分析解读方法,而是在言语的语义分析中联系对人性的分析,资本家并不是天生的冷血动物、嗜血狂魔,他们也是有喜怒哀乐,有人情味的,即使作者带有某些偏见,他们的本性也会于不经意间从文本后面透出来。就像一座冰山,我们见到的只是极小的一角,却能猜度出那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对此新批评最主要理论家瑞恰兹强调:文本中,是某个词、句或段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正是这种联系确定了特定词、句或段的具体意义。

 

二、对比中进行文本细读

对比法是就两种(或多种)相似或相反的教材(或作业)辨别其异同、高下,以获得深刻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文本细读教学中的对比法应着眼于话语理解,词语选用的对比,句式结构的对比,表达方式的对比等,指导学生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加深对话语意义的理解。运用对比法时应注意找好可比点,确保比较产生实际价值。寻找可比点,实际上是选择比较的角度。比较角度的选择,取决于比较的目的。同样的内容,比较的目的不同,比较的角度也往往不同。为了激发学生学习 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学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认为采用比较方法进行语文教学常常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语文教学中几种比较方法。
      (一)题材的比较
      同一题材,不同的时代,不同体裁的课文,采用比较方法进行教学,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中学课本中的《三峡》(郦道元)、《长江三峡》(刘伯羽)题材相同,赞美的都是祖国三峡的风光。但体裁不同,时代不同,由于作者的思想意识不同,所选取的景物特色与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意识不同,所选取的景物特色与所表现的作者情调也都不同,这就可以引导学生就其不同的方面进行比较,同中求异,理解其内容。
      描写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荷花的作品就有《荷塘月色》、《爱莲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三篇。同一题材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作者笔下,就各具情态,差别极大。朱自清所描写的荷叶、荷花、荷香是那样淡雅,清幽、肃穆,正表现了作者那种独有的淡淡的喜悦和哀愁;而周敦颐又别具匠心,在他的笔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跃然纸上,一个不同习俗的形象栩栩如生地站在我们面前,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精神风貌。至于杨万里的碧绿万顷的接天莲叶,鲜红耀眼的映日荷花正表现了作者欢乐愉悦的心情,这样一比较学生印象深,对文章易于理解。
      掌握这种比较法以后,学生就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加深领会这类作品了。如学习杜甫的《春夜喜雨》就可以比较朱自清的《春》,对春雨有本质的认识,再如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学生可以比较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柳宗元的《江雪》等,对北国之雪,胡天之雪,寒江之雪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人物的比较
      在中学教材里小说和戏剧的人物形象占相当的主要地位,经常引导学生对各种各样的人物进行分析比较,既有助于提高他们思维能力,又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如《雷雨》中的周朴园,三十年来他一直依原样布置屋内陈设。以显示对侍萍的怀念。然而一旦得知站在他面前的就是他所怀念的侍萍时,他又声色具厉的斥责,冷言冷语的嘲讽。通过对周朴园前后态度的比较,不难看出周朴园怀念侍萍是假,他虚伪利己是真。在《孔乙己》中丁举人,孔乙己是读书人,由于封建制度,科举制度的腐朽,凶残冷酷的丁举人不同于贫困潦倒的孔乙己。同是《水浒》中的英雄好汉,忍辱求全的林冲不同于嫉恶如仇,拔刀相助的鲁智深,同是《鸿门宴》里的角色,刚愎自用、头脑简单的项羽不同于老谋深算的刘邦等,这样一比较,人物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里印象更深。再如骄横粗野的胡屠户,千古奇冤,指天发誓的窦娥,以身殉情的刘兰芝……分门别类的进行比较分析给学生完整的印象,既便于将学过的知识系统化,又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三)词义的比较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遣词造句及词义的比较有助于学生对文章重点难点的理解。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中,第一段的悲愤悲哀位置不能互换,悲愤在这里表达两方面的内容;为烈士被敌人残暴地杀害而悲哀,为敌人残暴地杀害烈士而愤怒。因为作者要摆脱的是悲哀留下的是更深沉的愤怒。《惯于长夜过春时》一诗中,鲁迅把原来的眼看朋辈”“怒向刀边改成忍看朋辈怒向刀丛从这些字眼词义上来显现其本质,探其深意,再加《纪念刘和珍君》第一、第二节,鲁迅先生先后三次提到他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三个必要同是一个词义,但内容不同,从烈士到现实到历史,每次都从一个不同角度一层深一层地阐明了作者意图,促进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使学生明确了本文写作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比较思考,培养学生的推敲词句,注意修辞,提高理解,分析课文的阅读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法可从多角度,多侧面的比较,诗歌可以从意境上比较,说明文可从方法上加以比较,论文可以从相同的论点不同的论证,或不同的论据而相同的论证加以比较。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最忌呆板、沉闷。千篇一律的讲授方法,势必给学生造成一种压抑感,效果势必受到影响,如能恰当的运用比较法,启发学生做这样或那样的比较,注意新旧知识的纵横联系,就必然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好的效果。

 

 

三、填补空白

空白是指文本中未呈现的部分,它是文本结构中的""。艺术不是复制现实,它必须根据自己的法则剪裁对象,从文本设计到场景与场景之间,语句与语句之间会有中断或删节,"当文本的各个部分之间不连贯地并列起来时,就必然会有空白出现。"尽管作品中的空白无所不在,但由于常规阅读所形成的思维定势使读者没有把空白作为一种注意对象,在阅读中对它习而不察,人们照样可以把握栩栩如生的人物和完整的故事情节,读者可以在阅读中通过文本呈现的信息去推知未呈现的信息,自动填补文本空白。例,《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在写道自己获知柔石等青年作家惨遭反动派杀害的消息时,这样说:

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四个字和一个惊叹号,一个省略号组合在一起,独立为段。形成了一组召唤结构。鲁迅这样的空白化处理颇有深意。“原来”指什么?“如此”又指什么?这个短句的语言有一种张力。几位青年作家被捕入狱之后,鲁迅一直非常关心他们的命运。在文中,他用了许多笔墨来抒写自己的不安和焦虑,就是在焦虑与不安愈加深的气氛中,“一个可靠的消息”传来了——他们被杀害了。而柔石竟然身中十弹!这是鲁迅不能不深为震惊:“原来如此”:原来反动派竟凶残卑劣无耻到这等地步。尤其一个“此”字,表达了鲁迅愤怒之至的感情,反动派卑劣无耻凶残如此;政府竟会如此对付几位无辜的热血的爱国青年青年,这其实也在鲁迅的意料之中,反动派是什么手段都是得出来!既惊愕又悲愤,惊叹号就是表明作者强烈的愤怒与震惊。删节号更是一个巨大的空白,蕴涵了许多难以尽述的愤怒、仇恨和对死者的思念痛悼之情。在这样细读之后,再去体会鲁迅在叙述罢柔石等牺牲之后,便把思想意识从震惊、悲愤推向思考与抒情,表达忧愤深广的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要关注空白,发现空白,把空白作为阅读对象并进行填充,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培养学生处理素材的能力,同时也能欣赏作家们的匠心独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要重视确立文本阅读的语境意识

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在对文本的细读过程中用教师的言语感悟和教学的睿智,唤醒文本背后的作者及文本的深层意义,点化学生的言语悟性和灵性,这里非常重要的是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文本细读认为语境对于理解文本词汇的深层意义是十分重要的。瑞恰兹反复强调,文本中,是某个词、句或段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正是这种联系确定了特定词、句或段的具体意义,甚至一本书也存在着语境问题。不理解这一点,解读程度会浅显,窄化文本、歪解文本的现象。诗歌小说散文都同此有关。

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这是篇写景抒情散文,对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而言,它的主脑是意境。意境是作家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客观物象)是基础,”(主观情思)是灵魂。我们可以先从基础,即的分析入手。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在对环境的描写上,突出了一个字:月亮升高了,孩子们的欢笑声听不见了,妻子哼着眠歌,荷塘小路幽僻、寂寞。在描写荷塘月色的时候,作者紧紧扣住了一个字:淡淡的月光、薄薄的青雾、隐隐约约的远山、斑驳稀疏的树影、微微的晚风、缕缕的清香等。在写法上,作者采用比喻、对比、衬托、拟人、通感等多种手法,把那些静美淡雅的事物描绘得细腻传神。在作品中,作者也写到那些热闹的事物:蝉声、蛙声、六朝采莲时节的光景,但只是一带而过,把它们放在衬托的位置上。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那些静美淡雅的事物呢?这是因为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因而那种静谧的环境和淡雅的事物,与作者希求的恬静的心境正相吻合,作者去看荷塘是为了排遣内心的烦闷。这样,就很自然地从形式的分析,转入了内容的分析,在剖析了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在对荷塘月色幽雅景色的描写中,流露出淡淡的哀愁?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了解这篇作品的时代特点和作者当时的思想状态。原来,这篇作品写于·一二反革命政变时期,当时,朱自清思想十分苦闷,他不满现实但又看不到出路,中庸思想和超脱现实的情绪滋长起来。这样一种从形式到内容再到创作背景的教学思路,既突出了作品的重点,又使得各个教学环节的衔接与转换十分紧密和自然,不致于给人割裂之感,同时,也使学生懂得,思想与艺术、作品与背景,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实际上,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课文,都可以采用这种从形式到内容的思路。当然,有些课文,思想比较深沉,教学中需要以内容的分析为突破口,那就不妨沿用传统的从内容到形式的分析方法。但无论采用哪种思路,都应当有一个观念:不要把思想与艺术分割开来,把二者看成酒与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