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猿:【王崧舟特级教师工作室】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4:33:55
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

 

时间:2006年7月14日    地点: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活动:第三届诗意语文高级研修班    整理:肖绍国

 

 

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

王 崧 舟

把语言擦亮

    从“作者崇拜”转向“读者崇拜”,肯定有它内在的逻辑走向和因果联系。作者和读者,无疑是文本细读的两极,缺了哪一极都不成。那么,这两极何以统一在一起呢?是什么将作者和读者邀约到同一张谈判桌上呢?于是,就有了第三种细读姿态——文本崇拜。没有文本,作者无所栖身,读者无所依凭,一切都成了一纸空文。正是文本,将作者和读者拽到了一起。

    下面,我再念一个细读稿子,题目是《枫桥夜泊》,作者也是我双名工作室的一个弟子,叫袁红强。(议论声)底下有人说,怎么尽是您的弟子写的文本细读稿?(笑声)不可以吗?(笑声)您有细读文本的稿子也拿来让我念念呀?(笑声)我说过,咱们这个培训班,不玩虚的,不玩酷的,对不对?那我这个双名工作室,就更不能玩虚的,玩酷的,是不是?要不然,谁还愿意屁颠屁颠地过来呢?(笑声)其实,过来了他们才发现上当了,叫苦不迭呀!(笑声)为什么叫苦?这不都是“文本细读”惹的祸吗?(笑声)文本细读的过程,绝对“苦”!绝对“痛”!合在一起说,那就是绝对“痛苦”!(笑声)但是,你读了,你写了,你有了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收获和体会了,那么,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痛苦”了,苦尽甘就来了嘛,这就叫“痛并快乐着”!(笑声)好!废话少说,我们先来念一念这篇文本细读稿——

    一、关于韵脚

    《枫桥夜泊》,七言绝句,偶句押“an”韵,读来有怅惘、愁哀之意味,是个切合诗情的好韵。

    二、关于诗题

    《枫桥夜泊》,四字诗题。“枫桥”点明地点,“夜”点明时间,“泊”点明事件。按照习惯的语序,似应拟作“夜泊枫桥”。两相比较,诗题的落点显然在一个“泊”字上,突出“泊”这个事件。“泊”者,既有“停泊靠岸”之意,兼有“飘泊四海”之味,当是题眼无疑。谁“泊”?“泊”在何处?因何而“泊”?“泊”出了什么?因为是“泊”,所以就有可能意味着起航,但这“起航”又意味着什么?可不可以包涵为“泊”的内容、“泊”的境界、“泊”的结果、“泊”的必然归宿?在解题的环节中可以释“泊”,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在朗读感悟的过程中如何渗透对“泊”的追问?如何阐释对“泊”的疑虑?如何解决“泊”意的渲染?

    三、关于意象和意境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读罢,如下意象浮于眼前:月落、乌啼、霜天、江枫、渔火、船只、客子、钟声,有清晰的有模糊的,有实体的有虚象的。深秋之夜,诗人泊舟枫桥,满腹愁思,虽眠而未能入睡,一切极具江南水乡特征的夜景,都通过“愁眠”者的感受反映出来。目送月落,耳闻乌啼,身感霜华降临;几树江枫、数点渔火,直面旅人更添烦愁。此时,夜已深沉,侵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袭聚船舱,在这幽冷清透、万籁俱寂的时刻,寒山寺的钟声突然响起,穿透浓霜,贴着水面,直入船舱,一下,两下,声声撞击着诗人的心坎,怎能不叫人愁绪难耐、孤孑清寥。但同时又隐约觉得这钟声似乎还包裹着另外的一些意蕴,细嚼,却又说不大清楚。

    1.“愁眠”。惨白的月落、凄清的乌啼、寒寂的霜天、孤孑的江枫、昏黄的渔火,所有的意象都融入到“愁眠”之中。何谓“愁眠”?是因愁而眠还是因愁不眠?是想眠不能眠还是不眠伴入眠?这一切,因为愁眠,于是都染上了愁的色彩和气息。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身感霜气的凝重。由眼见到耳闻到身感,逐层推进,运思细密。“江枫”为静,“渔火”为动;“江枫”幽暗,“渔火”闪烁,这一静一动,一幽一明,撩拨着诗人的愁思,如同那微微摇晃的船只在岸边一荡一漾。但在诗的主旨把握上,由于没有固定的主题,加之少年不识愁滋味,我们难道是为了通过教学使学生“愁啊愁,愁白了少年头”不成?教学此诗,抓“愁”是显然的,但不能一愁到底,为赋新词强说愁。在教学中,我们当然要使学生滋生出愁的滋味,深刻地感悟到愁的情怀、愁的境界,但在某些情节上(如:落第的烦闷、生活的不如意、仕途的浮沉……)还要使他们释放愁的情绪,明白愁的出路。我想,是不是可以拟出这样一条情感脉络来驾驭此诗的教学呢:触愁(通读感知)——生愁(触景解景)——悟愁(体察想象)——释愁(钟声述说)。权作尝试吧。

    2.“钟声”。这钟声一声一声地传来,敲在客子的心上,使人愁上加愁,苦上叠苦,愁苦得无以复加,这是初读时的直觉。但再读、三读、四读、五读,粗读、细读、想想读读,诵读、品读、停停读读,后,逐渐逐渐的,另一种感觉、另一种意蕴悄无声息地在心中滋生、蔓延。那就是这钟声大有拨开愁雾、澄明心灵的意味啊。怎么会这样?难道是我的感觉出了问题不成?于是,为了求证,也为了消除心中的这份不安,我去查阅了一些跟佛教有关的文献资料,比如:“寒山寺始建于梁代天监年间,早在一千多年前,这里就有夜半撞钟的仪式……”比如:“陪我祈福的和尚给我讲佛经,他说钟声可以降伏魔力怨,半夜撞钟一百零八下,可以消除一百零八种烦恼……”咀嚼着这些资料,我似乎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悠悠传来,我好象有种醍醐灌顶、融会贯通之感。但这样的蕴涵是很难让学生强为体察的,那只能顺其学情,悄然熏陶,无痕关怀。

    3.“客子”。“夜半钟声到客船”,说明诗人张继于此处是为一介客子。那是怎样的客子呢?是落第而归、被贬下放的回客?抑或是远离故园、远地为官的过客?还是背井离乡、断肠天涯的孤客呢?怎样的生活状态就有怎样的情感黏附。但这一切都不得而知,史料上亦无明确的记载。关于诗人当时创作此诗的背景资料,是假定一主题(比如可以将当时的背景定格为诗人赴洪州就任盐铁判官,路经苏州,亲眼目睹战乱使田里杂草丛生,农民被强征入伍而悲愤交加、愁苦无限的情形)以明确的态度告知呢,还是以多种假设的口吻适时地渗透(可以是落第而归的愁闷,也可以是思念家乡的情思,还可以是生活窘困的烦忧,更可以是忧国忧民的愁苦……)?我倾向于后者,将人文关怀置于一种较为宽泛的语境之中,这样既尊重史实,又促使学生独特感悟、多元理解。

    这个细读稿子比较简约,但特点却非常鲜明。从“韵脚”到“诗题”到“意象和意境”,心无旁骛、目不转睛,细读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诗作本身上,有人说“诗到语言为止”,显然,袁老师对《枫桥夜泊》的细读也是到“语言为止”、到“文本为止”。张继如何如何,咱管不了也不想多管,是不是?(笑声)“我”,一介书生,既不想做“痴人”,痴人太累,也不想做“上帝”,上帝太虚,谁也没见过上帝长啥样。(笑声)我只想好好地触摸文本、沉入文本,在文本这条语言之河中出生入死。

在文本中发现自己

    各位,其实我们所谈的“文本细读”是对语义学文本细读概念的一种借用,一种拿来主义式的活用,甚至是一种“盗用”。在文学批评的语境下,文本细读做为一种作品的研究方法,有其自身的规定性,其目的和旨归被牢牢锁定在文学批评上,它是为文学批评服务的。而到了课程教学的语境下,文本细读的服务对象则转移至阅读教学身上。所以,你看刚才袁老师的《枫桥夜泊》,其中就有不少涉及教学过程的设想。这时的文本细读,从阅读教学出发,为了阅读教学,与阅读教学结伴同行。正是这一转移,使课程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衍生了一些与其母体不同的规定性,具体来说:

    第一,细读姿态的多元性。解读姿态是文本细读的一个先在的问题,课程论语境下的文本细读,主张作者崇拜、文本崇拜、读者崇拜等多种姿态的和平共处。无论基于何种崇拜的文本细读,对阅读教学而言,我们认为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和价值。而选择何种细读姿态,则是教师的一种自由。这叫“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笑声)

    第二,细读指向的言语性。文本细读,就是我们对言语的此在的细读。它从字、词、句等言语材料的释读入手,细致分析言语的表达手法、修辞手法,层层解剖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全力开掘言语的多侧面内涵。

    第三,细读结论的兼容性。我们在文本细读时,既要消化吸收、整理评判他人对文本细读的种种见解和观点,更要关注珍视、归纳梳理自己对文本细读的独特感悟和发现。只要有利于教学,他人的观点、自己的感悟就有必要兼容并包、相辅相成。这叫“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的就是好猫”!(笑声)

    第四,细读经验的共享性。文本细读,对我们来说,不仅是对言语存在的一个发现过程,也是对言语细读的一个体验过程。因此,文本细读对教师而言是一种双重收获,我们既收获言语解读的意义、意味和意蕴,也收获细读言语的经验、情绪和感受。这些通过自己亲历亲为得来的细读经验,对阅读教学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课程财富。

    老师们,文本细读虽然是一种技术,但是,它最终关乎的却是教师自身做为一种专业人格的修炼,它的终极意义不在于我们一定要读出多少“人之未见,人之未发”。文本细读,是对教师言语智慧和精神境域的一种砥砺和修炼。通过文本细读,我们的精神触角将会变得越来越细腻、越来越敏感、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富有诗意。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本细读实在是一次重新发现自己、估价自己、解构自己又升华自己的过程。那么,教师如何真正实现自己的文本细读呢?

    第一,你用多少自信、多少毅力挑战自己的精神惰性,你就有多少自信、多少毅力实现自己的文本细读。我觉得,要实现文本细读,首先要解决的是我们自身的“精神惰性”问题。人啊,都犯贱!(笑声)“与读共舞”,有点像“与狼共舞”。(笑声)它是一种幸福的折磨、痛苦的享受,是幸福和痛苦纠缠、交织在一起的过程。越是起初,痛苦的感受越是强烈。你走在文本的丛林里,你却看不到清流、听不到鸟鸣、闻不到花香,这不是痛苦又是什么?此时,人所固有的精神惰性就会驱使你中断文本细读之旅。如果放弃一旦成为现实,那么,你真的只有像杜丽娘一样慨叹“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份儿了!(笑声)

    第二,在进入文本时,重要的是要始终保持一种全然进入的敏感和警觉。一定要打开自己的生命,去教参之蔽、去教材分析之蔽、去他人言述之蔽,让自己的精神胸怀敞开再敞开。你听听,容祖儿唱得多好:“生命已经打开,我要你总精彩。”(笑声)只有打开生命,你渴望的那种精彩才会呈现、才会到来啊!打开生命,就是始终保持对文本言语的一种高度敏感,对每一句话,对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必须抱着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时的那种警觉。(笑声)

    第三,你有多种方式进入文本的可能和自由。“活在文本中”,是你可以选择的一种进入方式。你让自己走进文本的世界,成为文本生活中的一个角色,文本这个“警幻仙姑”带着你游历文本所缔造的那个“太虚幻境”,你用心聆听她的种种言说,用心察看仙境的种种景象。“千万次地问”,是你可以选择的另一种方式。进入文本,你不再轻信、不再迷惑、不再被她忽悠,(笑声)在文本的言语之流中,你总是不停地将它们打断,你问:这样写究竟在写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写?为什么只能这样写?用意何在?启示何在?在你千万次地问中,文本被你掰开了、揉碎了,最后被你消化了、吸收了。前一种是感性的进入,后一种是理性的进入。而更多情况下,细读方式是你自己的一种创造。

    最后,细读文本的终极意义就是细读自己。我始终认为,文本是一个美丽的倒影,你在这个倒影中看到的不是文本,而是你自己。你的精神倒影有多深,你对文本细读就有多深;你的精神倒影有多远,你对文本细读就有多远;你的精神倒影有多美,你对文本细读就有多美。要换了猪八戒照镜子,那只会里外不是人。是不是?(笑声)因此,不是文本,而是你的文化视野、言语禀赋、审美旨趣、精神高度、生命境界决定着你的细读。从这个意义说,细读不是从文本开始,而是从“自己”开始!细读也不是到文本为止,而是到“自己”为止!正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佛不度人人自度!(笑声、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