驷马自缚图片教学:一课经济学:多难兴邦谬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55:06

译者:heicuo 来源:东西 (http://dongxi.net/)
原文作者:Henry Hazlitt
原文链接:http://econin1lesson.blogspot.com/2009/09/eiol-blessings-of-destruction.html

一课经济学

多难兴邦谬论

讲完粗浅的“破窗谬论”,有人会说,任何人只要动脑筋想一想,一定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事实上,穿着各种伪装的破窗谬论,在经济学历史上却最为顽固不化,而且此种谬论在过去任何时候都没有现在这么盛行。如今,每天都有许多人在一本正经地重复着同样的错误。这些人包括工业巨头、商会和工会领袖、社论主笔、报纸专栏作家、电台与电视台的评论员、技巧高深的统计专家、一流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他们正在用各自的方式宣扬破坏行为所带来的好处。

尽管他们中有些人不屑于承认小小的破坏行为中也存在着净利益,但他们都确信,巨大的破坏行为能让人们受益无穷。他们吹嘘战争对经济是如何如何的有利,非和平时期能比,并向我们展示通过战争才能实现的“生产奇迹”。他们认为,战争时期庞大的需求“累积”或“倒涨”,会给战后的世界带来繁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们兴致勃勃地清点那些在欧洲被战火夷为平地、必须重建的房子和城市。在美国,他们清点出战争期间无力兴建的房子、短缺的尼龙袜、破旧的汽车和轮胎、过时的收音机和电冰箱。他们得出了一个令人生畏的经济总量。

其实,这只不过是我们所熟悉的老朋友——破窗谬论——换上一件臃肿的马甲之后的形象而已。不过这一次,有更多相关的谬误绞缠在一起,需要我们逐一驳斥。首先,它把需要(need)和需求(demand)混为一谈。战火摧毁的东西越多,它所造成的贫困越严重,战后的需要量就越大。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需要并不等于需求。有效的经济需求,光有需要还不算,还必须要有相当的购买力才行。当今中国对产品的实际需要相对于美国的需要来讲简直大得不可比,但是它的购买力,以及由此可以刺激起来的“新的生意”相对于美国来讲却是微不足道的。

不过,就算绕过了上一个谬误,接下来还有可能陷入另一种谬误。持破窗谬论的人常犯只从货币的角度去思考“购买力”的错误。其实,只要让印钞机开足马力,不愁没有钞票。要是以货币来衡量“产品”价值的话,那么以钞票为产品的印钞业,无疑是当今世上规模最大的产业。但是用这种方式去解决购买力问题,所印制的钞票数量越多,单位货币的价值就越贬值,货币贬值的程度可以用物价上涨的幅度来衡量。然而,大多数人只习惯于用金钱来衡量自己的财富和收入,所以只要手头多了几张钞票,便以为自己过得更好,尽管拿这些钱能买到的东西比从前少,自己实际拥有的东西可能不如从前。现在,很多人把一些“好的”经济成果归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其实,其中绝大部分是战时通货膨胀造成的。哪怕在和平年代,同等规模的通货膨胀也能带来这样的结果,并且的确产生过这些结果。后面我们还会回过头来谈这种货币幻觉。

 “需求倒涨”谬论只讲出了一半的真相,这点跟破窗谬论一样。被砸破的橱窗的确会给玻璃店带来生意,战争造成的破坏也的确给某些产品的制造商带来了大量的商机。房子和城市的毁于战火,为建筑业赢得了更多业务,而战争期间没办法生产的汽车、收音机和电冰箱,确实为那些特定的产品带来累积性的战后需求。

这一半的真相在大部分人看来,就像是总需求增加了。从单位货币的购买力降低的角度来说,一部分增长是的确如此【通胀导致需求增加是一个宏观经济学的结论——译者注】。不过更主要的原因还是需求从其它地方转向了 这些特定的产品。欧洲人盖出了空前数量的新房子,因为他们必须先解决安居问题。可是,在他们兴建更多房屋时,可用于生产其它产品的人力和生产能力的减少程度与之相当。人们买了房子之后,可用于购买其它产品的支付能力的减少程度与之相当。人总是顾得了一头,就顾不了另一头(当然,要除开额外增加的被饥寒交迫的紧张感所激发出来的更大的生产能量)。

简单地说,战争改变了人们在战后的努力方向;战争打破了各行各业原有的平衡;战争重塑了工业的结构。而这种情形又将有其种种后果。将来对于房宅及其他永久性物品的累积需要既经供应之后,则需求又将另作分配。至时,这些兴盛一时的工业必将又复相当地萎缩,而让供应其他需要的其他工业发荣滋长。

最后,我们必须记着,战后的需求的型式,以与战前相较,其间将不徒无区别可言。需求将不徒从某一商品转换到另一商品。在大多数的国家内,需求的总量且将萎缩呢。

这种情形,实属不可避免之事,盖需求与供给就像硬币的两面,其实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同一样东西。供给会创造需求,因为归根结底供给就是需求。人们的供给,就是他们为了换取自己需要的产品而必须贡献出来的东西。在这种意义上,农民为城市供应小麦,即构成了他们对于汽车或其它商品的需求。汽车的供给,即构成了汽车工业中的从业者对于小麦及其他物品的需求。所有这些,是现代劳动分工和交换经济中固有的特点。

毋庸置疑,这个基本事实对于大部分人(包括一些被誉为杰出的经济学家的人)来讲,由于工资支付与以及几乎所有的现代交易都以货币为媒介的间接形式等 形成的复杂机制,他们认识不清。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等一批古典经济学家,虽然有时未能对那些由于货币的使用而产生的复杂后果给予充分的重视,但他们至少透过“货币的面纱”认识到了基本的现实。就这一点来说,他们比当今那些批评他们的人更胜一筹。那些批评者非但没能从中得到启示,反而被金钱的表象搞糊涂了。单纯的通货膨胀——也就是发行更多的货币,造成工资和物价上扬——看起来也许像创造了更多的需求。但从实际物品的产量和交易量来看,则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所惜战后的需求已经减少的现象,为许多人士所视而不见,盖以习惯上仍以货币支付工资,工资虽经提高,而物价猛涨,所得不足弥补所失,而一般人民每不悉其奥妙,遂处之若素。

兹再赘述一句:战后大多数国家内的需求,以与战前的需求相较,其绝对数量必致萎缩,因为战后的供给必已萎缩之故。此在德日两国,当尤为显著,盖两国共有数十大都市均已平毁。总之,我们如以极端例子为言,则此点必甚明白易晓。若英国本土所受战时的损伤,不限于其因参战而得到的结果,抑且曾下令将其各大都会平毁,各工厂捣毁,所有一切累积资本及消费物均予破毁,因而其人民的经济水准已同于中国人民,那末,必致很少人士再愿谈及因战争而造成的累积性的及倒涨性的庞大需求。购买力之已被扫除,已与生产力之已被扫除同其程度,必致为众目共视之事。高速度的通货膨胀,已使物价涨到千倍万倍,而此适足以使“全国进益”的货币数字大于战前。但是因此而受欺骗,甚至犹自以为较战前为更富的人士,殊不足与之谈论合理的辩证。而这些原则不但适用于大规模的战争破坏,抑且适用于小规模的战争破坏。

的确,战争也许会带来一些补偿性的因素。比方说,战争期间技术上的发明与进步,可以增加个人或国家在某一方面的生产力。战争的破坏,确会将战后的需求从某几个方面转移到其他方面。而有若干人士会仍执迷不悟,仍以日益提高的工资及物价估量他们的真正经济利益,而不深究乎此乃滥发纸币的结果。此外,又有一种信仰,以为一种对于已经破毁或在战时不能制造的事物的“抵补需求”(replacement demand),会促成一种真正的繁荣;实则此种信仰同样是一种明显的谬误。