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游船:【王崧舟特级教师工作室】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8:02:20
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

 

时间:2006年7月14日    地点: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活动:第三届诗意语文高级研修班    整理:肖绍国

 

 

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

王 崧 舟

    老师们,上午好!文本细读是我们这个研修班的第一讲。我们这个研修班,不玩虚的,我们没这个胆量玩,你要玩虚的,先不先自己的心就虚了,做贼心虚啊!(笑声)不玩虚的,也不玩酷的,为什么?不会玩啊!自己都酷不起来,还玩酷?非酷毙了不可!(笑声)这是我们这个班的研修宗旨,第一,不玩虚的;第二,不玩酷的。那么,玩什么呢?不玩,啥都不玩!你是来充电的、来研修的、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的,是不是?所以,你不能老想着玩啊!(笑声)我们只来实的,实打实的,如果一定要说玩的话,那就玩个实的吧。什么叫“实”?“实”就是管用,“实”就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实”就是将理念、理论落实到行动中、落实到实践中、融化到自己的血液中。我们不是“唯实用主义”者,搞诗意语文怎么能奉行“唯实用主义”呢?我们是语文教育的理想主义者、浪漫主义者,但我们不玩虚的,不玩酷的,我们依然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

    各位,请特别留意这个“大地”,大地才是我们栖居的唯一家园,不能一说“诗意”就想入非非,就想自己拽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天马行空,跟那个嫦娥似的,好好的大地不栖居,硬要飞到那个又寂寞又寒冷的月宫里去,过那种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笑声)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句话要完整的解读,要在一个统一的语境下解读,所以,诗意语文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统一,是浪漫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统一,我们是以出世的情怀做入世的事业!(笑声、掌声)那么,我们从今天开始宣讲的所有专题,都是遵循这样一个基本的理念和宗旨,你要入世,你要改变语文教育的现状,你就得有真功夫、真本事,而且,这功夫、这本事不但要真,更要硬!你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你要闻鸡起舞、悬梁刺股,你要在语文教育中练就一身金钟罩、铁布衫,(笑声)你有了真功夫、硬功夫,你还用怕吗?你还用愁吗?打遍天下无敌手,笑傲江湖自逍遥啊!(笑声、掌声)

    那么,我们要练的第一个真功夫是什么呢?对!文本细读!大家知道,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第五个年头了,整个课程改革现在处于一个高原期,或者说胶着期也行。一方面,课程改革的先进思想、先进理念、先进文化、先进做法、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当然还可以列举出N个先进来,(笑声)这些先进的东西正在一步一步的走进课程、走进教学、走进教师、走进学生,甚至走进社区和家庭,很好!但是,另一方面,课程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各种矛盾、各种局限、各种纰漏、各种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冲突,也正在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可以说,机遇和挑战共舞,动力和阻力并存,这就是我所讲的高原期、胶着期。

课程改革要继续向前推进,就必须突破这个高原期、这个胶着期。我有一个直觉,课程改革走到今天,必须回到原点上来。有人问,那么,课程改革的原点在哪儿呢?我说出来,你们千万不要见笑,很简单的四个字——教材教法。(笑声)我们读师范的时候,第三年主要学习教材教法。有老师说,你这不是搞张勋复辟嘛!教材教法,那不是一个老掉牙的东西吗?你现在还把这个捡起来,还说这个是课程改革向前发展的原点,你这是保守、是开历史倒车,这要搁在从前,就是一现行反革命分子啊!(笑声)

    我先申明两点,第一,我是个地地道道的改革派,对课程改革,我举双手和双脚拥护。(笑声)第二,回到原点,回到教材教法,不是保守,更不是复辟、搞政变,不能这样理解。这个回不是简单的返回,事实上你也回不去,是一种扬弃后的回归,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后的否定,准确的说,是对现行课程改革的一种超越、一种升华!你听听,这样讲是不是舒服多了?(笑声)我一直在教学第一线,我个人觉得,课程改革暴露出来的所有问题,最后都集中在课堂上,是不是?而课堂上的所有问题,说白了,其实只有两个问题,哪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教材问题,是不是?第二个是教法问题,是不是?你们都在点头,是不是?(笑声)只有两个问题,所以问题就这么两个问题。我们现在有不少老师,要思想有思想,而且很高深;要知识有知识,而且很广博。但是,怎么着?一进课堂,一面对学生,就手忙脚乱,就手足无措,要么变乌龟,要么变鸵鸟。(笑声)

    什么原因?缺乏真功夫,缺乏硬功夫!教材这一关他没过,教法这一关他也没过,你让他怎么来个千里走单骑呢?(笑声)他根本就没有那个教材教法的扎实功夫和深厚修养。所以,看起来花团锦簇、一片绚烂,实际上呢,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前不久听一位老师上《少年闰土》,课上到最后有这样一个安排,让学生选择你是愿意做“闰土”一样的人还是愿意做“少爷”一样的人。一边是甲方,做“闰土”一样的人;一边是乙方,做“少爷”一样的人。老师一声令下,“哗”!40多号人愿意做“闰土”,愿意做“少爷”的只有两位,好嘛,都不愿意做“少爷”。(笑声)老师一看大势不妙,就赶紧补台说,看来乙方势单力薄,那我就去帮帮乙方,老师跟着做了一回“少爷”。(笑声)然后双方各自阐述理由,你为什么愿意做“闰土”啊?你为什么愿意做“少爷”啊?结果,老师们,可想而知,讨论的情况也是一边倒,40多号人,都争着说做“少爷”不好,理由呢?理由太多了!第一,不自由。(笑声)你瞧,做“闰土”多好,下雪了可以到雪地上捕鸟,好玩;夏天到了,可以到瓜地里刺猹,多有意思啊!做“少爷”的,没得玩,不自由。(笑声)第二,“少爷”学到的知识是死的,没用!哪像人家“闰土”,人家的知识,拿来就可以捕鸟,就可以捉跳跳鱼儿,管用!是不是?(笑声)还有第三,“少爷”总是被关在大院子了,养尊处优,将来长大了、出去了,就没法自立,整个一废物。(笑声)争到最后,那两个原来还想做做“少爷”的,也不敢做了,这不都成废物了吗?(笑声)整个课堂就是一边倒,双边主义就成了单边主义了!(笑声)弄得老师脸红脖子粗,最后,老师急了,说,别说了,我发表个意见吧,其实啊,系统的知识和丰富的生活都是需要的,做少爷的,尽管他有许多缺点,但是,少爷可以掌握系统的知识啊,闰土行吗?所以,既有系统的知识,又有丰富的生活,这不更好吗?我心说,天呐!这不扯淡吗?这都挨得上吗?(笑声)

    老师们,问题在哪儿?依我看,问题就出在“教材理解”上!请问,你有没有好好地琢磨琢磨这句话——“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你有没有嚼过这段文字?“无穷无尽”可能吗?明明不可能“无穷无尽”,为什么还要这样写呢?他们真的只能看见“四角的天空”吗?他们明明还能看见许多别的东西,为什么还要这样写呢?故乡,闰土,带给少年鲁迅的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精神痕迹呢?这篇小说收在《呐喊》文集中,究竟有着怎样的意图和意味呢?拜托,老师啊,你先把文本读通了、读深了、读透了,你再去忽悠忽悠你的学生也不迟啊!(笑声)

    所以,我说进入高原期以后的课程改革要突破,就必须重新回到教材教法上来,我们必须重新补上这一课,补上“教材教法”这一课。

    “文本细读”,就是针对“教材教法”提出来的。当你练就了“文本细读”这一招功夫的时候,那么,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告诉你,教材这一关你就基本通过了。实不相瞒,文本细读这一招是我的看家本领,一般轻易不外传,(笑声)这一招跟“降龙十八掌”似的,胜过许许多多的花拳秀腿,很管用!(笑声、掌声)但要练得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五个字,“比登天还难”!(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