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黑色条纹连衣裙冬季:还原文本丰富性 提高学生感受力——《记承天寺夜游》细读与教学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1:24:33
还原文本丰富性 提高学生感受力——《记承天寺夜游》细读与教学
文/张伟忠     来源:易文网
有些文言文如同风干的海参、鲍鱼,虽营养丰富,直接入口则索然无味,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去“发泡”,精心烹调,这样学生才能津津有味地去吃,吃后才能最大限度地消化吸收,化为自身的血肉。所谓“发泡”,首先是指教师要做好文本细读的功课,不放过一字一句,深入品味,读出心得,尽量还原文本的丰富性和现场感;其次是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学生体验,提高其感受力。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让学生熟读背诵。
《记承天寺夜游》可以说就是这样一条风干的海参。本文言简意丰,一字一句,都深有意味,在教学中必须要还原其丰富性,以加深学生的感受和理解。
第一句“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交代夜游时间,此时距“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已经过去了四年,苏轼以“闲人”之身寄居黄州,暂时找到了人生的宁静。这一句简明的叙述风格已经奠定了全文的基调。这个普通的夜晚是苏轼丰富人生的一个横断面。下面三句动作感和画面感都非常强。“解衣欲睡,月色入户”颇有些戏剧化的味道,本来这是一个极其平凡的夜晚,作者无事可做,刚想睡觉,不料门外的月光却像一位不期而至、乘兴而来的老友,突然造访,于是苏轼“欣然起行”,心情由波澜不惊转为兴致勃发,要乘兴而去了。可此时突然一转念,“念无与为乐者”--想到缺少共同游乐的知己,心情开始有所转折。此处的“为乐”,有的教材注释为“交谈取乐”,似乎不妥,因为下文没有提交谈的事,联系全文,还是翻译为“游乐”较好。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说明了苏轼和张怀民的关系不一般,因为苏轼一转念之后,没有任何犹豫,就去承天寺找他了。张怀民也是一位贬官,与苏轼交好,曾在黄州建亭,苏轼命名为“快哉亭”,苏辙还作有《黄州快哉亭记》。所以教学此处时教师应该对张怀民作适当介绍,使学生明白苏轼与他的关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下文。到这里,一个悬念出来了:张怀民睡了吗?他可有雅兴赏月?文章马上作了叙述,“怀民亦未寝”,一个“亦”,见出朋友之间的心有灵犀。另外,此处去掉姓氏,直呼其名,也说明两人的熟稔程度。两人见面,没有寒暄,紧接着就“相与步于中庭”。“步”字和前面“行”字照应,更突出“慢走、散步”的意义。前面的“行”字是常见的“行走、前往”的意思,和“遂至”相联系,有一定的目的性;后面的“步”字则与之相对,强调的是一种闲庭信步的欣赏受用姿态,是无目的的、审美性的,由“行”而“步”的差异,也可以看出苏轼心态的微妙变化和用词的准确。在教学中,可联系“行”和“步”的本义,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可以说是写月色的千古名句了,那么它到底妙在哪里?教学中怎样才能加深学生的感受和理解呢?先看“庭下”一词,苏轼为什么不写“庭中”呢?“下”有“低”的意思,与“高”相对,这里可以有两种理解:一,苏轼是站在庭院中看到低洼处的景象;二,苏轼是站在庭院中较高的地方来俯视全院。因为照一般生活经验,“积水”必在低洼处,再者,居高临下的俯视视角更容易产生“空明”的感觉。所以这个“下”,肯定不是随便用的,而是准确地写出了苏轼当时观察的角度、对象和感觉。“如积水空明”是写月光如水,清明澄澈,教学中可联系《小石潭记》中的“皆若空游无所依”等描写,加深学生对“空明”一词的感受。
如果苏轼写月光只写到此为止,那还只是很一般的比喻,因为说月光如水就如同说美人如花一样,这种程式化的比喻已激不起读者的强烈审美关注,也显不出苏文的精妙所在,关键在后面一句,如神来之笔,打破了读者的审美期待,产生了陌生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