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兴安岭林业局:养生的关键保持营养平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1:22:14

现代营养学认为,只有全面合理的膳食营养,即平衡饮食,才能维持、促进人体的健康和长寿。在世界饮食科学史上,最早提出平衡饮食观点的是我国。(黄帝内经·素问》已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及“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等记载。上述这些平衡饮食的内容,至今实用价值仍甚高。

(1)主副食品即谷、果、畜、菜平衡

 ①“五谷为养”

指用黍、林、稻、麦、寂等谷物、豆类作为养育人体之主食。前四谷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寂(大豆)则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是以碳水化合物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生长发育和修补则靠蛋白质。故五谷为养是符合现代营养学观点的。且谷物蛋白质缺少赖氨酸,豆类蛋白质缺少蛋氨酸,因而煮食豆粥,则可互补,并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②“五果为助”

指枣、李、杏、栗、桃或坚果,亦有养体健身之功。水果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糖类和有机酸等物,由于可以生吃,因而能避免因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藏五葆.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则生害吴。烹煮破坏其营养成分。饭后食用有助消化,故是平衡饮食中不可缺少助食品。

③“五畜为益”

指牛、犬、羊、猪、鸡等禽畜肉食,因其有补益人体作用,所以是平衡饮食食谱里的主要辅食(增补五谷主食营养之不足)。动物性食物多含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而且所含的人体必需氨基酸齐全,多属完全蛋白质,且质量优于植物蛋白,是人体生长修补组织以增强抗病能力的重要营养物质。

 

(2)寒热、温凉四性的平衡

中医历来认为食物有“四性”“五味”,“四性”即寒、热、温、凉,“五味”即辛、甘、酸、苦、咸。前者依据食物被吃入人体内所发生的反应而定,后者主要是根据食物本来的滋味而划。讲究食物的食性和功能,则是中医饮食疗法的基础。所以,熟练地运用饮食疗法,能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进食某些食物,便可祛病健身,并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①寒性、凉性食物

这类食物一般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养阴之功,适于体质偏热者或暑天食用。如粳米、小米、绿豆、赤小豆、豆腐、豆浆、西瓜、梨、柑、柿、甘蔗、鸭肉、兔肉、牡砺、黄瓜、白菜、蓑菜、萝卜、蟹、鳗鱼、甲鱼、田鸡、蜂蜜、竹笋、苦瓜、番茄、菠菜、革莽、西洋菜、紫菜、赤菜等粉。

②温性、热性食物

这类食物大多能温中散寒和助阳,适于体质弱寒者或冬令进食。如面糕饼、糯米、豆油、酒、醋、大枣、荔枝、红糖、羊肉、牛肉、猪肉、雀肉、虾、鸡、PRO鱼、鳞鱼、葱、姜、韭菜、大蒜、辣椒、胡椒等等。

此外,中医药家又把食性平和的食物列为平性,常人可终年食用。如黄豆、黑豆、番薯、马铃薯、莲子、葡萄、苹果、菠萝、椰子、香菇、蘑菇、白糖、鸡蛋、鲤鱼、墨鱼、山药、南瓜等等。

(3)五味的平衡

食物之五味,既能满足各人的不同嗜好,又常带有迥异的功效。辛味食物,如生姜、辣椒等,大多含有挥发油,有散寒、行气、活血之功,但过食则有气散和上火之弊。甘味食物,如白糖、大米等,多富含糖类,有滋补、缓和之力,但过食则奎塞痕气。酸性食物,如青梅、柠檬等,含有机酸多,有收敛、固涩之利,但过食则筋伤。苦味食物,如苦瓜、杏仁等,多含有生物碱、贰类、苦味质等物,有燥湿、泻下之益,但多食则骨重。咸味食物,如食盐、紫菜等,含钠盐较多,有软坚、润下之功,但多食则血凝。

从实际生活看,许多食物往往不限于一味,而有两种以上的味道。食物的性与味关系密切,且烹饪方法的不同,又可使食物之性味改变。然而,日常饮食坚持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和四性五味的合理搭配、荤素兼吃,不偏食偏嗜、不过食暴食,患病时讲究“热症寒治”、“寒症热治”地进食,这些都是古而不老的中医食疗学观点,也是现代饮食科学大力提倡的。只要我们在日常饮食生活中注意平衡饮食,对促进人体健康和长寿,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